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阳光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深切怀念英年早逝的同事张小伟 </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2018年2月6日,农历腊月二十一,立春第三天。雪后的天空格外澄澈,初春的暖阳静静地升起,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天。小城的每个角落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在这样一个喜庆祥和的日子里,街道、商场、超市、菜市场,人来熙往,热闹非凡。而我的同事张小伟却突然安静地倒在了病床上。</p><p class="ql-block"> 这一躺,再也没有醒过来。腊月二十二小年前一天的凌晨,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高山止,流水逝。同事们的心被这突如其来的噩耗,撕成了无数碎片,在清晨的冷风中,纷纷撒向平时寂静的微信群,一串串流泪😭的表情肆意刷屏。我们怎能相信早晨走进单位的人,忽然间已阴阳两隔?我们无法接受一个年轻的生命,会那么轻悄悄地离去!</p><p class="ql-block"> 总以为死亡距离我们很远。一个朝夕相处的人溘然长逝,让我们更真切的体会到生命脆弱蝶衣。同事们在无奈与痛心中哀悼:"走了你,酒少了香;走了你,路少了情。走了你,话少了色......"可是,这样的温情,小伟已无力回应。</p><p class="ql-block"> 高山流水,简单的四个字,只一眼,琴声便悠扬地萦绕耳边。"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多么美妙的相遇。子期故,伯牙摔琴绝弦,留下千古遗憾。</p><p class="ql-block"> “高山流水”,美好的字眼,熟悉的QQ昵称,它曾陪伴小伟在机关工作群、系统业务群、办公室同事群,生机勃勃地活过十二年。可是,一夜间它与那个灰灰的头像,将永远的沉寂于大家的心底。</p><p class="ql-block"> 默默地注视着同事传于微信圈的一组照片,眼睛有些酸涩。照片里的小伟,或身处教学研讨会场,凝神聆听;或置身课堂,专注地观课;或坐于办公桌前,平静地望着拍照的人;一张十多年前的合影照,小伟神采奕奕,像生前一样,对每个看着照片的人微微地笑着。这张合影提醒我们,曾经的他也拥有过一头浓密的黑发;如今深深驼下去的后背,曾经也挺拔过。目光落在他与同事搞怪的照片上:那弓着的腰,横跨出的马步,反剪于后腰的左手,伸向同事脸颊的一坨干牛粪,一切都令人忍俊不禁。当初草原同行时的快乐,瞬间就浮现在眼前。长亭古道,天涯芳草依旧碧连天。而逗我们捧腹的人,却已撒手人寰。</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生命是一张空白的纸,可以画痛苦,可以画幸福,也可以画圆满。被大家公认为才子,自称为瓜子的小伟,用他年轻的生命,在这张白纸上留下了浓重的色彩。或许是因为太累,他仓促地卸下半生的疲惫和风尘,轻轻地走了,走得匆忙,走得决绝。以致于哀悼他的诗文铺天盖地淹没着朋友圈。友人们称颂他对工作的废寝忘食;追忆他对身边人的古道热肠;诉说他对生活的豁达乐观;甚至怀念他时常眯着小眼狡黠的笑容。小伟所有的优秀,所有的好,已幻化成一篇篇动人的文章,撕扯着同事亲人们脆弱的心。我不想重复回忆,却不知道拿什么样的文字去祭奠那个远去的灵魂。</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犹记,2008年10月,我与小伟的名字同时出现在一份工作调动函上。从此,我们成了同事。</p><p class="ql-block"> 一起共事多年,却从没有同坐于一间办公室。七零后的他思维敏捷,博学睿智,风趣幽默;而我老气横秋,呆板木讷。这些,都注定了我们之间的相处,多了敬重与客气,少了诙谐与调侃。偶尔他也与我开玩笑:"你也是我们‘胡成’乡的人。"我否认,他便笑言:"嫁给陈户人,就是半个‘胡成‘人。"他是一个会制造快乐的人,每次下乡听课,尤其是每年暑期的小学毕业质量检测阅卷,深夜返回途中,我们所有的疲惫,都会在小伟带来的笑声中消散。有一次我问他:"小伟,你这么白,让我们这些黑皮肤的女同事咋活呀。"他呵呵地笑出了声:"我是瓜子,脸白能干啥。"</p><p class="ql-block"> 犹记一个多月前,我们参加了一次某中学牵头的教学研讨活动。学校聘请的专家做了一个多小时的报告后,说有问题要问。他环视会场一周后,手指竟然远远地点到了我。推辞无果后,我是笑着走上台的,自认为听得还算认真不会有啥差错。没想到专家的问题是:"我今天讲的题目是什么?"那一瞬间我傻眼了。坐在第一排的小伟示意我看身后的电子屏幕。回头一看,发现一个字号很小,但却非常“高大上”的长长的题目。总是信奉不知者无罪,所以仍回答:很抱歉!我没记住。专家说后面还要叫我上台。风趣幽默带给人快乐;戏谑调侃有时令人难堪。小伟属于前者。把诸如"闷骚"之类的网络俗语,带进课堂送给老师或者学生,更是教育者的大忌。