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年味,舌尖上的非遗文化 “颛桥桶蒸糕”— 颛桥小学三(1)“Super Star”小队研学活动

姜玲玲

<h3>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传统的节日,合家团圆,共度良宵。亲情,融融的爱意,构成了年味的源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扎根心中、生生不息......</h3><h3>过年的诱惑,过年的味道,其内在永远不会改变;过年的味道是一种回归的温暖,是亲人间汇聚弥漫而来的情感寄托......无论是风格独特的地方传统美食,还是别具特色的自家美味,都汇聚成每一位中华儿女内心深处不可替代的年味!</h3> <h3>我们所有人的根,其实都在乡村,区别只在于远近深浅。这些年城乡关系在急速变迁和重塑,乡村的形态和命运也呈现出极其复杂的多样化,美丽繁荣的新农村也好,凋敝萧索的老家也罢,都更像是映衬繁华城市的巨大而沉默的背景,而春节,让背景化为前台,让记忆再次被触摸,让起点重新被尊重,顺藤摸瓜,我们颛小三(1)中队&quot;Super Star&quot;小队于2月10日上午,来到了颛桥桶蒸糕的传承人—宋爱华老师家的蒸糕制作坊。</h3> <h3>怀着对宋老师无比的敬佩,颛小三(1)中队&quot;Super Star&quot;小队带着自己的弟弟妹妹,爸爸妈妈给宋老师及其宋老师家人送上了新年的祝福。让传统节日在回归自然中热闹欢乐,因为传统里有着中华民族的根基。</h3> <h3>颛桥桶蒸糕是本地民间一种由手工制作的传统糕点食品,它由糯米粉和粳米粉再按适当比例掺水拌合,加入适量的糖或甜品佐料,然后逐次装入木制糕桶,隔水用高火连续蒸煮而成。它口感松软、香糯,味道清甜,是颛桥百姓重阳节、春节等重大节日的喜爱糕点食品,具有浓郁颛桥地域风味。</h3><h3>据宋爱华老师介绍,桶蒸糕是大米和糯米按一定比例混合磨粉制成作的,两种米的最佳比例依靠长期的手工经验摸索得来。两种米配比好后,还要掺入些白糖,拌匀,再放着&quot;醒&quot;个3-4小时。&quot;要米和糖充分融合,吃起来才清甜。&quot;蒸之前还要把大块的粉块搓碎,过筛,蒸的火候、时间都有讲究,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桶蒸糕的制作工艺,还没尝到桶蒸糕的小伙伴们先解解眼馋吧!</h3> <h3>第一步:揉搓糯米粉</h3> <h3>第二步:筛选糯米粉</h3> <h3>第三步:一层层洒糯米粉,红糖</h3> <h3>第四步:上炉灶蒸熟</h3> <h3>第五步:用棉线将糕和木板分离</h3> <h3>第六步:热气腾腾,象征着一年更比一年高的桶蒸糕出炉啦</h3> <h3>"从兴趣入手"是地方文化得以传承的关键,从而在各方面的制作流程中,让我们一起走近传统、亲近传统。年味,就是我们记忆深处家乡的味道。在祖国各地,从南到北,年味可谓多姿多彩……</h3> <h3>静静地寻觅童年记忆中挥之不去的过年的味道。它是洋溢着亲情的一种感觉,是我们对美味食品的渴望,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h3> <h3>在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吃着年糕时,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温顾了关于&quot;年糕&quot;的故事:</h3><h3>相传春秋战国时,吴王夫差建都苏州,终日沈湎酒色,大将伍子胥预感必有后患。故伍子胥在兴建苏州城墙时,以糯米制砖,埋于地下。当吴王赐剑逼其自刎前,他吩咐亲人:&quot;吾死后,如遇饥荒,可在城下掘地三尺觅食。&quot;伍子胥死后,吴越战火四起,城内断粮,此时又值新年来临,乡亲们想起伍子胥生前嘱咐,争而掘地三尺,果得糯米砖充饥,从那以后,苏州百姓为纪念伍子胥,每逢过年,都以米粉做成形似砖头的年糕,渐渐地,过年做年糕,吃年糕相沿成习,风行各地。</h3> <h3>守望传统,长存敬畏之心,长践感恩之行,这是一种被我们忘却了太久的积极,今天的寻年味活动中,我们一起重拾记忆中的年味,甚至对年味有了更深层次的体验与理解。春节的特别之处,它驱使我们让疲惫奔跑的身心停下来,回归到生活与精神的原乡;它鼓动我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重新认识、评估和建立与周边环境、与前尘后世的奇妙连接。我的颛桥,美翻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