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圈子

紫藤

<h3><font color="#010101">  每一个生命,从一开始,命运便为其划定了一个无形的圈子,这个圈子是任我们谁都无法跳出来的。</font></h3> <h3>  如果你是一只鸟,就不要去想,海的壮阔; 如果你是一条鱼,就不要去想,天的辽远,这就是命运为你画定的圈子,无论你愿不愿意接受!</h3> <h3><font color="#010101"> 命运的圈子,你不要徒劳地去想着挣脱。命运中总有些是不可逆的,就如你出生在一个什么时代,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有什么样的父母,什么样的兄弟姐妹,你生来容貌是漂亮或是丑陋,智商是愚钝还是聪明,身体是残缺还是康健,这些都不是你自己可以选择或者改变的。</font></h3> <h3>  同样是一株百合,有生在温室沃土的,也有长在野谷断崖的。所以不用愤懑不平,也不必怨天尤人,正如史铁生说过的,“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这个世界本就如此,没有不幸,又怎么会体会出什么是幸运?</h3> <h3> 世间万事万物,相对中自有阴阳平衡,命运,亦是如此。对于命运中不可逆的那一部分,必是要学会顺应,安然接受的,但这决然不是宿命论,因为,命运中还有可逆的那一部分,是可以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h3> <h3>  曾经读过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一段文字,很有感触。讲的是他的一个朋友很有长跑天赋并试图通过长跑改变命运的故事:</h3><div>  在第一年,在春节环城赛上,他跑了第十五名,他看见前十名的照片都挂在了长安街的新闻橱窗里,于是有了信心。第二年他跑了第四名,可是新闻橱窗里只挂了前三名的照片,他没灰心。第三年他跑了第七名、橱窗里挂前六名的照片,他有点怨自已。第四年他跑了第三名,橱窗里却只挂了第一名的照片。第五年他跑了第一名——他几乎绝望了,橱窗里只有一幅环城容群众场面的照片。再后来他已经不跑了,年岁太大了,跑不了那么快了。最后一次参加环城赛,他以三十八岁之龄又得了第一名并破了纪录,有一位专业队的教练对他说:“我要是十年前发现你就好了。”</div> <h3>  ..这位朋友面对如此“命运”,又是怎么样的表现呢?——只是平静的叙述而已。对于这种不可逆的命运,我们最好的姿态,就是对它淡然一笑。那么接下来这位朋友怎么样了呢?书中没有提起,只说一家人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一定在那个命运不可逆的圈子里,闯出了另一条路。因此,在我们感觉“山重水复疑无路时”,也要坚信会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h3> <h3>  网上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个不该发生的悲剧——25岁硕士旅社自缢,留下13个网贷APP和5万债务。他曾瞒着家人,靠着小额网贷“借新还旧”,辗转在小旅社、网吧“流浪”生活。事后,家人从其遗物手机信息中,发现了其支付宝仅余0.71元,13个手机网贷“APP”,共欠下5万多元债务。</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样一个优秀的学子,曾经靠着怎样的努力一步步走到了硕士,一直以来都以为好好的掌握着自己的命运。然而他虽然学到了知识,却没有学到最基本的对生命的敬畏!提前消费给了很多人新的生活方式,可也让没有太多原则的人沉沦,迷失最终坠入深渊。这样的命运,明明是可逆的,是完全可以选择和改变的。死是一件不用急于求成的事情,是人人最终都要做的事情。为何就不曾想活下去试试?对于一个正在狂妄年龄的年轻人,拥有健康,拥有才学,有家有亲人,活下去是多么容易的事情,可他却认为,活下去竟然比死还艰难!</font></h3> <h3>  相反的,有多少人,一无所有的卑微,疾病缠身的绝望,在残酷的命运的圈子里,仍然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试着闯出一条可以活下去的路来。如史铁生所说,“在科学的迷茫之处,在命运的混沌之点,人惟有乞灵于自己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就是引导人在命运的岔路口去慎重地选择一条正确的路,面对可逆的命运勇敢地把控住它!</h3><h3> 这样想来,命运,也未必就是多神秘的,对于命运的不可逆,就坦然接受并感恩;对于命运的可逆,便要牢牢将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