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心台往事之 过年

<h3><font color="#167efb">刚刚从华联超市出来,长出了一口气,实在太拥挤了,仿佛早高峰的马路,拥堵不堪。人们像白拿一样,疯狂的购买着年货。超市的收银员机械地忙碌着,有的忙到濒临崩溃。早市、大集,无不如此。年,对中国的百姓而言,意义重大。</font></h3><h3><font color="#167efb">然而不只是我,是很多人都在感慨:这年过的越来越没意思。如今有微信有红包有春晚有旅行有大餐的年,怎么就越来越缺少了“年味儿”呢?</font></h3><h3><font color="#167efb">还是让我们把时间闪回到七、八十年代,回到牛心台,回到过年。</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进到寒冬腊月,牛心台的男女老少们便开始为了春节而忙碌。猫冬的农民,全家上阵,自不必说。矿工们要上班工作,准备年货的任务便交给了媳妇儿和放寒假的孩子。这个时候是这些妇女们最体现聪明才智的时候,是一场大考,考试的成绩关乎她“会不会过日子”。</font></h3><div><font color="#ed2308">她们拿出了平时压在箱子底的各种票票,铺在炕上,仔细计算着,如何能给大人和孩子每人做一件衣服,是否能买足够的肉和蛋来做一顿丰盛的年夜饭。然后又数着自己手里的钱,家里家外,迎来送往,这年过的可都是钱啊。</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精打细算之后,无论是有了底气,还是带着心虚,妇女们都要带着孩子扑向商店。在那个物资贫乏的年代,她们会想尽办法淘弄更多的主、副食,买最经济实惠最好看的布料。自己爷们儿和孩子能过个好年,是她们的原动力。</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渐渐地,家里的炕琴柜悄悄放进去了做好的衣服。仓房的大缸加了盖子,上面还要压上石头,里面冻着肘子、后鞧、猪爪子,有一只白条鸡,还有二条鱼。</font></div> <h3><font color="#39b54a">腊月二十五六,妇女们开始动手。首先从蒸豆包、炸油条、炸麻花开始。这时候的巷子里,总会飘满油烟的香。彼时某个炸油条炸麻花的高手,会不厌其烦地教着左邻右舍主妇界的小白、新手。某个麻花、油条配方也会在妇女们间广泛传播。</font></h3><div><font color="#39b54a">蒸好的馒头、豆包,炸好的油条、麻花、套环,被主妇们放进筐里,盖上布帘,挂在棚上。偶尔会拿出一点儿塞给孩子,堵住他们流到下巴上的口水。</font></div><div><font color="#39b54a">有一场意外插曲,就在这个兴奋、忙碌的时候发生了。邻居张姓人家,男主人是井下的矿工,生产一线收入高,因此家境殷实,拥有了那片儿舍宅第一台电视机。过年前的一个晚上,家里又是来了好多孩子,也有来找孩子而顺势坐下的大人。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加里森和他的敢死队,直到播完,人们才不舍而又不好意思地各回各家。第二天,他家传出了一个爆炸性消息,并迅速在坊间扩散——他家挂在外屋棚上的筐不见了,一起不见的是一筐过年的馒头、油条、麻花。可恨的小偷,给他家造成了巨大损失,也让大人和孩子们的连续剧戛然而止。后来,有人看到那个筐出现在了后山上。</font></div><div><font color="#39b54a">准备好了面食,主妇们开始忙乎副食。那些肘子、后鞧都要烀熟,以备大年三十进行精加工,然后上桌。这时候小巷子里飘着的便是让人垂涎欲滴的肉香。这种香气,让人忍无可忍,又不得不忍。闻着肉香,可是还得继续吃白菜炖土豆,这是怎样的一种折磨?</font></div><div><font color="#39b54a">这个过程里,唯一能把孩子们的注意力从好嚼货上拉走的,就只有鞭炮了。鞭炮是以“响”做数量单位的,孩子们在一起交流的话题,就是你有多少响的小鞭,我有多少响“大地红”、“啄木鸟”。比着比着,有的便洋洋得意,有的强作欢颜,有的撅腚不服。