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押平:第一次探家

放菲

<h3><br></h3><h3>翘首期盼久等待</h3><h3>“战地”通知太突然</h3><h3>欣好思家有所备</h3><h3>归心似箭赶车急</h3><div>当兵第四年的十一月底的第一次探家来的实在太突然。</div><div>那是一个星期五的晚上,约十一时左右突然响起二级战备的紧急集合的小号声,在漆黑的夜晚,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起床,穿好衣服,打好背包,背上背包赶往伙房,战备仓库时,各班排均以整齐地集结在院内的操场。</div><div>连长下达了战备命令,各班排即刻进入了紧张的,忙而不乱的战备状态,我和饮事班的同志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将三天的战备粮、煤及所需物资装上车,即赶往94公里处的待集地域,全营偏队后向小井子以北的集结区域出发,到达集结区域营长万忠高下达了疏散荫蔽待命的命令。指定了各连疏散地点,明天早上四点半开饭,必须吃馒头,五点钟准时出发。各连按指定区域挖好火炮车辆的掩体,便开始露宿休息。</div><div>第二天零晨三点,我和饮事班长常福光挖好无烟野饮灶,饮事班副班长壬义孝与刘兆林、张培义、魏绪红也都起来了,我刚将火点着,他们各自忙着做早饭时,刘治国教导员过来了。刘教导员是咱团出了名的刘铁嘴。</div><div>他来到我的身旁蹬下后说,蔡司务长,听说你这几天在沉思着什么事?我说没有啊!他又说,前天听李玉雄副教导员说,他下午开车去石炭井时,刚从营部出来就看到你在前面低着头,但飞快地走着,就用啦叭喊你,可你旁若无声地向前速走,他的车追到你,仍响着啦叭并与你平行时,你仍沉浸在沉思中亳无反应,当他让驾驶员将车停在你前面挡住你的路时,你才从沉思中惊醒,是不是啊?</div><div>我向他笑了笑说,没什么!我只是在反思我那天到底做错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如何汲取这次的教训,在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况时,能将事做得更好!我昨天在车上都以向李副教导员简要汇报了,请教导员放心我会处理好此事,决不会影响工作的。但我定会在支部民主生活会上,将此事与指导员辩论清楚的!</div><div>此时饮事班长常福光和副班长王义孝在边做早饭,就边向教导员讲述了前天所发生的事的经过,……。</div><div>教导员听后哈哈大笑后说,原来如此啊!你们都做得很好!事情过去了就不要放在心里,你们能从中汲取教训,放下包袱积极工作很好,我相信你们以后能做得更好!</div><div>此时,新上任的副连长陈云也到了野炊的伙房,教导员当着副连长和炊事班战士的面问我,蔡司务长你探过家没有?我兴奋地回答没有啊!教导员又说,你是刚提的新任司务长,本来考虑等冬训拉练结束后再安排你探亲的,现在我通知你,等这次战备任务一结束就安排你探亲。任务一完成你就打探家申请。</div><div>听后我心里如灌了蜜一样的甜美!此时野炊的早饭也以做好了,值班的贺友明排长吹响起床的哨音,过了一会儿开饭的哨子又吹响了,四点五十分全连完成登车,准时赶到集结地,车刚停下来,在团部方向的上空亮起了三颗绿色的信号弹,战备命令解除了。营部的通信员跑步来到我连的指挥车旁,向连长敬礼报告说:“营长通知,连长、指导员马上到营指挥所集合”。</div><div>约十余分钟左右连长、指导员从营指挥所回来,连长吹响了集合的哨子,连队迅速集合,指导员作了简要的小结,连长下达了各班排清点人数和装备,做好工事的掩埋后安编队马上返回营区。</div><div>在我正在和炊事班一起整理炊具装车时,指导员过来对我说:“司务长,你回去马上写个探家申请,争取跟上9:40由三矿发呼鲁斯太的车,去团部开通行证”,听到此通知高兴的心都快从嘴里蹦出来似点。</div><div>到呼鲁斯太下车后,我首先徒步到距呼鲁斯太约三公里左右的二营五连炊事班长夏洪金和司机班的金书荣(同年同乡)处,夏洪金写了一封给他在镇江市玻璃厂工作的叔叔的信,一封给自己父母的信,同时与两双军用胶鞋,一双矿工用的高腰雨靴,还有10条肥皂交给我,让我帮他带给父母和叔叔。他的信都很简短,因他和我一样都是个半文肓的兵,虽这是片言只语,但都是游子的深深思乡,思亲人之情。</div><div>从二营出来,又顺路去了四营十二连的一班长冯息祥(同年的皇圹公社)处,他写了一张便条和两双解放鞋交给我,让我一定代他去看看他的父母亲。</div><div>等我开好通行证,以是下午近四点了,再无车可乘,只能徒步几十公里穿沙河蹬山路回连队了。这样就不能在开晚饭前安时赶回连队了,所以就从军需股助理员潘宁生的办公室给连队打了一个电话,说明迟一点归队。</div><div>潘宁生原是七连的司务长,我的顶头上司。