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本系列照片是根据政府有关文件(鲁建发〔2000〕32号文)中列举的131处历史建筑为依据而逐项拍摄的。其中包括28处青岛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拍摄完成后,查阅了大量有关资料和有关青岛历史文献以及青岛市史志办公室文档等,进行配图编辑介绍,尽量做到全面、细致、真实。 由于水平有限,不当之处,望批评指正!</p><p> 由于美篇篇幅所限,在131栋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中,每栋为一个编号,共分了五集。</p><p> 本集为第四集(编号077—116)</p> <p>编号:077 </p><p>宁文元住宅旧址:</p><p> 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931年。位于青岛市市南区莱阳路5号。</p><p> 该建筑由中国建筑师王海澜设计,仿德国三段式庭院别墅。砖石木结构,占地面积1681.5</p><p> 平方米,建筑面积693.6平方米。地上二层,地下一层,有阁楼。建筑平面呈“凹”字形。中轴线对称,两边各有对称式尖顶二层翼楼,沾灰墙面,上下均为长方形木窗,折坡屋面有气窗。南向面海,外有环形平台,两侧有弧形12级引梯通往敞廊平台。两根圆罗马石柱撑起半圆形挑台,葫芦状石栅栏环绕露天凉台。整体建筑装饰华丽。</p><p> 该建筑初为私宅。青岛解放后,由青岛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使用。</p> <p> 编号:078 </p><p>青岛市民大礼堂旧址:</p><p> 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934~1935年。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兰山路2号。</p><p> 该建筑由中国建筑师郑德鹏设计,美化营造厂负责施工。建筑主体为砖石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2533.34平方米,建筑面积2018平方米,高14米。平面呈“凸”字形,突出部分为二层办公用房,中间主体三层,轴线居中对称,与中部凸出部分同宽的后侧为大礼堂。正门南向,为木制包铜皮大门,门两侧是凸出的壁柱,柱顶为花纹刻石。正立面中间部分突出,4根花岗岩贴面石柱将大门分割为3部分,柱头有蝶形雕饰。门上方以4个钝方锥形花岗岩石装饰,中央为一圆形大钟。礼堂外墙壁选用3遍剁斧石面,大厅内地面为黑白相间磨光石,厅顶雕有图案。整体建筑为商业古典式风格。</p><p> 20世纪30年代初,青岛市政府没有公共会堂。市政当局将第四公园的一块地皮出售给中国银行青岛分行、中国实业银行青岛分行、金城银行青岛分行等一批资金雄厚的金融企业建银行大楼,作为交换条件,由这些金融资本家捐资建造一座公共礼堂,时称“青岛市民大礼堂”。礼堂设有700多个座位,是青岛市当时最大的公共礼堂,重要集会均在此举行。</p><p> 青岛解放后,该建筑曾由青岛市群众艺术馆使用,后为光大银行青岛分行总部办公楼,2006年改建为青岛音乐厅。</p> <p>编号079</p><p>车站饭店旧址:</p><p> 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913年。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兰山路28号。楼体照原样翻修。</p><p> 该建筑属新巴洛克风格,建筑面积2406.82平方米(其中地下室625.07平方米)。建筑平面呈折角形,地上二层,地下一层,有阁楼。花岗岩砌基,花岗石刻线贴墙面,折坡屋面上有老虎窗,檐部有多个巴洛克式山墙。主立面设在西北拐角处,二层有外廊阳台,技手孔呈几何状。阳台栏杆上的图案为鱼鳔纹,属晚期哥特式建筑形式,在德国文艺复兴式建筑中常被用作装饰图案。八角形塔楼凸出主立面屋顶,塔顶部为绿盔帽式,引体向上内收尖顶,上覆金属皮。建筑外墙门窗均由花岗岩嵌套,房间高4米。整体造型自由活泼,变化丰富,是青岛著名的街景建筑之一。车站饭店主入口,透过绿地广场,面对车站主塔楼。设计者为避风寒,将西北角的立面设计成阔不及4米的竖长形,楼体则向东、南两个方向分别水平展开。出于丰富立面和观望车站及广场的考虑,在车站饭店一至二层间架设了一条外阳台,阳台分别面西、北和西北。楼内建有3处楼梯,墙体厚达48厘米,室内地面铺设松木地板。</p><p> 青岛解放后,该建筑曾为青岛铁路分局宿舍。现为饭店。