但是,当点着一截棉绳,掏出兜里揣着的小鞭开始实际操作的时候,所有的情绪又都被兴奋取代。鞭是用来放的,不是用来攀比的,点着了、听响了才是硬道理。钻天猴、手提花、拉炮、摔炮、二踢脚、吐球……,当时这些做工简单、装饰粗糙的鞭炮所带来的兴奋,是后来即便看到再美丽、绚烂的烟花都不再有的。</font></div><div><font color="#39b54a">女孩子们是不太关心谁有多少响鞭炮的。她们更关心谁买了新的头绫子,谁有了新的套帽。妈妈们通常对女儿的这个要求是支持并予以满足的。“杨白劳穷那样了都知道过年给自己姑娘整两条头绫子,俺们咋地”。女孩们真是感谢杨白劳所带的好头。</font></div><div><font color="#39b54a">新的头绫子是要用蜡烛燎一下边的,不然飞了边就难看了。当然有水平不行的,把边燎的豁牙狼齿的,甚至燎个豁口,追悔莫及。</font></div><div><font color="#39b54a">发卡是比较高级的饰品。女孩们的头上如果有个发卡,会更吸引目光。但是商店又没有卖的,咋办?心灵手巧的女孩们,发明了一种DIY的方法,把钢锯条在火上烧,使其退火可以弯曲,然后用彩色的线绳在上面缠绕。为了好看,会把香烟盒里的锡纸垫在里面,有规律地缠出图案来。这样的发卡也是蛮好看的。</font></div> <h3><font color="#b04fbb">在孩子们的耐心即将临界崩溃的时候,大年三十来到了。</font></h3><h3><font color="#b04fbb">贴福字、贴春联,当然还要拿着笔挨门挨户抄录一些,这可是老师留的寒假作业里的一项。贴完外面贴里面,崭新的年画铺桌子上,刷上面粉做的浆糊,贴在了上一年年画的位置。然后对比着,今年抱着鲤鱼的胖小子和去年那个哪里不一样。假如贴的是连环画那种,会一幅一幅仔细看,并且把画面下边的文字也都看一遍。有一套闯王李自成的年画,我从年三十看到腊月二十九,也不知道咋就那么耐看。</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这时候还有个活儿要干,就是挂灯笼。灯笼是早就做好的。有的人家是用木条做的宫灯的形状,糊上彩色的纸,贴上各种装饰,白天看都漂漂亮亮。有的是铁丝焊的,典型的西瓜灯,也中规中矩。有的就是简装版了,用高粱杆扎个长方形,对付着点了。有灯笼还得有灯杆,这个是家家户户院子里必竖的,用又高又直的落叶松做为灯杆是最佳选择。观察过很多家的灯笼杆,最羡慕的是杆头上有个飞机状风向标的,随着风转动,特高大上。</font></h3><div><font color="#ff8a00">灯笼除了挂的,还有小孩子夜里出去浪时手上拎的,款式风格也体现着大人们的重视程度。我曾经有一个做工讲究的小灯笼,木条做框,玻璃罩面,其中一面可以把玻璃拉上去,手可以伸进去放蜡烛,拎着它走街串巷,很是拉风。可惜后来放外面着,蜡烛倒了把它烧毁了。</font></div> <h3><font color="#39b54a">大人们忙着准备年夜饭的时候,孩子们吃着平时吃不到的糖块儿,嗑着花生毛嗑,手上抓着苹果,眼睛盯着炕头上烘着的鞭炮。炕头往往还有新的袜子。厨房里爸妈一边干活一边在讨论着初一去谁家串门,拿点儿啥东西。香气和话语声一起飘进屋里,勾着肚子里的馋虫。</font></h3><div><font color="#39b54a">终于到了下午,在一挂鞭炮的炸裂声里,有一句最动听的声音穿出:开饭啦。我的天,终于可以吃饭了,可以吃炒鸡蛋了,可以吃焖肘子了,可以吃蒜薹炒肉了,那个白的是啥?菜花?没吃过,赶紧尝尝。眼睛盯着,手上夹着,嘴里动着,这时还有比吃更重要的事情吗?</font></div><div><font color="#39b54a">狼吞虎咽、细嚼慢咽,各种吞咽。再好吃的佳肴也有吃饱的时候。在即将把饭吃到肚皮外面的时候,实在吃不下去了,恋恋不舍的下桌。正好,小伙伴这个时候也在门口喊了。纠集了一大群之后,开始东家串西家。照例是参观炕上的鞭炮,或者抽屉里的头绫子。</font></div> <h3><font color="#ed2308">天要黑了,收拾完残局的大人们开始拉着孩子往矿大院聚集,那里的年夜大戏即将上演。</font></h3><div><font color="#ed2308">除夕夜往往都很冷,然而观众的热情却是高涨的。