他调后勤后我由他的助手,给养员提了司务长,接了他的班。</div><div>为了这当兵以来的第一次探家,我也在期盼和等待中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div><div>那时生活用品仍然是凭票供应,物资比较匮乏,特别是洗衣服用的肥皂,和食用白糖,在家乡都是紧缺物品。我自77年的国庆节开始,就请三矿百货店的刘主任,帮助我买一些肥皂和白糖,还请三矿行政科的张科长买了三双矿工用的高腰雨靴,三矿供应科的江苏常州藉的贺科长也帮我准备了一箱肥皂(30条),一双雨靴。还请四川的一位战友在探家时帮助购买了为母亲治病用的天麻和杜仲各一斤。为兄弟姐妹们各准备了一份礼物。</div><div>那天从团部开通行证后翻山越岭到连队以是晚上7点半了。我刚从连部销假出来,侦察班长朱绵华,和八连的一排长殷书金站在侦察班的门口喊我。我们三人手拉着手到了司务处,他俩手里各提着一个旅行包,是我向他们借用的。</div><div>一进门他俩分别从旅行包内取出让我带回去的东西。我将自己早以准备好的东西从床底下和箱子里取出,加上几位战友托我带的东西堆在原司务长的床上,满满一床。</div><div>我数了一下共有肥皂106条,解放鞋12双,雨靴5双,白糖15斤,天麻和杜仲,还有一旅行包我为兄弟姐妹及侄辈们准备的礼品。</div><div>在朱锦华和殷书金的帮助下,将三整箱的肥皂用背包带捆绑结实,其它东西分别装在四只旅行包里,一切准备就绪,可激动得彻夜未眠。第二天一早由饮事班副班长王义孝套着毛驴车将我送到三矿,乘每天唯一的一趟由三矿到银川的长途汽车,到平罗火车站坐火车。可那天车还没出山就抛锚了,等车修好后,我到平罗火车站时,由银川发北京的火车以在二十分钟前过去了,这可是唯一的经平罗到北京的火车啊!</div><div>正在我站在售票窗口一副沮丧的表情在发楞时,过来一位车站的工作人员,微笑着问我,这位解放军同志你怎么啦?我告诉她四年才盼来的仅有的二十天时间的探亲假,就因为乘坐的汽车途中抛锚,耽误了我乘银川到北京的火车,我不到北京就到不了江苏,只能在此等候,宝贵的探亲假期就白白地减少了一天,真是扫兴!她微笑着想了想对我说:“你可以坐由包头到兰州的那趟车,到兰州换乘由乌鲁木齐到上海的那趟车,那样你到兰州仅需停留二个多小时,就能踏上南去的52次的列车了。”此时我才知道,我探家还可走北线和南线两条路。</div><div>我听了她的建议,随她到售票窗口购了到兰州的火车票。记得是夜间一点多钟到的兰州车站。好象是凌晨5点53分剪票进的站。</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br></h3><div>同是归心似箭探家人。</div><div>上车时可狼狈了,五只旅行包外加一捆扎好的三箱肥皂,其中三箱肥皂与三只旅行包用一根绳子连结在一起,肥皂箱与一只旅行包在前,两只旅行包在后,将它们挎在肩上,左右手各提一只旅行包,车票叼在嘴上。由于姿势太低居然站不起来了,连续撑了两次都未能站起来,此时有一只有力的手拉着我的右腋部位,使劲拉了我一把,我才站起来。我扭头一看是一位工人老大哥装束的中年人,我用叼着车票的嘴连声道谢,并让他先上了车,我等到其它乘客都上车了,最后一个上的车。</div><div>上车后情况更不乐观,整个车箱坐无虚席,过道和两排坐位间都满满的站着人。我首要的是要将前提后背的行李安放下来,我背着它被挤着向车箱内挪动,到供应开水的茶炉旁,发现茶炉设有生火,而且炉前以堆满了行李包果,唯有炉顶是空着的,我首先将双手提着的两只旅行包放到炉顶上,又请旁边的一位年青人帮我将挎在肩上的三只旅行包和肥皂,从肩上取下来将连接的绳子解开,又将三只旅行包放到炉顶上,将它摆放整齐后再将三只连成一体的肥皂箱平放在旅行包的上面。双手使劲用力晃了晃,码放在茶炉顶上的行李,认定很牢稳不会掉落下来。就站在拥挤的过道中。</div><div>随火车的前行到站上下旅客时,逐步由车箱的连接处往车箱里面挪动,在车到天水时,我已挪到了车箱的中间,相对宽松一点的位置可以站稳了。</div><div>在我右边坐位的临窗坐着一位满头银发的老汉,圆圆的脸上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脸络腮大胡子,虽刮得很干净,但仍能看出胡子是那么的稠密,胡茬是多么的粗硬,满脸堆着笑,时不时地还哼上几句豫剧唱段。显得十分的兴奋,当车过了三门峡,他的兴奋的情绪明显地在高涨,哼唱豫剧的声音也明显提高了。</div><div>此时坐他对面的乘客给他打了个招呼,说去攴车吃饭,请他帮忙照看一下行李,我赶快见缝插针,趁机坐一会儿。我刚坐下,他就问解放军同志,你是出差还是探亲?我告诉他是探亲的,而且是当兵四年来的第一次。</div><div>他接过话茬继续说,那你好幸福啊!当兵四年就能探亲了。他又说,我也是探亲的,是背井离乡39年后的第一次探亲。我说难怪你这么兴奋和激动。我又问他,那你今年高龄?