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护林员老雷的迎春影像</h3><h3><br></h3><h3>本报记者 冯波</h3><div><br></div><div>“这条沟里有两个坟头,那条沟里也有两三个。都是老坟,清明节来烧纸的比较多,过年一般不会来,但是就怕万一。还是来看着比较放心。”老雷站在被两条沟挤压出来的山梁上说。他的身后是一片片茂密的松林,耳畔则是呼呼的北风。</div><div>此刻,是丁酉鸡年的腊月二十九。老雷所处的位置是位于平顺县石城镇黄花沟内的镇国营林场。除夕前后,在当地有上坟祭祖的习俗,冬季风大天干物燥,森林防火形势也就格外严峻。作为林场的场长兼护林员,老雷不敢有丝毫的侥幸,一大早匆匆扒拉了几口饭,就急匆匆地下山,守在进入林场的必经之路上。</div><div>老雷名叫雷联科,是土生土长的黄花村人,他不但是镇国营林场的场长兼护林员,还是黄花村的党支部书记。提起身后的这片松林,老雷有些得意、有点自豪,但更多的则是浓的化不开的责任。</div><div>太行山蜿蜒至平顺的石城一带,陡然变得突兀峥嵘。站在山顶可俯瞰辽阔的华北平原,更可见从这里流淌而过的滚滚漳水。然而,住在半山腰的乡亲们在历史上却受尽了缺水的苦。山是石头山,沟是干河沟。艰苦的自然条件,让当地群众拥有一片绿色的森林这个梦想延续了数千年。</div><div>上世纪中叶,在研究了当地的地理环境之后,石城镇将位于黄花村的两座山梁进行绿化,形成了四千余亩的镇办国营林场。直到今天,这个林场在漫山遍布灌木荆棘的石城镇,依旧是最大的一片林地。“这可是咱石城镇的宝贝。几代人了,代代守护才有了今天的规模。”望着身后这一片细如碗口、粗如水桶的松林,老雷的脸上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div><div>守护好这片森林,不仅仅是老雷的心愿。自打这林场成立那天起,这片绿色就和黄花人紧紧连在了一起。首任场长申双鱼担任过多年的村干部,义务守护山林半生,在他过世后,他的儿子申建红接过了护林员的接力棒直到如今。而从1986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雷联科,则在1997年接过了第二任场长付雷玉的接力棒,继续担负起守护这片山林的责任,整整二十年风雨无阻。</div><div>林场的面积虽然不大,但这片绿色却弥足珍贵且地理位置特殊。翻过林场所在的山梁就是河北涉县的国营林场,而山梁这边则是成片的梯田。频繁的农事活动给守护这片山林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老雷和申建红、张风北、张红学四个土生土长的黄花人需要每天步行4公里走进大山,开始一天的巡逻。在森林特险期,半山腰的一间小屋子就是他们晚上的归宿,除夕、春节也不例外。</div><div>守护这片山林是辛苦且清贫的。在2013年国家开始发放公益林管护费之前,护林员的工资是自负盈亏的。“山顶就那么几棵树,砍一棵就少一棵,谁舍得砍呐?离家也不远,就当给子孙留点财富了。”即使2013年之后,护林员的工资也不过最高时一年2500元。但他们依旧像看护自己的孩子一样深情且负责。</div><div>太阳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偏西,山里的光线暗了下来。这一天恰逢值班的老雷在巡查了多次林地之后,刚到检查点就碰到了前来突查安全的镇党委书记段彦飞一行。看着老雷已经年近六旬却依旧步履坚定,大家除了叹服更多的则是感动。</div><div>“坚守一定能够换来回报,奋斗也一定能够换来好日子!”</div><div>“对!坚守好阵地,就能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div><div>……</div><div>声声祝福里,新春即将来临,新的希望升腾而起!</div><div><br></div> <h3>翔实的登记记录</h3> <h3>身后的小屋就是护林员的休息之所</h3> <h3>山里枯燥的生活,使护林员将眼前所见化为质朴的艺术,这些源自生活的场景,被他们刻画在石头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