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村.那人.那事

荷的沉默

<h1> 一</h1><h3> 这是个孤岛,不大,共有十三个自然村。是外乡人口中的“桃花岛”。从平潭坐客船到岛上需30几分钟,从岛上坐船到长乐松下约15分钟。因交通不便造成这里发展步伐慢了几拍,山乡村野,古村古厝,鸡鸣犬吠,岛上四轮车仅有几辆,交通工具主要是摩托车和三轮车,本地人称之为“残疾车”(不知何因)。车内空间不大,最多能容得下8个乘客,堪比四轮小车,超级实用!</h3> <h3> 每个村庄上空依然可见袅袅炊烟,村里鸡鸣鸟和。冬日里暖阳下,街坊邻里,三五成群聚在古井边上或屋檐下,一边做着家务一边海阔天空地侃大山,孩童们在空地上嬉闹玩耍。这里少了城市的喧嚣与浮躁,不必步履匆匆,不必火急火燎。这里,时光变得悠悠,心中多了一份悠闲与舒适。还有看不尽的美女帅哥,不由你不服,这里的山水的确养人。</h3> <h1>   二</h1><h3> 难得回婆家一趟,少不了姑嫂、婆媳之间东家长李家短的扯。近两年聊着聊着,话题总绕不开一个女人——本村的,也算是族里的媳妇。这女人我见过,去年年前,她帮婆婆买麦糠来过家里,约摸三十出头,身体壮实,浓眉大眼,挺灵光、大气的一个女人。听说姑娘时长得相当漂亮,肤色白皙,秀气水灵。结婚后生了五个孩子,剩下四个。女人多半就是这么老去的。<br></h3><div><br></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她,屿头十三村,无人不识,有口皆碑。善良贤惠、手脚勤快,一副热心肠,村里人,特别是老弱病残者,无不受到她的热心帮助。只要谁家劳动缺少人手的,一声招呼,无论到田地,去市场,家里家外,她全不在话下,总是乐呵呵的帮前帮后,件件事情做得井井有条。连公认的刁钻邻居都能与之和睦相处。而她的家照样收拾得利利索索,干干净净。用我婆婆的话是——蚂蚁爬过她家会滑倒。小姑说奇怪,不知她家的东西拾掇到哪里去。农家杂七杂八的农具本来是免不了的多。</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div><div><br></div> <h3><font color="#010101">  屿头十三村,老少妇孺,无人不识她的娘 ——傻婆。永远的蓬头垢面,永远的衣冠不整,两只眼睛似两个顿号,似乎不屑正眼瞧你。嘴里总叼着讨来的烟,手上套着一个破布袋子,成天在乡里走南闯北,见人就伸着一双脏兮兮的手要钱要物。这些年“机智”地谋得一份“好工作”——在码头、客船上向旅客要钱,每日至少都能讨到几十块。偶尔也去福清海口,她的娘家转转。年轻时,娘家人因她傻,把她嫁给穷的叮当响的男人。男人早逝,撇下她和一双儿女。儿子智力较低下,成年后在她女婿的帮扶下,在福清做饼,也能挣得一点钱养活自己。女儿十几岁就到岛外做工,童年没念过一天书。受不了同伴因她娘是傻婆而跟在她后面喊她娘的名儿—— 依聪婆!这个名儿成了傻婆的代名词!捉弄她,往她身上扔脏东西,也把她当作小傻婆对待。是呀,傻婆的孩子能聪明到哪去?!即使去远在福清海口的舅舅家,一走在路上,也离不开此待遇!</font></h3> <h3>  在外打工期间,因她手脚勤快,做事利索,人也长得俊俏,不乏有帅哥跟在身后。农村都句古话:讨妻看妻地。但凡一打听到她的娘家境况,就犹如一盆冷水浇个全身透!一颗炸弹抱在怀!吓得帅哥魂飞魄散,立马拔腿就跑,霎时没了后戏。更别提会有人为她做媒。<br></h3> <h3><br></h3><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三</h1><div> 她终于出嫁。男人是曾经做过十年大牢的劳改犯。据说是被冤枉的,就是所谓的碰瓷事件。但终究是“犯过事儿”的,家境贫困,年纪也大了,不好娶亲,事已至此,只好讨了她。没想到却娶了个宝回家,除了手脚勤快、热心肠,生的三女一男也聪明伶俐,乖巧懂事儿。儿子帅,女儿靓,男人把她捧在手心里,钱财一律归她管,她也是打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羡煞旁人。</div> <h3> 由于她的热情、大气,自是引得好人缘,空闲时分都乐意到她家坐坐,唠唠嗑。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对待人,不可能次次都令人满意,难免有“招待不周”之处,背后被人狠狠地骂是“死傻婆”,说她成天乐呵呵的,什么事情都去帮人家做——真傻。但女人的心里如明镜般透亮!她知道,她有一个不完美的娘家,她需加倍努力,弥补这一缺陷,挽回他们在村里的地位,不再让娘家人遭受欺负、嘲笑。她还知道,她所做的一切是值得的,因为她拥有一个太阳,四颗闪闪发亮的星星,周围还有无数颗星星环绕,她就是那轮月亮!她,拥有整个宇宙!好一位聪慧女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