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在红沙滩。<br>瑞士男说:<br>他之所以旅行,因他想死时,是快乐的。<br>我偶像说:<br>旅行并不昂贵。</h5> <h5>法國殖民歷史的見證@芽莊大教堂</h5> <h5>在莊嚴肅穆里,讀出了法國人的氣息。<br>還想起了《金陵十三釵》的場景,那一群穿著旗袍的女子,唱著靡靡之音。<br>(陰陽交融)</h5> <h5>我拍這張照片時,想到杜拉斯的《情人》。<br>越南姑娘與法國軍官。<br>其中描述:<br>“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那时,你年轻,人人都说你很美。现在,我特来告诉你,于我,与年轻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顏。”</h5> <h5>芽莊海灘比芭提雅海灘,美。<br>但芭提雅海灘比芽莊人氣旺。<br>@紅燈區</h5> <h5>占婆塔,越南的媽祖廟。<br>這穿著奧黛的女子攔下我,<br>因我的長裙僅過膝蓋,<br>要遮小腿。[害羞]</h5> <h5>明早離開,談談我眼中的芽莊。<br>芽莊有小馬爾代夫之稱,因海灘(圖一)。<br>芽莊又是一個聲色味悠閒城市。<br>摩托車的轟隆隆聲響,波濤連綿不斷,噪音水準,但臨街看車流聽聲喝咖啡的當地人,似乎又充耳不聞(圖二)。<br>摩托車沒有控制數量,紅綠燈也少,駕駛者似乎也不謙讓,“禮讓行人”,只發生在一米間距。<br>這個城市飄著咖啡味,濃郁焦香。傳統咖啡文化的自信,只發生在街頭巷尾。<br>上檔次,裝修好的咖啡廳,賣的都是洋咖啡,“滴漏”不見。<br>當地人佔領滴漏咖啡領地(奇怪的是:似乎不見外國佬喝臨街滴漏咖啡,可能不習慣噪音),外國人侵佔海灘。</h5> <h5>美極,我住的red house.<br>一下車,徒步走到住宿,<br>給我感覺“走進科莫小鎮”。</h5> <h5>大叻,“養在深閨人未識”。<br>快來,還未全面商業化。<br>(今天,天很藍。原圖比此漂亮,微信朋友圈不能發原圖,小馬哥,迭代啊。)</h5> <h5>早,大叻。<br>鮮花開滿的山城。<br>繡球花、櫻花、三角梅、蘭花等……<br>開得太完美,我掐過兩次,一辩真假。(對不起啊)<br>在路邊走,年輕的女子主動走過聊天,英语很不錯,而且皮膚白皙,這裏美人不少。<br>我夸她,她說她只是一名普通的越南姑娘。</h5> <h5>春香湖邊,暴走一下午。<br>大叻花園,從門前經過,捨棄。<br>因時間有限。<br>(天空的色彩,不斷變化)</h5> <h5>低頭走路,累了,抬頭看看天。</h5> <h5>在這個社會主義國家里,瀰漫著法式浪漫。<br>在大叻市場,依舊活色生香。<br>不同:有极長的花市,品種繁多。<br>(常設)(千花之都)</h5> <h5>crazy house@“房子是用來炒的,不是用來住的”。<br>顛覆了房屋的概念,其它不說,度娘有。</h5> <h5>追求設計上的標新立異,犧牲房屋方正的實用功能。<br>小眾化,突破大多數人的“標準”和“規範”。<br>這种勇氣,她學高迪。[偷笑]</h5> <h5>设计师,据言,越南前总统女儿,建筑学博士</h5> <h5>今天下午,漫遊。<br>與小販聊天,吃她烤的紅薯(5000越南盾1個)及現做的煎餅(10000越南盾)。<br>包煎餅和紅薯給我的紙,是孩子們用過的作业本紙,穿越又親切。</h5> <h5>crazy house不是春香湖,<br>即使眼神不夠好,<br>也能看得很遼闊。</h5> <h5>在越南,有許多雜種。<br>如:法國長棍加上本土肉蔬和香料;法國滴漏咖啡方法加上本土的coffee和煉奶,還有越法混血裔。<br>在街上,隨處有滴漏咖啡,沒有門簾,也許就是一個store.<br>所謂高貴一點,就如圖。但一杯咖啡,也很便宜,十多元人民幣,但排斥滴漏。<br>今早遇到一中國兄弟,在越南做外貿,在越南註冊一電器品牌,但在國內加工。(忘追問:現在不是在越南加工嗎?人工便宜呀)<br>他說有商機:組織人來越南種菜,銷往國內。因這裏的菜,好吃且可生吃。