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font color="#ed2308">马拉喀什</font></b></h1> <h3>马拉喀什古城坐落在贯穿摩洛哥的阿特拉斯山的山脚下,图为远处的雪山。</h3> <h3>马拉喀什因其建筑为红色也称“红城” ,柏柏尔语意是"上帝的故乡"。</h3> <h3>大街上的建筑都是红色的</h3> <h3><font color="#010101">我感觉其规模和城市建设都比卡萨布兰卡好</font></h3> <h3>在摩洛哥到处可见拿枪的警察,你不要以为这个国家很不安全,其实在许多阿拉伯国家陷入灾难之际,而摩洛哥却幸免于难。</h3> <h3>摩洛哥人都喜欢穿长袍,男子冬天穿的是戴帽的毛料长袍,很暖和。不过毛料都是粗羊毛或骆驼毛,比较硬,价格也很贵。</h3> <h3>马若尔私人花园</h3> <h3>这是个蓝色基调加热带植物的欧式花园,里面还有奢饰品商店。</h3> <h3>曾经拥有这座花园的是两位法国艺术家:画家马若尔和时装大师伊夫圣罗兰,他们以艺术家特有的思路精心设计和装饰,打造出一个将欧洲园艺与摩洛哥风情完美结合、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私人花园。</h3> <h3>花园里一幢蓝色小楼很显眼,也很协调。</h3> <h3>奢饰品商店</h3> <h3>这里面也是一个商店</h3> <h3>花园虽小,但是处处是景。</h3> <h3>花园里种植了热带植物</h3> <h3>左二是我们到达后陪同我们参观的当地导游与一起去的“黑兄”合影。这位导游一派“老克勒”打扮,很精神。</h3> <h3>巴西亚皇宫</h3> <h3>这是摩洛哥对外开放的古代皇宫,里面的建筑、雕刻十分精致,而皇宫的入口却是大街拐角这个不起眼的小门。</h3> <h3>皇宫的风格是典型的阿拉伯风格,觉得和西班牙的阿尔罕布拉宫很像,但是规模没有西班牙的阿尔罕布拉宫大。</h3> <h3>这是个室外书房,在里面安静地研读古兰经。</h3> <h3>很赞叹这个木雕刻,非常精细。</h3> <h3>御花园</h3> <h3>库图比亚清真寺</h3> <h3>这是北非最美丽的清真寺之一,宣礼塔建于1196年,塔高69米,宽13米,呈T字形,耗时42年,其独特而美妙的设置在以后的建筑中再也没有出现过,而方塔上升起小塔的结构,被莫斯科红场教堂、纽约曼哈顿政府大楼翻版。</h3> <h3>图为大地震后的座基遗址,因清真寺在大修中,不对外开放。</h3> <h3>清真寺漂亮的边门</h3> <h3>大门边的小贩</h3> <h3>马拉喀什著名的不眠广场(也称柏柏尔人露天市场),是整个非洲最繁忙的广场。</h3> <h3>因摩洛哥人不让我们拍照,我们每人花15迪拉姆在这个咖啡馆每人点了一杯咖啡或薄荷茶,其实就是占个座居高临下观景和拍照。因为广场上是绝对不能拍的,有多少双眼睛盯着你相机,一旦有按快门的动作就会跟你要钱,女人更是不能拍了。</h3> <h3>这是薄荷茶,茶叶加薄荷和蜂蜜,是当地的一种特色茶饮。</h3> <h3>我们一直在楼上拍到落日下,这里不愧是不眠广场,华灯初上,夜幕降临,还是熙熙攘攘的人群。</h3> <h3>广场的照片太多了,特意制作了视频,请点击观看下面的视频。</h3> <h3>这是我们住的宾馆,位置在市中心。</h3> <h3>宾馆窗外拍的夜景(慢门),对面好像是个文化场馆。</h3> <h3>清晨从窗口望去,彩霞满天,红色的天把红色的城照的更红了!</h3> <h3>这是马拉喀什午餐的饭店,就餐的房间在顶楼,是用布围起来的棚子里,吃的是摩洛哥餐。</h3> <h1><b><font color="#ed2308">穿越阿特拉斯山</font></b></h1> <h3>我们从马拉喀什前往艾本哈杜村,必须翻过阿特拉斯山的2260米的山口,随着海拔的升高,山上的积雪越来越多,山上风非常大,也非常冷。