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骑行随想

罗汉

<p class="ql-block"> [一]</p> 人世间有一种神奇的车名叫自行车,又叫脚踏车,俗称洋马儿。 <p class="ql-block">我是一个知识比较匮乏却又喜欢妄自猜想的人。我猜想,自行车应该是嫌弃走路又累又慢,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懒人”所发明的伟大杰作。</p> <p class="ql-block">历史无言,规律自显。——聪明绝顶的“懒人”愈多,科学技术就愈繁荣昌盛;社会财富越是堆积如山,好逸恶劳的“衰人”就越是层出不穷。</p> <p class="ql-block">在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和全民安步当车的岁月里,短缺物资“凭票供应”的自行车,曾经是衡量家庭财富“三转一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中的一个重要指标。谁家拥有一辆自行车,谁家就是最“洋盘”(四川话,有洋气、时髦的意思)的人。</p> <p class="ql-block">彪炳千秋,永载史册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的序幕。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这是国家走向富强、人民生活幸福的英明决策和必由之路。</p> 改革开放以来,盼望已久的“汽车社会”的形成,始料不及的“有车一族”的勃兴,却最终使自行车由昔日主要的代步工具而沦为末流,自行车道也因此而变为穷途。 <p class="ql-block">当我们国家一直引以为荣的“自行车大国”的帽子被摘掉之日,或许也就是全民身体素质渐趋阴盛阳衰值得堪忧之时。</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h3> <p class="ql-block">在“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激励政策调动下,确实是让“允许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逐渐过上了由土变洋,由俭入奢,“出则以车,入则以辇”,看似有情调、懂生活的好日子。</p> <p class="ql-block">可是,与个人财富一起迅速膨胀的发福体态,却怎么也掩饰不住落寞惆怅的空虚情绪与喜顺恶逆的乖张心理。譬如,当某女说出“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一鸣惊人的言论时,立刻就引起了“新新人类”中的部分女性的强烈共鸣。</p> <p class="ql-block">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在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这颗蓝色星球上,高贵而聪明的人类是最为典型的群居动物,“人们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居留于城市”。</p> <p class="ql-block">岂不知,长期蜗居在连墙接栋的高楼大厦的钢筋水泥丛林中,邻里之间门挨门却互不相认;越是人山人海,热闹拥挤的地方,反倒是人际关系冷漠化最严重的地方。——城市里有“病灶”,煮沸的却是人心。而且,看不见的诸如恐惧症、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比看得见的诸如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等生理疾病更难预防与治愈,中国每天自尽的人多达千余人。</p> 古人说,遇事方知闻道晚,抱疴始恨养生疏。今人说,人什么都可以有,但一定不能有病。因为好像只有在生命长短和身体健康面前,每个人才显得是绝对的平等。 <p class="ql-block">但是,假如一个人已经感觉或者体检出有某种毛病时才猛然意识到,为了保命需要健康投资,为了活命需要坚持锻炼身体,这无非只是一种亡羊补牢、迫于无奈的补救措施。</p> 在名过其实,唯利是图的保健品市场里,许多投其所好、五花八门的营养品和保健品,非但没有药到病除、包治百病的神奇功效,反而存有“病不死人毒死人”的重大嫌疑。 于是乎,自顾自怜,惜命如金的男女老少要么成为健身房里动感单车上的“座上宾”,要么出门三步要开车回家就上跑步机。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h3> <p class="ql-block">当梦寐以求,前所未有的“小康社会”渐成现实,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把“和谐社会”的口号天天挂在嘴上。其中,“乐和”这种健康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就成了全社会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p> <p class="ql-block">静生阴,动生阳。生命在于静养,更在于运动。可一些人老是爱用“百年的兔子无人追,千年王八万年龟”的俗话来为自己不喜欢运动狡辩,人毕竟是人,既不是喜静怕惊的王八,也不是胆小怕事的缩头乌龟。</p> 对于如何修身养性或者强身健体问题,大多数人选择的是宅家时将各类保健养生专题节目中的谆谆教导奉为圭臬,并且身体力行;节假日里则不约而同地携家带口外出旅游,希望籍此来维系“游山泽,欢鱼鸟,心甚乐之”的愉悦心态和健康身体。 殊不知,许多著名景点不断引进的索道和缆车等旅游交通运输设施,却正在把那些被迫跋山涉水步步为赢的“背包客”,轻易地演变成了平步青云一步登天的“观光客”。 如此既未“苦其心志”,也未“劳其筋骨”,更未“饿其体肤”的所谓“短、平、快”的“户外活动”,乐则乐矣,不亦快哉。