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从老年模特队里聘请了一位免费模特,她唯一要求人小一点。好吧,正合吾意!我常对拍摄对象说,你们是景中的点缀而已,所以人占画面比例都很小,甚至在手机画面里看不清是谁的脸。这一辑的第一组十张差不多都是这个意思,人是景的一部分。</h3><h3>最后二十张是今年过年到苏州去拍的。随便聊聊拍摄经过和想法。</h3><h3><br /></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逆光人像的拍摄是许多摄影师的追求,因为逆光的塑造力强,能拍出迷人的人像照片。</span><br /></h3><h3>对于逆光人像拍摄有几个必须注意的地方:1. 要用点测光 让你的镜头指哪打哪。</h3><h3> 2. 选对时间和地点 最好是晴天的早晨或傍晚;和人像轮廓光重叠的背景最好是深色的,以此突出那圈迷人的金边。</h3><h3>见图。</h3><h3>3. 如要有完整的金边,最好直对太阳。</h3><h3>另外,蜿蜒的小路尽头留出一片亮色区,可让照片透气,不沉闷。</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明快的色彩,简约的画面,玻璃的反射带来的层次,加上坐着的主体手撑着下巴做沉思状,这些原素构成了这幅人像照。大多数人像照里,主体都是朝着镜头看,其实我觉得大可不必(除非你是大美女,那就来张正面大特写,听上去有点势力哈)。我的意思是把主体(模特,if you will) 放在一定的环境中,使其融合在这情境中,这样拍人像甚至拍旅游照也许更有意思。 </span><br /></h3><h3>此片重点在构图和色块的运用,对景深没有特别要求,所以对曝光组合也没特别要求。</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镜头放低,再低一点。略微虚化的木板条既作前景又当引导线,将观者的视线自然地引向主体;低机位使大面积的天空成为了背景,既形成简约的画面,又和主体的背影形成呼应,观者也许会问她在等谁,在想啥?</span><br /></h3><h3>由于要虚化前景,故光圈设在4,用光圈优先模式,ISO 50。</h3> <h3>《追忆》</h3><h3>框式构图一般用于方型照片</h3><h3>虚化了的前景圆框及四个角上的连接杆给人感觉穿过时光隧道,回到那久远的曾经。后期处理成褪色的调掉。</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人像剪影照不难拍,而且容易出效果。基本上只要注意主体的姿势或形态就行,无关表情;当然背景必须是整个画面里较量的部分,而且周围没有其他干扰项;曝光设置最好是手动,可确保主体不会太亮,但轮廓清楚。</span><br /></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这是一张尝试双重曝光的片子,并没预谋,也没准备,在公园里散步时即兴发挥,因为那天在盼着深秋的到来。</span><br /></h3><h3>说起双重曝光或多重曝光,国内摄影师用得并不是很多,普通爱好者就更少了。而在国际上,专业的或非专业的摄影师都是经常使用此法进行创意摄影或概念摄影。</h3><h3>其方法颇为简单:在相机设置里开启多重曝光后(可以两次或多次),就可以尝试了,但是一般摄影比赛好像不收(所以拍的人少,太功利了)。如拍得好,还是能拍出自己喜欢的片子的。我拍过几次,效果令人满意。</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阴影形成的对角线,墙体上有规律的横线,主体手指的方向,构成了线条美,对角线把整个画面分成两大堆等的块面,红色统一了色调。这幅可被认为是极简风格。</span><br /></h3> <h3>这张片子尽管有一定的视觉冲击,但并不令人十分满意。</h3><h3>拍摄地点是上海民生路码头的原粮食筒仓的顶层。