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蒋勋,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听他讲书时,会被他的声音吸引。早知他的书也不错,今日读完,果真如此。</h3> <h3>本书有六篇文章,写了六种孤独,分别是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思维孤独、暴力孤独和伦理孤独。纵观全书,涉及领域之多,文字之细腻,见解之独到,显示出作者关注涉猎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书中关于对孤独的阐述,分别与他多部小说中的人物事件相呼应,使得在一定情景中,从人性的角度更加透彻并清晰理解了人物事件的背后,具化了对于孤独的理解。</h3> <h3><font color="#010101">老师说过,看书多的人内心会多少有些孤独。起初我并不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这也是促使我看这本书的真正原因。随着看书逐渐增多,我发觉在看书时,我竟是那样的平静、充实,内心充满了喜悦,并且这种感觉会促使我一本一本不停地看下去。在本书序中,作者写到:孤独的核心价值是____跟自己在一起。看到这段文字时,我顿悟了。近两年,我越来越喜欢独处,尤其喜欢独自出游,其实是喜欢上了跟自己在一起的感觉,喜欢聆听自己内在的声音,喜欢做自己的朋友,喜欢更爱自己多一点。好像在这个过程中,我更清明,更理智,更容易思考。</font></h3> <h3>作者说,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这句话似乎戳中了我,有段时间独自一人的时候,总萦绕着一种空虚、无助和浮躁的感觉。现在明白了,因为害怕和排斥孤独,想要快速打破孤独,恰恰正是造成巨大孤独感的原因。在当今越来越浮躁的社会,面对信息的爆炸和各种现代工具的应用,看似热闹非凡的场面背后多数都隐藏着一颗孤独的内心。而我们真正要做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和如何尊重孤独。</h3><h3><br></h3><h3>作者说,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一种自豪的孤独,不需要别人依然能够获得内心的满足。唯有孤独才是圆满的,孤独是一种福气,没有和自己独处的经验,不会懂得和别人相处。怕孤独的人会寂寞,越是不想处于孤独的状态,越是与孤独处在一个种完全对立的状态,那就越寂寞。人在某种寂寞的状态时,会变得非常神经质,敏锐到能看到一些预兆,而使得假象变成真相。</h3><h3><br></h3><h3>扪心自问,在取悦他人,迎合社会的同时,你多久没有和自己好好相处了?</h3><h3><br></h3><h3>试着做“完整自己”,生命里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写诗给自己,与自己对话,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h3><h3><br></h3><h3>唯有这样的生命,走出去时才不会慌张……<br></h3> <h3>以下依然是书中的部分观点,有些内容似懂非懂,期待重温的时候能够释然。</h3> <h3><font color="#010101">情欲孤独:</font></h3> 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是鼓励特立独行,让每一种特立独行都能找到存在的价值,当群体对特立独行做最大的压抑时,人性便无法彰显了。<div><br></div><div>我母亲和许多母亲一样,一直握着一把剪刀,专门剪孩子的头发,比中学时代教官手中那一把更厉害,这一把看不见的剪刀叫做“爱”或者“关心”。因为这把剪刀,母亲成为我走向孤独的最后一道关卡。自以为是的保护,其实是在伤害他们的孤独感,使孤独感无法完成。</div><div><br></div><div>当你可以和自己对话,慢慢的存储一种情感时,你便不再孤独,当你不能这么做,永远都在孤独的状态。你跑得愈快,孤独追得愈紧。</div><div><br></div><div>所有你认为可以简化的东西,其实都很难简化,反而需要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与自己对话,使这些外在的东西慢慢沉淀。你将会发现每个人都可以是你的另外一半,因为你会从他们身上找到一部分与生命另外一半相符合的东西,那时候你将更不孤独,觉得生命更富有,更圆满。</div><div><br></div><div>孤独是不孤独的开始,当惧怕孤独而被孤独驱使着去找不孤独的原因时,是最孤独的时候。</div> <h3>语言孤独:</h3><h3><br></h3><h3>听者是一个很迷人的角色。</h3><h3><br></h3><h3>每个人都在说,却没有人在听。</h3><h3><br></h3><h3>人类的语言文字可以有两种极端的发展,一端是发展成为诗,另一端就是发展成为法律条文。准确的语言本身是一种吊诡,我们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越来越准确,语言就丧失了应有的弹性。</h3><h3><br></h3><div>模式化后的语言和思想分离了,只剩下声音,而这些声音无法在生命中产生意义。</div><div><br></div><div>苦修面壁的沉默,就是一个人的孤独语言。当你静下来,处于孤独的状态,内心的语言就会浮现。