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小伙伴们知道这是哪儿吗?</h3><h3> </h3> <h3> 想必你们会异口同声地答道:“磁器口呗,谁不知道?”</h3><h3>磁器口是重庆古城的缩影和象征,被赞誉为“小重庆”,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美名远扬👍。其独到的地域特色,风味的特色小吃,惹眼的民间技艺,传承的历史文化,都是使人流连忘返的回忆。</h3><h3> 可不是呢~自从几岁是去了磁器口,再次参观的念头就没消停过,可都被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事耽搁了。</h3><h3> 借着这次寒假的机会,我再次向亲爱的老妈提出了去磁器口的主意。老妈同意。</h3><h3> 就这样,我和我的家人,踏上了属于我们的古镇之旅。</h3><h3><br></h3> <h1><b>小吃篇</b></h1><h3><b><br></b></h3><h3> 刚下地铁站,映入眼帘的是一串又一串美食(小喜悦你们懂的),食欲一向不错的我两眼放光,毫不犹豫地挑了好几串,掏钱离去,好不潇洒,嘴里吧唧吧唧地嚼着(那叫一个享受啊),心里却止不住地心疼那一去不复返的钱钱,别提多么伤心欲绝了(此环节没有照相)</h3><h3> 可没走几步,不远处的店铺里飘出缕缕白气,再走几步,几笼形态各异的糕点进入我的视眼-哇,好可爱啊!阿姨,我要这个,这个,还有那个也要了... ...如你所见,我再一次这么不争气地沦陷进美食的深渊里,无法自拔。</h3><h3><br></h3> <h3> 走着走着,可能是“干粮”解决得太猛烈的缘故吧,优秀的我又口渴了。</h3><h3> 要知道,我这个人最讨厌的三样饮品-可乐、雪碧、白开水。再说了,好不容易来古镇一趟,怎么能委屈自己呢(只是委屈了我的钱钱)。</h3><h3> 于是,我来到了自己盯了好大半天的卖凉糕的店铺,在我爸我妈难以置信的眼神地注视下,淡定地又买了碗凉糕。</h3> <h3>好吃好吃!</h3> <h3> 渐渐向古镇深入,大名鼎鼎的“陈麻花”就这么摆在我们眼前。这麻花到底有多出名呢,那得看有多少家店铺在卖,得看有多少人排队来买。到底有多少家店铺在卖呢?我来告诉你,这一条街下去直到下一个转角,所有店铺的店头几乎都是“陈麻花”三字。那么,到底又有多少人排队来买呢?我来告诉你,在每家店铺外都有一条人挨人的长龙,到目瞪口呆在原地好久的我都打算“告辞”了,等来的却是龙的长度不减反增。由此可见,磁器口方圆百里都是“陈麻花”的身影。这也是我只是试尝麻花,却没狠下心买的主要原因了(可惜啊,美食飞了)。</h3> <h3> 才摆脱陈麻花的纠缠,香喷喷的竹筒饭又接踵而至。看着冒着热气的竹筒饭,我口水都快掉地上了。以掩耳不及盗铃之势的速度擦擦嘴角,左手拉着老妈,右手拉着老爸,头也不回地向前跑。老爸老妈疑惑地看了彼此一眼,不知道自己的女儿又抽了什么风。</h3><h3> 我一直跑啊跑,直到自己跑不动了。老爸老妈的埋怨声铺天盖地卷来,我却像聋了似的,听也听不见。</h3><h3> 转过身去,再也不见竹筒饭的影子,我松了一口气:成功逃离美食的魔爪,耶( •̀ ω •́ )</h3> <h1><b><br></b></h1><h1><b>玩意儿篇</b></h1><h3><b> </b></h3><h3><b> </b>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小玩意儿相继出炉。就这各色的面具,红脸黑眼,白脸蓝纹,花样各异,大小不一,格外引人注意。</h3><h3> 不仅仅只是形式美,面具更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社会进步的标志-表明人们已从表面思维开始向抽象思维迈进,在各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h3> <h3> 紧接着,一家极具装饰风味的店铺吸引着我的眼球。一脚踏进去,仿佛来到了一个氤氲着彩色光晕的仙境。在这家店里,铃铛是五彩的,挂链是缤纷的,秀袋是绚烂的。还真别说,这种色彩鲜明、搭配百变的饰品带着少数民族服饰独有的美感。</h3> <h3> 瞧!这大大小小的葫芦错落有致地悬挂着,真能带给人别样的感受。</h3> <h3>嘿!这形态各异的“老家伙”些真是雕琢得栩栩如生,一个个仿佛咧着嘴在朝我们慈祥地笑呢!</h3> <h1><b><br></b></h1><h1><b>手艺篇</b></h1><h3><b><br></b></h3><h3><b> </b> 咦?他们这是在干吗呢?两个师傅如此卖力地挥舞着手中的木槌,零零碎碎的白点呈放射状喷出,宛如仙女散花。凑上前一问,原来他们是在制作民间小吃功夫酥啊!我恍然大悟。</h3><h3> 通过进一步打听,原来功夫酥是一种用花生和黑芝麻做主料的酥糖,师傅将料放在木墩上用力敲打,本来看去很软的糖稀变成硬块,然后拿到砧板上切成小块装包,打开即可食用。</h3> <h3> 哇!好好看的棉花糖啊!</h3><h3> 做棉花糖的师傅先是在黑色小洞里放了一勺糖,轻掂细细的木棍就转动起来,无数薄薄的糖丝从黑洞里飘出,一圈又一圈地缠绵在木棍上,仿佛春蚕吐丝。仅是一眨眼的时间,光秃秃的木棍只剩下一小截“尾巴”,大部分“身体”已经被椭圆形的白丝裹起来了。又一次眨眼,师傅又加了另一种糖并重复之前的动作... ...就这样,一个看似复杂的花式棉花糖从师傅的巧手里新鲜出炉了。</h3> <h3> 看这师傅一脸嘚瑟儿的样子,是在炫耀自己手艺之高超呢,还是自信本家酸辣粉之美味呢?可能都有一点点的吧。</h3><h3> 师傅手里的大碗好似一个大型漏勺,好几根白条从中漏出,宛如几绺玉绸泻下,随风缓缓摇曳着。</h3><h3> 不用说,这手工酸辣粉的尊容可谓是“母仪天下”,这是很多人前来她品尝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干净健康,顾客们看到门外制作酸辣粉的师傅便有了保障,进而放心大胆地享用美食。至于吃了会不会出问题等多余想法自然是抛之脑后了。</h3> <h3> 还有这制作形如龙须的龙须酥的艺人。据这位师傅亲口说,这龙须酥不仅色泽乳白、细丝万缕,还营养丰富。而口感更是酥松绵甜,吃起来香酥可口、入口即化。</h3> <h3> 更少不了制作姜糖的手艺人。这位年轻的师傅一手空置,一手执把装着满满姜糖的小勺,熟练地上下左右地抖动着。姜糖在白板上跳着舞,跳出来一条栩栩如生的金龙。师傅拿了一根竹签,几下就把这龙给制服了,然后微笑着递给身旁的小男孩。小男孩兴奋地接过,哒哒哒地跑了出去,慢慢地舔着“龙头”。看着他一脸的喜悦,我仿佛看到了幼时的自己。多好啊,那时候。</h3> <h3> 🆗这次古镇之旅就告一段落了,期待下次能有同样的人文风情,能有别样的感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