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接上篇】</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改变建筑史”的圣索非亚大教堂</b></h1><h3><br></h3> <h1> (上面照片来自圣索非亚大教堂官网)<br> 作为世界上少数从6世纪保存至今的古代大型建筑,它在罗马帝国916年的统治中一直为基督教服务,之后作为清真寺又为穆斯林人民服务了482年。直到1932年2月1日,土耳其政府揭去其遮盖在基督教圣像画上的油灰,将其作为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h1><h3><br></h3> <h1> 教堂主体为矩形,东西长77米,南北长67米。由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建造,建于公元532-537年。这是建造在同一地方的第三所教堂(前两所教堂在暴乱间被摧毁)。</h1> <h1> 进入进口处的庭院,可见到一座金光闪闪的亭子。这是索菲亚大教堂改做清真寺后,供穆斯林洗净用的喷泉亭↓,建于1740年。因为现在此处是博物馆,不做礼拜了,所以停止了使用。</h1> <h1> 进入主体建筑后,先是横列的过道,穿过过道,便是大教堂的前廊↓。<br> 前廊中共有9个门通往教堂中央大厅。中间的大门称为“帝王之门”,只有皇帝和皇后才能从这里进入;其左右各有4个门,供其他人走的。</h1><h3><br></h3> <h1> 要登上大教堂的二楼,必须通过前廊侧面的坡道。此斜坡道内,灯光昏暗,走了一圈又一圈,才来到二楼的四周回廊↓。</h1> <h1> 圣索非亚大教堂的最大看点,在于它用复杂拱券结构,支撑起巨大的圆形穹顶,是一座“改变了建筑史”的拜占庭式建筑典范。</h1><h1> 站在二楼回廊上,观看中央大厅,大教堂的复杂结构,一览无余。</h1><h3><br></h3> <h1> 教堂大厅之上是一个巨大的圆形穹顶,直径31.24米(比蓝色清真寺的圆顶还大2.74米),距离地面55.6米高。<br> 在立方体的建筑上放置如此巨型的圆形穹顶,是古代建筑学上的难题。圣索菲亚大教堂的解决之道是,在圆形穹顶的东西两端下方,各用两个半圆穹顶(帆拱)分散重量,每个帆拱又将其压力进一步分散至三个较小的帆拱上。这样一来,大穹顶的重量就从东西轴线上分散出去。</h1><h3><br></h3> <h1> 在隔壁的蓝色清真寺及许多的清真寺中,普遍是采用一根根粗硕的石柱,支撑起巨大的圆顶,而众多的石柱会限制内部空间。而早在1000多年前,圣索菲亚大教堂就独辟蹊径,采用帆拱支撑,使内部空间通达无限,这实在是极具震撼力的创举!<br> 这是圣索非亚大教堂东西方向的剖面图(来自网络),可清楚地看到大穹顶和大小帆拱。</h1><h3><br></h3> <h1> 圆形大穹顶下方还有40扇拱形窗户。远而望之,隐约可见外面的蓝天白云,整个大穹顶如同飘浮在半空中,气势恢宏,高不可攀。仰望苍穹,人在其间显得那么地渺小、微不足道。</h1> <h1> 大教堂的第二个看点是各处可见的马赛克镶嵌画,这些都是拜占廷时期的遗迹。<br> 这是前廊门道上方的金碧辉煌的《查士丁尼大帝永恒的荣耀》。(图片源自网络),创作于10世纪。<br> 圣母玛利亚,怀抱圣子耶酥,位于画面中央;画面的右边是君士坦丁大帝,手捧世界上最坚不可摧的城市——君士坦丁堡;左边则是查士丁尼大帝,他手中托举的是他在位期间完成的最伟大工程,也是整个拜占廷时代最伟大的工程——圣索非亚大教堂。</h1><h3><br></h3> <h1> 圆形大穹顶与其下方的帆拱的交界处有4幅《六翼炽天使》画像。