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洙边

铁马

<h3>  我知道,“小寒大寒,打春过年”。赶完那最后一个年集,年就到了。</h3> <h3>  拍年集,摄影人几乎都有这个情结,尤其像我这样的具有农村生活经经历的人们可能感触更深刻!</h3><h3> 洙边,莒南的重镇,这里的年集规模较大,在临沂地面上也是数着的。平常,集上多是菜蔬禽蛋粮食针头线脑,进了腊月的年集,交易的东西一下子丰富了起来,一个摊位就是一小片天地:花花绿绿的水果糖、酸酸辣辣的各式咸菜、自家种植的瓜果蔬菜、色彩明快的花布床单、烤得焦黄喷香的烟叶……,整整一块上千亩的树林里成了热闹纷繁的博览会,在凛冽的寒风中荡漾着无尽的风情。</h3> <h3>  我打小喜欢逛年集,当年的主要目的是听说书的,看唱戏的,瞧耍猴的,吃好吃的……,现在的赶年集自然也成了四里八乡的传统习俗。快过年了,人们似乎出手格外阔绰了许多,买了年货,也少不了买点平常舍不得买的“奢侈品”;大人们对孩子也格外宽容,平日里无论怎么耍赖使横都不给买的东西,这时只要央求一番,大都能满足一两样。于是,那欢笑就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流淌。</h3> <h3>  社会和时代不断变迁,改革开放使现在乡村的交通条件,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很多,这些从赶年集的人们的穿戴行头,言谈举止,精神风貌上都一目了然!但与土地打交道,仍一如既往地落在洙边人的脊背和肩头上,他们顽强地履行着它的职责,传承着千百年来生活的智慧与机巧!</h3><h3> 我坚信,新时代更需要人们的辛勤劳动,只要有劳动就离不开商品交易,年集的历史使命就不会结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