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哈瓦那的孩子》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现在很多人认为这是一首古巴歌曲。非也,这首歌曲的词曲作者都是中国人。</h3> <h3>词作者是安波、木青<br>曲作者李劫夫<br></h3> <h3><p>词作者木青回忆创作过程时说道:</p><p>那是1962年,地球的西半球升起一颗社会主义新星古巴。当时作为新闻单位编辑的我,自然要紧跟。同时,我母校沈阳音乐学院院长、著名作曲家李劫夫老师又打来电话,要我赶写一首歌唱古巴革命胜利的歌。我思考再三,感到难写,正面写法的已有几首,广播里天天唱,有的已流传,比如《要古巴,不要美国佬》、《古巴西扬基诺》、《古巴必胜,美国必败》。同时,还有古巴翻译歌曲,由于曲调和节奏新颖,颇受群众欢迎,流传很快。在这种情况下,我只有写得出奇才能制胜。于是我凭着对拉美文学的了解,凭着惯有的同情弱者的激情,也还凭着科班学音乐和从小对文学的酷爱追求,经过两天多的苦思冥想,终于构思出以一个古巴苦难孩子的身份,来歌唱新生古巴的词。于是,一气呵成,共五段,每段四句。最初歌名为《我出生在哈瓦那》,第一段是这样的:我出生在哈瓦那,那里有我的家,可是我从来没有见过,亲爱的妈妈。</p></h3> <h3> 劫夫看了很喜欢,很快谱了曲,并打电话让我去听。劫夫老师一脚蹬凳子,一手打拍子,唱后问我如何。我说很好,很有“拉美味”。李劫夫老师沉吟片刻说:“你要是觉得很好,就拿去在广播里教唱吧。”于是我带回电台,在我负责的少儿节目里教唱了。结果反响异乎寻常的好。接着,中央广播电台少儿节目也教唱了,并在中国广播节目报上发表了。可对作品一向精益求精的劫夫老师,渐渐又觉这首歌还有深化余地,于是领我到他楼下住的安波部长家(当时省委设文化部)。老实说,这位当年在延安创作出延安文艺座谈会后第一部具有重要代表意义的秧歌剧《兄妹开荒》的作者,平时俭朴得出名,在音乐学院出来进去骑个自行车,一早常给学生烧茶炉,一些不知其名的学生叫他烧茶炉的。我像孩子似的随老师来到他家,劫夫老师直截了当道:“木青是咱们学校培养出来的音乐尖子,现在省台当编辑,写了不少作品,你得关心培养啊……”安波老师当时身体不适,一手按脑门,一手请我们坐:“你说什么事吧,木青还用你介绍……”劫夫笑说“我是给你提携一下。我们合作写一首歌唱古巴革命胜利的歌,虽然教唱了,总还觉得浅了点,你给升华升华呗。”一直在旁站立的我,这时也胆突突地说:“安部长还给学生改过习题呢。”安部长说:“你们不是叫我烧水的吗?怎么又叫上部长了呢?”我低头小声说:“那是背后叫的,当面不敢……”安部长摸摸我头:“小鬼!”就这样,我们把歌放在他那儿了。不久,市文化宫举行音乐会,节目单背后,即印有安部长改后的《哈瓦那的孩子》。音乐会大幕拉开。第一个节目就是歌唱家独唱这首歌,辽宁歌剧舞剧院交响乐队伴奏。</h3> <h3><p>安波改后的歌词是-----</p><p><br>美丽的哈瓦那那里有我的家,明媚的阳光照新屋门前开红花。<br></p></h3> <h3>爸爸爱我象宝贝,邻居夸我好娃娃,可是我从来没有见过亲爱的妈妈。</h3> <h3>忘不了那一天,我坐在棕树下,爸爸他拉住我的手,叫一声玛丽娅。</h3> <h3>孩子你已长大仇恨该发新芽,你日夜想念的妈妈,她在也不能回家。</h3> <h3>黑暗的旧社会劳动人是牛马,可恨的美国庄园主,逼死了你的妈。</h3> <h3>妈妈她刚死后爸爸又遭毒打,沉重的苦难逼着我浪走天涯。</h3> <h3>爸爸去闹革命拿枪去打天下,跟着那英雄卡斯特罗,打回了哈瓦那。</h3> <h3>赶走了庄园主建立了新古巴,工人和农民做了主人,再不会受欺压。<br></h3> <h3>祖国象太阳生活象彩霞,可惜你亲爱的妈妈,没看到幸福的家。</h3> <h3>听爸爸一席话气得我直咬牙,我决心当一名小民兵,保卫新古巴,假如那美国强盗它再敢来,一定要消灭它。</h3> <h3>我决心当一名小民兵,保卫新古巴,假如那美国强盗它再敢来,一定要消灭它。</h3> <h3>到底是写《兄妹开荒》的老作家。歌词是这样的有逻辑性,短短一首小歌,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h3> <h3>这种叙事方式的歌词写作,使我想起了《在小河对岸的远方》,《在后贝加尔的草原上》等俄罗斯歌曲……</h3> <h3>拉美探戈风格的音乐,叙事诗的歌词,任桂珍的激情演唱,使得这首歌曲至今记忆犹新。而那些严肃的政治说教歌曲早已随云烟而去。</h3> <h3>与《等待出航》一样,也是在同一个场合的应约献唱。</h3> <h3>有很多歌曲,白桦林排练过很久,也演出过多次,却没有留下音频资料。</h3><div>而仓促上阵的几首原本完全不在排练计划的歌曲,倒是雁过留声了。</div> <h3>古巴这个国家,对于我们,既熟悉而又陌生。</h3><h3>熟悉,是因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全国全民的声援古巴的澎湃浪潮,无人不卷入其中。陌生的是,其实我们对于古巴的真实国情一无所知。</h3> <h3>笔者此篇行文之前看见了一篇中国前驻古巴大使的访谈文章。大使披露的古巴国情使我大吃一惊。</h3> <h3>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全面封锁古巴的时候,这个国家在卡斯特罗领导下自强不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h3><h3>比如,全民医疗免费。教育免费……</h3> <h3>不得不敬佩古巴,敬佩卡斯特罗。</h3><div>也必须敬佩古巴雪茄——英国首相丘吉尔手中须臾不离的雪茄;美国总统肯尼迪在签署国会提交的封锁古巴的总统令之前,必须囤积够一千根足够自己享用的古巴雪茄。</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