以富有造型特色的,有年代感的钢窗为前景,窗外则是富有现代气息的杨浦大桥,其色彩和线条都和窗框形成比较强烈的对照。这些对比是这张片子的可取之处。我自己觉得不满意的地方是作为前景之一的人物形态不够完美,左侧的人偏矮,右侧那位形态不明确,我原希望只要一位个子高一点站在左侧的位置上向外了望,但未能如愿。</h3> <h3><br /></h3><h3>让反光中的人成为整个画面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拍摄这一张时的想法。而被拍主体是墙上的一块漂亮的招牌。</h3> <h3><br /></h3><h3>又是一张背影图。对称图形里的人物最好居中。</h3> <h3>《虚实之间》</h3><h3>f 6.3 1/100s ISO 125</h3><h3>两座雕塑间相隔20米左右,6.3 的光圈足以虚化到这一程度。</h3><h3>人像摄影时,常为突出主体而采用虚化背景或陪体的手法,其模糊程度取决于镜头光圈或两者之间的距离。</h3> <h3>《屋脊》</h3><h3>画面要呈现的是世界屋脊和家的屋脊,这是类比(不是对比),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h3><h3>由于这两者具有同样的地位(重要性),光圈设为14,来获得大的景深。所以尽管用了长焦,屋顶和山顶都相当清晰。</h3> <h3>《窗含西岭雪》</h3><h3>看到这情景,很多人会想起杜甫的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或联想起这样的意境。</h3><h3>一般拍摄者会直接对着窗外的雪景一通拍,但如果你恰好背诵过或读到过老杜的这句诗,你会想办法把窗放到镜头里,一方面制造了上述意境,一方面增加了画面的层次。</h3> <h3>《门泊东吴船》</h3><h3>前一幅讲到"窗含西岭千秋雪",见到这幅图中的景色,不禁又使人想起同一首诗的后一句"门泊东吴万里船"(当然有点勉强,因为诗中指的是来自遥远的东吴的船)。</h3><h3>取景自拙政园门口。</h3><h3><br /></h3> <h3>《迎春》</h3><h3>上一辑里有一张有点类似的图《傲雪》,但这一张的处理手法不同,把堆雪的白玉兰花苞放在神色的背景中,以此突出主体;这一幅里斜向的屋檐(不同于前辑里的那张)带来一种变化,略呈三角形的构图,加上下方的开着的门,再加上往右下垂挂着的树枝,使整个画面富于变化和灵动。</h3> <h3>《生死契阔》</h3><h3>大面积的留白,背景远处隐约起伏的山峦,暮色中两个人行色匆匆,这一切一定会给观者留出想象的空间。</h3><h3>同时这也极具极简主义的特点。</h3> <h3>《残雪压枝》</h3><h3>上一幅图的画面是暖色调,这一幅则是冷色系的。画面的色调取决于表现的内容和表达的意图。前者体现一对情人(也许是夫妻)行走在暖暖的暮色里,后者则要表现的是残雪压枝的寒意,所以用的是冷色调。</h3> <h3>《穿红衣的骑行者》</h3><h3>人们经常说要拍摄时要多变换角度和机位。 此图用的是上帝的视角。 并不是航拍,而是从高楼往下拍。</h3> <h3>满树的白雪,左上的亭子,右下的覆盖着雪的船,一条不知通向何处的小河,这一组合营造出一个富有诗意的意境。构图时要注意"构建"的位置,取得画面的平衡。</h3> <h3>《文化》</h3><h3>对摄者而言,街拍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因为走在街上,一边观察,一边拍摄,常会遇到些有趣或令人深思的事。这幅图是在地铁13号线在南京西路出口处拍的。看到一串红灯笼下排着一列貌似英国白金汉宫卫队的木偶。这到底是文化的融合呢还是冲突?类似现象在中国大地上随处可见,而我认为这一切的背后都是经济思维和行为。</h3><h3>从构图上来说,此图采用的是平衡构图法和对称构图法,这两种构图一般都是从正面取景。