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落的光阴(一)

嫣妍

<h3>时光犹如指尖流沙,二十多年前在仓山求学仿佛昨天的事情。走在蓝花楹夹道的小路上,这里没有大马路上的车水马龙,在闹中取静的城市一隅,暂时逃离现实的烦琐,来一次穿越时空的怀旧之旅吧。</h3><h3><br /></h3> <h3>仓山老洋房的前世今生</h3><h3>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1843年清政府被迫开放广州、州、厦门、宁波、上海为对外通商口岸,史称"五口通商"。从此,大量洋人进入福州,一座座具有西方风格的建筑拔地而起领事馆、洋行、公馆,教堂、医院、学校、私人住宅别墅、跑马场等,数量多达近千幢,这些老洋房主要分布在仓山烟台山一带,如公园路、对湖路、麦园路、乐群路等,都是老洋房比较集中的地方。</h3> <h3>福州最早的洋人俱乐部—乐群楼,站在他面前我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当年的歌舞升平,纸醉金迷的画面。</h3> <h3>小小厨房里居然有个腰鼓</h3> <h3>塔亭路53号 - 沈绍安兰记脱胎漆器店。建于1922年,为中西合璧式建筑。破败成这样!落日余晖下居然有一种壮美的感觉!</h3> <h3>国民党仓山警察局</h3> <h3>爬满树藤的房子,不知道当年是哪个国家的领事馆</h3> <h3>好像当年是个医院</h3> <h3>幽静的小巷</h3> <h3>前身是什么,也是教堂吗</h3> <h3>法国领事馆</h3> <h3>时间给了这些老建筑一种神奇的错位,曾经的时髦变成了现在的破败。</h3> <h3>一点红色赋予老房子新的生机</h3> <h3>藏在深深巷子里的别有洞天</h3> <h3>荷兰驻福州领事馆   建馆日期:清同治二年(1863年)。   </h3><h3>地址:仓山麦园路1号,梅坞路2号(今仓山影剧院)。   读大学时曾经在这里看过电影</h3> <h3>不知道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整条街都是榕树啊,应该叫榕荫里合适</h3> <h3>荷兰领事馆吗</h3> <h3>好像是以前的商贸公司</h3> <h3>光阴的故事</h3> <h3>爱国路2号,美国领事馆,已经修缮如新了</h3> <h3>一百五十多年的时光,曾经的小树苗已长成华盖遮天的大树,长满青苔的墙上藤蔓植物爬了半壁。没有什么能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老建筑也一样。时间的草将这些老建筑逐渐遮蔽或掩埋,曾经连成片的老建筑只留下些残垣断壁,曾经高高的门楼早已残缺,留下半边楼或者留下几块砖,透着凄凉。</h3> <h3>矮墙上的猫</h3> <h3>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石厝教堂,属于石砌木构的哥特式建筑。建于1860年,可惜大门紧闭,不能窥见她的全貌</h3> <h3>福州鹤林英华书院礼拜堂,也是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也只能在铁门外远拍</h3> <h3>高高的红砖墙缝里长出的不知名的植物</h3> <h3>社区里的宣传画</h3> <h3>走出巷子,阳光忽然洒在身上,我仿佛看见春天扑面而来</h3> <h3>我们曾因为生活而向往远方,却因为远方而忘了生活本身;福州,我的故乡,</h3><h3>就如冰心先生的《还乡杂记》中......</h3><h3>她的这一切;</h3><h3>使我惊奇;</h3><h3>使我骄傲;</h3><h3>使我兴奋;</h3><h3>使我快乐;</h3><h3>使我想大声歌唱!</h3> <h3>拍摄地点:福州仓山烟台山</h3><h3>拍摄时间:2018年2月14日</h3><h3>拍摄工具:小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