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7年已离我们远去,《朗读者》这场盛宴也已渐行渐远,但是感动还在,希望,我可以坚持,将这份感动全部记录下来!</h3> <h3>现在,请跟我一起走进《朗读者》第六期,主题词――眼泪!</h3> <h3>提到眼泪,也许会让我们有太多的感触,在我们还没有走完的人生中,已经流过多少次眼泪?是否还记得是为了什么?</h3> <h3>我有多久没有因为伤心而落泪?或许是因为人生的阅历越来越多,人反而变得越来越平静,记得年少时的我,不知为何总是那么情绪化?</h3><h3><br></h3> <h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h3><div>总是会为了人或物伤心落泪,最伤心的时候是母亲去世,所有熟悉的地方,再也看不到最亲切的人,不由悲从心生,在那个时候,我真切地体会了死亡给人带来的悲伤!</div> <h3>陆川,这一期的第一位朗读者。</h3><h3>1971年2月8日出生于新疆奎屯,江苏南通人,中国导演、编剧、制片人,先后毕业于南京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h3><h3>2004年,编剧、导演电影《可可西里》,该片在国内获得华表奖等政府奖项多座,在国际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h3><h3>2016年,和迪士尼合作他的首部自然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h3> <h3>说到可可西里,让我想起了去年陪父亲入藏曾经过那里,那是一片非常辽阔,却又荒凉的地方,放眼望去,那份凄凉的壮美还是震撼了我!</h3><h3>那时,我是坐在火车里,车内有全程供氧,都能感觉到缺氧给我带来的不适,他们却为了一部影片的真实,在那里体验了两年多的生活,寻找真实的素材。</h3><h3>我只想真诚地赞叹他们的敬业!</h3> <h3>他说:“我花了两年半时间拍这个电影,不是为了让人哭的,而是让人去想的。”所以剪切掉了一段流泪的镜头!</h3><div>我没有看过这部影片,或许应该找来看看,用心地感受他们的用心!</div> <h3>他朗读的是王宗仁的《藏羚羊的跪拜》,讲诉的是一个猎人和一只即将做“母亲”的藏羚羊的故事。</h3> <h3>斯琴高娃,1950年1月20日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瑞士籍华裔女演员。<br></h3><div>1979年,主演战争片《归心似箭》而正式出道。</div><div>1983年,凭借剧情片《骆驼祥子》获得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第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div><div>1985年,凭借文艺片《似水流年》获第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成为第一位获得金像奖的大陆女演员。</div><div>1993年,主演剧情片《香魂女》获得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本人亦凭借该片获得第33届芝加哥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div><div>1996年,凭借电视剧《党员二楞妈》获得第17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评委会特别表演奖。</div><div>2001年,主演近代传奇剧《大宅门》和历史古装剧《康熙王朝》。</div><div>2008年,凭借都市剧情片《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获得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div><div>2017年,参演电视剧《龙珠传奇》。</div><div>2017年9月10日,主演的年代怀旧剧《平凡岁月》首播。</div> <h3>她是一个非常坚强的女人,一生很少落泪,她朗读了贾平凹的《写给母亲》,想到了自己的母亲,落下了真挚的眼泪!</h3> <h3>她的朗读,也让我想起了已经去世快二十年的妈妈,我好想她,却不能要喊一声“妈妈”!</h3><h3>妈妈去世那一年才四十一岁,已经被病痛折磨得精疲力尽,就那样带着无限牵挂离开了我们,而我每每梦到她,依然是生病时的样子!</h3><h3>我好想问一句:</h3><h3>“妈妈,你现在在天堂还好吗!”</h3> <h3>斯琴高娃朗读结束,对所有的人说:</h3><h3>“在座的人都有爹有娘,而我们有的人,也包括我自己,爹娘都走了。所以呢,我希望在座的很多人,如果你们的爹娘还健在的话,从现在做起不晚,好好地爱他们,好好地伺候他们,好好地哄哄他们,别太多的犟嘴,真的,不然的话,后悔都来不及。”</h3> <h3>董卿也发出来自己的感慨:</h3><h3>“可能妈妈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我们可以不顾一切的、我们可以不顾虑任何的角色形象,把最真实的自己还原的那个人,还原在她的面前,可是我们没有考虑到她的感受。”</h3> <h3>有时候,我们在为自己的小家庭忙碌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我们有多久没有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h3><h3>当我们趁着假期,带着孩子各处旅游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我们有多久没有好好地陪陪父母了?</h3><h3>还记得,有一年春节晚会上的一首歌曲――《常回家看看》,唱出了多少父母的心声!</h3><h3>希望,我们做子女的,能在父母有生之年好好地陪陪他们,不要在失去的时候再心生遗憾,有空常回来看看!</h3> <h3>第三位朗读者,名叫赖敏,原本只是万千人中小小的一员,却因为她和丁一舟的故事被好多人知道,而我是因为这一期的《朗读者》才知道他们的故事,可以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去实现的人,都是勇敢的人,他们携手走过的路,都是美好的回忆,祝福他们,相伴可以久一点,幸福可以多一点!</h3> <h3>赖敏,患有遗传性小脑性共济失调,俗称“企鹅病”。主要症状有步态不稳,肢体协调性障碍和复杂的神经损害等等,到最后会和渐冻症一样无法行动,只剩下回忆和思维。但她却说自己是最幸福的人。