儿时的年味

娟子

<h3>  转眼间,春节已至。回味儿时,到了年尾,我们早就心急雀跃,满心满脑的都是期待:心仪的衣服,酸甜的糖果,长辈的压岁钱……浓浓的年味就是儿时最美的味道。</h3> <h3>  如今,可能是太过于怀念小时候的年味,可能是时光匆匆让长大的自己背负了更多的东西,于是乎,年,总是在疲累与应付中就过去了,而少了儿时的那份仪式感和期待感,年的味道似乎在我们的生活中正一点点淡去……</h3> <h3>  儿时的年味是从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开始的,不过我记忆里的腊八粥是咸的,我们叫"肉丁丁"饭。或许是因为小姨的生日是腊八,或许是外婆家村子的习俗,外婆总要在粥里加点肉丁和调料进去,然后就变成一锅香气扑鼻的"肉丁丁"饭了。长大外出上学后,我才知道原来腊八粥也有甜的。回想幼时的腊八总让人那么期待,那是舌尖上的回味,是五谷杂粮的香味,这些味道让童年变的充实,也让我记住了外婆在灶前忙碌的身影。</h3> <h3>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一过,外爷和外婆就要开始置办年货、准备年茶饭了。对我而言,印象最深的就属蒸黄馍馍了,因为它是全家人一个腊月乃至次年正二月的最主要的口粮,是我们的主食,所以每年都要蒸上大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为了口感好,外爷总会把每年新滚的软硬黄米按一定比例量好,在清水里浸泡一夜,第二天捞出来控上一两个小时,然后在大碾子上一遍一遍碾成黄米面。晚上外婆把面起在一个大盆里放在炕头,再包上大被子发酵。面起上后,外婆就会在大锅里把泡好的豇豆和红枣煮成豆枣馅备用。次日凌晨听见老公鸡叫的时候,也是我正睡的香的时候,外婆便会把我叫起来让我睡到炕尾,腾出位置让她们捏黄馍馍,每次我都是不情愿的起来再睡到炕的另一头,直到现在我还在纳闷:为什么蒸黄馍馍要在半夜三更,而不能等到天亮以后?等我再次睁眼时,看到热气腾腾的黄馍馍就会迫不及待地吃上一两个,那酸甜软糯的滋味,从舌尖到整个口腔,都是对这道美食的刺激和满足。而放学后,吃着稍微带点"冰渣"的冻黄馍馍,又是另外一种味道,所以黄馍馍的味道是我记忆中最深的年味。</h3> <h3>  蒸完黄馍馍后,因为窑里水气太大,总会把窗纸打湿,所以第二天免不了来一场彻底的大扫除,扫去一年的积垢来迎接新的一年。吃过早饭,我和小姨把院子里的石床打扫干净,再把屋里的被褥和灶具一件件搬出来,用布蒙上。就连炕上的席子、毡子都要拿到院子里或硷畔上晒晒太阳,再用小木棍敲打上几遍,把上面的灰尘敲打的干干净净才能放心。外爷会把屋里常年不动的的大件一件件搬开,用大扫帚把屋顶和家里的犄角旮旯彻底打扫干净,再把窗子糊好。外婆则把家里的顶箱、碗柜、锅碗瓢盆等擦洗的明亮明亮。可能是为了让屋里少些灰尘,也或许是为了让窑洞里有一些新意,外婆会找一些书纸或报纸在土墙上糊上一层,再添上一两张年画,整个屋子焕然一新,像过年的小孩一样,里外都穿上了新衣服,因此儿时的年味里总有外爷外婆忙碌的身影。</h3> <h3>  记忆中的年味里还有年前跟着外婆赶大集的热闹。通常我会跟着外婆走五六里的土路来到集市,看着那人山人海的集市特别兴奋:一会儿钻到五颜六色的花布从中,一会儿又窜到花花绿绿的糖果跟前,还有那带着图案的铁文具盒……处处都吸引着我,但是外婆只会买一两张年画和生活必需品。有时看着我眼巴巴的望着食物的期待眼神,外婆会给我买五分钱一碗的"刀刀碗托"来满足我的食欲,那种懵懂中酸酸辣辣的味道让我至今难忘。时至今日,每次回去,总要来上一碗,但再也吃不出当时那个味道了……</h3> <h3>  儿时的记忆里总少不了母亲缝缝补补的身影,在哪个物质匮乏生活拮据的年代,母亲用她那双巧手织补贫穷,装扮我们的生活。每年一进腊月,母亲便开始拆洗被褥,缝缝补补。