</p><p> </p> <p>编号080</p><p>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旧址:</p><p>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建筑一一青岛德国建筑群之一)。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901~1912年,俗称德华高等学堂。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朝城路2号。楼体保存完好,部分校舍拆除。</p><p> 该建筑由德国胶澳建筑管理局规划设计。学堂地处火车站西南,校园一直延展至海边。教学楼为德式建筑,砖石木结构,占地面积40093.53平方米,楼长约83米,高17米,二层,有地下室、阁楼。花岗岩石基,米黄色沾灰墙体,楼顶为四坡斜顶,中部楼体为复折式屋顶。正门西向面海,楼体以正门为中心两侧对称。登8级石阶进入正门,楼门为石砌门套。外墙扶壁的花岗岩护脚增强了楼体的塑性感和厚重感。整幢建筑结构严谨、坚固。学校建有教学楼、图书馆、礼堂和办公楼、实验楼等,大礼堂和图书馆在教学楼后侧,与东翼相连,礼堂前是具有青年派风格的圆顶山墙。校园北区建有两幢学生宿舍,均为二层建筑,各有一院落。此外,校园里还有服务楼和和住宅楼各一幢。</p><p> 1909年,德国与清政府联合创立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1912年,德国亨利亲王曾来高等学堂参观。同年9月,孙中山被学堂请去参观和演讲。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该校解散。学校停办前,一度成为德日青岛争夺战中德军最重要的临时医院。</p><p> 青岛解放后,该建筑为青岛铁路分局办公楼,现为济南铁路局青岛处办公楼。</p> <p>编号081</p><p>小青岛灯塔:</p><p>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建筑——青岛德国建筑群之一),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908年。位于青岛湾内小青岛的最高处,青岛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p> 德国侵占青岛后,于1900年12月在小青岛设5米高的导航灯,为来往船只进出胶州湾导航。1908年改建为灯塔。灯塔石砌结构,白色塔身,总高15.5米。整个灯塔形状为底宽上收的宝塔状,有基座,登6级石阶至一层。塔门位于北侧,采用花岗岩石镶嵌门套,顶部起券。基座及二层均为八角形,花岗条石砌筑。第三层为圆柱形,上有钢板尖顶,铆钉连接。塔内有30级石质螺旋楼梯直达塔顶。塔顶内部装有水晶棱镜镶成的反射镜,以牛眼形式转造镜电力发光,射程12海里,外部为露天平台。</p><p> 1992年1月16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投资重建了小青岛旅游景点。该灯塔现由天津海事局青岛航标处管理使用。</p> <p>编号082</p><p>团岛灯塔:</p><p>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建筑一一青岛德国建筑群之一),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900年。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团岛西南角,曾称游内山灯塔。建筑物保存完好。</p><p> 团岛灯塔为八角形砖石结构,共三层,地下一层,建筑总高15.4米,正门北向。地下室为机房和仓库。通过一、二层螺旋式花岗岩石楼梯直达塔顶。三层为灯室,内为环形玻璃窗。外有铁制环形露天平台。灯塔装有电闪灯为光源,后改为德国制造大型水晶石折光鼓形透镜,射程可达15海里。灯塔上装有特殊的导航设备——汽雾号,俗称雾笛或海牛。1960年,汽雾号改装为从民主德国进口的电雾号。</p><p> 团岛是青岛前海和后海的分界点,与对面的黄岛构成进出胶州湾的咽喉要冲。团岛灯塔夜晚灯光为白、绿、红三色。白光为主航道指示灯,绿光为港口停泊方向指示,红光为岸礁警示。当年的团岛灯塔不仅承担着海上航路引导和管理的职责,也为青岛气象台收集着气象、人文和地质等资料。在这座灯塔内,德军每天都记录进出胶州湾船只的数量、当日的气象海流等状况,以供军方研究参照。</p><p>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灯塔及各种设施遭到破坏。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修复了各种设作了改进,把柴油机驱动改为电动机驱动并增加了一套备用设备,保留了灯塔和机房等德式建筑。该灯塔现由天津海事局青岛航标处管理使用。