</h3><h3>丁一舟是一个造型师,因为他的女友赖敏身患绝症,而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带着女友和一条名叫阿宝的狗,骑着一辆三轮车,在中国地图上留下了一个心形的路线图。</h3> <h3>你知道他们的故事吗?</h3><h3>曾经两人一车一狗相伴进藏路,对彼此许下用车轮和脚步在旅途中走出一个心形的爱情盟约!</h3> <h3>丁一舟和赖敏,不得不说是上天安排的缘分。</h3> <h3>其实每一对可以走到婚姻殿堂的伴侣,都是上天的安排,都应该好好珍惜相伴的日子,无论贫穷与富贵,都应执手相扶相持。</h3><div>每一份婚姻,都曾经有过一段美好的爱情,当爱情的烟火归于平淡时,守住最真的心!</div><div>要如何守住?唯有相互的包容与理解!</div> <h3>2015年1月1日,在准备好了所有东西后,他们从柳州出发,开始了属于他们爱情的行程。</h3><div>青藏高原上的拉萨,是许多人心目中的圣地,同样也是丁一舟和赖敏向往之地,在出发前他们就认定西藏是他们行程中最重要的一站。</div><div>到7月1日,他们真的从柳州走到了拉萨,在落日仍有余霞时,丁一舟在布达拉宫前编辑了一条消息告诉了大家他对爱情的执着,并在这里向他的爱人求婚!</div> <h3>从柳州—南宁—昆明—拉萨—西宁—西安—郑州—武汉—长沙再回到柳州,在他们到达行程终点后,却并没有回到以前的生活,而是继续往他们想去的地方前行。</h3> <h3>以梦为马,以爱为舟,“相信美好,就会遇见美好。”正是赖敏这句话,再严峻的处境也没有阻拦住他们。在真爱面前,也许就像丁一舟所做的,不需要过多的承诺,仅一句:一起走吧,你有我。便已足够。</h3> <h3>她这次朗读的是三毛的《你是我不及的梦》,送给她的丈夫!</h3><div>三毛的这个小故事,仿佛也在说他们,“以后,凡是百合花上市的季节,我总是站在花摊前发呆。”</div><div>只是祝愿他们相伴的日子能够久一点!</div> <h3>听完他们的故事,听完三毛的文字,我只想说:</h3><h3>当我们还活着的时候,当我们还拥有的时候,当我们还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珍惜,无论亲情、爱情,还是友情,有时间常联系,不要觉得时间还很长,不要等待,真正属于我们的时光并不多,好好珍惜,好好享受,好好活着!</h3> <h3>第四位朗读者,是一个乳腺癌患者,也是一位抗癌“明星”,她为“红丝带”代言,她用自己的坚强和乐观,鼓励着癌症患者,她的名字叫张家敏!</h3> <h3>张家敏,55岁那年,第一次罹患乳腺癌,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也曾因为残缺的身体而难过,但她坚强地走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日子!</h3> <h3>意志坚强的她积极抗癌23年,公开了家里的座机,23年来接病友电话过万次,帮助乳腺癌患者树立抗癌信心。</h3><h3>2012年张家敏发起粉红丝带志愿服务队,至今,服务队探访患者超过8000人次。</h3><div>如今78岁的张家敏一直行进在乳腺癌防治宣传的道路上。</div> <h3>这次,张家敏与她的姐妹们将共同朗读泰戈尔的《生如夏花》,献给所有患病的姐妹。</h3> <h3>附:英文原版《生如夏花》</h3><h3><br></h3><div>Life, thin and light-off time and time again</div><div>Frivolous tireless</div><div>one</div><div>I heard the echo, from the valleys and the heart</div><div>Open to the lonely soul of sickle harvesting</div><div>Repeat outrightly, but also repeat the well-being of</div><div>Eventually swaying in the desert oasis</div><div>I believe I am</div><div>Born as the bright summer flowers</div><div>Do not withered undefeated fiery demon rule</div><div>Heart rate and breathing to bear the load of the cumbersome</div><div>Bored</div><div>Two</div><div>I heard the music, from the moon and carcass</div><div>Auxiliary extreme aestheticism bait to capture misty</div><div>Filling the intense life, but also filling the pure</div><div>There are always memories throughout the earth</div><div>I believe I am</div><div>Died as the quiet beauty of autumn leaves</div><div>Sheng is not chaos, smoke gesture</div><div>Even wilt also retained bone proudly Qing Feng muscle</div><div>Occult</div><div>Three</div><div>I hear love, I believe in love</div><div>Love is a pool of struggling blue-green algae</div><div>As desolate micro-burst of wind</div><div>Bleeding through my veins</div><div>Years stationed in the belief</div><div>Four</div><div>I believe that all can hear</div><div>Even anticipate discrete, I met the other their own</div><div>Some can not grasp the moment</div><div>Left to the East to go West, the dead must not return to nowhere</div><div>See, I wear Zan Flowers on my head, in full bloom along the way all the way</div><div>Frequently missed some, but also deeply moved by wind, frost, snow or rain</div><div>Five</div><div>Prajna Paramita, soon as soon as</div><div>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div><div>Also care about what has</div> <h3>康震老师告诉我们要如何理解这首泰戈尔的诗:</h3><div>“《生如夏花》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度过我们的一生,又应该怎样面对我们生命终结的那一刻。