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有一王 天下无二裴 (之二) 编者马群

Qun Ma

<h1><b>1935年4月,蒋介石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名义授予阎锡山陆军一级上将军衔。翌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由中国共产党出面协调并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攘外必先安内",历经10年之久的国共内战宣告结束。</b></h1><h1><b>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进攻中国内地,并且进展神速。7月15日,日本人宣布坚决要求国民党第二十九路军撤离平津地区;蒋介石南京中央政府宣布不再授权冀察政务委员会作出任何让步,并派军队沿平汉铁路北上抗击日军进犯。</b></h1><h1><b>集结在北平以南100英里正面战场的国军虽然全力抵御,但不敌作风彪悍的日军,屡屡后撤,士气受到严重打击。心怀鄙视的日本政府对外国记者宣布:他们不能容忍中国政府对华北"地方"事务之"干涉",此时的日军士气高涨简直达到了飞扬跋扈、目空一切的地步,甚至扬言要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陆军一级上将阎锡山</b></h1><h1><b><br /></b></h1><h1><b>大敌当前,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说: "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如果战端一开,那就<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span>"。同时表示承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政府;阎锡山在他发表的题为" 对日抗战系民族革命战争"的演讲中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日本是个强国,我们是个弱国,此次抗战如果单靠军事,则最后胜利,必归强国。所以我们必须全民总动员,下最大的决心,拿上全国的人力物力来应战,中国四万万人民,无论男女老少,或上前线,或在后方,共同动作,抗战才能持久,才有把握。"</b></h1><h1><b>此时的中国,已进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阶段。因此,国共两党展开了第二次合作,团结一致,号召举全国之力抗击日军的侵略行为。</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平型关战场</b></h1><h1><b><br /></b></h1><h1><b>为了统一部署,统一指挥,军事委员会宣布成立五大战区:</b></h1><h1><b>第一战区为河北及鲁北地区,司令长官由蒋介石兼,下辖第一、二、十四集团军;第二战区为晋察绥地区,司令长官为阎锡山(副司令长官朱德),下辖第六、七、十八集团军(八路军);第三战区为京沪杭地区,司令长官为冯玉祥(后改由蒋介石兼),下辖第八、九、十、十五、十九集团军;第四战区为闽粤地区,司令长官为何应钦,下辖第四、十二集团军;第五战区为鲁南及苏北地区,司令长官由蒋介石兼(后改为李宗仁),下辖第三、五集团军。</b></h1><h1><b>五大战区的成立,标志着国共两党的空前团结。八路军、中央军、晋绥军、川军、西北军、桂军都聚集在一起,目的是"守土抗战"拼出性命也要守住脚下的这片土地。</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font-size: 20px;"><b>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副司令长官朱德</b></span></h3><h3><b style="font-size: 20px;"><br /></b></h3><h3><b style="font-size: 20px;">平型关大捷前夕,山西的重中之重是确保太原的安全。阎锡山向蒋介石提交"大同会战"的军事作战方案,意将日军的第10师团和板垣师团歼灭于大同一带。此方案一经提出,即获蒋介石高度赞赏和支持,因此满足了阎锡山向南京政府要钱、要枪、要炮的各项要求。7月31日,阎锡山对中共中央代表彭雪枫也正式宣布"从今日始,你可用红军和中共中央代表的名义公开进行活动了"。同时建议共产党干部薄一波成立山西决死队,以配合正规部队抗击日军。</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决死1纵队政委薄一波</b></h1><h1><b><br /></b></h1><h1><b>平津战线被日军突破后,在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和华北派遣军第一军军长香月清司指挥下,从8月中旬开始,以关东军和第5师团为主力,攻陷了中国军队内长城防线,随即奉令向山西太原方向推进。日军进攻前,蔣介石、阎锡山都电令察哈尔省主席刘汝明派部队支援,刘害怕引起大战,不但拒不派兵反而率部南撤。无奈之下,察哈尔战事只能由汤恩伯部承担起开往南口抗击日军的任务。为保险起见,阎锡山又调晋绥军第72师陈长捷部、独立第7旅马延守部、第61军李服膺部的刘霹馥旅先后向南口方向火速增援。