</h1><h1> 六翼炽天使又称撒拉弗,是神的使者中最高位者,有六只翅膀。用两只翅膀遮脸,两只翅膀遮脚,两只翅膀飞翔。</h1><h3><br></h3> <h1> 1453年奥斯曼帝国征服了君士坦丁堡,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下令将大教堂转变为清真寺,改名为“阿亚索菲亚清真寺”。移去原有祭坛和圣幛,用灰泥覆盖基督教马赛克画。增加了伊斯兰教的设施,如米哈拉布、敏拜尔及外面的4座宣礼塔。<br> 教堂上方现在悬挂的6块的黑底金字的阿拉伯文圆牌,直径7.5米,是艺术水平极高的阿拉伯书法。圆牌上分别刻写着安拉、先知默罕默德、四大哈里发(阿里、奥斯曼、奥玛尔、阿布•伯克尔)及穆罕默德两位孙儿(哈桑、侯赛因)的名字。</h1><h3><br></h3> <h1> 大厅内现搭有不少维修用的脚手架,不免有碍观瞻。不过听说在2010年以前,整个大穹顶都被挡去了一半!现在已经算是很少的啦。<br> 在惊世之作前看到脚手架,其实也不应觉得可惜。维修工作可能要长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比如巴塞罗那的圣家族大教堂,至今建了134年,还仍然在建呢。</h1><h3><br></h3> <h1> 在大教堂落成后的1000年中,圣索菲亚大教堂始终保持着世界最大教堂的地位。直到17世纪圣彼得大教堂完成前,它保持着世界建筑高度之最。<br> 从二楼的窗户向南看,近处是大教堂院内的苏丹穆罕默德三世的陵墓,远处是蓝色清真寺。</h1><h3><br></h3> <h1> 若论圣索非亚大教堂的渊源,修建于公元前27年的罗马的万神庙,无疑是所有大穹顶建筑的鼻祖,算是圣索非亚大教堂的“师父”。<br> 而圣索非亚大教堂的独特外观和拱券支撑,则长久地影响着后世众多的穹顶建筑。那些著名的大教堂,从威尼斯的圣马可大教堂(始建于公元829年),到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建于1506-1626年),无疑都受到圣索非亚大教堂的深刻影响。所以说,圣索非亚大教堂“改变了建筑史”,是拜占庭人的伟大创举。<br> 从二楼的窗户向东看,远处是马尔马拉海。近处楼下有人行走的那条路,通往托普卡珀皇宫。</h1><h3><br></h3> <h1> 沿着这条路,我们来到了托普卡珀皇宫,俗称老皇宫。<br><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奢华精致的老皇宫(托普卡帕皇宫)</b></h3></h1><h1> 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后,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在废墟里发现了庞大的君士坦丁堡大皇宫。择其旧址,建立自己的皇宫,即现今伊斯坦布尔大学的所在地。后来,苏丹看中了古老的拜占庭卫城――卡帕城的地点,于是在1459年开始动工修建皇宫,到1478年,大体完工。因是建在拜占庭的卡帕城堡遗址,故名托普卡帕皇宫。<br> 下面是当时皇宫的复原模型,占地面积70万平米。现在,只剩下中间的一小部分,约8万平米。</h1><h3><br></h3> <h1> 此后的400多年中,奥斯曼帝国的36位苏丹中有半数在这里统治着帝国,直至1856年,才移跸新皇宫——多尔玛巴切宫。<br> 现存皇宫的形状像一个不规则的矩形,主要分为四个庭院及后宫。我们沿着圣索菲亚大教堂的东侧围墙,步行来到帝国之门,这是皇宫的正门。于1478年落成,在十九世纪又以大理石覆盖其表面。