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年

燃冰

<h3>  记忆里的年冒着热气。从一家的厨房,到另一家的厨房。灯光是暗的,热气添满了房间,也阻止了光的传播。小孩子便在热气里追逐,大人们也会呵斥,可是那种呵斥里都是笑意。过年过孩子,有了孩子年就过得热闹。记忆里的年很暖,被热气包裹着。</h3> <h3>  那时候,我还是孩子,姐姐妹妹也和我差不多大。年三十的早上,妈妈早早地叫我们起床,洗脸,换新衣服。新衣服只有过年那天才能穿,那是唯一属于自己的衣服。衣服是红的,就像年也是红的一样。换好衣服,就是洗脸梳头发。我们姐妹都是齐腰的长发,妈妈给我们梳头要花去很长时间。头发要细细的分绺,还要编辫子,再打成花样,最后还要在盘好的发髻上插上大朵的丝绸花。脸上要擦了香香的雪花膏,最后再用胭脂在眉心点一个红点。不管日子过得如何时清苦,妈妈总会把我们打扮得跟小仙女一样。记忆里的年很美,像墙上贴着的年画娃娃。</h3> <h3>  爸爸贴对联,我们就跟着打下手,抹糨子,递对联。门上要贴,墙上要贴,下屋鸡架都要贴。除了对联,还要贴挂钱,窗花。那些妈妈亲手剪的,各色的彩纸,各色的花样。贴好了这些,整个院子都是花花绿绿的,记忆里的年是缤纷亮丽,多姿多彩的。</h3><div><br></div> <h3>  下午的时候,爸爸妈妈就着手作年夜饭了。有鸡,有肉,平时舍不得吃的食物,那一天餐桌上都有。厨房里传来的阵阵香气,引得我们口水直流。爸爸妈妈就在阵阵香气里穿梭,将一道道菜肴摆到餐桌上,那天破例,我们都可以喝一点葡萄酒。玻璃瓶装的红色液体带着酒香,倒在白色的瓷杯里,特别好看。那时的食材很简单,可是吃到嘴里的感觉格外的香,记忆里的年是香香的,那以后,再也没有一种味道可以超过。</h3> <h3>  吃过年夜饭,爸爸妈妈便开始给我们作灯笼。爸爸用高粱秸秆,扎成骨架,妈妈用彩纸把灯笼糊好。然后再用彩纸剪岀各色的花样,贴在灯笼的四壁。灯笼的底座上插一根蜡烛,再用一根竹竿把灯笼挑起。我们姐妹便挑着灯笼去“招财”了,我们手牵着手,一路喊着“找老猫,找老狗,金银财宝往我家走!”走去一家又一家,带出一个又一个小朋友,很快我们就提着灯笼组成一个小队伍。记忆里的年闪着光,像亮在小路上的一盏盏灯笼。</h3><div><br></div> <h3>  “招财”回来,我们上了炕围坐火盆旁,和爸爸妈妈一起守岁。妈妈总会在这时候把糖球从糖纸里剥出来放到小钢勺上,拿到火盆上烤。糖很快就融了,妈妈就把瓜子仁儿,核桃仁儿放进糖浆里,再把盛着糖浆的小勺拿到屋外头冷却。我们就眼巴眼望地守在火盆旁,等着一颗颗自制的糖果新鲜岀炉。记忆里的年很甜,像妈妈亲手调制的手工糖。</h3> <h3>  守岁到午夜,便可以吃年夜饺子了。爸爸妈妈会在我们出去“招财”的时候,将饺子包好,然后他们也会偶尔在饺子里放一颗糖,或者一粒花生,亦或是一分钱。只要吃到不寻常的饺子都会让我们兴奋不已,为了能吃到有一分钱的那个,我们通常都会把自己撑到不能再吃。因为那一锅饺子里只有一个一分钱。吃到的人无疑是最幸运的那个。记忆里的年,是吃饺子吃到撑也不肯停下来的傻气!</h3> <h3>  吃过年夜饺子,就要跪下来给爸爸妈妈磕头拜年。然后爸爸会给我们发红包,红包只是用红色纸包着,里面也只有几毛钱。可是那却是我们一年里最大的盼望。许多年过去了,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拜年时不用再磕头。于是磕头拜年就成了记忆里,再也淡不去的怀念。</h3> <h3>  记忆里的年只是记忆,是和爸爸妈妈每年年夜饭后一起温习的往事。我们都知道,时光交替,日月轮回,谁也走不回那段往事里。可是我们的亲情一直都在,一直没有变!新年,我们带着新气象回到爸爸妈妈身边,生活越来越好了,只有一家人在一起,年过得也会越来越有味道!!!</h3><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