</b></h1><h1><b>恶战从8月8日开始一直打到15日,中日双方伤亡惨重。罗芳珪团长负伤,官兵牺牲人数达到三分之二。533团2营营长王举才在反攻中被子弹打穿右臂,后由6连连长高荫堂代理也不幸身负重伤。该团第3营死守西侧高地,却被敌机轰炸,大部牺牲于阵地之上。<br />在南口激战急需增援之时,陆军二级上将汤恩伯收到蒋介石来电,其内容是:" 怀来汤总指挥勋鉴,孤军挺战,系念之至,刻已一面催晋绥出兵增援,一面派卫俊如(卫立煌)率三师之众,由易县涞源向南口增援,望激励军心,持久抗战,再过数日,即克转危为安。后方阵地,应星夜构筑,完成纵深配备为要,中正手启。" 随即,第7集团军前敌总指挥兼20集团军第13军军长汤恩伯动员13军全体将士,以大无畏之牺牲精神与日军进行殊死抵抗,直到援军的到来。在此之前的中日交战中,</b><b>日军也同样死伤累累,仅在居庸关与南口间的争夺战中,我守军就歼灭敌人430余人。</b></h1><h1><b><br /></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战区第7集团军总司令二级陆军上将傅作义</b></h1><h1><b><br /></b></h1><h1><b>8月21日拂晓,日军分3个方向对横岭城我中国守军阵地发起进攻。敌人以大炮和15架飞机向守军阵地狂轰滥炸,并用机枪疯狂射击。中国守兵伏在石洞岩隙之中,等敌步兵蜂拥而上时,才突然冲出与日军展开近距离的肉搏战。我第4师10旅傅竟芳团据守在黄土洼要口的一个营,被日军的毒气弹和飞机、大炮攻击后大部分牺牲。午间,日军突破黄土洼,团长傅竟芳以伙夫、马夫、通讯兵加入苦战。战斗坚持至下午,第4师各团营均伤亡惨重。"机枪连仅剩一个战斗兵、一个传令兵、一个伙夫了。战斗兵、传令兵把住两挺机关枪,伙夫在中间向左右输送子弹,继续对2000日军拼死反抗"。第72师高金波率第415团赶来增援,但刚一进入阵地,高团长即被敌弹所伤,加上敌人飞机大炮的连续狂轰乱炸,我十战十得的870高地西侧阵地最终失陷落于日军之手。</b><b>27日,板垣第5师团向前推进到怀来,随后占领南口和张家口。</b><br /></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忠灵塔(今张家口察哈尔烈士陵园)</b></h1><h1><b><br /></b></h1><h1><b>9月3日,日军直逼天镇。阎锡山为了组织"大同会战",急调61军李服膺的101师李俊功部死守天镇,第200旅镇守阳高,接着调王靖国部进驻大同,电令骑兵赵承绶部也向大同集结,并调傅作义的35军到大同参加会战。</b><br /></h1><h1><b>9月5日,日军集结30架飞机和大量坦克、装甲车、以及步兵、骑兵3000多人,向李服膺的61军东郊盘山防御阵地发起猛攻。晋绥军与日军血战7天7夜,以第40团伤亡惨重,500多名将士阵亡的代价,最终抵挡不住日军的强大攻势,不得已而撤退。</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日军兵不血刃进入大同</b></h1><h1><b><br /></b></h1><h1><b>9月8日,日军开始轰炸天镇,又以一个联队的兵力和十几辆坦克乘胜奔袭阳高、大同。傅作义闻迅急调一个旅的兵力前往迎击,在洪镇堡发生遭遇战,被日军以优势的增援部队将其截为3段,晋绥军只好突围北进。9月10日,日军占领阳高和千户岭,致使天镇失去了屏障。第61军军长李服膺不得不下令弃守天镇,这使得阎锡山的"大同会战"计划成为泡影。为此,阎锡山一气之下于两军阵地前首开杀戒,将麾下战将军长李服膺军法极刑治罪。行刑之前,阎锡山面训李服膺:" 我将你从排长提拔到军长,今天什么也不必说啦!你的妻儿,我完全负责,放心吧!"&nbsp;</b><br /></h1><h1><b>阎锡山如此阵前斩将,是因为李服膺撤出天镇后,没有按照事先约定部署北移,而是率部南下桑干河。导致天镇、平绥一线工事失去防御意义,晋北门户洞开,致使日军在兵不血刃攻陷大同后开始攻打平型关。</b></h1><h1><b>为了挽回败局,阎锡山集中了晋军的10多个师布防平型关、雁门关和神池一带抗击日军。晋军坚持到9月30日夜,开始撤往五台山、代县一带,华北抗战的重心转为保卫太原。</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抗日决死队</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br /></b></h1><h1><b>为阻止日军从北面进攻太原,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制定了忻口会战方案。为了争取时间使忻口得以从容备战,</b><b>阎锡山命令王靖国军死守崞县,姜玉贞部死守原平镇,以抵抗日军前进,待忻口战役部暑完毕方可撤退。</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忻口会战的总指挥是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卫立煌是前敌总司令,傅作义为副总指挥。单</b><b>卫立煌率领的国民革命军就有十个师的兵力,人数达18万以上,第</b><b>十八集团军则由朱德司令员亲自指挥。</b></h1><h1><b>当时中日两军的实力对比是,中国参战的有6个集团军,共31个师、13个旅,飞机30架;日军投入7万余人,动用坦克150辆、大炮350门、飞机300架。<br />尽管中国军队在人数上占优,晋綏军阎锡山部更是不惜血本动用其全部的9个炮兵团,大炮200门、炮弹8万发。但当时国内对于山西战场的情绪却是一片悲观,也不抱任何胜算的希望。