<br> 下面照片的左侧,便是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宣礼塔及穹顶的支撑券拱。</h1><h3><br></h3> <h1> 老皇宫由土耳其军方的武装士兵守卫。<br> 进去后是第一庭院,又称禁卫军庭院,过去是精锐的禁卫军士兵操练场所。</h1><h3><br></h3> <h1> (照片源自网络)<br> 第一庭院的主要建筑是下图所示的东正教堂——神圣和平教堂(伊莲娜教堂),建于公元532年(拜占庭时期),是伊斯坦布尔最古老的教堂之一。苏丹曾用作古董仓库及军械库,故得以保留,现在是博物馆。</h1><h3><br></h3> <h1> 进入帝国之门后,步行340米是皇宫的第二座门——崇敬之门。跨过这道门就真正进入苏丹们的生活圈子了。<br> 过去,帝国官员及外国使节都经由崇敬门入内。诸位人等,行此须下马、脱帽,向大门行礼,以示对苏丹的敬意。只有苏丹本人才可骑马通过崇敬门。</h1><h3><br></h3> <h1> 进入崇敬之门,来到第二庭院。该庭院长约150米,其北面是幸福之门。</h1> <h1> 下图是幸福之门、第二、第三、第四庭院及其后宫模型。</h1> <h1> 在幸福之门前的左侧(西部)是议政厅和正义之塔。</h1> <h1> 正义之塔是宫内最高的建筑物。从博斯普鲁斯海峡上都可以看到一座外形像“编筐”的亭子,耸立在皇宫地岬之上,这就是正义之塔。<br> 议政厅的空间不大,陈设简单,但玄机不小。在右面墙上有扇格子窗,苏丹就在窗后听政。据说是因为某位苏丹被一位闯入陈情的平民冒犯了,于是苏丹接受了宰相的建议,改成隔窗听政。</h1><h3><br></h3> <h1> 在幸福之门前的右侧(东部)是狭长的御膳房。</h1> <h1> 御膳房貌不惊人,里面的藏品可是富可敌国。其中的中国瓷器可追溯到晚宋、元朝、明朝及清朝。仅元朝和明朝的瓷器珍藏多达3000件。不但品种繁多,而且保存良好。<br> 我们的土耳其导游曾自豪地说,在中国国内,整件有品相的宋元青花瓷几乎绝迹(市场价可是天价),这里可是收藏了几十件。所有前往土耳其的中国人,无不以目睹其芳容为乐事。这是展出的元青花瓷盘。</h1><h3><br></h3> <h1> 老皇宫的修建年代比北京故宫约晚50多年。相比之下,这里的建筑似乎不讲究规制,也不追求高大的气势,而是以舒适的生活、环境的优雅为第一要务。各式低矮的建筑环绕庭院,以回廊及通道互相连结。但殿堂内的装饰及陈设绝对是奢华精美。<br> 下图是巴格达亭及内部陈设,建于1639年,以纪念苏丹穆拉特四世(1623 - 1640年)在巴格达战役中的胜利。在此,可以眺望到金角湾和其上的4座大桥,美景尽收。</h1><h3><br></h3> <h1> 皇宫中超过两层楼高度的建筑物不多,树木、花园及水池散布各处,休憩场所随处可见。建筑的门窗都面对庭院,环境开放,清凉爽快,让居住在皇宫里的人耳目清新。</h1> <h1> 下图是梅吉迪耶宫,建于1859年。它濒临马尔马拉海、金角湾和博斯普鲁斯海峡三块海域的交汇处。位置优越,视界开阔,风景极佳,可观看到三处海域的全景。当年的苏丹经常在此处俯瞰美景,放松休息。</h1> <h1> 它也是老皇宫最后建造的建筑,具有强烈的欧洲洛可可风格。</h1> <h1> 至此,我们头尾11天的土耳其之游全部结束。回想在土耳其的日子,无论吃、住、行、玩,都使人耳目一新,惊奇不断,“安逸得很”。<br> 更重要的是,那里的社会安全,秩序井然。在这11天里,我们在街上只看到过2次警察,更不要说看到保安、“红袖章”之类的。并且所需旅游的费用还不高,极具性价比,非常值得游玩。<br> 【土耳其游记结束,谢谢驻足欣赏】</h1><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