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岁月可回头--父亲周年祭(上)

三丫

<h3>  岁月静静地逝去,时间缓缓地流走,没有岁月可回头,今天是2018年2月7日,整整一年了,亲爱的老爸,您离开我们整整一年了。这一年里,感觉像做梦一样,可是如果真的是梦就好了,一觉醒来,那个可以叫爸爸的人,那个可以叫家的地方还都在。一年里,总想提笔写点啥?总想对您说点啥?虽然您再也看不见,再也听不见。。。还是把您的一生用我的拙笔记录下来,给自己的思念一个交代。</h3><h3><br /></h3><h3> 父亲籍贯山东省德州市德平县(即现在的临邑县),生于1927年腊月23(严格意义上是1928年1月28日)北方的一个小村庄,爷爷年轻时闯过关东,到过俄罗斯,是见过世面的人,所以父亲从小就读私塾,识字读书,一直读到高小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小学毕业。后来爷爷还是不想父亲在老家种地,又把父亲送到了北京,在一家铜器铺当学徒,专门翻砂香炉、蜡烛台等铜器,还出售给洋人。学徒的日子不好过,脏活累活必须抢着干,还要把师傅伺候好,早上洗脸水晚上泡脚水统统要端到师傅面前,不得有半点差池,即使这样师傅也不会好脸给你,也不会教你更多技术。记得当年老爸给我说过他的这些经历时,我还不理解说:多教会你干活,师傅不就可以休息了吗?老爸笑着说:傻丫头,教会了徒弟就饿死师傅。那是我第一次听到"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这个俗语。</h3><h3><br /></h3><h3> 再后来父亲回到了家乡,因为男大当婚,或许因为爷爷奶奶中年得子,而且只有一儿一女,所以希望父亲早点娶妻生子,于是17岁的父亲娶了19岁的母亲,于是就有了大哥。</h3><h3> </h3> <h3>建国初期,爷爷父亲母亲和大哥,祖孙三代唯一的合影。</h3> <h3>  1947年2月,不到20岁的父亲入伍当兵,成为华东野战军陈毅部队的一名战士,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解放济南战役、解放上海战役及西南剿匪等战役,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正式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父亲入编三野四纵队23军68师,朝鲜战争爆发后,因父亲有文化被留在国内训练新兵,未能随23军入朝参战,为此事我曾经问过父亲:是不是遗憾没能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父亲说:"遗憾是遗憾,可服从组织安排是一名军人的天职,必须无条件服从,况且我的任务也很重要,为部队训练新兵入朝参战,输送新鲜血液。"1954年,朝鲜战争停战,12军从朝鲜战场胜利凯旋,父亲训练新兵的204团交到了12军,父亲也就调到了12军34师炮团,而原来的老部队23军留在了东北。</h3><h3> </h3><h3>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共和国授予父亲为大尉军衔。</h3><h3><br /></h3> <h3>解放战争胜利后身穿戎装的父亲</h3> <h3>荣立战功的父亲</h3> <h3>肩配大尉军衔的父亲</h3> <h3> 文革前期,父亲已在12军军炮团任团政委,为维护当地稳定做出了贡献,九大前夕父亲进京和解放军代表队一起光荣地被伟大领袖毛主席接见,回来后到处宣讲感受,而我只记得父亲从北京带回的当地特产--北京果脯,是那种用纸盒子装的果脯,也是我们第一次见第一次吃果脯,母亲舍不得全拿出来,每次只给我们一点点解馋,就是这样我也会拿这一块冬瓜条啥的,向小伙伴炫耀,在那个物质贫乏的计划经济年代,好吃的东西太少太少了。 文革中期,部队选派思想觉悟高工作能力强为人正直忠厚的干部,到地方开展"三支两军"工作,父亲被部队派到了安徽省巢湖地区任地委副书记,为缓和当地当时的紧张局面,维护社会秩序,工作秩序,学习秩序和生活秩序,保护一些当地干部,减少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稳定当地的局势起了积极作用。