你不是在跟人沟通,而是与自己沟通时,语言会呈现另一种状态。</div><div><br></div><div>我们希望用语言拉近彼此的距离,却又怕亵渎,如果不够亲近,也会疏远,于是我们用的语言变得很尴尬。</div><div><br></div><div>看一本小说,不要看他写了什么,要看他没有写什么,如同你听朋友说话,不要听他讲了什么,要听他没有讲什么。</div><div><br></div><div>语言本来就是两面的刀,存在一种吊诡。一方面在传达,一方面在造成传达的障碍。</div><div><br></div><div>我想说的是一种语言的孤独,当语言不具有沟通性时,语言才开始有沟通的可能,也就是语言不再以习惯的模式出现,不再如机关枪、如炒豆子一样,而是一个声音承载着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思想的时候才是语言的本质。</div><div><br></div><div>愈多的语言就有愈多的误解,愈多的语言就有愈多的偏见,愈多的语言就有许多纠缠不清的东西。这个时候需要孤独的力量,让大家沉淀,然后清明。</div><div><br></div><div>暴力孤独:</div><div><br></div><div>一个社会里,当人性的面向是丰富的时候,不会以现实的输赢作为偶像选取的依据。</div><div><br></div><div>成功的人走向现世和权力,在现实和权力中,他将无法再保有梦想。</div><div><br></div><div>完成美学的诗,需要孤独感,可是现世的繁华难以保持孤独感,所以我说“革命者”是现实的失败者,因为他们没有成功而保全了革命的孤独。</div><div><br></div><div>有些人喜欢看高空弹跳、赛车极限表演,都是在借助观赏他人的冒险,发泄自己生命潜意识里的暴力倾向。</div><div><br></div><div>青少年的身体刚刚发育,内在原始的暴力欲望会爆发出一股征服的力量,那是原始的人类在自然和旷野中,以体能保护族群的遗传基因,在现代人身上没有完全消失,只是今天我们用道德将暴力划分为不好的、不对的,于是一种在原始社会里伟大的情操变成一种被禁止的行为。</div><div><br></div><div>在青少年的世界里,所有的行为都可能与暴力有关,因为他的身体发育之后,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其心智的成熟度,又还不能控制这股力量,使他好像觉得身体是要去做某些事情,必须让他的手和脚也去做那些事情,才会觉得开心。我们需要一个空间,帮助他们将暴力转化为美学。一旦暴力被提升为美学的层次后,反而是最不危险的状态,无论是性或暴力,在被压抑时才是最危险的。</div><div><br></div><div>思维孤独:</div><div><br></div><div>两种结论性的答案,对或者不对,是两个极端,中间才是思辨的空间。我们很少与人进行思辨,只是急着发表结论,当对方的结论和自己不一样时,就是举拳头决定了。因为缺乏沟通的耐心,思维的过程完全被简化了,思维最大的敌人大概就是结论。</div><div><br></div><div>思辨的过程是什么?就是一个人在做周密的思考前,不会立刻下结论,他会从各种角度探讨,在从推论的过程中,整理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儿童要在游戏里学习,因为游戏本身就是思辨的。</div><div><br></div><div>我们很容易被媒体牵着鼻子走,因为我们的判断力和思考力都越来越弱。</div><div><br></div><div>思维孤独是六种孤独里面最大的孤独,作为一个不思考的社会里的一个思考者,他的心灵是最寂寞最孤独的,因为他必须要先能忍受他所发出来的语言,可能是别人听不懂的,无法接受的,甚至是别人立刻要去指责的。作为孤独者,他能不能坚持着自己的思维性是很大的考验。</div><div><br></div><div>成见,包括你既有的知识,你的知识就是你思维的障碍,因为知识本身是已经形成的观念,放在思维的过程中,就变成了“成见”。</div><div><br></div><div>庄子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先回来做自己,然后你对社会的有用才有意义,如果你自己都不是自己了,只是被社会机器利用,没有思考能力的角色,对社会的贡献只是小用。</div><div><br></div><div>思维本身并没有很困难,只要你不把每个问题都变成是非题或者选择题。</div><div><br></div><div>孤独是一种沉淀,而孤独沉淀后的思维是清明。静坐或冥想,有助于找回清明的心,因为不管在身体里面或外面,杂质一定存在。我们没有办法让杂质消失,但可以沉淀杂质,沉淀之后就会浮现一种清明的状态,会让你的头脑变得非常清晰和冷静。</div><div><br></div><div>孤独一定要慢,要认真活好每一分每一秒。与孤独相处的时候,可以多一点思维的空间,生命的过程就会越来越细腻。</div> <h3>伦理孤独:</h3><h3><br></h3><div>成熟的爱是依靠,而不是依赖。依靠是你在偶尔疲倦的时候可以靠一下,休息一下,依赖则是赖着不走了。从健全的个体出发,依靠就不会变成依赖,依靠也不会变成一种常态,因为自己是可以独立的。不管对父母、对子女、对情人、对朋友,会产生一种遇到知己的喜悦,而不是盲目的沉醉,如此一来,所构建出来的伦理也会是更健全的。</div><div><br></div><div>一个真正完整快乐的人,不需要借助别人的隐私来使自己丰富,他自己就能让生命丰富起来。</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