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早年曾见有人发布赴宴的照片,一桌酒菜的价格超过了10万元,当事人以此炫耀生活品位,自诩吃的最高境界,那种画风,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史书里的罗马皇帝尼禄恣意放纵的场面。如今,把奢华等同于品味,又把品味等同于艺术的做法,是一种很流行的观念。不过,吃的艺术并不是能吃别人吃不到的食物那么简单,毕竟不是用钱去品尝美味,需要嘴、眼、心几兄弟的协同。</h3> <h3><b>次坞打面</b>是我第一次听说,是杭州诸暨的特产,是传说跟朱元璋有关系的,用棍子打出来的,放点儿“浇头”,功夫下在“棍子打”和“浇头”了,要了面,只听“砰砰砰”地一阵响,就匆匆忙忙上桌了,颜色亮的好看!好吃!吃完,回头看,门口挂着蒜苗一样的大捆植物,绿的直抢你的眼,比招呼客人的服务员惹人。</h3> <h3>包子算得什么,哪里没有?上海沈大成、北万馨、五芳斋所供应的早点汤包,是令人难忘的一种。包子小,好看,一口一个,叫汤包却名不副实,如果有人不小心把包子丢在汤里那就成真的汤包了。</h3> <h3>这次吃的汤包很好,抓住包子的皱榴处拽起来,包子皮下坠,像是被婴儿吮瘪了的乳房一样,趁包子没有破裂赶快放进自己的碟中,轻轻咬破包子皮,把其中的汤汁吸饮下肚,味道好极了。</h3> <h3>还有不错的,价格不贵但是好吃。</h3> <h3>我记得梁实秋在《雅舍谈吃》里写到:“美食者不必是饕餮客”---美食者重在食物的质,而非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