</p> <p>编号083</p><p>阿里文住宅旧址:</p><p> 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l899~1900年。位于青岛市市南区鱼山路1号。</p><p> 该建筑为德国侵占青岛时期胶海关税务司阿里文所建私人住宅。属德国三段式建筑,占地面积约133001平方米,建筑面积l39657平方米(其中地下273.25平方米)。砖石结构。地上二层,有地下室和阁楼,入口处为1间仿中国屋顶的门房。花岗岩墙基,红瓦折坡屋面。地下室及一、二层封闭阳台,拱形木窗。位于不同方向的阳台,分别选用了椭圆和条状等形式。二楼面向大海的一面阳台面积足有60平方米。窗户顶部起拱券,窗间的墙垛处理成半圆柱形式,局部墙角镶嵌花岗岩方石。房间高度约4米,室内为长条木板地,楼梯木扶手有雕饰。庄宅基石上刻有“光绪贰拾伍年阳月造,陟彼高冈,至于南海。筑室於兹,宜其遐福。胶海关税务司阿里文志”字样。该建筑现为民宅。</p> <p>编号084</p><p>胶海关副税务司住宅旧址:</p><p> 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900年。位于青岛市市南区鱼山路2号。楼体保存完好。</p><p> 该建筑占地面积13133.39平方米,建筑面积1022.45平方米(含二层附楼)。砖石结构。地上二层,有阁楼及地下室。大门东向,花岗岩引梯。花岗岩砌基,南向墙基高约3米,四面坡顶红瓦屋面。一层转角处设角窗,附以粗花岗岩柱。室内木板地,木制旋转楼梯通向二层,房间内壁有护墙板和雕饰。大门、各室门及楼梯扶手有简单雕饰。</p><p> 该建筑初为胶海关副税务司的住宅。青岛解放后,为青岛海洋科技馆办公楼。</p> <p>编号085</p><p>闻一多故居:</p><p> 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优秀建筑。建于20实际20年代位于青岛市市南区鱼山路5号、中国海洋大学鱼山路校区东北角。</p><p> 该建筑红瓦黄墙的德式二层楼,占地面积214平方米,建筑面积607平方米。1930~1932年间,闻一乡任直立青岛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时在此居住。南欧建筑风格,砖石结构,地上二层.有地下室和阁楼,屋顶呈四面坡状。</p><p> 青岛解放后,闻一多故居被命名为“一多楼”。1978年,山东海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前身)终“一多楼”辟为“闻一多故居展室”,并在楼前建造花坛,正中竖立闻一多半身大理石塑象,高4.3米,底座上刻着他的学生、著名诗人臧克家撰写的碑文。</p><p> 闻一多故居(1930年)海洋大学内</p><p>,在青岛海洋大学校园西北角,楼前建有一座花坛,正中竖立着闻一多的半身大理石雕像,座上的碑文是他的学生、著名诗人臧克家撰写的。在花坛两侧还有两棵雪松,这便是闻一多故居,又称“一多楼”。1930年6月,闻一多应聘来到青岛大学,任教授、文学院院长、中文系主任。 </p> <p>编号086</p><p>德国俾斯麦兵营旧址:</p><p>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现代建筑一一青岛德国建筑群之一),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903~1909年。位于青岛市市南区鱼山路5号,中国海洋大学院内。为德国侵占青岛时期三大兵营之一。</p><p> 1897年德国侵占胶澳后,将青岛山以德意志帝国原宰相俾斯麦名字命名,在山上修建了南北两座炮台(俾斯麦山炮台及伊尔蒂斯山炮台),在山坡上建营房,称俾斯麦兵营。兵营位于环山的坳口上,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坐向西南。</p><p> 兵营共有4座营房,德国人洛塔尔·马尔克斯设计。建筑最初设计形式基本一致,因后来的改、扩、建,面积略有不同。第一、二营房建于1903~1905年,面积均为5865.17平方米;第三、四营房建于1906~l909年,面积分别为6425.67平方米和5921.23平方米。这4座营房的平面分别呈“H”形,围成一练兵场。营房建筑为古典构图,作横五段纵三段划分,中央与两端突出阶梯形山花作重点装饰,有地下室和阁楼,明显带有19世纪末期德国市镇建筑的痕迹。花岗岩墙基,折坡屋面,正立面窗户很大,多为拱形,阶梯式山墙、山花及新哥特式的装饰,为当时德国兵营建筑的通例。花岗石嵌角、墙基与砖砌墙身相结合,形成建筑立面,为欧洲中世纪街市建筑的装饰格调。先期完工的两座兵营,山墙、山花、墙基和外廊护栏均用花岗粗石砌成,山墙上有“矛”和“盾”的标志。门窗为四圆券,是当时青岛德式建筑的常用手法。密排工字钢梁,中间填以三合土的楼层构造则是当时青岛德国建筑常见的构造技术。