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作者简介:施耐庵(约1296—约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泰州兴化人,祖籍苏州,舟人之子,生于兴化白驹镇(今盐城市大丰区),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35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71岁或72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h3><h3><br></h3><h3>作品简介:《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描写宋江起义的长篇小说。</h3><h3><br></h3> <h3>主要内容:全书通过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聚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h3><h3><br></h3><h3>主要写法:1.符合人物身份的动作描写.设计符合特定身份的动作描写能塑造出性格特征更加鲜明的人物形象。</h3><h3> 2.出色的心理描写,通过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能更加真实地揭示人物的性格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动人。</h3><h3> 3.插叙手法的运用,插叙手法的运用会使情节更加丰满完善。</h3> <h3>第15回:宋公明刺配江州城 黑旋风水中斗张顺</h3><h3>这回的理解:本节写宋江在江州坐牢期间结识戴宗李逵和张顺的故事。其中李逵和张顺打斗的情节写得十分精彩两人现在岸上打斗结果张顺吃了亏后张顺激将李逵到水里打斗,结果李逵马上毫无还手之力了,通过此描写表现出梁山好汉各有所长。</h3><h3> 此回的学法借鉴:1.对比的运用:通过宋江戴宗和李逵吃鱼的对比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h3><h3>2.铺垫的运用:张顺的出场经过了层层铺垫人物为出厂时就通过酒保和与人的对话到出奇威风。</h3><div>3.场景描写:李逵和张顺打斗的场景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二人的形象。</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