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历历无影像 唯将回忆寄画中

画画的老头

往昔岁月记忆画     原创4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生活在明清时代的古街道,那小瓦,木柱,门板,鹅卵石路面及青石板上独轮车毂轧出的深深沟糟……</p><p class="ql-block"> 现在回忆是那么美,那么亲切,那么漂亮!</p><p class="ql-block"> 但遗憾的是:在七八十年代鹅卵石却被挖去换成了水泥方块路面……咳!</p><p class="ql-block"> 12岁考進城里一中读书 (随后父母工作调动,搬迁)离开古镇至今!</p><p class="ql-block"> 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古街的点点滴滴又涌现在脑海里,开始用画笔将记忆中老街画出,给一块长大的朋友同学看,受到赞许,鼓励,肯定并提供一些细节。</p><p class="ql-block"> (那时在镇上没见过手提相机)</p><p class="ql-block"> 因为上班没有整块的时间画画,利用钢笔画和铅笔画这种随时能画几笔的便利工具,画了一些草图,现利用‘美篇’保存,也发给老朋友们提意见,并共同回忆美好的童年往事!</p><p class="ql-block"> (现在人的旅游热点不都是那些古城古街古村落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永远的美 </p><p class="ql-block"> 钢笔记忆画 2017.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br></p><p>过街楼 </p><p>钢笔水墨记忆画 1999.9.</p><p><br></p> <p>  </p><p> 折弯的小街 </p><p> 铅笔记忆画 2014.3.</p><p> 古街道两边的房屋,均是用木板做的墙面,</p><p>开门能做生意,上上门板就是居住房。</p><p><br></p> <p><br></p><p>《酒馆》 铅笔记忆画 2014.4. </p><p> </p><p> 酒馆在错位的十字街口。</p><p> 下门板做生意 ,这是一家供销社办的饭店。</p><p> 当年的酒店很简易,几张大方桌,大板櫈,砌一组几个灶头的明灶,厨师就在食客的桌子边:切,剁,炒……</p><p> 当年埠上名厨陶老四师傅在此掌勺。</p><p> </p><p> 烟薰燎烤,</p><p> 烟味酒味菜香味满屋环绕飘香街道!</p><p> 柴火噼啪,</p><p> 食客猜拳喊叫声不绝于耳路人相望!</p><p> </p><p> 图右:小街前行就是大戏院</p><p> 图左,是贴戏报的位置</p><p>哈😊</p><p> 小镇生活情趣浓郁!</p><p><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澡堂巷子</p><p class="ql-block">钢笔淡彩</p><p class="ql-block"><br></p> <p><br></p><p> 小学大门 </p><p> 钢笔记忆画 2013.3.</p><p> </p><p> 小学时读书的校大门,是个火神庙,背面是二层,是个戏台,学生们从大门进去,其实是从戏台下钻进!</p><p> 大门边两个很大的石狮子,被学生们爬上爬下磨的锃光明亮</p><p> 记忆中,学校门边没有写有校名的招牌 。</p><p> 图右是六年级的两个教室,有个老师带着孩子住在中间的一间房,两边是教室。</p><p> </p><p> 曾记得:升学考试前,晚上每人带个小墨水瓶做的煤油灯。下自习后,剩点煤油,倒在用纸做的小船里,来到教室南边的池塘边,(图右中)点着了,小船远去,一会功夫就烧光了……</p><p>哈😄 童趣快乐!</p><p><br></p> <p><br></p><p>小學時用的煤油燈,當年我們就是這樣的做作業。</p><p>(網上圖片)</p><p><br></p> <p><br></p><p>淠史杭纪念塔 钢笔画 2012.6.</p><p> 昔年这是一片荒岗,(文革前后几年曾和街道的小伙伴们 在此附近拾柴扒草挖麻根。)