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探秘之 年味

笛翁

<h3>年味&nbsp; </h3><div>&nbsp;</div><div>今天是腊月二十三,就是农历上的“小年”。从今天开始过年的序幕就正式拉开了。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过年的事儿。提起过“年”这个话题,中国人、以及世界上所有华人的心里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也就是在农历腊月三十这一天,人们必须要赶回去与家人团聚。你就看吧,我国每年春节前的半个月,在各个地方的火车站、长途汽车站,都能看到成千上万的人拥挤着,要在大年三十前赶回家,在年根的时刻和全家人团圆在一起。不需政府花一分钱,不用任何单位组织,全国上下有上亿的人,在同一时刻像朝圣一样、拼命地往家赶。这样壮观的场面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是绝无仅有的。这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从骨子里涌出的,对“家”的有着强烈眷恋之情的表现。这也是中华民族以家庭为单位的,人类基础关系中“搂抱之和”的一次最大的爆发与沸腾。</div><div>&nbsp;</div><div>有句俗话说得非常好:“有钱没钱,回家过年”。</div><div>&nbsp;</div><div>“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八个字,很好地体现了“过年”的非物质性,即它的精神文化性。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也就是团圆、亲情、祥和、幸福,其中包含着无比强大的一个民族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凝聚力和亲和力。</div><div>&nbsp;</div><div>回家过年,是“年味”的最为突出的体现。它的文化核心也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辞旧迎新、驱邪降福”。所谓的新旧,就是指农历历法上的新年旧岁。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被称为“大年三十”,也叫除夕,这天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夜饭,年夜饭以后有熬年夜(守年岁)和发压岁钱的习俗,表示从农历的上一年的最后一天守到来年的第一天。这一过程可以形象地看作是家人集体“跨门槛”的过程。这个门槛就是新年旧岁,它的临界点就是大年三十的午夜零点。俗话说,小公鸡跨门槛,两边叨食儿。这样一来,过年是除夕,以及是正月初一的说法,不就都对了嘛不是?这就是辞旧迎新,所以,以后我国南北两方,完全不必舍本求末地为此争执了吧。再说究竟哪天为正月初一,我国历代也并不一致。从文化核心的本质出发,哪天最能体现辞旧迎,哪天就是过年。我国先民是聪明的,正月初一最终厘定的原则就是这天对农业劳作的影响最小;我国先民的聪明智慧也体现在驱邪降福上。众所周知,中华文明体系的基础就是阴阳五行学说,其中五行即代表组成世界的五种物质,又代表世界的五个方位,还表示五种颜色等等。在中国传统的五色观中,夏为朱明红色,方向主南,属性为火,守护神兽为朱雀。它的象征意义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是具有降福功能的象征吉祥、喜庆的颜色,另一方面它也常被用作具有巫术驱邪功能的禁忌色。相信同学们都知道《白毛女》的故事吧。故事中的杨白劳,即使被地主逼上了绝路,他也要给女儿买来一根红头绳,亲手替女儿扎在辨子上。诶!这就是驱邪降福最简单、直接的过程。而那根红头绳就是驱邪降福的载体。再来看过年的红对联、红灯笼,大年三十人们早早地穿上的红色内衣、红色腰带,甚至随身佩带的红色饰物等等,仿佛整个世界都是红色的了。假使去掉这些红色载体,那么年味还有多少呢?</div><div>&nbsp;</div><div>说到这儿,有同学可能会想既然红色是吉祥、喜庆的颜色,那么,我们就让自己所处的世界都是一片红色,岂不就相当于天天都过年了吗?显然不是,也就是说,红色是年味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就像三十晚上吃饺子,即便我们天天吃饺子,也不代表天天过年一样。其中必然包含着先民们为使这天与其他时间不一样更为深入人心的东西。那就是一种更为复杂的体现年味的程序式的仪式。</div><div>&nbsp;</div><div>这些仪式性的行为就是从“小年”开始的。