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亲爱的家长朋友们:</h3><h3> 我园下学期开学时间在2018年2月26日,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莞城木棉花语幼儿园幼儿园全体教职工祝您和您的家人:新年快乐!阖家幸福!狗年吉祥!宝贝们健康快乐地成长!</h3><h3>春节是中国民间非常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最热闹的一个古老节日之一。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h3> <h3> 腊月三十除夕 除夕守岁</h3><div> 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div> <h3> 大年初一 金鸡报晓</h3><div> 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div><div><br></div> <h3> 大年初二 </h3><div> 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div> <h3> 大年初三 </h3><div> 老鼠嫁女儿,把米饭、蛋糕或者花生放在角落。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div> <h3> 大年初四 三羊开泰</h3><div> 灶王爷要查户口,恭迎灶神回民间。灶王爷要查户口,恭迎灶神回民间。过去,这也是个丢工作的日子,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还有传说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div> <h3> 大年初五 艮牛耕春</h3><div> 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div> <h3> 大年初六 马到成功</h3><div> 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初五刚把财神迎进门,初六就要送走穷神。送穷神这一天,要在家里面进行大扫除,扫出来的垃圾,还有没用的破衣服等等要全部扔掉。此外,还要喝一种素菜汤,这种汤是用菠菜、青菜等七种蔬菜做成的。</div> <h3> 大年初七 人寿年丰</h3><div> 安顿身心,休养生息。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这天,市民喜欢吃及第粥,所谓及第,是希望科考状元高中。</div> <h3> 大年初八 放生祈福</h3><div> 正月初八有“放生”活动,就是把家里养的一些鱼、鸟拿到外面,放归野外。初八放生,不仅体现了古人尊重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品德,也表达了新春之始,企盼世间各种生物兴旺发达的美好愿望。</div><div> 初八也是谷日,传说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div> <h3> 大年初九 拜天公寿诞</h3><div> 农历正月初九被认为是道家的最高神灵玉皇大帝的生辰。从新年初八的午夜到初九的凌晨4点,人们会放鞭炮。人们通常在这天祭祀玉皇大帝。在福建方言中,甘蔗听起来想“感谢”,这寓意着吉祥。因此,一对甘蔗是必须的。</div> <h3> 正月初十 石不动</h3><div> 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div> <h3> 正月十一 岳丈请女婿</h3><div> 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div> <h3> 正月十二到十四 准备庆元宵</h3><div> 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div> <h3> 正月十五 上元食汤圆</h3><div>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被称为上元节。新年的活动将在这一天到达高潮。这天早上,街上将会有舞龙舞狮的游行,所有街道都会充满人。晚上,家人会一起外出赏月,欣赏五彩的灯笼以及猜灯谜。家人们通常还会一同食用元宵。装着圆形的元宵的碗象征着家庭的和睦、团圆。这天也正式标志着新年的结束。</div> <h3><br></h3><div>幼儿园地址:东莞市莞城八达路香港街木棉花语幼儿园</div><div>招生热线:</div><div>温园长:13712238845</div><div>梅园长:13409658348<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