他说我是23岁那年,刚过完年外出谋生,一路向西到了新疆,建设兵团进疆后就一直在建设兵团工作,去年退休了,因老娘病重才回家的。我又问他为什么39年一直不回家探亲时,他叹了口气说,条件所限交通也实在不便啊!加之自己的小家又安在了石河子。如不是母亲病重,还是不会探家的。他还给我讲了好多新疆的故事。那乘客从攴车回来,我就又站回到过道上。</div><div>直到他从开封站下了车,我才有了一个可以入坐的座位。可能是受了他的感染,那种归心似箭的激动之情难以言表,人虽坐在火车上,心早以飞到了江苏的镇江,那是我当兵四年后将从那里下火车,四年未踏故乡之土的双脚,将从那里再次踏上家乡的土地。那里是我首次探亲的第一站,那里有我的恋人,那里有我的舅舅,那里是我回到丹阳父母身边的中转站,火车在飞速地奔驰,我眼看着车窗外景物不断从眼前略过,可我总觉得列车慢如牛。</div><div>因为得到探亲的通知太突然,太仓促。所以也没来得及给父母和恋人通知。</div><div>在车上坐了52个小时,车终于停靠在镇江车站的站台上,我往返了三次才将放在茶水炉炉顶上的行李拿下车。站务人员看我一人带了一堆的行李,就问我要随行的行李票,我说没有。他又问我从那里上的车,我告诉他,从兰州上的车,同时将车票递给他看,他看后边说我行李严重超重了,一边喊来一辆人力行李车,让我将行李放上车,他带着我跟在行李车后,来到出站口的检查室将行李称了一下,秤上显示96公斤。此时他又问我怎么办?</div> <h3><br></h3><div>我操起乡音对他说,我是去当兵四年后的第一次探亲,同去的同乡战友们托我从千里之外带给亲人们的物品是他们对亲人的一份沉沉的心意,请你们按有关规定,我补交超重的行李费,最后他们三人商量了一下对我说,当兵四年才第一次探家,战友们托带的东西肯定多,你就补交4.20元的行李费吧!交款后骑行李车的王同志又帮我将行李送出了站。我请他直接送到车站的小件行包寄存处,将肥皂及三只带回家的旅行包寄存了起来。提着另两只旅行包出了站,此时才发现自己刚下车的地方并不是当兵前来镇江时的火车站,记得那时的火车站很小,也很简陋,而此时的车站的站台是那么的长,阅台是那么的高,出站还要下地道,站前广场那么的广阔,此时我停下了脚步,转身回看车站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亮,惊讶地发现现在的镇江火车站是这么雄伟飘亮(如图)。经了解得知,镇江火车站始建于光绪33年(1906年)。由两江总督端方奏请朝延拔款,建站于牌湾西侧。当时车站“镇江”二字为康有为的女弟子萧娴所书,后由著名女作家冰心重书。</div><div>现在的车站自1975年底至1977底历时二年建成,1978年1月5日,邓颖超同志与20万各界人士出席开站仪式,并为镇江站题写了站名。一直到90年代未镇江站一直是沪宁线上设施最好,最现代化的车站。隶属于上海铁路局的客运一等车站。我绕着车站广场转了一圈认真地观赏着新的火车站而为家乡自毫。</div><div>此时火车站发谏壁的三路车进站待发了,我乘三路车首先到了舅舅家住下来。<br></div><div><br></div><div><br></div><div>探亲访友乐无穷。</div><div>第二天,舅娘安排表弟为我当向导,乘一路车去我的准岳父家。到那约十点多钟,那时住家几乎没有电话,更别说手机了。我虽昨天就从部队到了镇江了,但我女朋友仍不知我已探亲回来了。她家住在大杂院的小院内,大杂院的大门敞开着,小院的门虚掩着,表弟在前推开门进去,她正站在廊沿下梳着头,我惊喜地喊了她的名字。她突然听到我的呼叫,并见我以站在她的面前。啊的惊叫了一声,楞在那里好一会才回过神,惊讶地问我,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不事先告诉,从部队出来也不发个电报,好去车站接你啊!</div><div>那天她上中班,中午她爸爸妈妈下班回来都感到持别突然,更是十分的高兴。因她下午要上班,我也想乘下午3:20由镇江发我们公社的唯一的班车回家与父母姊妹们相见。我对女友说回去三天就到镇江来,等她凑着休息天再请一到二天的假,一起到里庄那边与亲戚长辈们见见面。我与她父母简单说了一会话,就和表弟回舅舅家吃中饭了。</div><div>舅舅是个解放前参加革命的老干部,对我们的要求持别严格,吃饭时对我说下午不要急着回去,乘下午3:20的车到家天就黑了,到家不方便。晚上要与我好好谈谈,再说行李都寄存在火车站,明天早上6点多钟取上行李直接坐火车到丹阳,再转9:20丹阳到里庄的车,正好到家吃午饭。</div><div>晚上舅舅外甥从我连续五年应征入伍体检合都没能去部队,直到第六年,也是最后一年才圆了当兵的梦,谈到部队的学习,训练、授奖立功、入党提干,最后谈到这次探亲,他对我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一定要珍惜自己在部队经过努力而取得的成绩,进步和荣誉,更要严格遵守部队的纪律,维护军队的声誉。二是探家一定要回家,不要出去当了几年兵,并提了个官,就忘了自己的根,自己的家,自己的家乡。