</p><p> 今日建立了一座纪念塔,(酷似黄鹤楼)</p><p> 以记念中国的第二大运河……淠史杭总干渠</p><p> ( 曾带 建筑学的同学在此写生 )</p><p><br></p> <p><br></p><p>钢笔画 2012.6.</p><p><br></p><p>徐向前元帅于1932.3~5.</p><p>在此围歼国民党军,</p><p>此乃四十八天大战纪念塔</p><p><br></p> <p><br></p><p>难忘少年读书时</p><p>铅笔记忆画 </p><p>  文革前读初中,那时除了到照相馆拍一张一寸的证件照外,好象同学中没人在校院里拍过照,现微信群里的同学建议我:</p><p>画一张当年的校园图</p><p> 六安一中 (当年名:安徽省六安高级中学)</p><p><br></p><p> </p> <h3>难忘少年读书时 (2)</h3><h3> 钢笔记忆画 2000.2.</h3> <p><br></p><p>難忘少年讀書時 (3)</p><p>鋼筆記憶畫</p><p><br></p> <p><br></p><p>難忘少年讀書時 (4)</p><p>  當年一中的校長室,教導處,實驗室,學生寢室都是一層,青磚牆大瓦頂,極具五十年代公用建築特點。</p><p> 教室是兩幢二層樓,在當時的城內所有學校中是唯一的楼房!</p><p> 實驗室裏兩個同學一臺顕微鏡,在老師指導下做試驗,條件真好!就是對比今天,這條件:哈😄 也是鋼鋼的!!</p><p> 這些都給少年的我心中刻下永遠的美好!</p><p> 現在回憶畫出來和同學校友共同回憶!</p><p> </p><p>(我們在這裏安靜地快樂的學習了兩年,不幸地遇上了‘文革’! 夢…破了……上山下鄉 ’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從此命運被改變!!</p><p> 我們被稱為:知識青年,實話實說:我們真的有知識嗎?66.67.68高中生:66.67.68的初中生,書讀的很少。現今的孩子們都是有著:学士,碩士、博士學位,哪裏瞧得起這些初、高中生……,但八九十年代許多的文章卻稱這些人:老三届,是企業、單位的頂梁柱!现在想想真是既興奮又悲哀!!)</p><p> </p><p> 說明:為了畫出更多的景,用的是俯視鳥瞰畫法,請諒解。這和我們少年時仰望樓房的角度不同,哈😄 圖或許與你的記憶不一。</p><p><br></p> <p><br></p><p>难忘当年知青的日子</p><p> 钢笔记忆画 1999.3.</p><p>这是我当年知青插队住的小屋场景。</p><p>每一物件均为真实再现!</p><p> 灶台,床,桌均是用土坯砌的,是我自己砌的。</p><p>床是山上砍的小松树扎的,桌面也是用麻楷扎平,上面用泥巴泥平放上旧报纸。</p><p> 哈😄 凑合着过了几年……</p><p><br></p> <p><br></p><p>我住的茅草屋</p><p>(图右一间,进出从队长家小院门(图左)这也是队长的深谋远虑,后来我到学校教书,这房子就队长的啦!哈😊队长聪明人!当年盖房说要照顾我……))</p><p><br></p><p>钢笔淡彩记忆画</p><p><br></p><p><br></p> <p><br></p><p>假日的乡村小学</p><p> 钢笔记忆画 2000.1.</p><p> 1968.12.下放农村,在生产队做农活,</p><p> 1972.2.大队安排到小学教书。</p><p> 爬竿是我亲手做的;(向家有竹园的学生要的)单扛是自来水管,向修机场的部队要的;(他们经常来校玩,互相借书看)乒乓球台是我们几个年轻老师用土坯砌的。</p><p> 没化学校一分钱,体育用具全啦!</p><p> 我组织训练了红缨枪队,公社武装部长带着参加民兵工作会议的所有人员来看表演,给予很高的评价。</p><p> 在批林批孔中,我连续一个月每天步行近二十里去公社画大批判漫画。</p><p> </p><p> 由于教书工作出色,</p><p> 我被公社党委批准 加入 党组织!</p><p> 这也是对我农村六年的评价!</p><p> </p><p> (農村六年,生產隊和學校都沒有電燈,全是煤油燈)</p><p><br></p> <p>  当兵的日子 </p><p> 钢笔记忆画 2000.1.</p><p> </p><p> 突然想到:连续两个除夕夜,俺在山上弹药库站岗。哈😄,现在的话:中奖啦!!</p><p> ………</p><p> 1975年的秋冬,團裏叫我搞美術創作,實話實說:那時畫的不敢見人。趕鴨子上架,住在團招待所,沒日沒夜畫了幾張,又刻了一張黑白木刻 ……</p><p> 運氣來了:濟南軍區一個師或軍級單位選一至二個美術骨幹:參加軍區~美術創作學習班……,那個夏天,我的畫是飛躍!