因为抗战初期,日军装备完整,训练精良,骁勇善战,常常以1个大队 (1个营) 就能打败国军的1个师 (3个团) 或1个旅 (2个团) ,如此给国人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以及负面影响。<br />忻口守得住吗?守不住也要守!因为守军不愿向日军低头屈服,他们要在忻口的战场上,展现出中华民族的血性和<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抗战到底,誓死不做亡国奴</span>的大无畏精神来!</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r /></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14集团军总司令二级陆军上将卫立煌</b></h1><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b><br /></b></span></h3><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b>10月8日,崞县守军第19军主力英勇奋战,敌我双方展开巷战和白刃肉搏,驻守崞县西关独立第7旅马延守部一个团全部殉国,团长刘连相、石焕然壮烈牺牲。9日,日军大举围攻原平镇,守卫原平的姜玉贞196旅与日军拼死血战,苦守旬日屹然不动,打死打伤大量敌人。日本军气急败坏,用飞机、大炮报复性的对原平镇狂轰乱炸,将城垣尽数摧毁。旅长姜玉贞率200余仅存官兵退守城东北角,与日军顽强血拼抵抗,苦战肉搏,坚守房院,直至全旅官兵牺牲殆尽,姜玉贞旅长也以身殉国。11日,崞县与原平镇分别失守。</b></span></h3><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b>10月13日,板垣征四郎指挥第五师团及关东军第一、第十二师团等5万余人以中央突破的方法对忻口我方守军防御阵地展开全线攻击。蒋介石令前敌总司令卫立煌率增援部队第14集团军从平汉线到达忻口与阎锡山部协同作战。至此,<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最为惨烈抵抗华北日军进攻,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忻口防御战大幕正式拉开。</span></b></span><br /></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忻口战役日军观察中国守军152高地</b></h1><h1><b><br /></b></h1><h1><b>血战一开始,日军将攻击重点置于正面中央军左翼兵团第10师和第54师的南怀化阵地。当日,南怀化守军不敌日军的凶猛攻势而被其突破。阎锡山接报后严令卫立煌不惜一切代价实行反攻。卫立煌急调第21师竭力恢复丢失阵地,但在日军强大火力压制下,伤亡惨重,师长李仙洲、旅长于镇河、董其武火线负伤,独立第5旅旅长郑廷珍也在前沿阵地的奋勇督战中壮烈牺牲。</b></h1><h1><b>10月12日,南怀化主阵地被日军攻破,敌我主力又在南怀化东北的204高地上,展开了激烈的拉锯争夺战,我方守军</b><b>有時一上午替换几个连长、排长、甚至连伙夫也被调上战场运送弹药。整个山西战场,唯南怀化打得最为惨烈,其中主战场又集中在204高地上。血战正酣时,双方甚至不顾混战在一起的白刃肉搏将士,彼此用火炮对射,将阵地上的敌我官兵炸的血肉横飞。仅204高地争夺战,我守军就有5000将士英勇牺牲,</b><b>第九军在7次夺回204高地时,有的团只剩下不足百余人。</b></h1><h1><br /></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忻口战役中的中国士兵</b></h1><h1><b><br /></b></h1><h1><b>15日拂晓,日军继续对忻口西北高地实施攻击,卫立煌派61军增援,与日军对峙于南怀化东北高地。为了巩固忻口防御阵地,消灭进攻日军,卫立煌,傅作义决心对日军实施全面反击,逐将机动预备队不断投入前线。10月18日,为争夺一个高地,敌我双方再次展开肉搏战,一昼夜间彼此易手竟达13次之多。每次争夺都是敌我双方枪炮齐鸣、呐喊声响成一片,<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有日本人就没有咱们,有咱们就没有日本人"。<br /></span>战斗最激烈的这一天,从拂晓打到黄昏,中国军队竟损失了11个团,平均以1个小时牺牲1个团的代价死拼死守。人打没了,就再派一个团填上去,那10个小时,上了阵地的我方将士,没有一个活着走出战场的。日军伤亡也很大,除滕田旅团长阵亡外,仅萱岛联队的伤亡就高达2000人之巨!<br /> </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24日,日军再次对忻口的我方阵地发起猛攻。我方将士以"<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誓死抗战,寸土必争</span>"的牺牲精神,与日军浴血奋战。日军久攻不下,遂采用大口径迫击炮、毒瓦斯和火焰喷射器助攻,致使我方阵地一片火海。浓缩汽油溅到我守军士兵身上,除了就地打滚儿外,则毫无其它办法自救,尽管</b><b>有的战士身穿两套军衣,仍被烧得一塌糊涂。忻口地处山区,没有水,守军们即使就地打滚灭火,除了被烧死的之外,活着的更是全身被烧起了水泡,</b><b>场面不能不说是极其悲壮惨烈!