[愉快]</h5> <h5>春香湖旁的皇宮酒店,since 1922.<br>曾經是法國權貴的避暑行宮。<br>現在是一個五星酒店,對外開放。<br>自然風光與建築和歷史交融。<br>@世界遺產酒店</h5> <h5>为什么越南不禁摩?因为摩托车是身份象征。[偷笑]<br>越南妹子告诉我,在胡志明只有穷人坐公共交通(即bus)。<br>(原来我是穷人[左哼哼])</h5> <h5>直线属于人类,曲线属于上帝<br>@crazy house</h5> <h5>尚未完成的建築@crazy house<br>(坐在工地,玩影子。一人出行的對價[偷笑])</h5> <h5>一眼百年@山河依舊,歲月無恙。<br>法國殖民越南百年,宗教侵入。<br>本土的佛教與西洋的天主教並存。<br>據言,本土人70%信奉佛教,20%信奉天主教。</h5> <h5>天黑了,按路標指引,快快回家,聽故事。<br>我在futa巴士遇到的“鄰居”(圖二),竟然我們在“red house”再次相逢,她與我住同一間房,而且再次面對面。<br>這次三人分享一間房,另外一女子是越南人,來自於胡志明。<br>我的“鄰居”是韓國人,釜山大学的英语教师。<br></h5> <h5>看山是山,看水是水;<br>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br>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br>@同一景色,每人眼中不同。<br>(心中有,眼中才有)<br>@突想起,晚安。</h5> <h5>futa巴士,沒有從大叻到美奈的營運線路。<br>因為大叻,還是小眾化。<br>遇到三個中國人,僅此而已。<br>回程徒步路上,馬路邊路過,算是futa巴士的饋贈。[愉快]<br>(它不是大叻花園)</h5> <h5>買票路上,被此女子追趕。<br>要我幫其拍照。<br>各種搔首弄姿,呈現了妖嬈和大方@點贊。</h5> <h5>法式風情,卻有越式野蠻。<br>“押護照”,無商量,似是慣例。<br>法律人知道啥是權利,但面對此,只能微笑@入鄉隨俗。<br>(當一名思想的追隨者和觀念的趨同者,成本最低@我是來旅行的[愉快])</h5> <h5>一路行走,看到許多穿著白色“奧黛”國服的中学生。<br>一臉的乾淨青春,曲線優美。<br>幻想,我國的中學生校服如果變成旗袍,會如何?</h5> <h5>bye,女老板。<br>有朋友说我的帽子像杜拉斯款式,呵呵。<br>在大叻的中央市场,找小商贩买的,大约20人民币。因我带去的帽,留在了教堂。</h5> <h5>辦理完check out.<br>女老闆提醒放下行李,先吃早餐。<br>上餐廳,美存在,並不是無病呻吟。<br>為什麼要一次次出行?路上,很累。<br>說自己想看世界的本源?這,就是無病呻吟。<br>世界很大,看到,也不代表遼闊。<br>我們許多時候,只是匆匆路過。<br>即使看到,也不會是本源,只是接近而已。<br>即使看到,也只是一面、一面而已,何況一面還障目。[阴险]<br>偷笑,但還要走在路上。</h5><h5><br></h5><h5>只是女老板,希望下次回来,你能否不质押我的护照?</h5> <h5>越南人的7點,實則7:30以後。<br>等車,一起窩在花園。<br>重慶姑娘說我氣質好(沒容顏,就夸氣質,呵呵)。<br>只是大腿露了,沒提醒。</h5> <h5>一路上,别人是我的风景,我也是别人的风景。</h5> <h5>喝鲜榨果汁,坐在街头流动棚。<br>一条街,饮料不是果汁,就是beer、鸡尾酒和咖啡。<br>美奈,一半是海,一半是沙漠。<br>而我将两天的时间,拟都耗在沙漠。</h5> <h5>与我住一起的洋妞。<br>随行许多洋人都会带一笔记本(非电脑),写写记记。<br>在来美奈的sleeping bus上,许多洋人在安静写写画画。<br>我随行两件,一是日记本和笔,随时写点什么;另一是手机,拍照发朋友圈。不记录,我的过去会被现在淹没。<br>(坏记忆)[愉快]</h5> <h5>一声“hello”伴着微笑后,她坐在我对面。然后拿着平板,手指在上面快速移动。<br>她,独行者,皮肤嗮得发红。