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 /></h3><h3><br /></h3><h3> 到李阿婆家去玩</h3><h3> ——童年记忆系列(二)</h3><h3> 作者:沈东生</h3><h3> 我记得,在我的童年,可去玩的地方实在是不多,除了喜欢去看墙篱笆外,(我在墙篱笆的记忆里写过)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到李家阿婆家玩。李家阿婆是我祖父家的邻居,不在上海市区,因为要上学,平时很难成行。于是去李家阿婆家玩,成了我寒、暑假的期盼和等待了。</h3><h3> 李家阿婆独自居住在一幢小平房里,门前有一个不小的场院,场院里有一棵大榕树,是她祖辈种下的。多少代了,树冠很大,站在树下,抬头看去,几乎都看不见天,在孩子们的眼里大有遮天蔽日之感了;树干盘根错节,缠绕的树干间都可以容得孩子们钻来穿去的,真是个躲猫猫的好去处。于是那里总是聚集了不少孩子。喧哗声传得远远的,引来了更多的孩子。李家阿婆家的门口,还种了好些花花草草,有蔷薇,有月季,有百子莲,有悬铃花。还有好些叫不出名的花草,听说都是她的儿女们特意为她种的。为的是让独自居住的李家阿婆好解闷排忧。花草边常常放着一把藤椅,李家阿婆就坐在藤椅上,一边沐浴着温煦的阳光,一边做着针线活。鲜花盛开的时候,鲜艳夺目,看得人心花怒放,孩子们就喜欢绕着这些花草,奔来跑去,有时还把藤椅和李家阿婆也圈进了游戏中。任凭我们这帮孩子无论如何的喧哗嘈闹,李家阿婆从来不会呵斥我们。"一二一,母鸡声声唤小鸡,二二一,逮个蚂蚱喂小鸡。"当儿歌声悠悠地传来,李家阿婆还会把手举到额头前,手有点哆嗦,双眼眯缝着,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奔跑、喧闹,歌唱,久久地久久地看着,以至于忘记了手中的针线活……大人们都说李家阿婆和孩子们有缘。</h3><h3> 我们这帮孩子所以喜欢去李家阿婆家玩,还因为我们觉得李家阿婆很有钱,只要我们一踏进李家阿婆的家门,李家阿婆马上就会掂着小脚满屋子地转悠:糖果罐,饼干盒,水果盘全搬出来了。招呼着:"大孙子,都来吃,都来吃。"李家阿婆真有点糊涂,把我们都当成她的大孙子了,而且,李家阿婆家有好吃的消息越传越远,来的孩子越来越多,她也都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大孙子。饼干,巧克力,我们一个劲的往嘴里塞,水果连皮也不削就往嘴里送。李家阿婆焦急地阻拦:"放下,放下,水果要削皮,我正在削着呢。"我们却管不了那么多,没等李家阿婆说完,都已经半个水果下肚了。急得李家阿婆直拍大腿……李家阿婆家里,还有我们从来没有吃过的好东西,比如里面裹着酒的巧克力,听说是从国外带回来的,在那个年代可是金贵的东西呀。一口咬下去,满嘴的酒香,醉的我们都眉开眼笑的,于是满屋子都是笑声……每每这样的时候,李家阿婆也像醉了一般,仰靠在藤椅上,笑得舒坦极了,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人好像也变年轻了……可是孩子们总是没有耐心的,一旦吃饱喝足了,都一溜烟地都走了。只有我还没走,因为我还惦记着五斗橱上的那副军棋。"阿婆,下军棋。""下就下,谁怕谁。""阿婆,你偷子了。""瞎说,谁偷是小狗。"不管我怎么说,我又输了,我就不明白为什么我总输:"阿婆,你怎么会下军棋?"李家阿婆轻轻地叹了口气:"陪孙子的时候学会的。现在孙子长大了,不来了……""阿婆,把军棋送给我吧,我回家可以练练。"当然没能如愿,这是她亲孙子的东西。她说,留着是一个念想,李家阿婆郑重其事地把军棋放回了五斗橱上。我只好幽幽地走了。于是又只剩下下空落落的屋子和只身的李家阿婆,屋子重归安静,李家阿婆坐回到藤椅上,做起了针线活,脸上的笑意也渐渐消淡,一脸的皱纹又慢慢聚拢了起来……</h3><h3> 我们都知道李家阿婆的钱不是她自己挣的。大人们都说,李家阿婆年轻时蛮苦的,早年丧夫,又没工作,靠的是帮人家洗衣服,倒马桶,一个人拉扯一群儿女,吃过很多苦。现在好了,儿女都长大了。儿女们也都出息了,儿女们有做工程师的,有做教授的,还有出国赚钱的,有个孙子也已经工作了。儿女虽然都不在身边,却月月争着给李家阿婆汇钱来。大人们都说李家阿婆是个有福气的老太太。 可是,我看到李家阿婆却常常因此而不高兴。一到月初,邮递员就会用很大的嗓门喊着:"李家阿婆,汇款。"每当这时,再吵闹的孩子们也都赶快安静了下来。孩子们知道李家阿婆又要不高兴了。孩子们都默默地看着李家阿婆掂着小脚,颤颤巍巍地从抽屉里找出钢笔,一路走一路打开笔套,把笔套套在笔尾,在回执上一笔一画,仔细地写上自己的名字。