</b><br /></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忻口会战正面战场的进攻日军</b></h1><h1><b><br /></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在阵地前,杀红了眼的第9军军长郝梦龄对士兵讲话说:"先前我们一个团守这一阵地,现在我们剩下一百多人,编成一个连,还是守这个阵地。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守这个阵地。<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我们一天不死,抗日的责任就不算完</span>。我出发前,已在家里写下遗嘱,不打败日寇决不生还。现在同你们一起坚守这块阵地,决不先退。我若先退,你们不论是谁都可以枪毙我。你们不论是谁,只要后退一步,我立即枪毙他。大家敢陪我在此坚守阵地吗?" 全体士兵齐声回答:"誓死坚守阵地!" 他高兴地说:" 好,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 然后挥笔疾书:"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站在哪里,死在哪里</span>" 八个字,晓谕全军将土。</b></h1><h1><br /></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忻口会战紧急支援守军的我方部队</b></h1><h1><b><br /></b></h1><h1><b>忻口战役之前,郝梦龄军长率部驻扎贵州省贵阳,国难当头,主动请缨北上。此前他对妻子说:" 我是军人,半生光打内战,对国家毫无利益,日寇侵占东北,人民无不义愤填膺。现在日寇要灭亡中国,我们国家已到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我应该去抗战,应该与敌人拼。" 当他率部途经武汉与家人告别时,对儿女们说:"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我爱你们,但是更爱我们国家</span>。现在敌人天天在屠杀我们的同胞,大家都应该去杀敌人,如果国家亡了,你们也没有好日子过了。"他不忍看到行前家人哭哭啼啼,便悄悄写下遗书,让孩子们日后拆阅。</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八路军战士在太行山上</b></h1><h1><b style="font-size: 20px;"><br /></b></h1><h1><b style="font-size: 20px;">他写道:此次北上抗日,抱定牺牲。万一阵亡,你等要听母亲的教调,孝顺汝祖母老大人。<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至于你等上学,我个人是没钱。将来国家战胜,你等可进遗族学校</span>(烈士遗属学校)。在忻口阵地前沿,郝梦龄对军官作战前动员,他说:" 此次战争,为民族存亡之战争,只有牺牲;如再退却,到黄河边,兵即无存,哪有长官?此谓<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我死国活,国活我死</span>。" 在决战前夕他给妻子的信中说:" 此次抗战,乃民族、国家生存之最后关头,抱定牺牲决心,不成功便成仁。为争取最后胜利,使中华民族永存世界上,故成功不必在我,我先牺牲。我既牺牲后,只要国家存在,诸子女教育当然不成问题……余牺牲亦有荣。<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为军人者,为国家战亡,死可谓得其所矣!"</span></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16日凌晨2时,反击开始。郝梦龄亲率第9军在云中河以北地区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由于第9军装备远不及日军第5师团精良,伤亡极其惨重。到5时许,天色微明,因电话线被日军炸断,而与独立5旅联系不上(独立第5旅旅长郑廷珍当时已阵亡殉国),郝梦龄则决定亲自前往第5旅的前沿阵地指挥作战,官兵们告诉他,前面有一段路被敌人火力封锁十分危险,劝他写书面命令派人送去,郝军长说:"瓦罐不离井口碎,大将难免阵前亡。" 说罢手持冲锋枪子弹上膛,毅然向前沿阵地冲去。第54师师长刘家麒表示愿意随军长同赴,但在两人穿过离敌仅二百米的阵地时,不幸双双中弹壮烈牺牲,</b><b>实现了他为国家、民族而战的夙愿。</b><br /></h1><h1><b>郝梦龄牺牲时年仅39岁,系国民党军中将,他的殉国,是抗战以来牺牲的第一位高级指挥将领。为此,</b><b>国民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追赠他为陆军上将,以示褒扬。</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忻口会战中的郝梦龄中将</b></h1><h1><b><br /></b></h1><h1><b>因为忻口中国守军的勇敢作战,日军自10月13日开始进攻忻口中央阵地,到10月底,双方激战半月之久,日军始终未能完全占领这些地区。在正面守军顽强抗击敌人的同时,我左右两翼兵团则在五台山及宁武山区对日军后方不断袭扰。10月14日,第十八集团军120师与独立第7旅配合,一举收复宁武县城。15日,该军又在广灵、灵丘一带歼敌百余人,并收复广灵。</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忻口战役我方炮兵在轰击日军阵地</b></h1><h1><b><br /></b></h1><h1><b>19日,刘伯承部第18集团军129师一部夜袭日军阳明堡飞机场,歼敌百余人,炸毁飞机20多架,使猖狂的日军在忻口会战中损耗了空中优势。