</h3><h3><br /></h3><h3> 1974年又返回部队12军34师,继续为部队建设贡献力量。</h3><h3><br /></h3><h3> 1979年,父亲以34师政委的身份迈入了军队的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深造,这是他梦寐以求的心愿,父亲非常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孜孜不倦刻苦学习,还担任了班级副班长职务,从父亲保留下来的个人总结中可以看出他的认真,他的刻苦,他的自觉以及他的觉悟。就在父亲赴京学习期间,他所在的师部发生了重大事故,父亲虽然不在当地可也受到了牵连,差点断送政治前途,苍天有眼,不忍这样的人才被埋没,父亲平调到12军后勤部继续担任领导职务,也成为12集团军最后一任后勤部政委,在二野四纵12集团军的军史陈列馆里父亲的名字赫赫在目。</h3> <h3>军炮团党委一班人</h3> <h3>九大期间在北京天安门和战友合影</h3> <h3>父亲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的毕业鉴定书</h3> <h3>解放军政治学院的同班同学们</h3> <h3>下农村考察</h3> <h3>接见上山下乡知青标兵</h3> <h3>父亲在34师任政委时做报告,边上坐的是一个三八式的老革命,亦师亦友</h3> <h3>党代会投票</h3> <h3>1973年冬天,全家福</h3> <h3>  父亲从战士干起,文书司务长指导员股长科长处长团政委师政委军后勤部政委直至任期满离开工作岗位休息,一路走来为党工作勤勤恳恳不求回报,为部队建设不遗余力全心全意,他为人坦诚忠厚、谦虚谨慎、光明磊落、宽宏大度,不搞阿谀奉承不会溜须拍马,坚持真理不说假话。这也是父亲一直教育子女们的宗旨,父亲也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h3><h3><br /></h3><h3> 父亲给我的印象就是工作特别忙,从我记事开始就觉得父亲是那种特别严肃、不苟言笑的人,从来不敢亲近他,看见他还惧怕,他在家的时候我们连讲话的声音都会变小,生怕吵到父亲,而他下班回来也总是带着大堆的文件在书房里批阅,还经常下部队检查工作,他不在家我和妹妹反而觉得自在,那时两个哥哥参军当兵走了,大姐招工进了工厂,二姐响应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了。记得父亲最辛苦是在巢湖支左,工厂农村经常有他的身影,特别是每年夏季一到雨季长江水灾,父亲都是亲力亲为奔赴在无为长江大堤第一线,指挥抗洪抢险,甚至有时几天几夜不能合眼,凯旋回到家整个人都瘦了一圈,看到父亲疲惫的脸上露出的丝丝微笑,我们知道这次抗洪又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每每这个时候,母亲都会拿出山东女人的看家本领,为父亲包顿他最爱吃的白菜猪肉饺子,我和妹妹也会乐癫癫地为母亲打下手,而父亲一见此情景也会情不自禁地哼上几句京剧,偶尔也会亲自上阵擀饺子皮,那个其乐融融的场景仿佛就在昨天,又恍如隔世。。。</h3><h3><br /></h3><h3> 长大后,觉得父亲不仅是个工作狂,还是个感情内敛、不善表达的人。后来我也参军当兵走了,和家里的通信都是汇报工作、学习,并且问候母亲,母亲解放后进过识字班,但认识的字不多,因此也不会写信,所以无论是在部队的大儿子、二儿子、三闺女,还是工厂的大闺女,或是在农村插队的二闺女以及后来嫁到无锡的小闺女,写信回来问候父母,都是父亲在百忙之中抽空写回信,而回信的内容无外乎都是谆谆教导要好好工作好好学习以及尊重领导团结同志之类的话,从来不会有儿女情长在信中表达,儿女们也一直遵循父亲的教导,踏实做事老实做人。</h3> <h3>各个时期,工作着的父亲</h3> <h3>小妹至今还保留着她二十九岁生日时,父亲写给她的信,珍贵之极</h3> <h3>父亲在各个时期的手稿,那时当领导所有开会讲话都是要自己写的</h3> <h3>80年代初幸福的一家人</h3> <h3>  未完,请看没有岁月可回头--父亲周年祭(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