有人将这些仪式的表象编了一个简单的顺口溜,说,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写对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儿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其实,做起来比这要繁琐的多,主要就是,置办年货,拆洗被褥,清扫房间,蒸年糕、烙粘火勺,有些人家还要准备祭祀祖宗的用品,采买辞旧迎新的鞭炮,此外,还要为家里的孩子添置新衣、预备压岁钱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体现中国最传统上,这一最为盛大节日的唯一性和特殊性。</div><div>&nbsp;</div><div>下面我就展开来讲讲上述的顺口溜。</div><div>&nbsp;</div><div>“糖瓜儿粘[zhān]”中的糖,是指供奉灶王爷的灶糖。灶糖是一种麦芽糖(俗话叫糖稀或大块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的就叫"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相传玉皇大帝为了了解人间的情况,就派了一个神仙负责人间的信息调查工作,工作的地点是每家每户的灶台,工作内容就是记录这家人每天的言行,直到年末把整年记下的内容带去天庭汇报,再由玉皇大帝分配福报与恶报。后来人们知道了这件事,纷纷在灶台贴上了灶王爷的画像。主要目的是标记一下灶王爷的位置,以便做坏事的时候不被看到。比如两个人要吵架的时候,看到了灶王爷的照片,赶紧进到卧室里再吵。要打孩子的,在家门口打完再进屋。直到腊月二十三,就是灶王爷要启程回天庭述职的重要日子,家家户户拿出了各种好吃的东西送给灶王爷,给灶王爷讲自己这一年都做了什么好事,希望灶王爷吃了蜜糖之后,嘴就甜了,汇报的时候就会多说好话。岂不知,灶王爷从南到北什么好东西没吃过,几块灶糖便可收买的吗?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灶糖特别粘牙,供奉灶糖就是为了封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不能说坏话。然而,如果灶王爷的嘴被粘住了,那岂不是好话也不能说了吗?总之,它就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仪式性习俗。</div><div>&nbsp;</div><div>“二十四写对子”,指的就是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过去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它可以看作是一种内心情感及愿望的体现。因时间的关系具体例子我就不举了。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lǘ]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jùn]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这一风俗也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就有了“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div><div>&nbsp;</div><div>“二十五磨豆腐”,就是置办“年货”的开始。豆腐的“腐”与幸福的“福”谐音,因此豆腐代表着祈“福”。时至今日,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风俗。究其因,是当地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这一天人们的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好表现,以博取玉皇的欢心,降福来年。而在吃的表现上,各家各户就要以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以此来瞒过玉皇的惩罚。</div><div>&nbsp;</div><div>“二十六炖大肉”,就是说从腊月二十六开始,丰盛的年夜饭就要陆续“出锅”了。炖锅肉,一般按汉族而言对于旧时的穷苦人来说绝对是一种奢侈的愿望,但是在过年的时候愿望终于实现了。吃“年肉”讲究要吃红烧肉,因为肉本身就代表着富裕的意思,而红烧肉则更能表示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的富裕十足,因此,一碗热气腾腾泛着肉香的红烧肉是多少人在腊月二十六这天期盼的。</div><div>&nbsp;</div><div>“二十七宰公鸡”,这句话有些同学可能不太理解,其实这是一项仪式性非常强的活动,叫做“宰鸡赶大集”,为何要宰杀公鸡呢?我想一是下蛋的母鸡舍不得宰,而重要的还是民间认为公鸡血是逐阴导阳的祥瑞之物。这样,“杀鸡放血”后家人便可隆重地上店赶集、集中卖卖”年货“了。