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微信诞生不久,我便应声时髦,虽然年纪在往老走,但一直不失追逐新鲜的情趣。社会是人际的,交流缺不得,何况大部分的人还有择机展示自我的德性,当下的潮语称作刷存在感。交流与展示都少不了平台,微信的应运而生,犹如天掉馅饼,是当代人的福气。<br></h3><h3>简单方便快捷……说不尽的诸多优点,微信一亮面儿便妙杀了众多社交平台。我用过微博,开过博客,当然也在不少形形色色的网络论坛里进进出出。旅行与写作的双子爱好,图片与文字的双胞成果,需要借助不同的媒介露脸,也正是那么多的低门坎平台,让不少人认可了我的文字,从而成就了数本书籍的顺利出版。我不敢说今后还能写出多少好文字,但曾经的网络阵地还会去走走停停看看,毕竟那是坚守了很长时间的精神家园。</h3><div>相比而言,还是微信贴身顺手,尤其与人通联,真是便捷。之初,不厌其烦地打电话询问朋友有微信没有,随即加成微信好友,没开通的恨不得当面指点,直到对方屈服赶上时髦方罢。</div><div>通联伊始,渐渐功能趋多,发文传图一夜兴盛,各种所谓的心灵鸡汤瞬间汹涌,令人应接不暇,不免恍惚曾经认知的真假虚实。</div><div>某一天,突然发觉自己被拉进了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微信圈子里。说陌生,是每一个名字;说熟悉,是圈子的名称,明晃晃标示着同学群。一搭话,更是熟悉得又骂又笑,一张张亲切的面孔清晰的身影在屏幕上欢蹦乱跳。</div><div>你是谁?他是谁?讲究、无聊甚至荒诞的百态千姿的微信名,汉字的英文的数字的符号的或单纯或混杂,无奇不有五花八门,很长时间才能把奇特的微信名与熟悉的人准确合体。曾经的熟知,多了一层陌生的新鲜,反而引诱了无数喜气盈盈的调侃。</div><div>微信名,一个人在微信上的名字。完全是另一个自己。人,一个公开身份的姓名,一个若隐若现的微信名。人总是有所公开有所隐藏,微信正好满足了另一个自己。很多作家发表文章喜欢用个笔名,那是隐性扬名的捷径,其实微信名就是人在微信媒介上的笔名。</div><div>人真是群体动物,任何时候都喜欢聚拢成群,哪怕隐匿了真实身份,似乎孤单只是群聚的虚假替身。</div><div>抑制不住的喜悦,享受不完的幸福,激动的情绪会漫延很长时间,把每天的生活都滋润得喜上眉梢。</div><div>毕竟,数年的同学情谊;毕竟,多年的隔空远离。一种崭新的交流途径突然降临,怎能不迅速拉近距离重燃激情,好像曾经的岁月又一次重新开始。</div><div>问好,热情地问好;逗趣,放肆地逗趣。如同热恋的情人,你来我往,纷纷展示自己的好,对对方的好,仿佛所有的不好都暂时隐遁了,只等待时光还原彼此的真面目。</div><div>微信同学群,快速融入生活的日常,甚至化为精神的伴侣。</div><div>成员越拉越多。很多经年不见不闻音信不曾联络的,不停地以陌生的微信面孔熟悉。大学、中学……更多是短期培训班上认识的人,都能凑成一个微信同学群。但我最想联络的,却是小学到初中阶段的同学。时间愈是久远,思念愈是浓厚;联络愈是稀少,牵挂愈是浓烈。人就是这么奇怪,愈是难得到的愈是想拥有,于是时事也便趁机捉弄人,渴望的小学同学微信群,终究因久久失联聚拢困难而未能如愿。</div><div>同学,以学聚,以情联,学是外因而因缘,情由内心而心连。</div><div>每一个微信同学群,都是因容易联络出生的,都是因常问候存续的。情感是人性之基。陌生人的一句亲切问候已能拉近彼此情感,何况熟悉的同学。工作、生活、孩子、时事……都能成为话题,当然少不了无遮无掩的调侃。</div><div>美好总在初恋,如人生的童年少年,无忧无虑地旷天蓝,成长预示着各怀心思各居立场,便有了友情爱情也有了利益主张。人生依然,同学依然,微信同学群也不免俗。</div><div>初时撩人的热闹,逃不脱时而清淡的冷寂甚至尴尬,毕竟,多年的工作生活,每个人的人生轨迹、身份阶层、理念观点甚至价值取向都已千差万别,当年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同学,早已世俗地生长了似熟非熟、似近实远、羡慕忌妒恨……的情感。</div><div>正如多年后的同学聚会,看似完美的重聚,实则矛盾了彼此。微信同学群的初心,缘于共同的经历与记忆,然而老友重逢的新鲜与亲切,终将被一切俱往也的生存现实消解。时光的有情无情,导引了兴奋失望,继而沉默、旁观、沉寂。