这时李家阿婆不允许任何人帮忙。邮递员也习惯了,总是耐心地等着李家阿婆签完名,递过汇款单,依然并不急着走。好一会,李家阿婆怯怯地问:有信吗?邮递员照例笑着说:下次给你送回来。李家阿婆也照例说声:谢谢。邮递员走了。李家阿婆默默地转身,坐回到藤椅上,久久地看着汇款单,长长地叹了口气,很长时间不说一句话。孩子们知趣地一个一个都溜走了,留下一屋子的食物残骸……只有我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李家阿婆身边。"回去吧,你爷爷在盼你回去了。"李家阿婆把我赶了回去。天渐渐暗下来,夜幕降临了。这一夜,李家阿婆家的灯一直没有打开过……</h3><h3> 暑假结束,回了上海,我又盼着寒假,寒假终于来了。我催着爸妈快让我去爷爷家。爸爸妈妈奇怪我怎么喜欢去爷爷家了。我的小秘密当然是不会告诉他们的。</h3><h3> 我一到爷爷的家,还没歇脚,拔腿就去了李家阿婆的家,我刚推开屋门,李家阿婆好像知道我要来了一般,丢下手里已缝得差不多的新棉袄,从藤椅上起身朝我迎来:"大孙子,来啦……"我以为她又要给我拿吃的了。然而却拿来一叠信:"大孙子,帮我读读信。"我展开信,信上有些字我认不全,但我看懂了信:春节,李家阿婆的儿孙们要来了。再看看李家阿婆神秘兮兮的眼神,就明白她早知道她的儿孙们要来了,要我读信,只是要让我分享她的那份喜悦而已。不知怎么的,我却有点淡淡的失落。</h3><h3> 春节临近时,我再去李家阿婆的家,她家的门常常是锁着的。听说李家阿婆去买年货了。那年月,年货虽然是计划的,但也要排队才能买到。李家阿婆冒着寒风,踏着冰雪,天不亮就去菜场了,无奈年纪大了,手脚不利索,一连好几天都没买成……还决不允许我陪她。当我又一次到李家阿婆家去时,门依然锁着,失望之余,心里赌气地想:再也不去李家阿婆家了。</h3><h3> 诱惑是挡不住的,忍了几天,到底还是没能忍住,又朝李家阿婆家走去。远远的看见李家阿婆提着一篮子年货,气喘吁吁,走走息息。看见我就直朝我招手:大孙子啊,快帮阿婆抬年货。我心一热赶紧大步流星地朝李家阿婆跑去。李家阿婆放下篮子:"别急。给你看样东西。"边说边摸索着从口袋掏出个盒子:"看,阿婆给你什么啦"。打开盒子一看:是军棋,新的。我乐得一蹦三丈高,提起沉重的年货篮子一阵猛跑。李家阿婆在后面直叫唤:放下,放下,当心伤着……当心伤着……</h3><h3> 回到家里,李家阿婆一如既往地在我面前放下好多吃的。然而却并不陪我说话了,自顾自到厨房去收拾年货了。厨房里传来了儿歌声,很好听,我忍不住倚在了厨房门口听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宝宝睡着了,梦里还在笑……""阿婆,你唱错了。"李家阿婆哈哈地笑起来:"我自己编的,错不了……"说着又哼了起来。这时门外传来熟悉的声音:"李家阿婆,信。"是邮递员。李家阿婆双手在裤腿上边擦边往外跑。刚到门口,一把接过信,撕开。信很薄,只有一张纸,没几行字,李家阿婆看完了,赶紧翻过信纸,背面没字,又撑开信封看,是空的。李家阿婆愣了一会,蹒跚地转身朝屋里走去。邮递员急了:"还有汇款。"李家阿婆好像没有听到一样。依旧往回走着。手中的信也掉落到了地上。我捡起来一看,也大吃一惊,信中说:工作忙,春节不回来了。</h3><h3> 我把信和汇款单交到李家阿婆手里:"阿婆,不要紧,我陪阿婆。"李家阿婆看了我好一会,缓缓地起身,把新做的棉袄要帮我穿上。我赶紧推辞:"阿婆,你是给自己孙子做的。"李家阿婆并不理会。还是把新棉袄穿到了我身上,端详着说:"正好、正好。"她想笑,眼圈却红了,泪水滚落了下来。我不知所措:"阿婆,你哭了。"这时,李家阿婆一把把我揉进怀里,呜咽了起来……</h3><h3> 李家阿婆病了,爸爸正好来看我,立刻随爷爷和邻居一起把李家阿婆送进了医院。很快,李家阿婆的儿子、女儿、还有孙子们都来了。李家阿婆的病房里比过年还热闹。端茶送水、换衣喂饭、洗脚擦身,井井有条。尽管李家阿婆吃不了什么东西,桌子上总是变着样地堆着各种吃的,喝的。然而李家阿婆的病仍不见好起来。一天,医生告诉李家阿婆的大儿子:要有思想准备。大儿子哭了,回到病房,眼圈还红红的,却挤着笑脸。李家阿婆是个明白人:不要难过,你们只要在我身边送我走,就心满意足了……大儿子再也忍不住了,"哇"的一下哭出了声。</h3><h3> 李家阿婆到底还是走了。儿孙们都在她身边给她送行,街坊邻居也都去送行了。回来都说:李家阿婆走得很安详,子孙满堂,个个孝顺,真有福气。只有我爷爷像是在自言自语:"人到底熬不过孤单呀!"我当时没懂……</h3><h3> </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