突悟,哈😄大長進!好像上了個研究生班!</p><p> ………</p><p> 那年:團裏組織了宣傳隊,編了一些對口劇,三句半,舞蹈類的節目到下面連隊演出。</p><p> (我參加演出,拉很大的低音二胡,如下面網絡圖所示)</p><p> 特別記得:很熱的天,各團宣傳隊到青警匯演,未結束,毛澤東去世。我接到團裏命令,立即回團,布置:毛主席紀念靈堂!</p><p> (記得非常清楚:突然那幾天拉肚子,不敢休息,邊吃葯,邊寫畫……)</p><p><br></p> <h3>俺也是當年的 ‘’兵哥哥‘’ 哈😄</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俺拉的就是這樣的:大低音二胡 </p><p class="ql-block">(网络图)</p><p class="ql-block"><br></p> <p><br></p><p>參展,登載的畫</p><p><br></p> <p><br></p><p>老人家去世后画的</p><p><br></p> <p><br></p><p>小城之家 铅笔记忆画 2014.6.</p><p><br></p> <p><br></p><p> 《小城之家》</p><p>房子的外面</p><p>七十年代</p><p><br></p> <p><br></p><p>三十年小院之回忆</p><p> 钢笔淡彩记忆画 </p><p> 2014.5.</p><p><br></p><p>住了三十年的小院,</p><p>满满的情意难忘!</p><p><br></p><p>拆迁让多少人失去了温馨的小院……</p><p>城市千篇一律的钢筯水泥森林,冷冰冰……</p><p>看了A城知B城,</p><p>路 一樣寬,</p><p>樓 一樣的標準圖集,</p><p>風格 一樣象火柴盒</p><p>變化有多少?</p><p><br></p><p>没了特色,</p><p>没了风情,</p><p>也没了邻里相互来往的欢乐……</p><p><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无 题 </p><p class="ql-block"> 钢笔室内设计草图 2011.5.</p> <p><br></p><p>老照片</p><p>小学校边的大渒塘</p><p><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篇已豋《今日头条》2018.6.10.</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篇每幅回忆画</p><p class="ql-block"> 均复印 给儿时邻居、同学、战友、家人</p><p class="ql-block"> 征求意见:</p><p class="ql-block">大家看看 :这是什么地方?</p><p class="ql-block">回答:像!</p><p class="ql-block"> 哈😊 定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p><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前,私人几乎都没有照相机,</p><p class="ql-block">我为很多政府部门画过宣传画,</p><p class="ql-block">如:总工会,市直党委,</p><p class="ql-block">教育局79-81年迎高考宣传画,</p><p class="ql-block">建市十周年,</p><p class="ql-block">八四年‘严打’成果展,</p><p class="ql-block">省第一届商品展销六安馆</p><p class="ql-block">省第一届房地产商品房展六安馆</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每年都有多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没相机</p><p class="ql-block">也没有留下资料照片</p><p class="ql-block">遗憾!</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