随着一辆敲锣打鼓的卡车缓缓驶来,秧歌队进场了。矿里二区的大龙是我有生以来见过的最好看最逼真的龙,没有之一。即便后来从电视上看到各种各样的舞龙,都达不到二区的水平。一红一青,几十个人让它们随着绣球翻转腾挪,或蜿蜒游动,或龙盘层叠,引发阵阵叫好声。由衷佩服矿工们的智慧,能制作出如此精美的龙,还能设计编排并且完美的进行表演。随着全场灯光一灭,龙嘴里的吐球在暗夜里划出一道道炫美的轨迹,舞龙表演完美收场。接下来还有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每一个节目都以精彩的表演吸引着观众的目光。能看到的是他们一个个瞪着眼睛张着嘴笑容僵住多时的脸,还有骑在他们脖子上的孩子们激动的叫喊。这个时候大院是沸腾的,在那个简单的年代,所能到达的那种幸福感,是物资丰富的现在都达不到的。至少,我的感受是这样的。</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节目在一个个谢幕、退场,观众带着意犹未尽在渐渐散去。刚刚的表演者们还带着装束,在场地里寻找自己的家人,拉着孩子的手,兴奋地交流着,他家孩儿是一脸的骄傲。</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尽管当时没有路灯没有霓虹,然而此时天空仿佛被刚刚到喧闹所感染,是发亮的,这让人浑然不觉脚下的土路有些坎坷。他们的步子是那样的轻松,那样的欢畅。</font></div> <h3><font color="#b04fbb">回到家,大人孩子开始分头活动。男人们聚在一起打扑克、打麻将,女人们还要为半夜的饺子做准备。</font></h3><h3><font color="#b04fbb">这个时候,家里往往会端出来两盆东西。一盆是化好的冻梨,黑色冻梨上面会包裹着一层冰壳,仿佛玻璃做的。敲开冰壳,拿出软软的冻梨,水分十足,冰凉可口。冻梨还是尖把酸好吃,但是吃多了有个难以启齿的后遗症,那就是去茅厕费劲。所以大人们会叮嘱一句:少吃几个吧。</font></h3><h3><font color="#b04fbb">另一盆是山里红皮泡水。在没有饮料的年代,山里红在采摘后挤掉里面的籽儿,留下皮,晾干,然后加点糖泡水,酸酸甜甜,开胃解渴,是最好喝的饮料。</font></h3><h3><font color="#b04fbb">在大人们忙的时候,脱离了大人管控的孩子们,拎着灯笼聚集在一起,呼啦啦一群一伙,招摇过市,伴随着的是噼啪的零星鞭炮声。他们努力达到肆无忌惮,努力达到开心的巅峰,努力让这份开心多一些延续。一年一次,这些开心来的并不容易。</font></h3><div><font color="#b04fbb">夜深了,闹腾了差不多的孩子们陆续回家各找各妈。妈妈们对他们说,还是睡会儿觉吧,一会儿还要吃饺子呢。孩子们怎么舍得这样的幸福时光在睡觉中浪费?想着法儿的吃零嘴儿,唠嗑,翻来覆去摆弄着炕上的鞭炮,即将不再属于自己,就再稀罕一会儿吧。</font></div> <h3><font color="#39b54a">夜里十一点,阵阵鞭炮声划破夜空,大人孩子们的心不由得开始激动。女人们把炉火捅到最旺,把锅里的水烧到滚开。然后叫着自己的男人和孩子们,放鞭吧,接神。鞭炮一样样摆在了屋门口,孩子们的嘴上也点着了一根烟卷,这是特时特批的。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炸响,吐球和闪光雷纷纷窜上夜空,腾起的硝烟闻起来竟然是那么的好闻。孩子们开心而又有些不舍地把属于自己的小花样一个个点着,跟着火焰欢跳。当所有的存货都化作一地的纸屑和空壳的时候,孩子们的心有点空了。看着空中依旧有吐球划过,耳边依旧有阵阵噼啪声,他们急忙跑出门,来到巷子尽头的高处,往远处看去。他们看到的是整个牛心台,不对,是整个世界都在被烟火和鞭炮点燃,是那么的炫丽……</font></h3><div><font color="#39b54a">随着妈妈的喊声,他们收回热切的目光往家走。一边走,一边想着屋里的桌上,会有热腾腾的酸菜馅饺子等着自己。这样,心情很快重归愉悦。在这样的愉悦里,吃到的饺子是全世界最香的。</font></div><div><font color="#39b54a">吃饱喝得,大人们开始招呼着孩子睡觉了。