</h3> <h3>这是一个拍雪山的景点,近距离拍雪山,大家很兴奋,想不到非洲的雪山也非常美啊!</h3> <h3>前面一个小小的房子是厕所,非常简陋,收费也很贵,不过在这荒山野岭管厕所的也不容易啊!</h3> <h3>下面二张是路途随拍</h3> <h3>阿特拉斯2260米的山口休息站。</h3> <h3>团员们在阿特拉斯2260米山口标志前合影</h3> <h1><b><font color="#ed2308">艾本哈杜村</font></b></h1> <h3>穿过2260米的阿特拉斯山口,这座摩洛哥最著名的古城便映入眼帘。</h3> <h3>牧羊人</h3> <h3>哈本哈杜村隔河分二个部分,一边是现代人居住的村庄,一边是保存完好的古村落。</h3> <h3>这是现在柏柏人居住的村落,小村不算大,但是比较安静。</h3> <h3>这是保存完好的古村落</h3> <h3>这张是在村子里,长焦拉的。</h3> <h3>古代这里是通往撒哈拉沙漠的重要关口,古城现在保存异常完好,经典名作《阿拉伯的劳伦斯》及《神鬼战士》等二十多部电影以这里为重要场景。</h3> <h3>古城在1987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h3> <h3>从村子到这个古城要过河,从小河跨过去近,但是在古村入口要收10迪拉姆门票,而从村子边的大桥过去,就不收门票了。</h3> <h3>我们也图方便,还是就近跨过,付费入城。</h3> <h3>一路向上到达山坡上</h3> <h3>古城的建筑是干打垒泥土筑成的,狭小的楼梯,暗暗的房间,现在已经没有人居住了,只是供人参观和商铺。</h3> <h3>古城里的一个牲口圈</h3> <h3>古董店</h3> <h3>卖包的店铺门口挂的包包</h3> <h3>古村的最高处就是山顶,山顶上只有一幢房子,山上风非常大,吹得人有些站不稳。</h3> <h3>拾级而上就是山顶了</h3> <h3>站在山顶登高望远,美景尽收眼底!</h3> <h3>古村边的一个土包,下面挖了类似窑洞。</h3> <h3>村庄一角</h3> <h3>大片的农田</h3> <h3>今天天很好,但是云不多,加上山上风非常大,三脚架也无法放,拍不成落日,我们便收工下山了。下山就从桥上过来的。</h3> <h3>桥边上有一位穿红长袍的工作人员</h3> <h3>一对父子在桥上经过,蹒跚走路的孩子特别可爱。</h3> <h3>回头望去,古村沐浴在夕阳下,特别地美丽!</h3> <h3>返回村子里,一路闲逛,路上行人出奇的少,一个人走在街上还有点害怕。</h3> <h3>这是一个旅馆</h3> <h3>这是我们住的旅馆,在这个村子规模算是最大的。</h3> <h3>旅馆装潢是摩洛哥风格,楼梯口边上挂着希拉里曾经参观过这个村子的照片。</h3> <h3>老板很热情,见我们在拍照,主动上来合影。😄👍第二天一早我们离开时,他还不厌其烦地与旅友合影。</h3> <h3>这里是拍星空的最佳地点,可是实在太累了,晚上又非常冷,为了保存实力,只能放弃。全团有三位老师结伴去拍了,第二天说效果不是太好,古城山上一直有灯光,而且拍星空最好是夏天。不过我们看看老师拍的,也算是饱了眼福了。借用一张老师晒在群里的照片,在此,谢谢这位老师!👍</h3> <h3>关于吃:从马拉喀什开始,我们就品尝到摩洛哥特色的“塔吉锅”。其实锅子的原理类似我们宜兴产的“汽锅”,只不过“汽锅”是隔水蒸的,而“塔吉锅”是直接放在炉灶上烧的,锅盖是尖的,使蒸汽不外漏,以保留食物的美味。图下面是“塔吉锅”烧的鸡块,因中国人就餐,他们少放了调料,鸡肉味道还可以。</h3> <h3>这是在哈本哈杜村午餐时,饭店的摆设。这里和所有的阿拉伯人一样,喜欢用铜器。</h3> <h3>未完,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