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孟加拉国是我2018年游摄选择的第一站。出发前照例做了功课,初浅了解了孟国的地理、历史、气候以及文化,并通过和孟国当地摄影家的沟通,对拍摄思路作了各种厘清和预想,特别是震撼的火车场景、神秘的穆斯林大会、旖旎的印度洋风光、奇特造型的月亮船等成为这次的拍摄重点。于是我带着满怀期待的心情和创作的热情踏上了孟国的土地。</h3><h3> 当我一踏进这块土地,首先扑面而来的是落后的城市面貌、混乱的交通状况和拥挤无序的人群。这里的人看到我们拿着相机,就一边口喊china,一边呆萌的站在我的面前,示意我们拍照,这种情况是我没有想到的,我来不及思考,只是下意识的按下了快门,似乎有些忙乱。在随后的几天里,这种场景几乎占据了我拍摄的全部,不同的是我不再忙乱,而是在享受这样的拍摄体验,因为我深切的感受到孟国人民的淳朴热情和善意,使我在整个的游摄过程中感到很轻松很温暖。</h3><h3>这次孟国之行引发了我对摄影作品类别的思考,我的这些作品是哪一类题材?是人文?它可能没有更多的故事性;环境肖像?似乎人物和环境的关系并不那么明确;肖像?更不是,那只不过是一张张普通的群像。看看他们又没有过多的镜头交流,有的只是镜头前的放松和友善,我似乎找不到答案,但还是饶有兴致地被这一个个场景和鲜活的人物所吸引,并不停的按动快门。最使人感到兴趣的是难以理解他们做出的动作和显露的表情,这和我在国内拍摄时是完全不同的体验,这可能就是文化差异吧。到这里我认为搞清所谓的拍摄主题是什么已经一点不重要了,这些图片是否有什么意义,能否引起大家的共鸣也一点不重要了,因为我表达的是一个我眼中的孟加拉国。</h3><h3> 此次游拍不例外是浮光掠影, 没有办法真正深入体验到这里的文化,但这不重要,因为我与这里的普通人互动的过程中,强烈的体会到这些就是我内心想要的东西,我通过我的方式表达出来了,我觉得这就足够了,这就很好的回答了以上的问题。</h3><h3> 这次的游摄不是用这些文字能全部描述清楚的,我希望用这些作品能给大家带来很好的观看体验和不同的文化理解,能让大家通过这些图片领略到神奇的异国风情,增加各位的人生体验,至此善莫大焉。</h3>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br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忽然觉得这些是我由感而发,内心想要、又表演不充分的记录!<br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