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理论探讨——“拙”与“巧”

胖胖

<h3>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h3><h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h3><h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h3><h3> ——王国维《人间词话》</h3> <h3><font color="#010101">  “拙”与“巧”仍然是一对哲学概念。“拙”是指“笨拙”,“不灵活”。而“巧”则是“精巧”、“灵巧”、“机巧”。光从字面意思理解,“拙”是贬义,“巧”是褒义。从美学原理上来讲,“拙”与“巧”无所谓褒贬。大家也许关注“巧”多一些,而我今天更强调“拙”。</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个人认为,盆景既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门学问。我想借用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所指的治学三重境界,来阐述盆景的“拙”与“巧”。</font></h3>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div>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指的是自然现象(景观),这时“独上高楼”,登高望远,方能清晰地看到远方,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于盆景而言,是指立意高远。多看看自然界的景物,向自然学习,即“外师造化”。</div> <h3><font color="#010101">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第二境界概括起来,是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作为盆景人,我既然选择了盆景并爱上了盆景,理当孜孜以求,努力攀登盆景高峰,完成自己的理想,尽量将自己的盆景人生走得精彩而无怨无悔……这就是我理解的“中得心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第三境界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经过多次的磨练之后,逐渐成熟起来。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他能明察秋毫,别人不理解的事物他也会豁然领悟,融会贯通。这时他在事业上就会有创造性的独特贡献,也就是水到渠成。</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当看尽自然界千姿百态的各种树木,收集齐盆景艺术大师们的经典之作的图文以后,你脑海中一定会留存很多幅精美的画面,这可以指导我们选桩、购桩。经过多年训练,我基本能达到看见生桩,便知如何裁剪,脑海中已经有了构图,甚至还有成形的样子……盆友们感叹:“好桩难觅”,我却认为未必尽然。曾自嘲:“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好桩就在滨河路”!(我们本地花市在滨河路)</font></h3> 总观这“立、守、得”三重境界,无不是教人勤勉治学,厚积薄发,在我看来,这就是“拙”!<div>  创作盆景亦然,因为玩盆景适合慢节奏的生活。盆景需要根、干、枝的粗细、高矮等的空间搭配,更讲究过渡自然,骨肉匀亭。就拿基本的三级枝的要求来说,就算是地栽,没有6-8年功夫,是不可能养成的。在这漫长的过程中,要求我们凝神定气,心无旁骛……如此,方得始终。</div><div> 只有建立在“拙”的基础上,才能有“巧”的展现。</div> <h3><font color="#010101">  我们知道,盆景的桩坯素材大都出自山野,先天“野”气很重。为了适合盆中栽培和欣赏,需要对其根、干、枝进行重新裁切,往往会留下截口和疤痕,有些地方还很巨大,这直接影响到盆景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所以要求盆景人后天精心养护,促进伤口愈合,以期其枝繁叶茂……这需要很长的时间!</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 <h3>日常的田间管理,不外乎浇水、施肥、除草、喷药之类,简单的重复劳动,单调而粗糙,还要忍受日晒雨淋,蚊虫叮咬……这些“笨活”、“脏活”、“累活”对很多人来说,确实不是件“美差”。但在我的盆景人生中,恰恰是我非常看重的“拙”,这是所有盆景人的一堂必修课!(我要求自己是高分,甚至是满分,事必躬亲。)很多盆景初学者就倒在了这一关。实在让人遗憾!</h3> <h3>  一盆好的盆景,除了要有强壮的根盘,漂亮的主干,确实还需要精美的枝法来衬托,我认为,大概就是盆景人追求的“巧”吧。(这里的“巧”指的是枝法美)以岭南盆景为例:“上举为鹿角,下探为鸡爪”早已深入人心,其中又可细分为飘枝、跌枝、泻枝、探枝、拖枝……这些可谓是盆景的灵魂,岭南盆景就有无“飘”不成景之说。</h3> <h3>  要创作完成这样的枝条(指精巧,巧妙),没有强壮的根系(即前面所说的“拙”),那是不可想象的。</h3> <h3><font color="#010101">  很多朋友问我:玩盆景有没有捷径?看似简单的问题,我却无言回应……回答“有”或“没有”似乎都有道理。</font></h3> <h3> 人们通常欣赏“巧”而忽视“拙”。当我们看到一盆盆精美的盆景时,往往在意其枝繁叶茂,鲜艳的花朵,丰硕的果实,有谁在意盆景创作者背后辛勤的付出?</h3> <h3><font color="#010101">  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展台上的这盆金弹子盆景,何止耗费十年功夫?!</font></h3> <h3>  当然,“拙”与“巧”是相对的,既相互对立,又能互相转换。在盆景创作中,往往要使用不同的手法,“藏拙露巧 、以拙代巧 、以拙出巧 、拙即是巧 、拙高于巧、大拙若巧、藏巧于拙……”万般皆有度,千万不要“弄巧成拙”。</h3> <h3>  这棵金弹子“活古董”乃大邑文庙的镇馆之宝,是川派盆景的“鼻祖”,开始就从一棵小苗作起,呈“滚龙抱柱”态势。据传是明代遗物,距今大约400年。在他面前讨论什么,都显得苍白无力……</h3> <h3>他就是“拙”与“巧”的完美结合!</h3> <h3><font color="#010101">艺术创作是需要灵感的,需要一双慧眼,从平凡中(指“拙”),找到美(指“巧”)。原桩构图稳定、呆板,没有发挥枝条的动势。图1</font></h3> <h3>经盆景大家——高云老师的巧手调整以后,则气韵生动,豁然开朗……这难道不是“藏巧于拙”?图2</h3> <h3>该桩坯根部曲线、皱褶纹理十分出彩,而主干则显平庸。湘西黄泽发老师艺高人胆大,独辟蹊径,将此桩“倒栽”,藏拙露巧,创造出不一样的美。图1</h3> <h3><font color="#010101">此桩在大雪中的状态,生长旺盛。图2</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小巧怡情,雅而脱俗……黄桷盆景园主——左世新将“根艺”玩到极致。</font></h3> <h3>“麒麟怪”——张玲麟老师的养根水平在业界首屈一指。这盆盆景,格调清新,以拙出巧。</h3> <h3>峨眉本地的青年才俊——韦东的《蛟龙探海》,是提篮式悬崖的上乘之作,。其巧妙利用双飘枝,大拙若巧,让人回味无穷……</h3> <h3>这是反面教材,我在《树殤》篇已提及。图1是我养了多年的3根枝条。</h3> <h3>因为拍照,一时得意忘形,结果盆景跌落地上,3枝全部撕脱,图2现场惨不忍睹……这不是弄巧成拙又是什么?!</h3> <h3>  玩盆景,主要玩的是心态。各人有各人不同的认识和玩法。</h3> <h3>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一千个观众,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相信每个盆景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目标。我一直向我心中的“珠穆朗玛”攀登着……希望将来的某一天,当我们“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时候,我与诸君“煮酒论英雄”,“华山论剑”!</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 图片源自网络,在此谨向盆景前辈和同道们致敬!顺祝新年快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