而要谦虚谨慎,利用假期好好地看望看望长辈和村与大队的干部。三是一定要与郭顺(我的女友)和她父母,及自己的父母好好商量将自己的个人问题确定下来。一定不要忘了自己是一位革命军人,而且是一位刚新提的军官。</div><div>第二天上午10:32乘坐的汽车稳稳地停在了东新车站的站牌旁,从这里到家约一公里左右,我正愁着怎么将四件行李拿到家时,正好我们大队第一生产队会计杨立成挑着一副挑箕走过来,我迅速过去向他打了个招呼,问他干什么的?他说来提化肥的,可店里没人,现在回去。我说,那你把挑箕借给我挑一下行李吧。他看我身旁放着四件行李说好啊,说着就将挑箕放在行李旁,将行李一头二件装好。我拿起扁担准备挑时,他一把将扁担从我手中夺过去挑起就走。</div><div>刚走几步,他就告诉我说,你父亲就在前面耕田呢。一转过东新粮站的房子,刚看到我父亲耕地的背影时,杨会计就大声地喊老党员你看谁回来啦!连喊了三声,忙着耕田的父亲才听到了。此时我们已走到了田边的公路。这听父亲啍的一声停下牛,丢下犁稍和牛的缰绳,光着脚丫飞一样的从田里跑向公路,当他刚踏上公路,我高声地喊了一声爹,老爸高兴得含泪哎了一声,却楞在那里不动了,半天才说你总算实现了临行前向大队书记所说的,不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决不回来的誓言而回来了。</div><div>此时我突然发现仅1.69米身高的父亲是那么的伟岸。他是一位1953年(在我出生前)初入党的老党员,十里八村公称的老革命、老党员、老队长、老模范啊!</div><div>父亲从杨会计肩上接过担子向村庄走去,走了约三百多米,就由公路踏上了进村的机耕,父亲告诉我是76年底才修成的。进村时在打谷场上干活的,长辈和堂兄弟姐妹们都停下手上的劳作来到我家门前。</div><div>我站在家门口深情地望着和我军龄同长的,一排六间新瓦房激动不异。所有的建房材料都是在当兵前,由父亲带着我和哥兄弟俩,一点一点备齐的,并预定在新年的正月初六开工建造。我因当兵未能参与新房的建造。这就是我的美好而幸福的家。</div><div>到家的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徒步(因途中有一段没有通公路)到皇圹公社去探望十二连战友冯息祥的父母。他们家距我家约9公里的路程,到他家时他父母都在田间劳动(那时还是集体耕种集体劳动),邻居的老奶奶,帮我向着不远处劳动的人群,大声喊“息祥他娘”你快回来,有解放军来找你们。一会儿战友的母亲回来了,热情地招呼我进屋入坐,紧接着就是煮鸡蛋,烧枣子茶,用家乡最高的礼遇招待了我。</div><div>回来时刚走到公社所在地里庄桥镇的桥上,看到在前面约五十米处,行走的人特象我上二年级时的语文老师,我就跑步追上去,果真是我的虞老师。他高高身材已微微有些驼,他原是邮堂庙小学的校长,也是我就读二年级时的班主任,语文老师。我高喊虞老师,他便停了下来,我走到他面前,叭一个立正,向他敬了一个举手军礼,并说你曾经的学生蔡押平向老师报到,并以喊口令时的那种果断、清晰、嘹亮的声音喊了一声虞老师好!</div><div>他伸出双手,紧紧地握着我的手说,你是蔡押平,你是64年在邮堂庙小学上二年级的那个南野田村的蔡押平?我说是啊。他停下脚步,将我上下打量了一番,说祝贺祝贺!都当军官啦!他又说,谢谢你还能记得我!我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你教了我一年的语文,我终生不会忘记老师您对我的启蒙教育和教晦!如设有你教给我的并不多的文字,我绝对设有从浅始自学的能力,也不会有我现在的今天。他们家住在公路西边约两公里的村庄,我绕道陪着他向他的村庄走去,一路上他又给我讲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讲着说不完的师生情。到村口他非让我到他家吃过饭再走。我婉言谢绝后,才从乡间小道回家。</div> <h3><font color="#010101">吃过晚饭又带着殷书金托我带的东西,到距我家2公里左右的黄甫庄探望殷书金的父母,他们家住在村西南角上,与村庄隔着两个沟圹,从村上穿过圹坝才能到他们家。我穿村而过有不少小孩边减着解放军叔叔,边跟着我跑。我到他们家,他父亲正在搓着草绳,这是农村冬季家家必做的一件事,用当年收下的新稻草搓成绳子,然后将长橙四脚朝天,把搓好的绳子以长橙的四条腿为标准缠绕在上面,50圈为一捆绑扎好,为明年夏天收麦子时捆麦草所用。看到我的到来,他立刻放下手中的活,站起来掸净了身上的草屑,急忙拉开八仙桌上座的椅子让我坐,我顺便坐在左侧的长橙上,可叔叔就是不让,非得让我坐到上席的椅子上。此时他妈妈也从厨房,妹妹从做作业的书桌旁聚到了堂前(客厅),说话间他弟弟也从外面回来了,还带着几个小伙伴,过了一会接二连三地来了满满一屋子的人,多数都是殷书金的女性长辈。他(她)们对我的到来特别的热情,更多的是对远在千里之的书金及军人的关心,问这问那。