</div><div>几乎每一个微信群,不管群员多少,活跃的总是那么几个,其余都是沉默的大多数,潜在深水里旁观,个别的偶尔冒个泡,算是一声依然存在的招呼。</div><div>存在感,是人的精神对身体的安慰;旁观者,是人的身体对精神的回馈。</div><div>各取所需。人的本性就自身而言没什么对错。</div><div>所以,微信群必须有东西供人取,不然,清淡后的冷寂是消亡。同学群不易亡,尤其是大学同学群,因为离现在的自己最近。距离是情感的判官,恋情婚姻如此,亲情友情如此,同学情一样如此。</div><div>话题是微信群的生命。同学间很难缺少话题,但群体间又很难有共同话题,小众间的话题更不愿在大群体中公开,于是同学群的话题难免走向庸俗。</div><div>重聚后的热络问候,稍稍冷却后便是无边无涯的扯淡,继而短暂的无语,冷寂,于是偶尔便有人撩起某个话题,轰轰然热闹一番,又继而冷寂。有人开始转发网文,心灵鸡汤居首,养生保健随之,当然曾经的专业也凑凑热闹地插科打诨,更有小视频冷笑话锦上添花般调节气氛。</div><div>转发,泛滥地转发,别人的东西总是好用。除了秀照片秀美食外加片言只语的扯淡,很少有自己的东西,甚至某些带有政治色彩的话题,也是信手搬来。我不怀疑而是坚信大部分人是随性转发,只为分享,但有些人是有目的的,而且是有明确目的的。</div><div>一篇文章或一个观点,争执难免,毕竟职业立场观念所处环境甚至信仰存有差异,一两句调侃哪怕偶尔嘲笑一下,可以,同学吗,了解彼此的脾性,全当玩笑闹气氛,但讥讽怒怼以至贴标签,便不怎么地道了,有点缺乏基本修养。</div><div>而且有个现象,愈是貌似主张民主的,愈是语言暴力,霸道异常,反对别人的观点也罢,谩骂别人的人品反而反衬了自己的人品。</div><div>假如有自己的鲜明观点,我佩服,不管合不合品味,但可惜没几人的观点出于自己,总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跟着他人屁股后头嚼剩馍,令人厌烦地看不起。更不用说能自己写点像样的文章贴到群里了。没自己的东西,外表貌似强大,内里虚空得如稻草人,实在有点可怜。</div><div>那么多年的大学,那么多年的积累,有了地位有了名,徒有虚名。</div><div>其实很正常,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吗,同学的因缘,缘不来相似的性格更缘不了人生共成败。多年积淀,人的善恶能弱以至机会等诸多因素,早已分化了贵富平淡,身份与身价,界定了同学新关系。</div><div>同学,一个旧壳而已,外观光鲜,内里的感受五味杂陈。</div><div>漂亮的外壳蒙蔽了一切,也误导了社会认知。</div><div>如果三观不合,不成敌人至少也会观念冲突。人性本不同,自古有君子小人之分,世人不可能都君子也不可能都小人,但君子一定善良,善良的人一定是好人,但不一定是成功的人。小人不等于恶人,但大多面善心恶,有心机有心术,而且易笼络人。善良的人,性往内收,隐善而质平;心恶的人,性隐恶而外放善,久之方显。</div><div>尤其经年世俗的熏陶,难免不世故。世故是生活的通行证,哪怕面和心不和,也得出手相握,以显同学情分。</div><div>性格分野了人群,成败更分野了人群。有钱与官大,是成功的标签,很少有人能免俗,于是微信群的交流,便有了语言的趋炎附势。</div><div>别人发红包,有钱人发大红包,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发的红包多,而且时不时地就要落一场红包雨,引得群内一片欢腾,称颂声也落成了鲜花雨。</div><div>微信群几乎成了红包群。有钱人发得高兴,众人抢得更高兴,大家都高兴,何乐而不为呢!</div><div>到头来,微信群时而是转发网文群,时而是红包群,时而是牢骚怒怼群,初心的交流渐渐淡成一条丝线,苟延残喘着同学间经年积淀的亲密。</div><div>俗,越来越俗,甚至可以说庸俗,微信同学群,一步步归宿着本真的命运。</div><div>很多次想退出,但又一次次犹豫放弃,毕竟仍是一条丝线,联结着一生中一段难忘的记忆。</div><div>哪怕不喜不参与,潜水而观,沉默不语,不失为生活无奈的恩赐。</div><div>微信同学群,只是微信同学群,过去相识又分别的人,皆已世俗。老同学关系,多是弱关系,若寻共鸣与慰藉,理当经营好日常生活,善待身边的亲朋。</div><h3>人生很短,活得美好,别委屈自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