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儿时的年味儿</p><p class="ql-block"> ——再忆母亲</p><p class="ql-block"> 年味一年不如一年了,这是我这个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这一代人的基本共识,年还是一年复一年的渡过,年轮也是一年复一年的叠加,然而浓浓的年味儿已经变得愈来愈淡,淡的如同一杯无滋无味的白开水,再也喝不出它固有的甘之若饴。</p><p class="ql-block"> 儿时的年味儿,是一茶缸子甜味的白糖水,是一瓷碗里夹带清香味的玉米糊,是偶尔带有烧糊状的焦香。儿时的年味儿,是母亲手工捏好的丸子团丢在油锅里蒸腾起来的椒香,是透过鼻孔穿过五脏六腑的倍爽。儿时的年味儿,是母亲麻果叶子炸出来的金黄,是母亲蒸出一笼发面馒头的清香。儿时的年味儿,是母亲一人连夜赶包出来两个棑子饺子的奔忙。</p><p class="ql-block"> 儿时的年味儿,是噼里啪啦震耳欲聋的爆竹声,是骑着洋车子赶集的铃铛声,是老人家行色匆匆的脚步声,是小孩子你追我赶的嬉戏声,是不给压岁钱就不罢休的哭闹声,儿时的年味儿,是杀鸡宰鸭的哀嚎以及看门阿黄汪汪的狂吠声,是二踢脚钻天入地让孩子们惊魂不定的尖鸣声。</p><p class="ql-block"> 儿时的年味儿,是在腊八节这一天能喝上母亲用五谷杂粮亲手熬制的粥香,是腊月二十三小年那一天进入小年的忙碌紧张,是祭灶神拜天老爷土地奶奶的敬拜偶像,是洒扫除尘清洁卫生剪窗纸贴窗花迎接财神的匆忙,儿时的年味儿,是跳沙包打垃子推铁环扔瓦缸弹弹珠你争我夺的不懈较量。儿时的年味儿,就是写春联熬浆糊贴对子的满门春光,是喜悦欢乐祥和洋溢在每一个人脸上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一年又一年,年年勿相忘。难忘的是母亲的音容犹在,难忘的是少年时的虚幻梦想,难忘的是飞逝而过的韶华时光,如今母亲已经离开了我们半年多了,而我对于母亲的记忆更加难忘。过年就是回家的盼望,没有母亲的孩子仿佛断了回家的念想。娘在家在,纵使娘亲不在,也阻断不了我回家的痴想。今天大年二十六,我跪在母亲的坟前泣拜,我买了母亲生前最爱吃的蜜三刀麻片和小儿酥,我双眼婆娑眼泪汪汪:母亲,我不知道这些美食是不是您最钟爱的美食佳粮,但您的儿子今天把您生前的最爱敬献在您的面前,只想对您说一声,新年来了,请您保重,愿您在那边安康!</p><p class="ql-block"> 卷风2018.02.11</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