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自古空余恨,是个误会!

晓墨

<h3>有人问我对“妖猫传”的观感。</h3><h3>前不见古人!</h3><h3>只有这五个字,才能概括这部电影给予我的震憾观感。可以这样说,综观这几年的国内的、国外的所谓巨制,无论是布景、特效、服装、摄影,精致程度皆无出其右者,相信“妖猫传”之后,敢于挑战“大唐风度”这四个字的导演会越来越少。</h3><h3>我不敢用恢宏、精美、华丽、奇幻之类的字眼去形容这部电影,那些美至极致的场景,用这类字眼描述实嫌太轻,导演的野心之至,细到一只喝茶用的碗,一只古代女人穿的鞋;大到一座城、一个最光辉的朝代、一个最光辉朝代里一座城中一群人的集体狂欢。</h3><h3>唐朝,在后人的想像中,不就是一场亦真亦假,亦梦亦幻的集体狂欢吗?</h3><h3>“妖猫传”电影本身恰如它所描述的故事,有很美的开头,有很美的过程,却没有很美的结局。</h3><h3>美到了极致,一旦失了把控,就变得有点杂、有点乱、有点多。</h3><h3><br></h3> <h3>许多评论提到,陈导不会讲故事,我不敢苟同,毕竟他是80年代就拍出了“黄土地”、“霸王别姬”这种巨制的天才导演,“黄土地”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的扛鼎之作,“霸王别姬”除了“前无古人”还当得上“后无来者”。</h3><h3>时也?运也?</h3><h3>适逢激情年代、适逢青春年华、适逢契合搭档、适逢精彩故事、适逢灵魂演员,所有巧合加在一起,就能成就巨作?</h3><h3>未必,中国几十年间,以上具备要素的作品实在不少,就没有一部能望“霸王别姬”的项背,把一手好牌打成垃圾的导演比比皆是。</h3><h3><br></h3> <h3>“成名要趁早”是张爱玲的名言,也是这句话,印证了陈导演这十几年口碑每况愈下。这些年许多好电影都胜在“举重若轻”,低廉投入、简单剧情、新鲜面孔、本色表演。如果加点好运气,票房说不定就会爆了。</h3><h3>就是成名太早,后期的陈导演实在不敢“若轻”了,有了“黄土地”就放不下大场面,有了“霸王别姬”就放不下精致浓艳和天王巨星。</h3><h3>“无极”就败在“举轻若重”,把莫名其妙的主旨放在几位大明星的悲欢离合里,到底是要讲命运呢?还是讲道理呢?反正看完以后我很怀疑自己的智商。</h3><h3>之后陈导演拍出了“梅兰芳”、“赵氏孤儿”等历史题材电影,每一部还是陈导的传统风格,浓墨重彩,也许是吸取了“无极”失败的教训,也许是历史题材本就对剧情作出了规限,这两部也算中规中矩,没什么亮点,却还算看得懂。</h3><h3>没想到几年后,陈导给我们来了一部“道士下山”。布景美啊,人物美啊,情节又是典型的陈氏幽默。</h3><h3>一大群明星,几个有点相关又不太相关的故事,忽而美女与野兽,忽而查泰莱夫人,画风一转成了华山论剑,趁个尿点上个洗手间回来,偶滴娘亲呀?张震和郭富城怎地谈起战地恋爱来了?最终所有人物还聚在了一起开个年终总结会,如果齐来个恭贺新禧的手势,就十足黄百鸣年轻时拍的贺岁片。</h3><h3>可是,这明明不是陈导演的初衷啊,陈导演说要借“道士下山”说出人生与宇宙变幻的大道理的呀。是我们眼拙,只能看出个大杂烩吧。</h3><h3><br></h3> <h3>不得不说,在“妖猫传”的情节讲述上,陈导还是用了心的,为了适应普罗大众的理解能力,这部电影的情节看似复杂,相当好理解,整体而言,没有辜负如此出色的布景、人物和特效。</h3><h3>“妖猫传”的人物演绎更是可圈可点,先说配角,张雨绮的“妖”、张天爱的“媚”、张榕容的雍容华贵,张鲁一的狂傲不羁,几个镜头、几个动作便刻画入骨、惟妙惟肖,看得人血脉皋张,好不激动。</h3><h3>对比之下,两个男主角,走走站站,站站说说,探案不似探案,观光不似观光。说话时而高深,时而肤浅,时而浮夸,时而阴森。互相打趣嬉闹,像及了现在那些带大家吃吃玩玩的旅游综艺节目。</h3><h3>只有那只猫,从头到尾很严肃,不脱戏、不打诳、坚决不参与两位男主角的打打闹闹,发扬劳模本色,孜孜不倦地将剧情线索引出来。</h3><h3><br></h3> <h3></h3><h3>对于“妖猫传”的情节,大部分我是买账的。</h3><h3>毕竟是以“巴黎圣母院”作主框架,糅合了“离魂记”、“聊斋志异”等精彩情节的故事,差不到哪里去,大部分的细节算是引人入胜。</h3><h3>槽点还是老问题:陈导又一次陷入了不能自圆其说的困局。</h3><h3>皇帝的自私负情,是千古定论,这点毋庸置疑。主线是要寻找出贵妃如何死的真相,包括这个真相的描述,有点多此一举,真相更是啼笑皆非,逻辑上分析:如果皇帝确想要贵妃死,贵妃也已打好主意要以身殉爱,何必要整这么一出假死的戏。如果皇帝不想贵妃死,这假死的局也已布好了,那算准时间找人去救或在棺石上留几个透气孔不就得了吗?再退一步,皇帝想贵妃死,但在贵妃面前怕下不来台,那么让老道士一针给她个安乐死不也就完了吗?</h3><h3>结果整成是,让她假死,活过来后又让她在石棺被活活闷死。</h3><h3>唐玄宗知道了估计要气得从墓里跳出来:尼玛?好歹我是开元盛世的男主角,像是那种没事找抽型的变态佬吗?</h3><h3><br></h3> <h3>但是没有这个情节,陈导觉得震憾人心的“情”出不来啊,这“多情自古空余恨”的主旨出不来啊。</h3><h3>导演是想借活埋真相,道出世情凉薄,想借白鹤少年,写出真情尚在,所以安排白居易说“诗是假的,情是真的。”</h3><h3>笔者写到这时,忍不住低声插句嘴:许多人以为“长恨歌”最后一句是“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是假的,白居易原文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h3><h3>我还是挺欣赏“妖猫传”的,毕竟布景美、特技美也是一项创举。“天长地久有时尽”其实没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尽善尽美。</h3><h3></h3><h3></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