我想只有非常旷达地,非常自如地来面对,我们自己的人生 、我们自己的内心还有我们走过的路,我们才能深刻地理解泰戈尔的这首《生如夏花》。”</div> <h3>附:《生如夏花》(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是泰戈尔写的诗歌,收录在《飞鸟集》中。诗歌语言清丽,意味隽永,将抒情和哲思完美结合,给人以无尽美感和启迪。</h3><div><br></div><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生如夏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生命,一次又一次轻薄过</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轻狂不知疲倦</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题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1</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我听见回声,来自山谷和心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以寂寞的镰刀收割空旷的灵魂</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不断地重复决绝,又重复幸福</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终有绿洲摇曳在沙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我相信自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不凋不败,妖冶如火</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承受心跳的负荷和呼吸的累赘</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乐此不疲</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2</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我听见音乐,来自月光和胴体</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辅极端的诱饵捕获飘渺的唯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一生充盈着激烈,又充盈着纯然</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总有回忆贯穿于世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我相信自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死时如同静美的秋日落叶</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不盛不乱,姿态如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即便枯萎也保留丰肌清骨的傲然</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玄之又玄</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3</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我听见爱情,我相信爱情</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爱情是一潭挣扎的蓝藻</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如同一阵凄微的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穿过我失血的静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驻守岁月的信念</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4</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我相信一切能够听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甚至预见离散,遇见另一个自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而有些瞬间无法把握</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任凭东走西顾,逝去的必然不返</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请看我头置簪花,一路走来一路盛开</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频频遗漏一些,又深陷风霜雨雪的感动</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5</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般若波罗蜜,一声一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还在乎拥有什么</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郑振铎译</div> <h3>这一期的第五位嘉宾,张鲁新,著名冻土科学家。</h3><h3>1947年11月生于山东宁津。