我向他们细说了部队的学习、训练、生活情况,特别是部队的从班长、排长、连长、指导员及各级干部对某一个战士都特别关心,都如同亲兄弟,请他们放心不要牵挂!我还告诉他们殷书金更是好样的,现以提升为排长当军官了!他们听后村上的长辈们异口同声地说“石匠你儿子出息啦!高兴啦!”就在此时殷书金的妈妈从厨房手揣着一方茶盘来到桌旁,从盘里揣出八只贡碗,分别四只里面各三只剥好了的煮鸡蛋,另外四只里面是红枣茶,还有四双筷子。她让殷书金的爸,还有另外两位长辈陪我吃。这是家乡最传统的招待贵客的礼遇啊!书金的父亲也是老生产队长,他又给我讲了很多农村的新鲜事,就这样热情扬溢地谈笑风声到晚上九点多,我才告辞回家。到家后和父母及姊妹们聊到很晚才休息。</font></h3> <h3><br></h3><h3>到家后的第三天,一清早就从东褚村的西头沿着村中的主道,向住在村东头的许留喜老书记家走去,沿途碰到多位年长者,相见都很惊喜和热情,相互紧握的双手迟迟不舍放开。</h3><h3>中途到小舅舅家探望了舅舅和舅娘,他们都很健康,满脸红光的。新盖的六间二层楼房很漂亮。他们让我中午到家里吃饭,并说叫表弟去将我爸爸妈妈都喊来。我说今天不能来,因我下午要去镇江。并与他们说,我去镇江将郭顺同回来,到时我们一起来拜望你们。我现在去看老书记和张明孝书记。</h3><h3>到老书记家,他正在准备喂猪的饲料。他虽以是年近古稀的人了,但腰不弯背不驼,圆圆的脸上满面红光,双眼炯炯有神,说话的声音仍是那么宏亮。他将饲料倒入猪食糟,洗过手和我面对面落坐后,他又站起来给我泡了一杯茶,并递给我一支飞马牌的香烟。我说我不抽。他点着烟坐下后问我什么时候回来的。我告诉他前天上午到家的。</h3><h3>我向他叙述了在部队四年的学习,训练、工作和生活情况。他对此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还说你的立功喜报寄到大队里,是我送到你们家的,把你爹都高兴得哭起来了,还激动地握我的手说:“许书记许书记,孩子临走时向你表的不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不回来态,现在已兑现啦!我们家又多了一个共产党员啦,太高兴啦”!书记他还鼓励我再接再励,当好一名正真的革命军人,为你父母争气!为我们大队争光!</h3><h3>他还对我说,你这兵当的真是不容易,连续体检六年都合格,直到最后一年才当上了兵。可见你当兵的决心有多大。其实你二十岁那年,大队是一致意见让你去当兵的,可当时公社书记殷吉祥说张**.的条件比你好!你还是没能去的成,所以就让你进了加工厂,而且是会计。幸亏最后一年体检合格后,公社武装部长反复多次与接兵的说你一心想当兵的决心,部队才勉强同意要了你。现在看来还真差一点就耽误了你。</h3><h3>他又说,看你在加工厂三年工作那么苦,那么累。你还那么认真地看报、读(郎读)报学习,还以为你自己已知道几年都没能走是因为初小文化太低的原因,而发奋学习的呢?他还说你二十一岁那年新兵走后,你父子三人到我家来兴师问罪,我也很难过。因不是我们不让你去当兵,而是你的文化达不到部队的要求。</h3><h3>从老书记家出来,就去住在村东北角的张书记家,可他家门锁着,人不在家。</h3><h3>我就到加工厂看看自己入伍前三年所工作的地方。站在厂门口脑子里立刻就出现了,自一九七二年底我和杨炳文(负责人)、杨柏生(电工)、蔡押平(会计)从盖厂房(三间平房),购机器、通电源、安装调试,到开机为村民服务的情境。走进厂门见一台饲料粉碎机,两台磨面机正在轰鸣地工作着,杨炳文坐在粉碎机旁的高橙上,忙碌地给粉机投着料,杨柏生一人照管着两台磨面机,忙的爬上跳下的不亦乐呼!见此场景更使人想起当时经常加班到深夜,但从不觉得辛苦与劳累。他俩见我进来不约而同地拉下了电闸,又异口同声地喊押平你回来了,你好啊!我兴奋地向他们跑去,他们分别从磨面机和粉碎机旁往门口走,我们三人在碾米机旁紧紧相拥在一起。杨炳文一边用右手使劲地拍着我的左背,一边不停地喊着真想你!真想你!当我们松开后,杨柏生哈哈大笑着说,不好啦!不好啦!我说怎么了啦!他指着我说,看看你的军装。原来他们将满身的粉尘在拥抱中将我的绿军装变成了迷彩服了。杨柏生拉着我的手往门外走,从门背后挂着的棉衣里抽出了自己的围巾,一出门就用他那干净的围巾,为我掸身上的面粉与草糠,此举使人感动致极。我们仨站在厂门前的桑园边上兴高采烈地,海阔天空地、无拘无束地聊了约一小时。我还随口说了几句顺口流“东褚首开加工厂,坐落桑园石马坟,三间平房三相电,一碾二磨粉碎机,加工粮食与饲料,方便全队及周边,便民昼夜三人转,四时农忙当后援。”没想到还被收录进了,于2016年编辑的首册东猪村的村史中。这样的相见真是太快乐了。</h3> <h3>为期十天的甜蜜热恋</h3><h3>鸿鹰传书谈恋爱</h3><h3>首次探亲定佳期</h3><h3>热恋甜蜜惜时金</h3><h3>此生恋期以时记</h3><h3>到父母身边的第四天,我如期乘车于十时许到了镇江的大舅舅家。那天正好是星期天,舅舅舅妈都在家,我进门还没坐下,舅娘就对说:“我们前天就去郭顺家和她爸爸妈妈说好了。