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隐在小庄里

清羽

<h3>  与小庄里结缘,源自朋友老董盛情邀约的去岁年饭。说是年饭,却是过了正月十五的。老董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请朋友们到老宅聚聚哪一天都是好的。这话说得很有水平,让人听了十分受用,就像欣赏老董的摄影作品一样,画面温馨、主题动人,也像他的书法一般挥洒自如、不拘小节。主人老董就是这样一位热情有才,隐藏在南泉民间的高人。他经常提及的老宅小庄里,与其一样隐逸在南泉裕村的自然村落里。</h3> <h3>  正月十六下午,天气晴好。我和几位相熟的朋友相约提前"按图索骥"来到小庄里。十多年前我曾在南泉短暂工作过,对此地就像结识的一位新朋友,尚未相熟,却已告别,但在心里始终默默地关注与祝福,也期待能有再相逢的时刻。小庄里恰恰是这位"昔日朋友"所未知的一小部分,需要抢先来感受一下。</h3> <h3>  小庄里依稀可辨尚未散尽的年味:沿途经过的裸露着的庄稼地里、旁边挨着的葡萄园内、亮汪汪的水塘中都还留有村民过年放鞭炮的红色残屑。小土狗们三三两两地追逐嬉闹。散落的民居门口贴着大红的春联与福字。场院是开放的,可以看到有的人家檐下还挂着过年时没有吃完的腌制鱼肉。一只肥硕的大白鹅旁若无人地走来走去。老董的家就在其中一排民居中不甚起眼的一户平房。虽说是平房,主人显然也很讲究,墙上贴了白色面砖,门口洒扫干净,自制的竹架上衣物晾晒齐整,透着农家的生活气息。屋前一棵高大的榉树尚未长出叶子,光溜溜地枝干直指蓝天,看着倒也清清爽爽。</h3> <h3>  屋门虚掩,我和朋友推门而入,不大的客堂间里立刻有一股香气扑鼻而来一一主人夫妇早已在灶间准备今晚的美味佳肴了。我们寻着香味拥进天井旁的灶间,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硕大的老灶头,主人的白发老母亲正坐在那不停地往炉肚中添加柴火,灶上的一口大锅掀着盖,肉香四溢。主人老董正在灶上掌勺,顺带给我们介绍说,这是自制的红烧筒肠,等会儿一人一个,限量供应啊!我不好意思地跟主人老董说,我不吃筒肠,但是我爸爱吃,我的那份可以打包带回家孝敬老爸么?老董笑着说,没问题,走的时候给你准备好。</h3> <h3>  这时,同来的朋友有的已经自告奋勇去当"柴火妞",有的跑去天井给女主人清洗碗筷,我和另外两个女友则主动请缨布置台面、摆放冷菜。小庄里靠近南太湖,因而水产丰富,冷菜中就有螃蚾鱼、白虾等湖鲜美味,闻之诱人。老董说,我们靠水吃水,"太湖三白"今天都会有的,等会儿你们就放开肚皮吃吧。客堂间摆放了三个大圆桌,我们忙了好一会儿才将色香味俱全的各式冷盘、板凳碗筷摆放好。这时候,大土灶上的美味更加浓郁了,我忍不住又跑回灶间,正好红烧筒肠可以出锅了。我傻乎乎地问老董,这筒肠到底是怎么做的呀?原来就是圆的么?</h3> <h3>  老董不厌其烦地告诉我,制作筒肠需要时间和耐心。首先要将小肠清洗干净,剪成约80公分的若干段。然后用食盐反复搓洗,再以清水洗净。第三步是用单根筷子将小肠的一头塞进另一头,边塞边卷,一直塞到紧紧实实再也卷不动为止。随后还要放入烧开的清水中焯一下,再次洗净。最后才是放入清水锅里,加料酒、生姜、桂皮、八角等佐料,老抽和白糖根据口味适量即可。