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是兄弟,再续战友情

听雨

<h3>隆冬时节,刚下了一场大雪,地上的冰雪还没有完全消融,86年兵的吴立新、齐林强就把战友们召集在一起,商量着去战友杨建平家一趟,去看望他年迈的父母。战友们一说既和,大家分头准备,有的买年货,有的备生活用品,还有的忙着通知没到会的战友。大家约定,2月3号早上九点准时在战友徐庆明的饭店门口集合。 </h3><div> </div><div><br></div><div><br></div> <h3>今天是大家约定的日子,战友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了,大家带来了大米,色拉油,各种水果,还有好多花生瓜子。九点一到,十几个战友一起出发前往杨家。一路上,他们又忆起峥嵘岁月,那些难忘的战友情历历在目。三十年前,他们和杨建平响应祖国的号召,一起坐上绿皮火车,奔赴江西光荣参军。四年的军队生涯,让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四年后退伍,又回到衢州工作,因为有着特殊的战友情,他们就像兄弟一般。天有不测风云,二十年前,杨建平因意外去世,剩下孤儿寡母。战友们得知情况,经常隔三差五就组织起来一起看望杨建平的家人。这不,眼下年关渐近,天寒地冻,战友们牵挂着那对老人,冒着严寒,又来看望他们了。</h3> <h3>如今年迈的杨父杨妈日渐衰老,身体不好,行动不便,带队的吴立新说:“老人家挺可怜的,儿子不在了,孙子还不能自立,老人无依无靠,战友就是兄弟,杨兄不在了,我们来替他尽这个义务,我们来孝顺老人!”朴实无华的一番话,说的我很感动。在这个寒意深深地隆冬里,我感觉一股暖流涌进心里。</h3> <h3>一行十人驱车来到了黄坛口乡下石埠村,八十四岁的杨父和七十五岁的杨妈早已迎候在家门口,看见儿子的战友来,就像看见自己的儿子一样激动,杨妈抹着眼泪,一个劲地感谢,看着大包小包的礼品,看着热情洋溢的战友,还有亲热地拉着杨爸爸杨妈妈说话的可敬的战友,我觉得小屋里很温馨,-----虽然小屋简陋,虽然外面寒风瑟瑟,可是却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寒冬里的暖意融融。</h3> <h3>大家看着墙上的照片,那上面的杨建平英姿飒爽,大家百感交集,杨妈更是老泪纵横。战友们纷纷表示每年都会看望二老,他们深情对杨爸爸杨妈妈说:“建平不在了,有什么事情,打电话我们,我们一定到!”铿锵有力的话语道出了赤子之心,让我对这些战友肃然起敬,心里不禁为这样一群善良的战友致敬!</h3> <h3>杨妈身体还算硬朗,她端出了热腾腾的茶叶蛋,一个劲叫大家吃,我想此时,我们多吃一个蛋,她都会很高兴。她一边忙着,一边说:“你们这些战友真好,每年都来看望我们老俩口,还带这么多东西。这些年多亏了你们啊!感谢感谢。”老人边说边抹起了眼泪,她一定想起了自己的儿子。</h3> <h3>杨父已高龄,腿脚不便,常年卧床,他拉着战友们的手,说话含糊不清,但是我听清了他反复念叨的一句话:“你们真好!好人哪!”千言万语包含在短短的一句重复的话语里,我明白老人想说的话,那是用语言都难表达的感激之情啊!</h3> <h3>就要离开了,战友们和二老合影留念,我举起相机摄下了这些珍贵的镜头,我想,日后,他们定会为自己今天的行为骄傲自豪。因为他们无愧于战友,无愧于军人这个光荣的称号!战友们拉着二老的手,一句句叮咛,一句句嘱咐:“杨叔,记得按时吃药,天晴出来晒太阳。杨姨天冷注意保暖啊,有事打电话我们啊,我们的电话都记了吗?”专程从湖南长沙赶来的钱春伟深情地说:“我们和建平三十年前是战友,就是一辈子的兄弟,你们就是我们的父母。”这话说得大家频频点头。临行前,战友们又凑了一个大红包送给二老,说是孝顺老人家的,一定得收下,杨妈含着眼泪收下了。战友们在寒风中一遍遍叮嘱二老,就像即将远行的孩子叮嘱自己年迈的父母一样,此情此景,令我也感动得热泪盈眶。</h3><div><br></div> <h3>寒风中,杨妈还在目送这些不是儿子胜似儿子的背影,此时,我想老人一定是幸福的,因为她有这么多好儿子!</h3><div><br></div><div>在这个寒风瑟瑟,积雪消融的日子里,有这么一群战友,他们诠释了什么是战友情,一旦拥有就铭刻一生,一旦拥有就渗入心髓融入血脉。这一段佳话,令我感动许久,即便是寒冬,我也觉得如此温暖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