由于无法接受"专家"当着几百教师的面对我调侃,当他第二次叫我上台的时候,尽管知道答案,依旧倔强地连续几次说了几个"不知道"。我微笑着配合了"专家"把我当作学困生进行的戏谑,微笑着接受了台下老师们的哄笑。但是,从心底里却觉得对不起一同前去的领导和同事,我为给自己的团队丢脸而内疚。</p><p class="ql-block"> 小伟应该了解我的性格,或许担心我为此郁闷。活动结束后他安慰我:"别放在心上,题目是啥,我也没记住,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听众记不住就说明不好。"当天下午小伟主持的另一场活动结束时,夕阳正好透过拱形的窗户,温暖地洒在会议室的桌上。小伟弓着腰,斜着身子,迈着与他年龄极不相称的步子,像个小老头一样走在前面。我用手机拍照时,他回头笑了一下,忽然就为他的未老先衰感到惋惜。或许是因为婆婆2016年脑梗出院后,一直行动不便,所以对他的身体状况非常担忧。</p> <h3> 犹记上周四的早晨,小伟来我们办公室坐了两个多小时。那天他的话很多,他说了自己小学的成绩,初中的淘气,初二数学的不及格,还说起了师范和教育学院的同学,有的是我们共同的熟人,有的我不认识。他说初中的数学老师是自己生命中的贵人。也许我们都有待嫁的女儿,他说的更多的是女儿的婚事。我们谈到回老家过年太冷,就想起了三亚,我打开手机给他看了在三亚拍的照片和视频。他说以后有机会也要到天涯海角去看海。那天他的情绪不是很好,直到下班时间我提醒该回家吃饭了,另一个同事走进来,他才离开。那天是十年来我们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深谈。隔了一个周末,再见时他已不省人事。春暖花开,面朝大海,终究成了他永远不能实现的梦想。</h3><h3> 犹记那天我们十几个同事守在医院的情景,我们站在医院的走廊,期望有奇迹出现。黄昏时分,小伟躺在病床上,护士正在为他做手术前的准备。他紧闭双眼,半裸着身体,一块白布遮在腹部,斜阳把他的身体映得像雪一样白。那一抹雪白深深地刺疼了我们的眼睛。那一刻,真想上前踢他一脚:"小伟,你个瓜子,赶紧醒来穿上衣服吧,你裸露的双腿被这么多女人看到了!"其实,走进医院的病人,有谁还会顾忌面子和尊严?只要活着就好。有同事说他看到小伟眼角有泪,听着心下凄然!或许这一滴清泪在冥冥之中,无声地诉说着他对亲人的不舍,对生命的眷恋。</h3><h3><br></h3><h3> 【三】</h3><h3> </h3><h3> 十年的时光,值得用一生去回味。一起走过的学校,进过的课堂,评过的课,共同参与过的教研活动,数不胜数。岁月的长河奔腾不息,卷走了小伟年轻的生命,也卷走了我们大家一起走过的那些忙碌,充实,偶尔也有些迷茫的日子。</h3><h3> 所有祭奠小伟的文章都写到了他的笑脸,他的豁达。或许他也懂得:快乐是用来分享的。所以,展示给大家的都是快乐的一面。可是,翻看他的微信圈,从间或发出的那些生活感悟"人到中年死不得,谁人与我共担忧?""人生苦短,总会到站。"零星地可以感知到他平静的笑容背后,隐藏着深深的苦。</h3><h3> 没有岁月可回首。从此,无论是幸福快乐,还是痛苦烦恼,一切都如尘埃,与小伟无关。而留给亲人的却是挥之不去的伤痛,天涯海角有穷时,惟有相思无尽处。孤儿寡妻,年迈的父母......乍暖还寒时,最难将息。</h3><h3> 此刻,当我坐在桌前,敲击键盘的时候,耳边总是回响着小伟女儿撕心裂肺的哭喊:"爸爸,你去哪了啊"</h3><h3> 是啊,昨天是传统小年,小伟,你这个瓜子,究竟去哪了?在喜迎灶神的日子,我们站在春天的路口,却再也等不来有你的春暖花开。你是否知道,我从小到大除去送别离世的五个至亲亲人之外,这是第三次参加葬礼;你是否记得,那一次我们把车停在肖金路口,给我买酒往身上抹的事情?这一次,我不敢去,却又很想去。终于,我浑身上下涂满了酒,带着一身酒气站在长长的送行队伍里,却没勇气走进那个躺着你的农家小院。冷风挟着尘土卷过,洁白的纸花在风中簌簌作响。我站在有雪覆盖的麦地里,泪水与雪水打湿了棉鞋,也淋湿了我们瑟瑟发抖的心。</h3><h3> 2017年6月,你为《西峰教育》写下卷首语:"心系西峰,我们用真,用善,用美,一手描绘未来;情洒教育,我们相识,相知,相守,一起茁壮成长。"白纸黑字,那期带着墨香的杂志仍置于案头,你却成为不能践行诺言的人。</h3><h3> 【四】</h3><h3><br></h3><h3> 忽然想起女儿听过的一首歌《三寸日光》,音色一般,旋律也很简单,不是我喜欢的类型。第一次听到时,细细读歌词,终于明白打动自己的是那句"不再看天上太阳透过云彩的光,不再找约定了的天堂,不再叹你说过的人间世事无常,借不到的三寸日光"。</h3><h3> 三寸日光也好,一米阳光也罢,我们能攥住的,应该攥住的,是阳光般的心情和健康的身体。逝者已矣,生者如斯。且行且珍惜!</h3><h3><br></h3> <h3><a href="http://mp.weixin.qq.com/s/d7xOpY9Z1M-rVO2niPXh6g"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春天里,回望陇东黄土高原《毛寺的冬天》</a><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