今天他们和郭顺都到这里吃晚饭”。并说郭顺今天正好早班,下班后直接过来。</h3><h3>这时我才发现年逾古稀的婆婆(舅舅的岳母),早以在准备晚宴的菜肴了。</h3><h3>下午三点舅娘叫我去郭顺家接她的父母。到她家时准岳父岳母都换上了整洁服装,也准备出发了。他爸爸穿了一套铁灰色的半成新的中山装,因他的腰不好人站不直,衣服的后摆不贴身翘在那里,看着有些不协调,但很整洁。</h3><h3>这是我与他们的第三次见面,第一次是1971年我带着大队的手扶拖拉机到镇江来运半吨建加工厂用的线材,郭顺让给家里(那时她是下放在东褚大队的知青)带了一些大米,并让带几筐煤球回东褚,在她家停了约半小时左右。三天前的见面是第二次。现在是第三次。</h3><h3>出门后我说从迎江桥坐三路车,(那时不要说出租车,就连人力三轮车也很少)可他们坚持要步行,所以我就陪着他们步行。</h3><h3>路上边走我就边将自己家庭及部队的学习、工作、训练和生活的情况叙述给准岳父岳母听。</h3><h3>我告诉他们我家境贫寒,三兄弟仅有刚建的六间平房,也并无什么象样的成套的家俱。共有兄弟姊妹六个,二个姐姐一个妹妹,一兄一弟。姊姐六个现有五个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姐姐哥哥均己成家有子,妹妹也确定了婆家,弟弟高中毕业在家务农。母亲健康状况不佳,自四十二岁就患上了风湿性的心脏病,治病的开销较大。叔叔阿姨都是朴实无华的典型的工人本质,在听我叙说中很少言语,也不插话,更没提任何询问的话题。</h3><h3>我又将自己在部队的情况向他们作了汇报,包括当猪倌,当炊员,打蓝球碰伤了二颗牙齿,还有抢救小孩立功受奖,文化程度低,仅只读过两年书。此时准岳母接了一句感人之深的话。她说:“部队都没有嫌异你文化低,还提你当了干部”,我们还凭什么嫌你文化低呢?</h3><h3>边走边说,不知不觉就到了舅舅家。舅舅将他们请进自己的卧室内(那时绝大多数城市居民家中均没有客厅,舅舅虽位居镇江地区重工局副局长,但祖孙三代六口人挤居在两间约四十多平米的平房里。)陪他们谈话。</h3><h3>我就给婆婆和舅娘帮忙当下手,边说笑边打理着菜品。</h3><h3>约五点半左右,郭顺下班直接从厂里来到舅舅家,舅娘直接叫她到房间去,并让我也一起进去。女友的父母背靠着舅舅的写字台坐在一张长橙上,舅舅坐在床上,我俩进去后,舅舅叫我到床后(实际是表弟的房间,)拿2张方橙,我和郭顺各人1张方橙背靠东墙坐下。舅舅就慎重其事地,开始向郭顺的爸爸妈妈介绍我家及我的情况(舅舅是我们姻缘的红娘),舅舅的介绍很风趣,逗得我们笑了好几次。而后又对我和郭顺作了几点提示性的问题,让我俩好好想一想表个态。</h3><h3>舅舅话音刚落,我就不加思索地说:“只要郭顺愿意,叔叔、婶婶不反对,我就一定娶郭顺为妻,并一定好好爱她,共同创建一个幸福的家庭。而且一定会好好孝敬您俩,和郭顺的兄弟姊妹们和睦相处”。</h3><h3>女友郭顺说:“我在东褚时就知道他家条件不好,他妈妈长年有病,我也知道蔡押平很诚实,在加工厂时全大队的人都夸奖他,我又不是嫁给家庭,我是嫁给人,只要他能接受我,对我好我就愿意。”</h3><h3>郭顺的父母也异口同声地说,只要押平和郭顺设有意见,双方愿意。我们一定同意!</h3><h3>舅舅一边鼓着掌,一边笑着高兴地说:“原来我觉得郭顺和我外甥押平两个青年人都不错,也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想为他(她)们牵牵线,介绍介绍情况,现在看来我这月佬当定了。今天准备下的便饭就当是两个孩子的定婚宴吧!押平的爸妈虽然不在这里,我这当大舅舅的就替姐姐姐夫作主了。”他又说老郭你们没意见吧!准岳父哈哈地笑着说,高兴还来不及呢!哪还有意见啊。</h3><h3>舅娘和婆婆忙了大半天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家宴,席间笑声不断,其乐融融!就这样将终生大事定下了。</h3><div>晚饭后我在送他们回去的路上,郭顺告诉我,她明天(星期一)仍是早班,于是我就约她明天看一场电影。那时正在热播《少林寺》,并约定看晚上6:20的。这也是此生在恋爱时期看的唯一的一场电影。电影结束后享受了恋爱期两人并肩压马路的甜蜜,一公里左右的路程走了一个多小时,将她送到家,再徒步到舅舅家,三公里多的距离用了二十四分钟。</div><div>周二她是晚班,她约我到金山公园玩了半天,她给我当导游,也是那天我才知道金山寺的大门为什么朝西开等金山的故事。两人双双登上金山宝塔,远眺着滔滔的长江东流水,两人傻傻地站着谁也不说话,谁也不想挪动脚步,这就是我们这些从农村出来当兵的军人所特有的恋爱方式。从金山公园出来,她告诉我明天还是晚班,约好第二天下午2:30到甘露寺游园。</div><h3>周三下午在甘露门口她一见到我就告诉我,车间已同意她息二天的补休了。我问她那哪天去l丹阳呢?她说我明天下夜班后到家换身衣服就走,这样就能在你家住三个晚上了。