过年期间的“上店赶集”虽然也有与往日集市贸易、购缺卖余的内容,但更多的是买卖年节物品,如:鞭炮、春联、神马、香烛、烧纸、牛羊肉、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过年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因此这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红火热闹。</div><div>&nbsp;</div><div>“二十八把面儿发,二十九蒸馒头”是个连续的过程,所以,我放到一起来说。它说的是汉族民间风俗传统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八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各家各户都要开始准备过年的主食了。在过去社会发展低下,还没有现代比较方便的发酵粉,普通的面提前几天多做好了容易坏,只有发面不爱坏,于是二十八这天就发面,准备正月初一到初五的主食,同时,这也是因为旧俗认为初一到初五期间不能动火蒸馒头的缘故。为什么呢?由于蒸馒头的“蒸”与“争吵”的“争”字谐音,是不吉利的,所以先民们在年前都要蒸出够全家吃上一个星期左右的馒头。另外,除夕的前一日,也有“小除夕”的说法,旧时要在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当然,这一习俗现在已不多见了。</div><div>&nbsp;</div><div>再说三十晚上吃饺子。这天全家团聚吃团圆饺子俗称“揣元宝”,煮饺子时,家主要吆喝:“小日子起来了吗?”其他人同时回答:“起来了!”把饺子从锅底浮起来,比做日子起来了。然后,让小孩爬到柜子上蹦三下,以示新日子“蹦个高”。还有的家庭直接抱着孩子的脑袋往上拔,问:“高过哪儿了?”,答:“高过柜子了!”这还有个名称叫做“拔萝卜”。总之,都体现了一种祈福的仪式。</div><div>&nbsp;</div><div>其实,按照农历的推算,踏入新年并不等于过年。我们华夏民族所讲的“过年”,指的是“春节”这个盛大的节日以及随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比如正月十五“元宵节”、及“二月二”龙抬头这几个节日。如今在一些偏远山区,有些农民至今仍沿用过去的习俗,还讲着老一套:“过正月,闹二月,沥沥啦啦到三月”。</div><div>&nbsp;</div><div>中华民族的过年,还有许多体现年味的仪式性习俗:比如:福字临门倒贴、贴年画;舞龙狮、逛花市、点彩灯、放爆竹、焰火、猜字谜、耍龙灯、击太平鼓、扭秧歌、踩高跷、划旱船;祭门、祭户;送花灯、迎紫姑;走百病、偷白菜(柴火)等等。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就不能一一细说了。</div><div>&nbsp;</div><div>最有意思的是,正月十五这一天,还是我们中国人最传统的情人节,有些同学也许并不知道,他们还要去借用西方的情人节来过。在过去的传统社会中,年轻的女孩子平时不允许自由的外出活动,但是在元宵节这一天,她们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这是一个最好的联谊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可以顺便为自己物色对象。今年的“小除夕”就是西方的情人节,这不巧了嘛不是?</div><div>&nbsp;</div><div>说到这儿,也许同学们就会知道:“为什么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了吧。所谓的“年味”更多地体现在它的精神文化性的一面。因为时代发展,那些仪式或多或少地会流逝。比如看春晚、贺岁片,放鞭炮,在家吃年夜饭。这很正常,但确实会损毁了以往传统“年味”的体验,所以就觉得“年味少了”,其根源就是,珍藏在人们记忆里的仪式化行为,在如今越来越难以重现了,所以很难使我们从文化的高度来享受这一传统的盛大节日,享受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如果我们还不清醒、不自觉、不有力地保护自己的文化传统及其载体,我们传统的、本土的、主体的精神情感,便会无所依傍,渐渐淡化,经裂纬断,落入空茫。照此下去,我们如今在过年时所感到的失落感,一定会出现在将来的更多时刻和更多地方。那时的人们也许很富有,但同时还会感到匮乏。而这些恰恰都足以令我们深刻地进行反思。</div><div>&nbsp;</div><div>随着2018年的春节的临近,但愿随着那新年的钟声,随着时间的脚步,让我们继续感受到曾经的那股浓浓的亲情,但愿那熟悉的年味再一次让我们陶醉。</div><div>&nbsp;</div><div>&nbsp;</div><div>&nbsp;</div><div> 笛翁 2018年1月8日</div> 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