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术师帽里的兔子——《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814 唐燕南

燕南

<h3>  14岁那年,苏菲收到了几封奇怪的匿名信:</h3><h3> “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h3><h3> 这些信,以及它们背后的作者给苏菲的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在一位神秘的导师艾伯特的引导下,一幅绚丽多姿的哲学画卷在少女苏菲的眼前徐徐展开。</h3><h3> 然而事实的真相却比她所想的还要离奇古怪——他们一直生活的这个世界,实际上只是一本书,一位存在于现实世界的名为席德的少女的生日礼物。最后,苏菲和艾伯特一起从书中逃出,成为了席德的世界里的“透明人” 。</h3><h3> 我一直很喜欢这个带点侦破色彩的哲学小说。最开始买这本书,是在五六年级的时候,但认真读却是在初一。为什么拖延了这么久,大概原因有俩:一是因为当时读书的胃口不合这种大部头书,一听到是名著心里就发厌抵触,对于名著有种不公的偏见;二是由于众人口中宣传的净是些这本书如何如何境界高远,意境深厚,思想深刻,从没听到过任何有关于它的有趣的情节,所以以为是课本式的很枯燥很严肃的读物,就不怎么想去碰了。</h3><h3> 后来初一时读过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觉得写的很有趣,心里对于名著的看法改观了许多,于是就到家里的书架上搜罗几本以前买的却从未碰过的名著,正巧看见,就翻开读了读。</h3><h3> 故事一直到导师艾伯特的出场,才渐入佳境。从苏格拉底时代一直讲到二十世纪年代,西方整个哲学发展史在这本书中被剖析讲解得一清二楚,又不失生动有趣;一位又一位伟大的哲学家的登场亮相,一段又一段荒弃历史的穿越浏览,一个又一个思想观点的提升与来回转换……这真的不是一个能让人轻易放下的故事。</h3> <h3>  书中的一个比喻让我很感兴趣。我们都知道魔术师的一个经典的把戏:从空无一物的礼帽中抓出一只兔子来。“关于小白兔,最好将它比做整个宇宙,而我们人类则是寄居在兔子毛皮深处的微生虫。不过哲学家总是试图沿着兔子的细毛往上爬,以便将魔术师看个清楚。”</h3><h3>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说法。为什么全世界几亿人口中,能够被称为哲学家的只有少数人?这是从你还是一枚受精卵的时候就被决定了的——不是看你有没有绝伦的天赋,而是看你有没有无穷的好奇心。如果说我们都是兔子毛里的微生虫,那么大部分虫子都只会舒舒服服的窝在兔毛深处,既不关心自己在哪,也不关心自己是从哪来的。而有些“异于常虫”的家伙们就对这类问题就很感兴趣了。它们不停地思考,沿着兔毛不停地向上攀爬,企图爬到最顶层,看看这只兔子究竟是什么模样,看看那个魔术师又是什么样子。</h3><h3> 成为哲学家的第一要素,就是拥有对一切事物都不完全信任的好奇心。一旦习惯了某一个“常理”,就再也不会对它产生任何求知欲,我们只是单纯地看见了这种现象,但不去思考它产生的原因。就好像背下来了一个数学公式 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这个公式是如何证明出来的。一个两岁的孩子如果看见人在天上飞,他不会有什么反应,而他的妈妈却会吓一大跳,可能还会大声尖叫。这是因为妈妈已经习惯了“人不会飞”的常理,她完全相信这一点,所以对于打破常规的事物会感到惊吓;而孩子还小,他还没弄明白人是个什么东西,还没搞明白人能够做到什么,不能够做到什么——简而言之,他还没有习惯,也并不信任“人不会飞”的常理,所以也就不会有多么大的反应。</h3><h3>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就必须时时刻刻把自己放在一个两岁孩童的角度去观察世界。永远不要对所有“常理”习以为常,这是我在书中学到的第一个道理。</h3><h3> 第二个要素,就是有持之以恒,孜孜不倦的思考的劲儿,这是在你拥有了好奇心之后很容易达成的一个条件,毕竟每个人都有最基本的求知欲。</h3> <h3>  这本书里最赞的构思,就是“二重世界”这一点了。最开始谁都不会发现苏菲世界的秘密,即使在开头的几章中曾有席德出现,大概也没有人会想到这是两个平行时空的初次交汇点。苏菲的世界存在于席德的世界当中,而席德的世界其实又是存在于我们的世界当中的。听起来就像绕口令一样,但其实这本书中的每一重世界都构架在一个虚构的背景上,就像是俄罗斯套娃,一个套一个,让人不由得思考如果把我们的“娃娃”打碎,会不会又出现一个新的天地。</h3><h3> 为什么这本书叫做《苏菲的世界》,其实本身这个名字就已经给了我们一个小小的暗示:苏菲的世界一定有什么不寻常,一定有一个大秘密。这本身就是一个虚假的世界,而或许,这又跟我们的世界有一样的本质。</h3><h3> 仔细想一想,又会让人产生怀疑:会不会我们的世界,其实也只是别人心血来潮的一部作品,一部未完待续的小说?苏菲与艾伯特的结局,又是否只是席德爸爸的故意安排,他们到底是平一己之力逃脱了命运的枷锁,还是只是自以为出乎意料,其实一切早已被安排好过。这个故事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未解之谜,就像故事的最后那只被遗弃在湖心的小船,我们都只在岸边的浅滩徘徊,从未真正抵达将它划回岸边。</h3><h3> 说实话,这真是一本细思极恐的小说啊……</h3><div> 在读的时候,我们往往无法意识到许多,然而在整理思绪时,却能从有限的情节中寻找出更多的可能。</div><h3> 这世界像一团巨大的乱结,找不到绳头,觅不见绳尾,古往今来曾有无数人在不同的方向企图将它分解,可惜所有人工作的总和也才不过一点点。</h3><h3> 苏菲的世界是藏在魔术师帽里的兔子,那我们的世界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