到了那里除了跟你拜望亲戚长辈,我还要会会当年下放在那里时的姐妹们呢!游园时我就和她谈,可能在三十五岁之前回不来,那什么时候考虑结婚,婚房安排在哪里?婚后你一人如何面对各种具体问题等等。如不事先将这些情况说明了,不让她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婚后生活可能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她只是静静地听我说,时不时地咯咯地笑笑。最后她说自己选择的路自己走,自己选定的就只能自己承担啰!</h3><h3>从北固山下来,两人直接到大市口她妹妹的工作单位糖烟酒公司,在她妹妹的柜台买了十五斤各式糖果,还有云片糕。农村定婚是一定要发喜糖喜糕的。两人约好第二天十点到汽车站会合乘车去我家。</h3><h3>周四早上刚吃过早饭,母亲就提着一豆腐蓝的糖果和云片糕,带着我俩先到三伯家,向三伯道喜说押平从部队回来探家了,前天在镇江大舅舅主持下与郭顺定婚了。俩个小孩来给三伯伯道喜来了。同时从蓝子里拿出一包糖一方云片糕。接着从四伯、六叔、七叔、汉生叔、长生叔和每一位已成家的堂兄弟家逐家拜访了一遍。</h3><h3>当我们从荣平堂弟家刚回来到家,桃珍大嫂就左手揣着满满一升箩的鸡蛋,右手拿着三条大糕(这是我们里庄名优特产——里庄大糕)来到我家,并到厨房将我娘刚才提喜糖喜糕的蓝子,拎到堂前的八仙桌上,一边从升箩里往外拿鸡蛋,一边说祝贺押平叔子提干当军官了,又定下百年好合,这是十八个喜子和三条喜糕,恭喜恭喜!</h3><h3>正在我们说话间,从伯母婶婶,到兄嫂弟媳,有的用小竹蓝提着,有的用豆笼拎着、有的用大碗揣着接二连三地来到我家来贺喜。女友本与诸位都很熟悉,站在旁边一边给进来的长辈及兄嫂们打招呼,一边咯咯地笑个不停。不一会时间桌上的那个蓝子被装了满满一蓝子的鸡蛋,桌上还放着十五条大糕(村上共十六户人家)。</h3><h3>昨天晚上,小舅舅就来通知我们,今天到他们家吃中饭。我们是十点半从家里出发的,我与舅舅家两村相距几百米,过洗菜圹一进东褚村就碰到了八队队长许柏寿,近五年不见他老了许多,径交谈才知他生过一场大病,所以樵率了。沿巷走去都是熟人,特别是到第五生产队的区段就到了她下放时的第二故乡,每一个门内都有她曾朝夕相处八年之久的熟人,有着说不完的知心话。等我们到小舅舅家时,一桌丰盛的午宴早已摆上了桌。</h3><h3>入坐后首先是三道茶,第一道红枣茶,第二道煮鸡蛋粉丝茶,第三道脂(猪)油糖包梅花团子、馒头点心茶。席间欢声笑语不断。</h3><h3>这是自小舅舅新楼房建好后,第一次来小舅舅家。楼房是去年建成的,座落在社河的大沟嘴的西岸边,六间坐北朝南的琉璃瓦房顶的二层楼房很飘亮。饭后我和女友从楼下到楼上逐个房间参观了一遍,楼下东头第一间和第三间均是前后各半间隔墙到顶,后半间是厨房,前半间是仓房;自东向西的第二、第四、第五间均是后小半间是卫生间,前大半间是堂前。在主楼的西侧还有一间裙房,是一套厨房和攴厅。楼上六间均是卧室。在当兵的四年间各个村庄都新建了不少这样的小楼房,已成了农村的一道风景线。</h3><h3>自周三下午到我家,就带着女友马不停蹄地跑遍了我家所有亲戚家,于周六下午五点多钟回到女友家。并说好第二天到南京去拜望女友在南京粮食学校工作的舅舅、舅母及婆婆,两人约好明天早上7点钟在火车站会面,乘坐7:32分的火车去南京。在她家吃过晚饭,就又去了大舅舅家。</h3><h3>在我走后准岳母让女友的弟弟到邮局给他们的舅舅发了一份电报告知我们周日要去。</h3><h3>女友的妈妈特地请了一天假带着我们一起前往。到她舅舅家以近11点了,舅家就住在校园内,舅舅、舅娘均是该校的教授,但祖孙三代六人也蜗居在52平米的房子里,进屋迎门靠东墙窗下就是一张床,东面一个约十平米左右的小房间是舅舅的卧室,西面一个约15平米的房间里一南一北各一张约九十公分的小床,南面的是婆婆的,北面的是女友的表妹睡的,卫生间约三平米不足,原本很小的厨房还兼作日常的攴厅,整屋除了满眼的书刋外,也看不到一件象样的家俱。</h3><h3>看到我们的到来,婆婆和舅舅、舅娘都特别的高兴。舅娘和表妹在忙着中饭,女友的妈妈也一起帮忙。来时在火车上她就向我介绍了她婆婆、舅舅、舅娘的情况。她告诉我,婆婆家原是河南新沂的旺族大户之女,公公家也是安徽毫州一药材大户,婆婆虽一直是个家庭主妇,但气质不凡,也很有文化。可当我来到面前心中顿生敬畏之情,她身材魅悟,一头雪白的银丝,四方的脸,高高的颧骨,一双大大而深凹的眼晴,虽以耄耋之年却身板硬郎,说话声音宏亮。此时婆婆将女友喊进她的卧室,我随舅舅进了他的卧室接受女友这当教授的舅舅对我这即将的外甥女婿的首次面试。</h3><h3>因空间较少,隔壁婆婆和女友的谈话,我能清晰地听到。前面婆婆与外孙女一问一答都是关于我的出生,那里人,家里都有哪些人,家庭情况,什么学历,那一年当兵,在什么地方当兵,现在是什么职务,他对你好不好,你觉得他好不好等等。接着老人又问女友说他在镇江有什么人?女友告诉老人说有舅舅、舅娘,舅舅是地区的干部,舅娘是医生。