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不老 我们不散

柳塘风淡淡

<h3>  已然昏花的双眼,久久地凝视着毕业纪念册,轻轻地打开略显泛黄的纸页,随着同学们真挚感人的留言,往事如电影般一幕幕在脑海中涌现……</h3> <h3>  感谢有心的同学,记录下了我们分别从哪个水乡小镇迈进了母校,开始了三载的同窗共读。</h3> <h3>  我们敬爱的班主任杨振民老师,我们入校时,老师也就过了而立之年,年轻帅气如邻家大哥哥。老师对我们极好,在思想、学习、生活各方面关心、帮助我们,每逢开门办学或者班级集体活动,老师总与我们同在。</h3><h3> 感恩老师教会我们成长,老师的敬业精神和谆谆教诲,是我们相伴一生的财富。</h3><h3> 学生们永远感恩老师!感恩母校!</h3><h3> </h3> <h3>  多么熟悉的大楼,如今虽已踪迹全无,但我们永远不会忘却在这里生活的近千个日日夜夜。</h3> <h3>  经历过工厂、农村、军营的磨练,我们这群来自江南水乡的工农兵学员,终于又踏进了久违的校门。</h3> <h3>  照片忠实再现了时代的印记,"七二一工人大学","向无锡无线电学校革命师生…"</h3> <h3>  可惜我们又遇“生不逢时",墙上贴着"让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手中捧着"人民日报",如若专注于文化课程的学习,也许你会成为走"白专"道路的典型。</h3> <h3>  还记得那年春天,阳光明媚百花争艳,同学们踏青去锡惠公园,我们有个小秘密,从惠山的后山进入公园,可省下门票钱去品尝无锡鲜美的小馄饨哦!</h3><h3><br></h3><h3>我们班的十二朵金花</h3> <h3>  同学,离别四十载,不看照片,还能记起你们学习小组每一位成员的名字吗?</h3> <h3>宿舍同学合影</h3> <h3>  曾记否,我们上学的三年是不平静的三年,反击右倾翻案风,批林批孔批周公,七六年三位伟人又相继逝世。我们的学习时间很大一部分是走出校门参加 社会实践。</h3><h3> 那些去部队军训、到农村劳动、在车间学工的日子,同学们一定记忆犹新,但是你见过我们挖鱼塘时拍的班级合影吗?</h3> <h3>  红旗飘扬,雄赳赳、气昂昂,行进在军训路上,校宣传队为同学们加油鼓劲!</h3> <h3>  在农村劳动时模具专业女生合影</h3> <h3>  穿着工装裤去学工车间的路上,记不起来是谁帮我们留下这难忘的时刻。</h3> <h3><font color="#010101">  去清管所拉粪车,夜幕中,我们的足迹留在了崇武区的大街小巷。</font></h3> <h3>  有什么比得上在青春芳华的时光,遇见最美的自己。</h3> <h3>这是在七四二厂晶体管车间前拍的吗!</h3> <h3>  1975年的夏天,帅哥们去蠡园游玩留影,可惜照片受潮模糊了。</h3> <h3>风景这边独好!</h3> <h3>春日,探梅</h3> <h3>秋韵,赏菊</h3> <h3>  毕业设计小组,假日游览鼋头渚。</h3> <h3>  三载光阴转瞬即逝,毕业在即,就要分别了,"革命相聚 战斗分离",千言万语诉说着惦记,时间和空间怎能分开我们的同窗情谊。</h3> <h3>  一九七七年七月,珍贵的毕业合影留下了我们三年的芳华岁月,开启了我们新的人生征程。</h3> <h3>  毕业分配,我们即将奔赴祖国的东西南北,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惜惜相依终归要别离,期待我们早日来相聚!</h3><h3> 同学们,珍重!</h3> <h3>临别赠言</h3> <h3>毕业分配去部队的三位同学</h3><h3><br></h3><h3> 小妹惠琴去了山西岢岚8940部队,即国防科工委二十五基地,小王同学在教导大队任教员。</h3> <h3> 年轻的王教员在军营</h3> <h3>  小弟全官当了海军,分配在国防科工委江阴二十三基地。</h3> <h3>  李全官同学在远望号服役十三年,负责通信工作。一九八O年五月,远征太平洋参加了我国首次远程运载火箭的试验与发射,并与远望号的官兵们一起受到了叶剑英委员长和国防科工委张爱萍上将的接见,为国防科研试验作出了贡献!</h3><h3> 全官同学,你永远是我们七四四班同学的骄傲!</h3> <h3>  远望号首次远程运载火箭试验发射任务,简称"580"任务,这个印有"580"的搪瓷杯,就是当时发给参与任务舰艇上官兵们的珍贵纪念品。</h3> <h3>  尹玉新同学分配在陜西渭南89750部队,即国防科工委二十六基地闽西测控站。</h3> <h3>尹同学在工作中</h3> <h3>  尹玉新与薛昌同学在北京参加"星一地联调"试验</h3> <h3>  尹同学回家乡探亲与留锡同学相聚</h3> <h3>忠明、阿蓉同学分配在太原1902研究所</h3> <h3>  阿蓉同学参观刘胡兰纪念馆</h3> <h3>  虽是笑容满面抱着咱们的三线Baby,心中却是几多迷茫几许惆怅,难道此生将扎根三线,我们的儿孙后代也将永在这片黄土地上繁衍生息?