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黄山!

新意

<h3>人间仙境奇山游,奇山奇石冰雪封。</h3><h3>千树万树冰花开,山美景美心更美!</h3> <h3>每天生活在都市紧张的快节奏里,想在并不轻松的生活缝隙里,把地图上红色大头针标记变为脚下的足迹。每一次的出发,大抵也只有这个理由了。</h3> <h3>第一次去黄山是2001年,那年去黄山很多景在脑海已慢慢模糊,记的当时缆车排队人很多,缆车价格也很贵,本着节约原则就选择了不乘缆车,开始了漫漫爬山之旅,爬上莲花峰只觉云里雾里,忘却了身在此山中,此时犹如仙境。心想看到这么漂亮的景色再累也值了。那天走了26公里山路,记的最高台阶有80公分(还很多),那天从早上一路开始爬山到傍晚爬到山下,按现在估计是爬不动了!那次也算爬的最高最累的了!</h3> <h3>  安徽黄山一年365天只有51天可以看到云海。黄山年平均有雾淞62天,雨凇35.9天。黄山大部分是粒状雾凇,气温在-2至-7℃时,就容易形成。当雾滴扩大到毛毛细雨时,就能形成雨凇。 </h3><h3> <br></h3> <h3>这次黄山行主要是看雪淞,赶巧遇上了下雪。黄山冻雨、雪凇、雾凇融为一体。冻雨之后,黄山出现了降雪,黄山松等树木华丽转身为雪凇,下雪时雾气迷漫,冻雨雪凇中又有了雾凇,让人很难分清树枝、树梢上结的是冻雨,还是雪凇雾凇。 </h3> <h3>心连心!</h3> <h3>连绵远近三重山!</h3> <h3>天都峰和莲花峰</h3> <h3>群顶峰下坡走一小段有一巨石耸立在岩石平台上。巨石高12米、长7.5米、宽2.5米;其下的岩石平台长12至15米,宽8至10米,厚1.5至2.5米,重约360吨,形态奇特,如此巨石却被竖立在一块长约12-15米,宽8-10米的平坦岩石上,令人惊叹不已!两大岩石之间的接触面很小,上一石似从天外飞来,故名"飞来石"。地质学家认为,飞来石这一奇观是地质变化过程中形成的,真可谓天设地造。</h3> <h3>下午3点到群峰顶准备欣赏黄山落日,到了群峰顶就懵了,全是厚厚的云和浓重的雾。此时天空慢慢开始飘起小雪,天气变差,越来越冷,刚才还有大太阳,一转眼就没了,手机上天气预报显示零下14度,我们一行都想打退堂鼓,准备回山上酒店,当地老师此时给我们建议等等说不定待会儿会天晴,会有大惊喜,会有漂亮好景,因为山上天气变化无常。我们采纳了老师的建议等了三小时终于很幸运地等到了绝美的黄山落日晚霞!(只是我摄影水平有限,没有拍出黄山落日的气魄和美丽)</h3> <h3>第二天早上五点等日出,看日出的人很多,天气很冷,我居然找了个最不好的位置,看来脑子冻坏了!不过还是如愿以偿看到了漂亮的旭日东升!</h3> <h3>始信峰风景区汇聚了许多黄山名松,有:接引松、黑虎松、连理松、龙爪松、卧龙松、探海松。石笋矼上可观赏众多的奇石。石笋矼,号称&quot;黄山第一奇观&quot;,矼上石柱参差林立,奇松奇石风姿各异,&quot;十八罗汉朝南海&quot;惟妙惟肖,引人入胜。</h3> <h3>猴子观海,当地居民习惯称为猴子望太平,是黄山的一处奇石景观。猴子观海位于黄山风景区北海景区黄山狮子峰前,一石猴独踞峰顶,仿佛极目远望,又似纵身跳跃静观云海。云雾缭绕之中,山脚的太平县城时隐时现,这奇幻之景被猴子尽收眼底。风云变幻、光影交错,曼妙玄幻的太平夜景蔚为壮观。千百年来相依相伴,猴子眼中的太平县也几经变换,唯一不变的是灵猴对太平的守望和当地居民&quot;天下太平&quot;的美好愿景。</h3> <h3>悬崖上的冰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