但这只能称之为跑马观花、游山玩水。 <p class="ql-block">要知道,“游山玩水”与"户外活动",从形式到内容上还是有较大区别的。</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h3> 凡事有利必有弊,体育运动同样是一柄锋利的双刃剑。 体育运动专家从利大于弊的角度出发,推荐的运动项目排序前三位的是游泳、骑车、徒步。 无论你选择何种运动方式,你都必须得运动起来。 有人说,骑车伤髋,走路伤踝。本着“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的决策原则,我还是比较喜欢自行车运动。 简单易行、经济实惠的骑行运动,不只是平民百姓的“专利”,也是富贵之人的“福利”。 骑行致远,休闲益智,骑单车的日子是最为快乐的日子。这种简单而纯粹的快乐意味着自我满足:自找苦吃,自得其乐。 美食美景、节庆会展、名胜古迹以及名山大川,只是我们趋之若鹜的行动指南,而“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妙不可言的精神享受,却蕴藏在你追我赶、挥汗如雨的骑行过程之中。如果不想半途而废的话,信念常常比装备更重要,毅力往往比体能更要紧。 无论是在喧嚣的城市,还是在静谧的乡村,都留下过我们惊鸿一瞥引领时尚的骑士身影;纵有潺潺的万水、巍巍的千山,依然挡不住我们从不言弃追风前行的滚滚车轮。 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我们饱览了沿途秀美的田园风光与诱人的春华秋实;来去匆匆,风雨兼程,我们领略了自然的湖光山色和未知的风土人情。 行到水穷处,我们笑傲江湖;坐看云起时,我们呼啸山林。挑战极限成功时的喜悦心情比雨后新绿的忘忧草更为妩媚,超越自我放松后的笑脸比迎风摇曳的含笑花更加灿烂。 正心修身,身心健康,这是骑行者孜孜不倦追求的终极目标,可真要做到弘毅笃行和内外兼修,却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h3> 运动有风险,骑行需谨慎。 因为我们在吃苦耐劳锻炼身体的同时,也有可能因为麻痹大意而伤害身体。爬坡时有多吃力,下坡时就有多轻松;爬坡可以暂埋头,下坡一定要小心。 因为十次肇事九次快,九次摔跤都有可能是在下坡的路上。尤其是在行者无疆、道路坎坷的山地自行车运动中,其速度越慢摔跤几率就越高;速度越快稳定性就越高,摔跤几率就越少。倘遇险情再加上处置方法不得当的话,那么,骑快车摔跤的结果也就会相当恐怖与惨烈。 古人云:患生骄奢,祸起所忽。 鄙人骑行金堂县清江镇时心不在焉碾压砖块将手腕摔成骨折的前车之覆,并未成为骑行罗江县蟠龙镇时快速下坡处置不当又将脚趾摔成骨折的后车之鉴。 逢凶未化吉,遇险未呈祥,有倒霉透顶的骑行者曾为之付出宝贵生命,愚钝如我者曾为之付出血的代价痛的教训,当为所有愈挫愈勇无怨无悔的骑行爱好者铭记在心,警钟长鸣! 检验一个人是否是真的骑行爱好者,其实方法非常简单,那就是看他即便拥有了心爱的小汽车,也仍然会一如既往坚持不懈地爱好骑行活动;即使曾经摔过跤受过伤,也不会因此而一蹶不振裹脚不前。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h3>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让“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所以才需要人们达成更多的伦理共识——在公平中多注入一些合法性,在效率中多讲究一点人情味。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交通道路建设上就应该是“各行其道”;树立“科学发展”的观点,落实在城市化过程中就应该是人与人、人与车和车与车之间“并驾齐驱”。 但能将这些堂而皇之的口号真正变为实际行动,而不是口惠而实不至的“口耗”,具体落实在规划与建设上的城市又能有几个呢? <p class="ql-block">吃饭尚且防噎,走路也须防跌,更何况是骑行“肉包铁”且摇摆不定的自行车。</p> 骑行乡间小路,重点防狗咬。“与其为争路权而被狗咬,宁可将路让给狗。即使将狗杀死,也不能治好被咬的伤口。” 骑行通衢大道,主要防车撞。因为“车祸猛于虎”且伤势重,变化快,死亡率高。 骑行爱好者从来就是马路上的弱势群体之一,在倡导低碳出行时更要强调安全骑行。惟其如此,我们才可以骑行得更长久更遥远。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h3> 开车太快,走路太慢,骑车就是介于二者之间最好的交通工具。 骑行是一种质朴素真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恬淡自然的旅游方式。 一个人的骑行,体会的是一种优哉游哉、安闲自得的个人情趣;一群人的骑行,感受的是一种赶超比拼、互助互爱的团队精神。 骑行可以使素不相识的人们成为亲密无间的骑友,还可以让趣味相投的骑友进而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 <p class="ql-block">我是一个刚学会走路,便心急火燎想去跑步的人。——与其坐而论道,不如奋然骑行。</p> <p>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梦想的生活有一百种,每一种里面都有你。骑行川藏G318线,这只是我魂牵梦绕急不可耐的近期愿景。</p> 而追寻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足迹,漫游纵横八千里的大好河山的“神州行”,这也许才是我后半生任重道远、前途无量的精神寄托和执着追求。 树老花犹盛,梦旧情却真。我相信,心无旁骛就能骑行快乐,持之以恒就会骑行上“瘾”! <h3 style="text-align: right">2010-02-03 罗汉于常乐居</h3> <h3>骑行感悟</h3> 生命有限 骑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