室内木板地,房间高约4米,装饰简朴。营房的南面筑有敞廊,各营房均建有与宿舍、厕所分开的盥洗室。整组建筑设计严谨,尺度适宜,红瓦、黄墙掩映在绿树之中,给人宁静安详的感觉。</p><p> 1914年11月日本取代德国第一次侵占青岛后,该营房称“万年兵营”。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于1924年8月利用这座营房开办了私立青岛大学。1930年9月国立青岛大学在此正式成立。1932年9月,国立青岛大学改为国立山东大学。1937年11月抗日战争战事波及山东,学校被迫由青岛迁往重庆。抗日战争期间,该营房被日军占用作为兵营。1945年抗战胜利后,该营房被美军霸占,仍作为兵营。1948年8月,国立山东大学收回该营房,确定为大学本部及文、理两学院院址。1951年山东大学和华东大学合并,更名为山东大学。1958年秋,山东大学迁至济南,部分涉海专业在该校校址内成立了山东海洋学院。1988年1月,山东海洋学院改名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10月,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该建筑群一直是该校的教学楼。</p> <p>编号087</p><p>青岛海洋大学海洋馆:</p><p> 青岛市优秀历史建筑。青岛海洋大学海洋馆建于1906年,建筑面积6425平方米,为德国侵占青岛后建的卑斯麦兵营营房,属德国新哥特式建筑。1914年后曾为侵华日军兵营,1924年起先后为私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校舍。1937年后再度被侵华日军占为兵营。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又一度为美国兵营,1949年收为山东大学校舍。1960年为山东地质学院校舍,1962年后为山东海洋学院校舍。1950年曾称为“文学馆”,1985年定名为“海洋馆”。</p> <p>编号088</p><p>梁实秋故居:</p><p> 青岛市优秀历史建筑。梁实秋故居位于鱼山路33号。30年代初,梁实秋在青岛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期间曾在此居住,并创作出版了《文艺批评集》,开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院内留有梁实秋当年栽植的树木。故居巷口有青岛市文物局立的铭牌。梁实秋认为在青岛的四年是他一生中家庭最幸福的时期,还认为在中国从北疆到南粤,以青岛为最好。</p><p> 1930年,杨振声出任国立青岛大学校长,四处延揽人才,专程赴上海邀请梁实秋和闻一多,二人前往青岛考察,发现“青岛的天气冬暖夏凉,风光旖旎,而人情尤为淳厚”,立时拍板。当年秋天,梁实秋来到青岛,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那年的他,年方27岁。 </p><p> 据梁实秋回忆,“赁屋于鱼山路七号(即如今的鱼山路33号),房主王君乃铁路局职员,以其薄薪多年积蓄成此小筑”,梁实秋曾要求房东在院子里种一些树木,房东竟拉来两车树秧,种下六棵樱花,四棵苹果,两棵西府海棠,把小院挤得满满的,每逢花季,枝繁叶茂。 </p><p> 昔时,梁实秋与闻一多、方令孺等同僚也曾在这院内聚会烤肉,“从山上拾松塔盈筐,敷在炭上,松香浓郁。烤肉佐以潍县大葱,真如锦上添花,吃得皆大欢喜”,想来,院内除了肉香,烧柴的香气也同样四溢。 </p><p> 在众多客居作家中,梁实秋对青岛的感情最为深厚。提及对青岛的初次印象,他深情写道:“到处都是红瓦的楼房点缀在葱茏的绿树中间,而且三面临海,形势天成……我虽然足迹不广,但北自辽东,南至两粤,也走过了十几省,窃以为真正令人流连不忍离去的地方应推青岛。” </p> <p>编号089</p><p>日本商校宿舍旧址:</p><p> 青岛市优秀历史建筑。位于青岛市鱼山路36号,是一个别墅大院。现在被列为文化名人故居挂牌保护建筑。</p><p> 日本商校宿舍又称日本别墅大院,一说建于1920年前后东洋拓殖株式会社青岛支店为日本职员建造的公寓,另一说是建于1931年的日本商校宿舍,或许院中五栋小楼,分属这两个时期建造的。</p><p> 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诞生,1931年9月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杨振声、闻一多、梁实秋、老舍、张道藩、沈从文、洪深、王统照、台静农等众多名师硕儒先后前来任教,当时的青岛名流云集、群星璀璨,一度成为与北平、上海齐名的三大学术重镇之一。这个大院当年只有学界一流水平的教授才有资格入住。现在大院的规范叫法是山东大学第一公舍。