<br>据我估计年龄超过70,是backpacker。<br>@刹那间,被打动,因她的老年生活。</h5> <h5>我和我的伙伴们,拼车在路上。</h5> <h5>一半是红沙丘,一半是海水<br></h5> <h5>美奈看日出,凌晨的5点左右到了白沙丘。<br>司机停下,但我们一车人(四欧洲人,一非洲加我这亚洲)都选择徒步。<br>Gill说:我愿意花钱,但讨厌以这种方式。<br>她的表达是:bad way.<br>因明明可以吉普车开到日出点 ,而他中途停下,为business.<br>在黑夜中,我与Gill借助手机的手电筒功能行走,结下情谊。<br>(天,真的很黑,我们曾迷路。)</h5> <h5>我的偶像(图一,73岁)在前,<br>我跟拍。<br>我说我可以help,她说她很“strong”.<br>本是白沙滩,阳光撒落后变成金黄。</h5> <h5>我才不上当,烈日下,行走。[得意]<br>在我所看的不多电影里,<br>印象最深的是《沙漠之花》,讲非洲女权和割礼。<br>遇到正盛开的《沙漠之花》,要运。见到图一的枯花,就想想它曾经的盛开。<br>(让喜欢烈日下暴走的人,去走吧。我在枯草堆下,眯会,沙子蛮软。)</h5> <h5>我拎着靴,在黄色的水里赤脚行走。<br>同行的非洲女问:看什么?<br>瑞士男答:我也不知道呢。但肯定没有仙女。[偷笑]<br>此溪的名字叫“fairy stream”.</h5> <h5>我的同行者,另外一个68周岁老人,来自于澳大利亚。<br>身体矫健,比许多年轻人更有活力。<br>虽酷,不耍,funny.<br>(见路上一摩托车翻车事故,要司机停下。后见有路过摩托车骑行人过去帮助,才继续上路。)</h5> <h5>坐到车尾箱。风,吹乱头发,但能看到。</h5> <h5>我洗涑刹那,镜中见。<br>抽烟时表情混杂,还一边擤鼻涕,严重感冒。<br>身材苗条,相貌立体感极强,五官精致。<br>再看室内桌子,1.5米高的背囊和一个极小斜挎包。<br>(我这住宿处,抽烟欧美女子较多,她们年轻漂亮)</h5> <h5>Helen,我们照张合影吧。<br>(她记住我的名,但我是你的粉)。<br>(老年人的别样活法,不止是麻将,不止是儿女情长)。</h5> <h5>我登录了Gill的blog,关于她全球航海旅行的记录。<br>她说:大海在她血液里,因她父亲是军人,海军。<br>她还说:globetrotting(环球旅行)这种专栏,在英国很有名。</h5> <h5>旅行,于我。<br><h5>最重要的是:见到的人,经历的事。<br>我昨天才知道:我的偶像,叫Gill.<br>她约我晚上一起吃饭,因她知我今天早上6:45的sleeping bus离开美奈。<br>晚上,我们聊了很久,我的英语水平不足以应付她的深度表达 。<br>她一直随身带着一个日记本,每一页都有家庭亲人的照片,我估计有近百张。这是她大女儿2016年送给她的圣诞礼物。(她的两女儿都极漂亮,大女儿跳芭蕾的)<br>她说不孤独,每天会写日记,因为亲人同在。<br>她让我看每一页,我惊叹。齐整,详实。<br>她说:你可以拍每一页,我不介意。<br>我说:不好,这是你隐私。<br>(她经常纠正我的表达,英式英语[呲牙])<br></h5><h5><br></h5><h5>我写到此时,gill正好从房间出来,与我bye。</h5><div>她说也许会来中国,我们保持联系。她吻了我额头[害羞]</div></h5> <h5>早餐,9:04。<br>这里的大多门店,开得极晚。<br>正如滴漏咖啡,慵懒,一滴一滴,滴耐性。<br>哪如意式espresso,必须在上桌后25秒内喝完,口味最佳。<br>越南,与我们有特殊的地缘政治。<br>“中国是个巨大的邻居,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我们不得不比邻而居。我们无权选择。地缘上,我们别无选择”。<br>这是越南对我国复杂的态度,巨大还包括消费市场巨大。<br>(偶像说:二十年前,见不到多少中国人在国外,现在全世界都是。)</h5> <h5>汪洋中的一叶舟@她从远处回程,他在岸上拍照迎接(两游客)。<br>此时,我就看各种比基尼秀。