1970年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即今天的西南交通大学,主攻铁道工程地质专业,现任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专家咨询组组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h3> <h3>他把毕生的精力和汗水献给了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被称为功臣的他一直默默无闻奉献着自己的热情、心血,甚至差点付出生命。他说自己是个“不哭的男人”,但是在青藏铁路上他留下过眼泪,是什么样的情况让这个坚强的男人忍不住落泪呢?</h3> <h3>1976年,张鲁新等人对青藏铁路的东线方案进行科学考察。</h3><div>7月的一天,张鲁新和两个同伴到尺曲河一带考察。“一场暴风雪突然袭来,天昏地暗,我们迷失了方向。我们不知东西南北地摸索着,感觉离营地越来越远。”</div><div>夜里3时,浑身湿透的三个人再也走不动了,蜷缩在一个避风处,开始谈到了遗书和如何保留冻土资料。 迷迷糊糊中,张鲁新似乎听到了有人带着哭声呼喊他们的名字。“我们三个人又累又饿,已经没有力气发出一点声音。万般无奈中,我们搜出身上还有一个防水的纸烟盒以及最后三根火柴。</div> <h3>我们把烟盒撕成了三条。点燃一条,被风吹灭了;再点燃一条,还是没人注意。只剩最后一点希望了,我颤抖着把最后一条烟盒点燃,火苗蹿起。借着黑夜中的一丝光亮,同伴发现了我们。”就这样,同伴从死神手上为未来的青藏铁路拉回了一位科技之星。 </h3> <h3>“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情感支撑。</h3><div>“人活一辈子,总得有点专业追求。解决高原冻土问题,就是我这辈子的人生追求。可以说,我这一生就做了这么一件事。”</div> <h3>多年的艰苦工作,家庭一直是坚强的后盾;心态平和,好事记得清,坏事忘得快;一生只做一件事,青藏高原是永远的眷恋。</h3> <h3>这一期,他和他的学生一起朗读了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选段,以此激励自己和我们大家:</h3><h3>一个人,一定要有自己的梦想,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一定要坚持下去,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h3> <h3>张鲁新曾经多次说,自己一生只做一件事。铁路现在已经通车了,这仿佛也只是一条普通的铁路,但却是张鲁新一生的理想与目标。这条朝圣之路上,还有很多像张鲁新这样的跋涉者。张鲁新说:“以青藏铁路作为毕生梦想的人不只是我一个,现在大家对我的承认,也是对我们这一代人的承认。”</h3> <h3>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因为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所以人们崇敬地称它为“天路”。在很多人心目中,这是一条“朝圣之路”,路上跋涉着很多追寻梦想的人,他们的梦想是纯净的蓝天白云,神秘的宗教圣地;同时,这条路上还有另一群值得讴歌的跋涉者,他们也在追寻自己的梦想,因为这条路还通往另一个圣地,那就是真实与科学</h3><div>的殿堂。</div> <h3>去年的秋天,我带着爸爸,从这条“天路”进入西藏,虽然有着太多的不适,高原反应让我无法带着最美的心情,欣赏这里辽阔而凄凉的美,但是我还是被震撼到了,这样一段荒无人烟的地带,这样一个高海拔的地方,能够拥有这么一条先进的铁路,为多少人带去了圆梦西藏的捷径!</h3> <h3>虽然,这一次的旅行很痛苦,</h3><h3>但,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h3><h3>虽然,我不是虔诚的信徒,</h3><h3>但,他们真诚的朝拜仍然震撼了我!</h3> <h3>我希望,</h3><h3>在有生之年,</h3><h3>能够跟着自己的心,</h3><h3>一直走下去!</h3><h3>也希望,</h3><h3>所有的朋友,</h3><div>也能努力去完成自己的梦想!</div> <h3>最后董卿为我们总结了一段话:</h3><h3>“人的心灵应如浩渺瀚海,只有不断接纳希望、勇气、力量的百川,才可能风华长存。我们也从一位科学家的眼泪当中,感受到了一个人愿意为了理想奉献终身、矢志不渝的情怀。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泪的人,而是愿意含着眼泪继续奔跑的人。”</h3> <h3>这一期的歌曲,杨乐的吉他🎸弹唱《音乐🎶响起》</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h3><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包括动物在内,</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都是神圣的!</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王宗仁《藏羚羊的跪拜》</div> <h3> 我在地上,她在地下,</h3><h3> 阴阳两隔,</h3><h3> 母子再也难以相见。</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 ">――贾平凹《写给母亲》</h3> <h3> 毕竟,</h3><h3> 就算一小束吧,</h3><h3> 也算是他的爱情!</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 ">――三毛《你是我不及的梦》</h3> <h3> 我相信自己,</h3><h3> 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h3><h3> 不调不败,妖冶如火。</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 ">――泰戈尔《生如夏花》</h3> <h3> 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h3><h3> 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h3><h3> 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h3><h3> 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h3> <h3>文字:部分宇枫原创,部分来源于节目中原话,部分来源百度搜索</h3><div><br></div><div>图片:来源于节目截屏</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