她会把一些闲散的零碎花布或大人不能穿的衣服经过翻洗,然后再拼接成一件新衣服让我在过年的时候穿,而两个妹妹就没那么信用了,小时候看着她们羡慕的眼神,我曾经很是得意。直到长大懂事后才明白:或许是因为我从小由外婆带大,母亲总觉得亏欠我太多,所以每逢过年,不管多难都会让我穿上一件新衣服,而懂事的妹妹们似乎明白母亲的心意,从不哭闹,因此儿时的年味里又多了一份我对弟妹们的歉意。</h3> <h3>  儿时的年味里还有"枣山山"的味道。记忆中的腊月二十八九,外婆会起上一盆白面,让我找来剪子、梳子作工具,红枣、红豆和黑豆作装饰,蒸"枣山山""花花"和"兔兔",当时看着面团在外婆的手里变着各种花样,总是用仰慕的眼神望着她。"花花"是给正月来串门的孩子打散的,"兔兔"是年三十我们吃的,希望全家人来年像兔子一样跳的好,蹦的快,无病无灾。而"枣山山"是放在灶台上,供奉灶神的。因为是用面团裹着枣做成各种形状再堆在一起像山一样,故取名"枣山山",而"枣"和"早"谐音,所以也寓意了千家万户希望"早发"的美好愿望,更象征着人们生活年年高,步步高!</h3> <h3>  等到来年的正月二十三,外爷会去山上砍回一些圪针来,到了晚上打上一堆熊熊烈火来迎接灶神的归来。看着红红的火焰照亮夜空,我们欢呼雀跃,小脸被火光映的通红。调皮的男孩子会把鞭炮扔进火堆,噼里啪啦吓得我们女孩子不敢靠近。听老人们说:跨火堆,消灾避祸,长大后就有出息,所以等火势小一点了,我们就争先恐后地跳跃火龙。火势再小一点后,外婆会把事先准备好的"枣山山"拿出来放在火堆旁烤着,顿时,一股淡淡的柴火味和麦香味一并升起。烤好的"枣山山"干干的、焦焦的、香香的……一种无法用文字所能描述的味道,让我至今难忘!</h3> <h3>  儿时的年味里还有浓浓的笔墨的香味。临近过年,村里的老人们就拿着红纸来让舅舅写对联,虽然小时侯不懂字写的好坏,但看到一大堆人围着这个"文化人"一笔笔写出来的对联,心里就觉得特别自豪。而且对联内容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编写,不仅写满了吉祥如意,也写满了对来年幸福生活的祈盼。如今过大年,广场上卖的春联都是用金粉写的,或是印刷的,装饰的也越来越好看,可是却少了笔墨的香味。</h3> <h3>  记忆中的年味里还有外婆亲手剪的窗花。记得当时看见剪子在外婆的手里灵活的转动,纸张在她手上三转两转,一张窗花就剪出来了,什么鱼虫鸟兽、花草树木等图案经过外婆的手总会变的栩栩如生。有时经不过我的执拗,外婆也会把窗花样子"钉"在红纸上让我学着剪,我左一刀,右一刀,小心翼翼地在外婆的指导下一剪一剪地剪,最后看见自己的作品心里美滋滋的。在我的印象里,"鸡"和"鱼"两个图案最多,也寄托着她老人家希望来年大吉大利,年年有余,万事如意的寓意吧。</h3> <h3>  年三十这天,全家人都沉浸在喜庆的节日气氛中。吃过早饭,外爷会早早把院落打扫干净,然后在我和小姨的协助下贴对联和窗花。外爷贴对联的顺序通常是贴完院门贴屋门,最后还要在羊圈和猪圈上贴上"鸡羊成群",玉米架上上贴上"五谷丰登"等,期盼着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干净的院子,白色的窗纸,红色的窗花,尤其是家门边贴着的新对联,让一切平常的日子都赋予了年的味道。</h3><h3><br /></h3> <h3>  当然,儿时的年味里更少不了年夜饭的味道,陕北的习俗好像过年要吃上一顿羊肉才算是年夜饭。记得儿时外婆家也喂羊,但是为了生计,羊肉大都卖了,留一点也是为了正月里招待客人的,所以当时的年夜饭只是在洋芋条和粉条里夹杂一点羊杂碎就算是有羊腥味了,然后再蒸上几碗大米和小米两样的米饭,或者热上早就蒸好的兔兔。就是这么简单的饭菜,经过外婆的烹煮,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的津津有味。