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有人说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好像天遇见地,便有了万物;冷遇见暖,便构成了人生;春遇到冬,有了岁月,人遇见人,有了生命,那么,人遇见书,就有了生活。让我们在最美的遇见里雕刻时光。</h3> <h3> 著名学者傅国涌在《美的相遇》一书中写道:光阴易逝,人生也会逝去,但相遇不会逝去。人与人的相遇,人与书的相遇,一定会结出加倍的果实。</h3> <h3> 一年来,我们遇见了这样一位智者——李永泽处长,他亲和宽容,博学多才;他语重心长,情真意切,他指引我们与书籍亲密接触,拉近了我们与梦想的距离。</h3> <h3> </h3><h3> 我们遇见了这样一位导师,大家猜猜她是谁?初见她,一头瀑布般柔顺黑发,一袭旗袍穿在身,一双充满智慧的大眼睛,一脸亲切和蔼的笑容,她的身上尽显东方女性温婉雅丽之美,她就是——吉春亚导师,因与导师遇见,让我们走进了她的本真语文。</h3><h3><br></h3><div> </div> <h3> 听过吉老师的几次讲座及几节公开课,她的课堂教学风格如其人,宁静而动人,真实而精辟。她的课堂没有刻意的花哨雕饰,没有过多的渲染煽情,她只追求“本真语文”,还语文教学本来的面目。</h3><h3><br></h3><div> 何谓“本真语文”?带着对吉老师的崇拜阅读了她的书《吉春亚本真语文》。这本书围绕“本真,语文教学永远的规律”用吉老师的课堂案例阐释了语文学科的本体是什么?什么才是语文的“家”?</div> <h3> </h3><h3> 关于语文本质内涵的理解,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h3><h3><br></h3><div> 叶老的“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指,也即“话”和“文”的合指。“语文”一词其实涵盖了人们语言交际的听、说、读、写的行为和“语言运用”的结果。“语文”的本质属性是“言语”。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言语生成——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如何提升。</div><div><br></div><div> <b>一、“言语形式”是语文教学的立足点,为特定的教学对象。</b>诚然,在生活中,我们读一篇文章着眼点往往在于获取这篇文章所反映的内容,是“得意忘言”的,但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的目的不仅要注意文字负载、传达的内容,更要关注内容是如何表达的。要引导学生通过读文,认识上有所提升,情感上得到熏陶感染,更要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言文字而不用那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从而懂得运用语言的规律,并积淀语感。如学习朱自清写的散文《春》,绝不是为了记住春天具有“春风美”、“春景美”、“春雨美”等知识内容,而是学习朱自清先生如何抓住关键词句来描绘春色的,如何将内心的情感用切当的语言表现出来,如何组织文章的结构等,这才是我们要学习的着力点。</div><div><br></div><div> <b> 二、“言语能力”—— “言语”与“精神”同构共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b>这里的“同构共生”即是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和心灵世界携手走向丰妙的境界……语文教学的根本宗旨是“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和灵魂!”</div><div> </div><div> 所以,我们常常提到的“语文素养”,其基础是言语能力,它是实现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的唯一途径。 </div><div> </div><div> 本真的语文教学会让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和心灵世界走向丰富美妙的境界。感谢吉春亚老师的《 本真语文》让我参透了语文教学的真谛!</div> <h3> </h3><h3> 书籍的世界,是一个用无尽可能性构筑而成的世界。阅读,也许并不能解答我们所有的困惑,却能帮我们练就解决困扰的思维方式。</h3><h3><br></h3><h3> 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主编的《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这本40多万字的书籍,汇集了160多名骨干教师和专家共同开发的12个研究课例,凝聚了骨干教师和指导专家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智慧和教学实践经验,真实地记录了教师们在专家的指导下语文教学观念进步和教学行为转变的足迹,让我们这些在教学一线的“望尽天涯”者通过阅读收获到“灯火阑珊”的喜悦,陷入“山重水复”者通过阅读获得“柳暗花明”的顿悟。</h3> <h3> </h3><h3> “教课文”与“教语文”虽只是一字之差,却是教学理念的转变问题,是语文教学的方向选择问题。一个是在用教材内容传递语文课程内容。</h3><h3><br></h3><h3> “<b>教课文</b>”,是以分析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为主要目标组织教学过程,无确定的语文本体性课程内容的阅读教学,是在教教材内容。</h3><div><br></div><div> “<b>教语文</b>”是以本体性教学内容为主要目标,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渗透思想和情感教育。它是在用教材内容传递语文课程内容。<br></div><div><br></div><div> 随着我们对2011版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学习,“学习与运用,指向本体”越来越成为我们的共识。那如何从“教课文”转变为“教语文”呢?</div> <h3> </h3><h3> <b> 首先弄清楚要教什么。应依据课文合理确定本体性教学内容。</b></h3><h3><br></h3><div> 每篇课文除必须落实的一些“基础性”教学内容,比如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及课文朗读等等,中高年级课文教学,还需要新授一些其他的语文知识和阅读写作方法,进行必要的语文技能练习,这些新授内容称为“发展性”教学内容。现在语文课上教师想教的发展性教学内容往往太多、太散,许多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发现的有价值的东西都不肯舍弃,什么都想教,结果每个知识点教学都是蜻蜓点水,什么都没有教会。所以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依据:一是学生的学习需求,二是课程标准中的年段目标,三是文本。教师必须学会舍弃,要有“减法思维”,一课一得,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div><div><br></div><div> <b>其次是怎么教。