我正面战场将士们得到八路军火烧阳明堡机场的特大喜讯后,欢呼雀跃,</b><b>许多官兵激动地在阵地上相拥而泣,有人兴奋得连连高呼:<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中华民族万岁!中华民族万岁!</span></b></h1><h1><b>夜袭阳明堡成功了,日间频繁前往忻口和太原轰炸的24架日军飞机全部炸毁,769团初战告捷,担任主攻的3营营长赵崇德却牺牲在敌人的机场,那年他24岁。</b><br /></h1><h1><br /></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我八路军战士</b></h1><h1><b><br /></b></h1><h1><b>日军在忻口附近受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进展甚微,于是在10月中旬派兵沿正太路向太原进攻。驻守在正太路娘子关隘口的中国守军是国民党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黄绍竑所部。自10月11日开始,日军与中国守军在正太路及娘子关周围地区进行战斗。14日,中国守军在娘子关附近得到孙连仲所部的增援,立即对进犯之敌进行反 ,当日即毙敌数百名。</b></h1><h1><b><br /></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日军攻占娘子关</b></h1><h1><b><br /></b></h1><h1><b>10月19日,日军兵力增至十个联队,卫立煌急电蒋介石请求援助。25日,卫立煌给蒋介石发密电称:"剧战半月,伤亡奇重:八五师仅剩一营余,第十、廿一、五四、八三各师可编三、四、五营不等,独五旅编两营,晋、绥军参战各旅各仅余二三百人。10月31日,卫立煌电报蒋介石称:晋北各师战斗员伤亡三分之二以上,每师所剩由一营余至一团余不等,火力不能维持,援兵无法赶往,补充兵短期不能送到。" </b></h1><h1><b>蒋介石令第1战区抽调位于冀南的汤恩伯军团参加晋东作战。汤率第13军经涉县、昔阳、平定前进,攻击日军侧背,但为时已晚。日军华北方面军为增强正太线上进攻的兵力,已将第108、第109师团使用于正太线方面。</b><b>蒋介石知道战争主动权已经丧失,故令晋北各军向太原以北青龙镇阵地转移,与晋东军协同作战。</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日军攻占忻口</b></h1><h1><b><br /></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10月下旬,日军援兵大量增加,并得到飞机、火炮的有力支援。中国军队虽奋勇战斗,终因力量悬殊,逐渐转为劣势。由于娘子关被日军攻陷,使忻口的中国守军处于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1月 2日,第二战区司令部司令长官阎锡山为保卫太原,不得已下令忻口守军撤退,忍痛将部队悉数撤出数万抗日将士抛洒下鲜血和生命的忻口阵地,</span><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洒满中国将士鲜血的忻口于当日被日军占领。</span></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由参战部队阎锡山的晋绥军、国民党的中央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国共两党配合作战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华北地区所进行最大规模的阵地攻防忻口战役,历时21天,以我军将士伤亡近10万人的牺牲代价,换取了日军2万人的伤亡战果,最终落下悲壮的帷幕。</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r /></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忻口会战中的我方将士</b></h1><h1><b><br /></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忻口会战是全面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与中国共产党在战区统一部署、紧密配合下取</b><b>的正面坚守与敌后机动作战的一次成功防御战。</b><b>也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上作战规模最大、战斗最为激烈的一场战役。中国军队在忻口战役中坚守阵地长达20多天,有力阻击了日军的南进计划。</b></h1><h3><b style="font-size: 20px;">忻口会战</b><b style="font-size: 20px;">大量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和物资装备,战斗中涌现出郝梦龄、姜玉贞等壮烈殉国的英雄将领,所有这些,都极大地鼓舞了我抗日军民同凶残的日寇进行殊死战斗的勇气和信心。