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儿子第一次参加的冬令营,就很靠谱!他说不错,问哪里好,说:没有作业,玩得开心😁冬令营的最后一个项目就是可以领一个外教回家体验一天一夜的当地生活,娃爹很难得地积极撺掇我领一个🤔</h3> <h3>请注意,这个手拿话筒的、醒目的外国老师就是接下来的主角。</h3> <h3>结营仪式上,这个名叫Madi的老师辅助孩子们表演很用心投入。</h3> <h3>接回家的路上,有点拘谨有点小兴奋。倒是儿子让我很惊喜,不停地用英文跟老师聊,open 了很多👍娃爹说,这冬令营真不是吹的,靠谱!他们组织的项目值得再参加。😊</h3> <h3>一进家门,儿子领老师先熟悉洗漱间,带她洗手。像模像样的小主人👍</h3> <h3>洗漱后的Madi 坐下来吃水果平静一下。</h3> <h3>首先把家底兜给老师-WIFI密码😁</h3> <h3>然后,就开始了中国式劳动😁奶奶教包包子,当然这也是我们设计好的家庭项目。在路上我还专门教她学说了“包子”的中国发音。</h3> <h3>好聪明的歪果姑凉!第一次上手就挺像样子👍</h3> <h3>奶奶耐心教,Madi 认真学。我纳闷:一个只会河北方言的老太太和一个只会英语的老外居然能顺畅沟通,都能彼此明白是啥意思!真真是沟通无极限🤔</h3> <h3>开始第一顿中国式家庭餐。</h3> <h3>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就是开心😊</h3> <h3>边吃边聊,很开心,儿子变成了英语话唠,虽然很多词与表达不会,但交流的欲望很强!</h3> <h3>为了让Madi感受正宗的中国式生活,我特意交待奶奶不要刻意准备什么,我们平时怎么吃就还怎么吃~于是,奶奶拿出了她自己腌制的各种小咸菜,还有豆腐乳,配着小油条和春卷。Madi 看到元宵两眼放光,她说这是她的favourite food!😋</h3> <h3>儿子好心提醒她,豆腐乳夹少点,再少点,就着馍吃~Madi 来了一口,表情难以形容🤣</h3> <h3>吃罢早餐,全家合个影,还教Madi 学了句拜年的话“恭喜发财”,学得很快,就是很奇怪中国人为什么拜年说这句话😁</h3> <h3>早餐后来到新郑西泰山千稼集。</h3> <h3>头上的红灯笼也印着-恭喜发财😃</h3> <h3>对中国结很感兴趣</h3> <h3>路遇中国传统文化-糖画。请Madi 选自己喜欢的动物做一个,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龙。之前,她让我看她手串上的一条龙,还问我龙在中国象征什么?我用自己能表达的单词简单地说,有力量,神奇。她连连点头。</h3> <h3>师生俩在交流~</h3> <h3>啊,做好了!</h3> <h3>得到一条能看又能吃的龙,好开心。</h3> <h3>开心得走起了平衡木,身轻如燕!</h3> <h3>这是在干啥?原来和几个娃一起在品尝臭豆腐,吃得那叫一个亲热😁</h3> <h3>再来杯鲜榨甘蔗汁~</h3> <h3>还不能错过最正宗的杨记清芳牛肉拉面!瞧,吃货本相!美味无国界!</h3> <h3>吃饱后,爬山去!始祖山上最高处的天心石,传说那块石头所处之地就是中原之心,华夏之中。</h3> <h3>文化特色太浓厚了,很多专有名词翻不出来,好在有双语的介绍牌。</h3> <h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h3> <h3>黄帝迎日峰上留个影儿~</h3> <h3>去山脊上看岩画。</h3> <h3>这些石头上的坑坑道道,据说是五千年前的老祖宗为了记事留下来的。但究竟是啥意思?就像天外之语一样,看不懂。</h3> <h3>孩子们在猜</h3> <h3>这个岩画更别致,像日晷,娃说是计时的。</h3> <h3>山上风大,Madi 被吹得带上了帽子。</h3> <h3>以Hotpot 结束行程,老外也这么能吃辣!这一天下来,发现:1.她最常说:I want to try. 一颗愿意尝试的心总会有收获;2.感谢百度翻译,但还是决定爸爸妈妈娃一起记单词!3.文化在交流中凸显价值。</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