依据认知规律设计教学流程。</b></div><div> </div><div> 现在语文课采用的教学流程大多是“初读课文——分段讲读——总结提升”,这样的教学流程有利于课文思想内容理解,瞄准的是非本体教学内容,这样设计教学流程,本体性教学内容教学往往是零打碎敲的,教师教过了,学生也可能是理解了,但往往没有学会,学生仅仅得到的是静态的知识,而没有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所以应该按照 “认识——实践——迁移”来设计流程。</div><div><br></div><div> 由“教课文”到“教语文”的美丽转身就是在目标设定:由“理解内容”转变为“理解内容与学习表达”并重;教学过程:由“分析推理”转变为“语言实践,发展语言素养”的平台;拓展延伸:由“流于形式”转变为“课外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学效果:由追求教师“教过”转变为追求学生“学会”。</div><div><br></div><div><br></div> <h3> </h3><h3> 台湾著名哲学家林清玄曾经说过:“所有成熟了的果实都是弯着腰的,他们是成熟而谦虚的个体,而这所有的品质都来源于书籍”。诗圣杜甫亦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此可见,读书乃人生第一快事。也正是与书籍的美丽邂逅,才成就了多少名师心目中的美丽广厦。</h3><div><br></div> <h3> </h3><h3> 《我的为师之道》一书是于永正老师的“封笔之作”,是他从教半个世纪的一次全方位的总结。一章一章用心地阅读,会深深地感受到书中字字皆有情,章章皆有意。 <br></h3><div> </div><div> 如何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于老师不仅在儿童的心理特征、心理需求、认知规律、思维特点、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思考,还对什么是语文、什么是小学语文、学语文的规律是什么、怎么教小学语文不间断地进行思索与实践,并把自己的心得形诸于文字。在实践中,他认识到老师素养的重要性,从而坚持学习,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div><div><br></div><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用童心润童心,童心未泯 </b></h3><div> 1.做“性温”、“味甘”的甘草 </div><div> 朱友明老师形象地把于老师比作“性温”、“味甘”的甘草。于老师如甘草般善解人意。面对学生的错误,于老师总是用微笑和幽默代替批评。</div><div> 2.从没忘记自己曾是孩子 </div><div> 于老师认为,只有差别,没有差生,要尊重差异。 </div><div> 他在书中给出了九条策略:不倒背手;主动和学生打招呼;课间尽可能和学生一起玩;和学生一起演课本剧;尽量到学生家里走走;经常讲故事和笑话;和学生一起做值日;做错了,公开认错;定期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div><div> 于老师以尊重为理念,不以长者自居,不居高临下,放下架子,蹲下来看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平等相处。他的课堂民主平等、情趣盎然,学生在朗读感悟、语言积累、读写迁移中养成习惯,在实践中逐步提升言语交际能力。</div><div><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用真情换真情,情真意切 </b></div><div> 于老师说,教育有一种最重要或者说最根本的力量——情。 这种情可化为对学生的理解和体谅。 </div><div> 1.让每一个学生感到喜欢他 </div><div> 于老师强调不强求喜欢每一个学生,要努力做出喜欢的样子。样子和行为是关键。上课时亲切的目光;学生发言时期待、鼓励的眼神;学生红领巾歪了,为他扶正;课外活动时,和学生一起跳绳;课间,找调皮学生掰手腕······ </div><div> 于老师的行为更多的体现在表扬上,从来不吝啬。摸摸学生的小脑袋;拍拍学生的小肩膀;竖起大拇指。他及时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和其他信息,发现丛翔不吃早餐,给他准备饼干;听说小军爸爸住院,星期日免做作业。魏亚军同学转学后不到两个月又回来了„„这些方法、行为的背后都是“情”字在支撑。 </div><div> 2.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所做 </div><div> 于老师说:“我从不认为我只是教语文的,我是教师,要着眼学生终身发展的方方面面。”他总是想儿童之所想,做儿童之所做,尊重每个儿童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将培养儿童语文能力与精神成长融为一体。</div><div> 他总是千方百计把“玩”的文章做足,做够,让“玩”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垂钓活动,慰问五保老人和军属;军营一日,身着迷彩服挎着冲锋枪照相;认识苹果,举办展览,写说明,当讲解员,写通讯报道;学生毕业时,邀请同桌合影留念</div><div> 这些活动的细节会给学生留下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情! </div><div> 3.用影响和激励,促进儿童成长 </div><div> “无言之教”影响深远 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身教的力量和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必须有三大看家本领——写字、朗读、表达(口头和书面),具备这三大本领,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div><div> 人生是花,语文是根。我知道,于老师已将知识、理论融入肌体与灵魂,并能转化为行为,并成为生命的自觉与自然。他的文化品格,他的学识修养,他对教育的态度,他对语文的情感,他对学生的关爱,就是一种“范本”,不仅给我们树立榜样,更是提醒我们要反躬自问,以善修德,以积极的态度去尊重规律,滋养天性,让每一个儿童成为他自己,让每一个儿童真实善良、快乐向上。</div><div> </div><div> 阅读着于老师的故事,让我从一个个美丽的教育哲理中,从名师成长的历程里,深深地感受到名师的成长背后,经历了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而他的那份艰辛,通过一个个充满灵气的文字符号告诉我们:成长需要经历,改变从阅读开始······ </div><div><br></div> <h3> </h3><h3> 我们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我们遇见一位伟人,引领我们走进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让我们行动起来,读懂教育这本大书,读懂教学这本活书,读懂生命这本天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