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相聚北京

清风明月

<h1><b style="">引子</b></h1><h1><b style=""> 二月的北京天干地冻,寒风凛冽。此时的气温零下十一度,已持续120天无雨水和雪...</b></h1><h1><b style=""> 在京生活的刘云华同学获悉胡继林同学这个春节要来北京儿子处过年的消息,就蒙发了一个想法:邀请所有在京的同学,大家在一起坐坐。于是便有了这次的相聚北京。</b></h1> <h1><b>  此次同学相聚,刘云华同学可是剎费了一番苦心。首先体现在选址上,全聚德烤鸭店,代表着京城传统特色。据说还赋予了“全聚德”新的意含:在京的同学都得来,一个不能少,谓之“全”。身在京城,大家各有所忙,难得相见,找个机会一起坐坐,谓之“聚”。我们这代人,上敬父母,下为儿孙,无私奉献,无怨无悔,谓之“德”。其次体现在准备上。提前两周预订,专备了口子窖酒,以确保聚会万无一失,大家口味适应。三是事先处理和安排好一切家务锁事,安心接待同学。其所为,确实令人佩服。</b></h1> <h1><b>  十一日上午09:30,我作了简单梳理,便兴高釆烈出了家门,风尘仆仆踏上了聚会的路。</b></h1><h1><b> 由于时近年关,北京这两天的路上和公交车上,人少了许多(据说有近1500万人离京返乡回家过年)。</b></h1> <h1>  我搭乘地铁十三号线至知春路站,转乘十号线至公主坟站下,与胡继林同学在这里汇合,再乘一号线至玉泉路站下。整个地铁三次转换,历时25分钟。</h1> <h1>  我和胡继林同学于10:30分先期抵达烤鸭店。不久刘云华,李翠玲,王瑞淮等同学先后而至。</h1> <h1>美丽如初的刘云华同学</h1> <h1>细仔入微,且充满了“贵族”气息的李翠玲同学</h1> <h1>热情大方的胡继林同学</h1> <h1>热爱生活的王瑞淮同学</h1> <h1>与德同在的吕坚同学</h1> <h1>  曹丽霞同学因公务缠身,而未能如约。给这次相聚北京留下唯一遗憾。</h1> <h1>  这次相聚北京,胡继林同学专门为每位在京的同学准备了一份自制的香肠。李翠玲同学为到场的每位同学各自准备了一份精美别致的礼品。大家喜笑颜开,其乐融融。</h1> <h1>  久别后的重逢,同学们心潮澎湃,激动万分。还是抓紧时间先留个影吧...</h1> <h1>  纯洁的友爱,真挚的友谊,此时此刻,再次淋漓尽至,完美地展现。大家相互拥抱,贴心问侯,家长里短,娓娓道来。相互介绍健康养生,相互交流带孙经验。你一句,我一句,发自肺腹,涛涛不绝。</h1> <h1>  这次相聚北京,同学们始终开心着,快乐着,全程沐浴在幸福之中。</h1> <h1>  同学虽不多,却充满了温馨的气息和浓浓的友情。家肴虽不丰,却代表着老北京的传统特色风味。时间虽不长,却令人难忘,成为永恒记忆中的一个瞬间。</h1> <h1>  在京同学喜相贺,久负名盛全聚德。共叙化校同窗情,遥祝狗年齐欢乐。</h1> <h1>  拜年了!拜年了!</h1><h1> 相聚北京,心有同学。我们提前给远方的您送去最真挚的春节祝福。</h1> <h1>结束语</h1><h1> 短暂的同学聚会结束了,北京时间定格在了2018.02.11.15:17这一瞬间。我忽然联想到,这个时间的谐音不是“十五要吃”吗?难道这是上天为我们同学的再度相聚,而做出的时间暗示?我不得而知,只能留给时间来印证了。期盼在友谊地久天长的音乐声中再度相会,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加入进来...</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