</h3> <h3>极简摄影经常用线条作为大块面的分界线</h3><h3>取一个角度 使黑瓦看上去呈线条状 勾勒出传统中国建筑的轮廓 注意曝光的控制 使得墙体和天空一个影调 最好选阴天拍摄 这样可以在后期转黑白时避开蓝天导致的灰色 </h3> <h3>在中国 自从有了禅宗 佛教就和民众贴得很近 此图2018年2月15日(阴历2017年三十)摄于寒山寺</h3><h3>。</h3><h3>用长焦拉近主体,减少透视感,强调禅境和尘世的贴近感。</h3> <h3>张继这个名字用一首《枫桥夜泊》让这座桥,这座庙永远留在了人间,留在了人们的脑里。而《涛声依旧》是否会永久地被传唱呢,现在的90后恐怕没听说过毛宁吧。</h3><h3>这是一幅全景图,包含了原诗提到的三个主要意象:枫桥,船,钟声...</h3> <h3>我站在一座现代化公路桥上拍了这座古桥,是不是有点穿越到感觉啊。小小的姑苏城依然保留着数百座古桥。</h3><h3>构图上来讲,把桥安排在一侧的目的是让左侧的岸成为引导线,指向桥,及桥上的人,同时形成有点动态的平衡。</h3> <h3>《谈古论今》</h3><h3>两个人站在几千年前建的古城门下,肯定有一番感慨。</h3><h3>这样的画面人于物的比例很重要,人既是视觉主体,又是远古而高大的城楼的陪体,所以既不能太小,亦不能过大。还有人的形态,姿态也颇重要。</h3> <h3>《千年的足迹》</h3><h3>这座古桥建于两千五百年前,如今依然完好,我等在桥下一侧,等着一位老者经过而拍下,以此强调历史的沧桑感。</h3><h3>点,线,面的构图,特别有画面感。</h3> <h3>虽然不见马头墙,白墙黛瓦依然带有强烈的符号感,其程度不亚于青花瓷及泼墨山水。小窗的点,屋脊,墙沿的线,屋顶的面既有古典感又富有现代的韵律。黑白两色经典到无以复加。</h3> <h3>《向佛》</h3><h3>白色的漏窗,剪影的花板,黄墙形成三个层次,观者最终联想到的一定是佛性。</h3> <h3>站在马路对面,等人经过三轮车。一对母女经过,衣服颜色也不算突兀,就此及时按下快门。</h3><h3>我要说的是,摄影是个等活,你必须有耐心。</h3><h3>瓦墙,三轮,树影构成很漂亮的背景。</h3> <h3>白墙上树影婆娑,老者深色的衣服和墙体形成反差,脚上的浅色鞋沿正好被光照到,抬起的脚产生动感。</h3> <h3>《追忆》</h3><h3>典型的款式构图。穿过门洞,就是那座著名的桥—枫桥。</h3><h3>暗的门洞和亮处的背景桥突出了登桥之人。有种思幽的氛围。</h3> <h3>初二去了留园,游客如虫,好不容易蠕动到一个可以站立一会的地方。</h3><h3>古园林拍摄要领之一:人多拍局部。</h3> <h3>花窗格投下的影子也是灰常漂亮。这张摄于留园。</h3> <h3>深色的背景把浅黄的腊梅衬托得更馥暗香</h3> <h3>《古刹钟声》</h3><h3>说起寒山寺,自然想到钟声,但钟楼是很低的,只有两层。图中的宝刹是十几年前重修的。</h3><h3>很遗憾没有拍到暮色中的寒山寺,所以无法体现"月落乌啼.... 夜半钟声"的意境。看来必须再去一次在寒山寺边上住几天。</h3> <h3>《瑞光塔》</h3><h3>盘门三景之一。</h3><h3>又是利用引导线。</h3> <h3>作为意象主意诗歌,中国的古诗词多数会以物言志,每一行诗常有两三个意象,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形成某种意境。</h3><h3>图中的腊梅令人想到古人的咏梅诗,屋檐翘角则把观者穿越时光,回到李杜的年代。</h3> <h3>《礼佛》</h3><h3>题目起的有点直白,照片也拍的直白。</h3> <h3>拍古典园林里的花窗格有两种大的方式,一种是由内向外,拍窗格的剪影美,另一种自然是从外向内拍;还可以拍局部,就像这张。</h3> <h3>《瓮城》</h3><h3>姑苏古城西北角有一个水陆城门,里面有个瓮城。据说这墙是两千多年前的老物件,姑且信之吧。</h3><h3>古城墙尽量拍出年代感,下面部分被人摸得有了光泽。。那女人是把这墙当以色列的哭墙了呢,还是把自己当孟姜女了呢?哈哈哈哈,笑死人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