<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会战虽然失利,但在这次会战中,晋绥军、中央军,与八路军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以伤亡10万余人的代价,歼灭日军2万余人,创华北战场歼敌之最新纪录。 </span></b><br /></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牺盟会和忻口附近村庄老百姓组成的担架救护队</b></h1><h3><b style="font-size: 20px;"><br /></b></h3><h3><b style="font-size: 20px;">忻口战役后,国共两党对此都有发声。何应钦日后在1937年对日作战的总结中,对忻口会战中给予了很好的评价:" 阵线稳固,且迭次出击,歼敌三四万人,造成华北各战斗中最有利的战局……我朱德部在敌后方袭击,迭次予敌重创。" 此外,蒋介石在1937年10月17日也致电朱德、彭德怀:" 贵部林师及张旅,屡建奇功,强寇迭遭重创,深堪嘉慰。" 在忻口战役中,守军官兵作战英勇。尤其是军长郝梦龄、师长刘家麒、旅长郑廷珍先后以身殉国,树立了舍身报国、慷慨赴义的形象。</b><br /></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1938年卫立煌与毛泽东在延安合影</b></h1><h1><b><br /></b></h1><h1><b>毛泽东在1938年3月12日的《在纪念孙总理逝世13周年及追悼抗敌阵亡将士大会的演说词》中对牺牲者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八个月来,陆空两面都作了英勇的奋战,全国实现了伟大的团结,<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几百万军队与无数人民都加入了火线,其中几十万人就在他们的神圣任务中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这些人中间,许多是国民党人,许多是共产党人,许多是其他党派和无党派的人</span>。我们真诚地追悼这些死者,表示永远地纪念他们。从郝梦龄、佟麟阁、赵登禹、饶国华、刘家麒诸将领到每一个战士,无不给了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模范。<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中华民族决不是一群绵羊,而是富于民族自尊心与人类正义心的伟大民族……郝梦龄将军的热血足不会白流的,日本强盗之所以被赶出中国谁说不足必然的 ?"</span></b></h1><h1><b>峥嵘岁月,烟山火海,一代将领,凛然之气长存。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中华民族万岁……</span></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小结</b></h1><h1><b><br /></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在中国抗战史上,忻口战役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牺牲最多、交战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阎锡山在此会战中,虽未亲临前线坐镇指挥,可他却是忻口战役幕后的组织者和决策人。</span>我们可以从忻口会战中,去研究探讨阎锡山的军事思想和指挥作战理念。</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忻口会战,阎锡山配合了蒋介石在南方以" 淞沪会战 "分散日军兵力的战略意图。忻口战役,以日军付出极其惨重的伤亡代价勉强获胜。但是,通过此一决雌雄之血战,更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抗日必胜的决心,其意义可谓深远。阎锡山因忻口会战而一战成名!也验证了那句 " 人间正道是沧桑,英雄脚下万骨枯 " 的历史名言。</b></h1><h3><br /></h3><h1 style="text-align: left;"><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br /></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参考资料来源:</b></h1><h1><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阎锡山传》雒春普女士著</b></h1><h1><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阎锡山画传》𨿅青普著</b></h1><h1><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阎锡山传》王振华先生著</b></h1><h1><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卫立煌率部增援南口抗战《北京党史》作者:武月星</b></h1><h1><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以及网络信息等</b></h1><h3><br /></h3><h3><br /></h3><h1><br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