尽管由衷地不愿意,可是该折腾的节目都已进行完,孩子们带着隐隐的失落,无奈地钻进被窝。有的会在被窝里努力让欢笑多一些延续,就再和兄弟姐妹打闹一阵,说说让自己激动的某个点。然而闹腾一天,最终还是被困意打败,进入了梦乡。</font></div><div><font color="#39b54a">夜渐渐静了,点点红灯,缀饰着这个群山环抱的小镇子。偶尔会有几声鞭炮声传来,表达着对除夕之夜的留恋。</font></div> <h3><font color="#ff8a00">大年初一,唤醒人们的往往是邻居家的鞭炮声。依俗,大年初一吃饺子,下饺子时要放一挂鞭,所以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把人们带入新春的第一天。</font></h3><div><font color="#ff8a00">孩子们被叫了起来,穿上崭新的衣服。因为担心衣服跟不上孩子长个的速度,新衣服往往是偏大不合身的,裤腿是要挽起来的,这是那个时代的孩子普遍的无奈吧。</font></div><div><font color="#ff8a00">邻居们陆续的开始互相串门,说着“过年好”。孩子们也会在大人的提示下,出去到各家去拜年,回来时兜里总是满满的,有糖块,有花生毛嗑。跟着爸妈去亲戚家拜年的,往往会有压岁钱。有人说那个时候孩子的压岁钱往往会被妈妈“先替你存着”,其实并不是普遍的,因为那时候压岁是几毛钱,大人们是不会狠心没收的。我曾经得到过3张崭新的二毛钱,整个正月都捂在自己的兜里,时不时拿出来看看,那个绿色绝对是世上最美的颜色。</font></div> <h3><font color="#b04fbb">该去走亲戚了。礼品是铁盒的道口烧鸡,纸盒装的“精美”点心,再拎二瓶四特酒,一兜子苹果。每家都是相同的配置,公平。孩子们心心念念的,就是这礼物的最终去处。真羡慕得到礼物的人家,能够吃到盒子里的美味。而自己家得到的那些别人送的盒子,都会被叮嘱不许动,然后又会把这些盒子拎到别人家去了。</font></h3><h3><font color="#b04fbb">终于有一天,这个憋屈得到了安慰,那就是礼物周转的终点站是自己家,再不用拎出去了,无比的开心啊。然而这个开心在纸盒子打开的瞬间凝固了,盒子里是干巴巴的几块东西,干到表面发裂,干到颜色变黑,干到敲起来像石头。那是传说中的“精美”点心吗?泪水在心里默默地流淌了。</font></h3><h3><font color="#b04fbb">照例是拜年,寒暄,问候,唠嗑,打牌,吃饭。那时总能很容易就聚来亲戚一大桌子人,一桌子不够还得加一小桌子。这个时刻对于孩子来说,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因为大人多了,桌子会坐不下,就得等大人吃完才能轮到妇女和孩子,或者在厨房吃点儿宴席的精简版,这是孩子们不愿意看到的。如果都能坐下,那就太好了,好吃好喝一样不缺,开心。</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这样的节奏会持续到初五,亲戚走完了,各家的年货也造吧差不多了。有的会留下点儿存货,等待着正月十五的到来,或者再远点儿的二月二。</font></h3><h3><font color="#39b54a">当正月整个即将过去,牛心台的孩子们赶着寒假作业,大人们的生活也回到了正轨,年也渐渐挥着手离去。房前屋后的某个角落残留着的鞭炮纸屑,会唤起刚刚过去的热闹和欢腾,也会唤起人们对下一个年的期待,更让人们憧憬着生活会越来越好。</font></h3><div><font color="#39b54a">春节是春天的燃点,那一天已经被点燃了,所以,过了年,属于牛心台的春天也就不远了。</font></div> <h3><b><font color="#ed2308">非常感谢您的阅读!</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在这里,赫给大家拜个年:祝大家新春快乐!阖家幸福!身体健康!万事如意!</font></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