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春联』是语言艺术和书法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在灿若星河的华夏古文明中独放异彩。它和悠久的中华民族其它文化艺术一样,有着漫长的发展过程。</font></h3> <h3>“春联”起源于古时的“桃符”。(桃符又称“仙木”)桃符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据《山海经》记,“相传在东海度朔山上长着一棵大桃树,弯曲伸展三千里,其中一枝杈伸向了位于东北方向的鬼门,众鬼都由此枝出入。在桃树下有两位神将把手,一位叫神荼(音读申书),一位叫郁垒(音读玉律)。一旦发现有害人的恶鬼就用苇索困住送去喂虎,为人们镇邪驱鬼……”于是自周代起,每逢年节,人们便用两块长六寸、宽三寸的桃木板,画上两位神将的图像或题上他们的名字,悬于大门或寝门两侧,左为神荼,右为郁垒。以此镇邪防凶、祈福纳祥。“桃符”这一形式就这样产生了。</h3><div>随着南北朝骈文的出现和唐代诗词的兴盛。“桃符”内容也发生了变革,被两句吉祥诗句所取代。出现了我们“春联”的形式。(但当时不叫春联,仍称为“桃符”)我们第一副“春联”(指内容)为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昶的“题桃符”。据《宋史》记,公元964年,孟昶让学士辛寅逊于“桃符”板上题写吉祥词句,学士辛寅逊题后,孟昶认为其辞不佳,便亲自提笔题写一联。新春纳余庆,隹节号长春。</div> <h3>也就是说五代时期已经拥有了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到了宋代春联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普及,北宋王安石《元日》诗中所描绘的人们张贴春联的情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h3><div>爆竹声中一岁除,</div><div>春风送暖入屠苏。</div><div>千户万户瞳瞳日,</div><div>总把新桃换旧符。</div> <h3>春联发展到明朝,可谓到了鼎盛时期。据说“春联”一词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所创,这时开始使用红纸写春联。公元1368年,明代建都于金陵(今南京),为庆开国立业,被誉为“对联天子”的朱元璋下令:“除夕传旨,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此句为清陈云瞻《簪云楼杂话》句)。于是,把“题桃符”的习俗变为了张贴春联的习俗。一夜间由宫廷传旨到了百姓各户,而且次日(大年初一)清晨,朱元璋微服私访,漫步各街巷,欣赏春联,当发现城门口有一屠户家因无钱买纸未贴春联时,他立即命人取来纸墨,亲自挥毫为屠户题下一联:</h3><div>双手劈开生死路</div><div>一刀斩断是非根</div><div>此联立意新颖,贴切万分,令人回味不已。自此,上行下效,写春联蔚然成风,直至发展到如今,仍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生命力,春联文化历经千年经久不衰,在于它很强的艺术性和广泛的群众性。语言艺术与书法艺术的结合使这一艺术形式产生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春联文化可谓雅俗共赏,不仅受文人墨客的青睐,也深为大众所喜爱。</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