<br>男士们,擦肩而过,目不斜视。<br>是不是“边际效应递减理论”作怪?</h5> <h5>goddess@<br>(从远处极速滑来,身体扭动调转方向,看到一根辫子在跳跃,原来是个女的。)</h5> <h5>今天看完沙漠日落,就要回程。<br>胡志明,除了那个与我国相关联的特殊历史博物馆外,似乎无目标。<br>这次南下,几点印象深刻:<br>1、摩托车大军的轰隆、呼啸与滴漏咖啡的对冲。快与慢、噪音与安静及无序与有序;<br>2、sleeping bus与低廉的物价和几乎可忽略不计价的门票。(舒适和经济落后的对撞);<br>3、滴漏咖啡与洋咖啡。<br>(本土的不自信,对洋货的崇拜或迁就市场洋人的需求)<br>4、服务业初始的野蛮。<br>(服务的差别性,如对越南本土人远不如对洋人尊敬;对服务的表面性,如发现无持续利益时,翻脸比翻书快[愉快])。<br>5、文化混杂。<br>浪漫、文艺的资产阶级调调与社会主义初始务实阶段的混同;天主教与佛教的并存。</h5> <h5>一杯咖啡的悠长@sunset</h5> <h5>美奈 ,海水、沙丘、渔港、海鲜及极限运动。<br>离开,有失败感。<br>因走得太快。<br>体验与感受远比我去了多少地方和景点重要。</h5> <h5>它就是西贡,旧旧的黄色墙壁。</h5> <h5>沿着这狭窄的楼梯,<br>登上楼顶吃免费自助早餐。<br>品种十样左右,按需取量。<br>大家都赤脚走路,地面较脏。<br>优点:味道很好,WiFi很强,吃得都很慢。<br>还在意其它吗?[愉快]</h5> <h5>有人说中国人的信仰之一是“格物致知”。<br>据此,看看越南人的天主教(仪式)。[偷笑]</h5> <h5>因有它们的存在,所以,它只能叫“西贡”,而不叫“胡志明”。[得意]<br>(胡志明与西贡的分割线是怀旧情感)</h5> <h5>街头巷尾@<br>有朋友问:文化苦旅?<br>不,我无余秋雨的学识和智慧。<br>我一路找力量和生命力,Gill身上有。[愉快]</h5> <h5>他才是文化苦旅。<br>佛教是越南的本土教,天主教却风生水起。<br>他从我身边走过,低首垂眉慢行。</h5> <h5>室内室外,下雨了。<br>我不仅找勇气,<br>还找美学@西贡情迷</h5> <h5>西贡,bye.<br>匆匆来,速速离。<br>要去机场了。<br>你的美,在于不是单一的呈现(待续)。</h5> <h5>西贡,极具魅力的城市。<br>越南去过三次,北部、中部和南部。河内、下龙湾、岘港、顺化、会安、芽庄、美奈、大呐和西贡。<br>这次,最留恋:却是待的时间最短、治安最乱和呈现最复杂的西贡。<br>西贡的美:一眼看不尽,一语说不明,一耳听不清。<br>似乎很旧,但又很时尚;似乎很社会,又很资本;小巷里的静,但城市又极具活力和张扬。<br>如动漫show,广场极high的演唱会和酒吧文化,路过小店,随意一瞅就能见到面肤漂亮、身材火辣、袒胸露乳的西贡菇娘(想起釜山大学的同居者提到的sugardaddy)。<br>赢了球,很长摩托车队脸上涂着油彩挥舞旗帜在街上狂欢般的风驰电掣……<br>西贡的色彩、房子、线条和设计……<br>西贡的美,许多外国游客懂。<br>所以,它被占领。<br>(那个谁,旅行四年,越南来过十三次,我懂了)</h5> <h5>许多人说西贡只能作中转站,不值得停留。<br>因商业化大城市,因抢劫党、因脏乱差、因各种穿着制服的葛优躺……<br>而我,在短短一天多时间,却觉得这城市包含太多,远比大叻、芽庄和美奈复杂纷呈。<br>无法反应,就是我的反应。<br>有一种美,在于思维和文字无法设定边界。<br>说不清的混搭,就是西贡。</h5> <h5>为什么要经常旅行?<br>因差异性、混同性不断敲打、刺激,让感官敏锐。<br>别“20岁就死了,随之就做别人的影子”;“别60岁已死,80岁才埋”。<br>有人认为:旅行需要许多钱。那是因为你把旅行做成豪华旅游;<br>有人质疑:你经常在路上,如何工作和处理事项?那是因为你对互联网的深度延伸还不了解。[害羞]<br>(表达也许有些刺耳,但实诚[呲牙])</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