那么接下来就是熬煮啦。颇受欢迎的红烧筒肠原来制作过程如此费力费时,难怪主人说要限量供应呢。</h3> <h3>  帮完后厨、摆好桌面,女友们便结伴在小庄里四处闲逛,竟不意走入一处"秘密花园":一条依着田梗走势宛延而来的活水,上面浮着几只悠闲的小鸭子。岸的一边筑着成排的竹篱笆,依稀可见种了一些低矮的时令蔬菜。另一边则疏疏朗朗地生长着不知名的树,高矮不一、参差不齐。我们沿着有树的一边前行,眼前豁然开朗,一片空地似乎刚刚开垦过,种子埋在土里,等待破土出苗。再往前是水域边的一小片树林。夕阳西下,余晖把万物、连同我们照得红彤彤的,就如红火的大年里悬挂的大红灯笼。我们四散站开,从不同角度将这乡村一隅美好的景象摄入手机一一那树枝间若隐若现的红日最为迷人,以至于我们几个女孩子看呆了,直到主人一路呼喊寻来一一"开饭喽!"一一我们这才依依不舍地结伴而归。</h3> <h3>  此刻,主家已经宾朋满座,饮料酒水早已斟好,老董说了几句喜庆的开场白,杯盏互碰中一场饕餮欢宴拉开帷幕。热菜变戏法一样由女主人从灶间陆续端上桌来,一道道湖鲜、土菜"你方唱罢,我又登场",与热闹的气氛相得益彰,似乎尚未走远的年味又被这美味佳肴和觥筹交错逗引了回来。</h3> <h3>  正在我一错神的当儿,旁边的朋友说,快尝尝这个特色菜"猪肚灌鸡蛋",保准你从没吃过。另一个同桌的朋友接过话头说,这可是一道讲究的菜啊,要先将猪肚洗净,里面塞上10枚左右调和的草鸡蛋,然后用粗棉线把猪肚仔细缝合,再放入清水中煮,水中放适量生姜去腥。水煮沸后还要再用文火煲两个小时。出锅后拆线,用刀切成小块,才能置盘上桌。这道菜以前可是产妇才有口福的滋补佳肴呢!原来这道看似简单寻常的菜肴与红烧筒肠一样如此费工费时啊!年味不散,也许正是散进了这些落入宾朋之口的美味中了吧!</h3> <h3>  而主人老董的话才是点晴之笔一一"年味不散,美味如景,情味才是那提鲜的点"。可不是么,小庄里的年味就隐在主人用心筹备的佳宴中,隐在这文火慢炖的菜品里,隐在这分享美酒佳肴的欢笑中,隐在女人们各有千秋的厨艺里,隐在男人们觥筹交错的微醺中,更是隐在宾主尽欢的情谊里⋯⋯它不张扬,低调得关上屋门就难以窥到它的欢乐、嗅到它的香气。而它又是那么真实,时隔一年仍然可以忆起当时朋友相聚的无拘无束,依旧有那美味在唇齿间回味无穷。</h3> <h3>  朋友相聚,终有一别。当我们离开的时候,深蓝的夜空果然升起一轮又圆又大的月亮。小庄里的原住户好些已经不经常居住于此,所以灯光稀稀落落,反倒衬出天上的星星愈加明亮清晰。主人老董夫妇站在屋前向朋友们依依不舍地挥手道别。见到我,他塞来一个打包盒说,希望你爸爸喜欢我烧的筒肠口味。我很感激老董,忙活很久自己和夫人却一口没吃,把他们的份也留给了我。临上车前,我问老董,小庄里这个地名有什么说头么?老董不假思索地说,没有。话虽如此,但我想每个地名总有其来历出处与前尘往事的,只不过太过久远而又无人问津,才反到成了一个未解之谜,渐渐沉入岁月的褶皱里了。就如同这顿年饭,也一定会隐入时光、平淡无澜,但是纯朴的朋友之谊和乡间浓郁的人情味却会如那星月一般,年复一年照耀古今。也会像那些土狗一样,在类似小庄里的无数个村落里一代代繁衍生息、相逐相嬉、高声而吠。(曾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