婆婆又问他什么时候能从部队回来?女友说他自己说35岁前肯定回不来。</h3><h3>婆婆哈哈笑了笑,又叹了一口气语重心长地对女友说,三啊!听了你的回答,我觉得他人不错,与你也很配,但我并不支持你这桩婚事,你自己好好想想,你结婚结在哪里?结婚在他家里吧上班怎么办?结婚在镇江吧,婚房在哪里?你家里无法安排你们的房间,你纺织厂也不可能安排你的住房。紧接着就是婚后的生活怎么办,特别是生孩子后,自己和小孩有个伤风感冒怎么办,他在千里之外心想帮你帮不了,你一个弱女子怎么应负!怎样承担!三啊!你一定要好好想想啊!</h3><h3>此时,我和舅舅的谈话在时不时的笑声中进行着。可隔壁很安静了,确切地说空内的空气都凝固了。过了一会听女友说,婆婆我觉得蔡押平人很好,我愿意嫁给他!现在两地分居的夫妻很多,人家能克服的困难,我们也一定能克服的。我自己选择的路自己走。</h3><h3>吃过中饭,舅舅带着我们游览了南京长江大桥,我虽跨越过两次南京长江大桥,可还是第一次近距离目睹长江大桥的雄姿,也是第一次在女友及她妈妈和舅舅的陪同下,由引桥徒步走到大桥的南桥头堡,还在那里与女友照了第一张合影照片,南京长江大桥是我此生恋爱的第一见证人。</h3><h3>晚上9:21从南京西站乘火车回镇江。在车上与女友说好,我下周六再回镇江。并约好她下班直接到我舅舅家吃晚饭。晚上去看一场越剧。第二天再次回到父母的身边。</h3><h3>周六下午从丹阳来到舅舅家,婆婆那天包了馄饨,郭顺到后,舅娘从口袋掏出两张在镇江影剧院上演的《珍珠塔》的越剧票,并叫我骑舅舅的自行车去,结束后好骑车送郭顺回家。</h3><h3>此时婆婆已下好了馄饨,吃过晚饭我就推着舅舅的自行车和女友去看戏了。</h3><h3>我很想骑上自行车带着女友在市区兜兜风,可她说还早呢,就走走路吧。</h3><h3>散场后我骑上车她坐在书包架上,从正东路转上解放骑到大市口附近,我见有三位交警开着一辆偏三轮摩托车由北向南与我们迎面开来。我对身后的她说前面有交警,她说没关系,你只要不闯红灯,正常骑就行了。</h3><h3>可当我骑过了大市口,到了演军巷口与她说话却无回音,扭头看才发现将女友骑丢了。回头望去也看到,那时马路上以安静无人了。此时我断定她是穿小巷回家了。所以我就赶快骑到她们家的大杂院的门口等她,过了一会她果真从门对面的一人小一巷出来了,她一看到我就说,你不想要人家你就明说,不要半路上将人家丢了!她还说,都说你们当兵的机灵,反应敏感!没想到你竞麻木到这种程度,一个百多斤重的大活人,从自己骑的自行车上跳下来都不知道,真是服了你了。我说这不是我麻木,是你跳自行车的技术太娴熟了,神出鬼没地就下了车了,鼻子里还不冒个气,嘴里也不发个声。发现后返回找你已找不到了,这城里的巷道也太神密</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乐此不疲转田头</h3><h3>这次探亲共在父母身边住了十二天,每天早上起床洗漱后就出去转田头(早操的习惯),一天向东转一二个村的农田,一天向西转到后杨庄、大圹西等村庄,每次不同的方位在田野的田埂上穿行,呼吸着透着泥土芳香的清新空气。可惜时值初冬播种的麦子还没有完全出苗,一眼望去茫茫一片黑沃的土地,正在孕育着无数待发的生命,孕育着开年夏季的丰收,从刚冒出土泛着鹅黄色的麦子幼苗,能看到农民的辛勤与企盼,看到了明年夏天麦子丰收时父辈们脸上堆着的喜悦的微笑。在近年逐步翻建成楼房的村舍上空那枭枭的饮烟在微微的晨风中漫漫地散去的田园风光中,漫步时的身心愉悦不言而喻!</h3><h3>酷爱转田头,始于我二十岁那年春耕春播的大忙之时,我们生产队的队长生病,大队临时指定我负责春耕生产。初生牛不怕虎,肩负重担排茬口,带领十七八个劳动力,投入到春耕生产中。为掌握生产进度,掌握田间管理,掌握各田块庄稼的生长情况,坚持每天绕着队里的76亩地的田块转一到二圈。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安排劳力,调整田间管理。特别是在病虫害的高发期,更能突显转田头的重要性,它能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情况,及时进行防治。春耕生产有声有色。在队长病愈后,我就被调去参加东新大队粮食加工厂的筹建工作了。</h3><h3>在以后的历次探亲时,只要回到老家我都始终不喻地享受转田头的侈好,直至现在的单车,也还是在乡镇的村村通上骑行时间为多。</h3><h3>探亲是幸福的,恋爱是甜蜜的,时间是飞速的,假期是短暂的,归队是必须的,收获是丰厚的,记忆是永恒的,这就是我的第一次探家。</h3> <h3>十一连杨旭连长、张建样指导员、刘源副连长、蔡押平副指导员。</h3> <h3>蔡押平、焦臣宝(天边边文中所说的郭晓明的班长)。</h3> <h3>我转业时江苏籍部份战友分别留念。</h3> <h3>欢送78年复员的战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