</h3> <h3>  太原1902研究所校友合影</h3> <h3>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大部分军工企业完成了军转民的改制。因为失去了计划经济的需求,地处偏远山沟的企业面临生存危机,形势所迫,诸多三线企业奋发图强寻找出路,纷纷从交通闭塞信息不灵的山沟沟搬迁到适于生存的地方。</h3><h3> 1985年太原1902研究所搬迁到美丽的西子湖畔,多少次的午夜梦回家乡,今日终成真。得此喜讯,在无锡工作的马云中同学专程去杭州看望谢忠明、郑耀林同学。</h3> <h3>  分配在安徽岳西726厂的同学、校友</h3> <h3>  两位可爱的三线宝贝,如今的你们是否时常把彼此挂牵?</h3> <h3>  妈妈,让我开着卡车带你回家乡!</h3> <h3>  丁韵琴同学在单位</h3> <h3>  丁韵琴同学的珍藏一一来自大江南北的鸿雁,千里迢迢从岳西带回了家乡,虽然几经搬家,但她一直视若珍宝,不离不弃。</h3> <h3>  山西同学来信啦!那个年代,在封闭的山沟沟里,同厂的几位同学聚在一起,阅读分享着亲人、同学的来信,是我们最美好的时刻!</h3> <h3>  同在726厂的三位七七届同学</h3> <h3>  获悉陈丽琴同学从河南调回家乡了,程家德、谢忠明、江建新专门来松陵与吴江同学相聚。</h3> <h3>  顾玲娣同学的爱人谢荣祥是我校69届校友,也是她工作上的师傅,在朝夕相处中他们相爱结婚。夫妻同甘共苦在安徽山区度过了十一个年头,1988年随厂搬迁至六安市,后来全家调回了无锡,终于苦尽甘来。却不料,老谢不幸在1997年和2008年两次脑溢血中风,尤其是第二次中风后,玲娣同学的丈夫偏瘫、失聪失语,生活不能自理。我们的玲娣同学十年如一日,毫无怨言地服侍陪伴,不仅精心照料好老谢的饮食起居,只要有时间,她每天在白板上写字与老谢交流,帮助他寻找往事恢复记忆,让他通过学习像儿童般进步成长。</h3><h3> 玲娣同学,你辛苦了!你对丈夫的爱情,你的善良、无私、勤劳、质朴,感动着我们全班同学!</h3> <h3>  又是一位可爱的三线宝贝,玲娣同学母子在岳西</h3> <h3>  朱建根同学分配在四机部南京九二四厂,一九八O年调回家乡昆山,重回教育岗位。</h3><h3> 图为沈金才同学回乡探亲时,到南京探访朱建根同学游中山陵留念。</h3> <h3>  沈金才同学分配在河南新乡四机部755厂技术科,这是他的工作照,师徒一起研究解决技术问题。</h3> <h3>  这么多信均发自河南新乡,仅是金才与建根同学通信的一部分。</h3> <h3>  金才同学去北京岀差</h3> <h3>  毛建明同学分配在南京四机部八九八厂,一九八三年调回常熟。</h3> <h3>  2011年,温家宝总理视察常熟开关厂,毛建明同学被挑选为与总理合影人员之一,总理左后三的毛同学被前排戴眼镜者挡住了左脸。</h3><h3> 平民百姓能有几人与在任总理同框,毛同学的这份荣幸,令我们全班同学都感到无尚荣光!</h3> <h3>  孙建国同学分配在安徽合肥江淮无线电厂,在技术科担任设计兼工艺工作,一九八四年调回吴县农业机械厂技术科。</h3> <h3>  位于河南叶县的四机部四O五七厂,三位校友在厂门口合影。</h3> <h3>  雪后初晴,陈同学在河南叶县黄营坡村的厂房前留影。</h3> <h3>  小三线人,与小伙伴们玩打仗游戏正投入,被妈妈拉着到厂传达室前拍照,看这表情 : 拧着眉头撅嘴的模样,满脸写着我不高兴!</h3> <h3>  王永芝同学分配在河南驻马店四机部1027研究所,图为王同学在工作中。</h3> <h3>  毕业二十周年相聚母校</h3> <h3>  来吧,举杯!</h3><h3> 让我们二十年后再相会!</h3> <h3>  毕业三十周年相聚母校</h3> <h3>那是一段最美的时光,</h3><h3>岁月唱着花舞人间,</h3><h3>那是一份最真的情感,</h3><h3>像极张张温馨的老照片。</h3><div><br></div><div>那是一段最美的时光,</div><div>烟火迷离岁月缱绻,</div><div>同学情永远在心间,</div><div>时光不老我们永不散。</div><div><br></div><div>二O一七年四月毕业四十周年相聚母校</div> <h3> 值此2018新春之际,谨以此美篇</h3><h3> 作为贺礼,奉献给744班全体师生!</h3><div> 恭祝老师和同学新年旺旺,万事如意!</div><div> 恭祝大洋彼岸的忠明、阿蓉同学全家,</div><div> 新年快乐,幸福吉祥!</div><div> </div><div> 同学情永远在心间,</div><div> 时光不老我们不散!</div>

同学

我们

相聚

合影

分配

母校

老师

三线

时光

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