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名与利,相违者也</b><br></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船山遗书》读摘(62)</div><div><br></div><div> <b>名与利,相违者也;实与名,末相违而始相合也。</b></div><div> 这句话收录在《读通鉴论•卷九•献帝•十一》(《船山遗书》第九册第191页),评论的是汉献帝时期,曹操与袁绍在迎接汉献帝方面名与利的区别。</div><div> 据史料记载,公元195年,董卓被王允设计杀死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率领部队攻陷长安,汉献帝被迫外逃,在曹阳一带被李傕等人追逼。</div><div> 袁绍手下的谋士沮授劝说袁绍:“将军世代担任朝廷宰相,历代以忠义辅助国家,现在天子四处流离,你应该去西边迎接皇上,将邺县作为皇宫,挟制天子而号令诸侯,畜养兵马来讨伐不向王庭朝拜的人,有谁能够抵御呢?”袁绍准备听从沮授的计策。淳于琼阻止说:“汉朝王室衰败,为时很久了。现在想振兴王室,不也太难了吗?再说,英雄同时兴起,各自占领州郡,动辄有上万人。现在接来天子,动不动就要上书奏闻皇上,服从则权力太小,不服从则违抗皇命,这不是一种好办法。”</div><div> 袁绍没有接受沮授的劝说,而是采纳了淳于琼的建议,没有去迎接处于危难困苦之中的汉献帝。</div><div> 与此同时,曹操却接受了谋士荀彧的建议,把汉献帝迎接到许昌,甘愿俯首称臣,继续尊汉献帝为皇帝,一切国度礼仪仍然延续以往,那个时候,曹操的日子确实不好过。</div><div> 船山先生对这一段历史,有过经典描述和评论,他说:<b>“故曹操迁许以后,外而袁绍恥太尉之命,内而孔融陈王畿之制,董承、刘备、伏完、金禕交起而思诛夷之”</b>(曹操迎接天子到了许昌之后,在外,袁绍耻于接受委任他为太尉一职,伺机进攻;在内,<u>孔融</u>①想通过建立王畿制度来限制他;董承、刘备、伏完、金祎此起彼伏都想诛杀他。)</div><div> <b>“入见殿中,汗流浃背,以几幸于免;与绍之恣睢河北唯意欲为而莫制者,难易之势,相悬绝也”</b>(曹操进入殿中晋见汉献帝时,总是紧张得汗流浃背,几次都幸免于难。曹操所处的环境,与袁绍在河北肆意妄为,没有人能制止他相比,有天壤之别。)</div><div> <b>“苟不恤其名,而唯利是图,则淳于琼之言,安知其不长于荀彧哉?假令<u>衣带诏</u>②行,曹操授首于董承、伏完、金禕之手,则授、或之谋,岂不适为琼笑?”</b>(假如曹操不在乎虚名,而只是唯利是图,那么淳于琼所说的话,怎么知道不比荀彧的建议更好呢?假如汉献帝诛杀曹操的衣带诏施行,董承、伏完、金祎杀掉曹操,那么荀彧的计谋,岂不正好被沌于琼耻笑了吗?)</div><div> <b>“而非然也,出天子于棘篱饥困之中,犹得奉宗庙者二十余年,不但以折羣雄之僭,即忠义之士,怀愤欲起,而人情之去就,尚且疑且信而不决于从也” </b>(而事实并非这样,曹操把天子从威困饥饿之中救出,还使他居天子之位,奉宗庙二十余年,不仅使群雄的僭越之心成为不可能,即使是一些心怀忠义之士,想起兵征讨曹操,但人情的去就都处在半信半疑、犹豫不决,不知道听从谁的境地。)</div><div> <b>“琼之情唯利是图,受天下之恶名而不恤,绍是之从,欲不亡也,得乎?”</b>(淳于琼的想法唯利是图,受天下之恶名而又不在乎,袁绍听从了他的建议,想不被消灭,可能吗?)</div><div> 简要分析一下淳于琼和荀彧的计谋,淳于琼追求的是“利”,而荀彧追求的是“名”。关于名和利的关系,船山先生说:<b>“故名者,延夫人未绝之秉彝于三代之下者也</b>”(所谓名,是延续了夏商周以后人们尚未弃绝的对天道的执守)。<b>“名与利,相违者也”</b>(名和利,是相互排斥的)。</div><div> <b>“夫无君之心,操非殊于绍也,而名在操,故操可以制绍,而绍不能胜操;操之胜也,名而已矣”</b>(在根本不把天子放在心上这一点上,曹操和袁绍并没有区别。但忠君之名在于曹操,所以他可以借此控制袁绍,袁绍因此不能战胜曹操。曹操之所以能够战胜袁绍,就是因为他有忠诚天子之名)。</div><div> 其实,曹操迎接汉献帝到许昌,并继续拥立他为皇帝,并不是真心效忠天子。或者在曹操羽翼尚未丰满之时,还没有表现出自己想凌驾于天子之上的意思。待到后来,曹操的势力足以掌控朝政,并蔑视群雄的时候,他的野心才逐渐暴露出来。当初迎接汉献帝只是为了名,为了能够“挟天子令诸侯”,而不是真实的想效忠汉献帝。</div><div> 关于曹操拥立汉献帝是“实”还是“名”,船山先生进行了评论:<b>“实与名,末相违而始相合也”</b>(名和实,开始的时候是结合在一起的,而最终也是相互排斥的)。</div><div> 区区点评:曹操拥立汉献帝肯定是为了“名”,因为有了这个名,能帮助他快速发展自己的势力,而消灭对抗自己的势力。但是,尽管曹操没有效忠汉献帝的这个“实”,但却终身未敢破坏这个“名”。</div><div><br></div><div><br></div><div>注解:</div><div> ①孔融(153年-208年),字文举。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是孔子的第19世孙,少有异才,勤奋好学。汉献帝时期,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后兼领青州刺史,在汉末三国时期也是一方诸侯。</div><div> 孔融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后因触怒曹操而为其所杀。</div><div> 孔融让梨:《后汉书·孔融传》曰:“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div><div> ②衣带诏:即藏在衣带间的秘密诏书。</div><div>v 据《三国志》中记载,"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即:“汉献帝的舅舅,车骑将军董承对外宣称接受皇帝衣带中的密诏,要杀掉曹操”。</div><div> 该事件的起因是,曹操迎奉汉献帝迁都许昌后,挟天子令诸侯,与汉献帝的矛盾日趋加重。汉献帝用鲜血写出诏书缝在衣带里,秘密传给董承,希望董承联络一些忠于汉室,反对曹操的人能帮助汉献帝除掉曹操,恢复汉献帝的皇帝职权。</div><div> 董承对外宣称接受了汉献帝衣带中密诏,与种辑、吴硕、王子服、刘备、吴子兰等筹划谋杀曹操。建安五年(200)正月,事败被诛。</div><div>该事件存在历史悬疑:《三国志》和《资治通鉴》都对衣带诏的真实性表示了怀疑,不能确定是汉献帝真的写下了衣带诏,还是董承自己矫诏。</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 v2018年2月10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