长大后外出上学,外婆家生活条件也宽裕一些,放寒假回去过年,饭桌上才可以见到酥鸡,丸子一类的菜肴,现在想想,儿时的年味里夹杂着长辈们多少的无奈与艰辛……</h3> <h3>  还记得大年初一那那顿带有年味的饺子。清晨,睡梦中的我总被此起彼伏的"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吵醒,睁眼后看见外婆已经坐在炕头包上饺子了。外婆总要把一枚硬币包在饺子里,还说谁要能吃上包着硬币的饺子,谁就有福气,一辈子不缺钱花,于是,为了能吃上这个饺子,我是吃了一碗又一碗。有时外婆也会用筷子扎饺子,如果发现有硬币,就会悄悄的放进我碗里,或者自己不小心吃出来的话,又会把硬币插进另一个饺子再放到我碗里。每当看到我吃出硬币时那兴奋劲,外婆都会慈爱的笑笑,所以,儿时的年味里更有外婆疼爱我的味道。</h3> <h3>  记忆中正月初一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翻看枕头下面有没有压岁钱,虽然可能只是几角,可我却高兴不已。说起压岁钱,一位慈祥老者的音容笑貌总在我眼前浮现,他是外爷家族里辈分最大,年龄也最大的老人,我叫他"四老外爷"。每年的正月初一,随着一声:"毛娟,领压岁钱了",我就知道是他老人家来了,蹦蹦跳跳地出门去迎接,这时四老外爷就会从他的贴身衣服里拿出两角钱给我,直到他老人家去世前都没中断。我的压岁钱还有正月初二以后拜访亲戚们时姨姨们给的。儿时的压岁钱对我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它不仅在物质上让我满足,更是在情感上让我感受到浓浓的爱,包含着长辈们的祝福和期待。</h3> <h3>  儿时的年味里还有红红火火秧歌的味道。每年一进腊月,村里就组织村民们排练大秧歌和小剧目,到了正月初三四开始给各家各户拜年,也叫"沿门子",我们这些小孩就走家串户地跟在秧歌队后面看。稍大一些后,我也跟着秧歌队"沿门子",记得一年,因为下了雪,路特别不好走,又挨家挨户跑了一天,第二天睡在炕上不想再去了,结果被外爷一顿训斥,并告诫我:既然要做一件事,就要坚持到底。这是外爷生平第一次训斥我,也是唯一一次,时至今日,每做一件事,我都谨记外爷教诲。再后来的后来,儿子十一二岁时也回到老家参加村里的秧歌队"沿门子",我还给他讲起这件事,秧歌更为儿时的年味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h3> <h3>  儿时的年味是一串鞭炮、一幅对联、一对窗花、一堆篝火、一顿年夜饭……一路欢歌笑语,道不尽儿时年的春意。儿时的年味收集了风调雨顺、五谷飘香的祈盼,儿时年味里的团圆、亲情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书,是一首永远写不完的诗,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情……</h3> <h3>  儿时的年味渐行渐远,经历了人生的春夏秋冬,岁月的沉淀,也逐渐让我们对年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感触。年,是故乡的炊烟,留恋的老屋,亲人的笑脸,儿时的童真……儿时的年味,在岁月的流逝中,深深的烙在我们的脑海里,飘在记忆中。终究让我们懂得:令我们难忘的其实是儿时纯真的岁月,那些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天真时光!</h3> <h3>  值此新春佳节之际,娟子恭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大吉大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