山东大学早在1958年便迁到了济南,但人们在习惯上还叫这个大院为山大宿舍。现在这仍是中国海洋大学教职工宿舍,也是青岛最早的大学教职工宿舍。</p><p> </p> <p>编号090</p><p>全国红“卍”字会旧址:</p><p>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934~1940年。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大学路7号。</p><p> 该建筑群占地面积14183.4平方米,建筑面积4108.24平方米。四周红墙环绕,整个建筑群由要进院落、3组不同风格(罗马、中国传统、伊斯兰)的建筑组成,钢筋水泥结构。第一塑建筑由建筑师刘铨法设计,仿曲阜孔府大成殿建筑式样,有山门、大殿,东、西配殿和礼亭等。大殿高17.6米、长42米、宽20米,建筑面积1545平方米,内部设计为四周立柱环绕形成空廊。大殿内曾设有7处神龛,供奉儒、佛、道、回、基督等各色教禅,现全部保存在市博物馆。正殿为花岗岩砌基,重檐歇山式宫殿建筑,斗拱、大梁均为钢筋水泥结构。第二组建筑正门在鱼山路37号,由中国建筑师王翰设计,系罗马式公共建筑风格,主要用于青岛红“卍”字会办公。建筑面积1889.42平方米,地上三层,地下一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入口处有4根科林斯石柱,构成了正门前的虚廊。石柱高度直达三层,顶部配以装饰线条,上塑小天使,增加了基督教的气氛。檐口及山墙均有雕饰,墙面设计富有变化,外观庄重华丽。内设环形回廊,顶部配以穹形玻璃屋顶,采光性强,石梯、走廊、房间宽大舒适,整体结构细致严谨。第三组建筑建于1940年,原名青岛道院。建筑面积674平方米,地上二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由穹窿圆顶塔楼与双层段堂两部分组成,正门立有8根古罗马爱奥尼壁柱.造型严谨大方。</p><p> 青岛解放后,这里一度为中华救济总会和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地。1953年,青岛市图书馆迁到这里,利用了大部分房舍。1965年,青岛市博物馆在这里成立。市图书馆、市博物馆于1992年先后迁出。该建筑现为青岛市美术馆。</p> <p>编号091</p><p>洪深故居:</p><p> 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932年。位于青岛市市南区福山路l号。楼体基本保存,部分改建。</p><p> 该建筑占地面积1340平方米,建筑面积501.42平方米。砖石结构,二层楼房,有阁楼、地下室。依山而建,主梯、引梯共39级花岗岩石阶。建筑平面呈不规则形,大门东北向,上方挑台以罗马石柱支撑。室内高4米,碎木条拼木板地,有护墙板。</p><p> 该建筑最早业主为英国人。 1934年中国近代著名戏剧家洪深(1894—1955年),字伯骏,号浅哉,江苏武进人,中国早期电影开拓者、剧作家。来青岛接替梁实秋任山东大学外文系主任时在此居住。他结合家庭遭遇及当时青岛的屈辱史,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电影文学剧本《劫后桃花》,由当时的明星公司拍摄,由电影皇后胡蝶主演。</p><p> 1940年,被上海纺织株式会社青岛工厂厂主购买。1945~日本投降后,收归国有。该建筑现为民宅。</p> <p>编号092</p><p>沈从文故居:</p><p> 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931年。位于青岛市市南区福山路3号。</p><p> 该建筑属于中西混合式建筑。占地面积1055.6平方米,建筑面积489平方米。砖石结构,地上二层。地下一层。大门东向,花岗岩引梯,经30级石阶达一层平台。大块乱石砌墙基。楼内有木质扶梯达二层,顶部有阁楼。楼内共有l4个房间,铺有木板地。1931~l933年间,沈从文任国立青岛大学讲师时居住于此。</p><p> 沈从文先生在青岛的短短两年间共完成传记、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数十篇。也许是青岛的碧水青山让沈从文先生忆起了自己的故乡湘西,在青岛,他的代表作《边城》酝酿而成。</p><p>该建筑早期为私人住宅。1932年秋,现代著名作家巴金来青时在此小住。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期间,该建筑被日本人购买。日本投降后收归国有。该建筑现为民宅。</p> <p>编号093</p><p>康有为故居:</p><p> 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899~1900年。位于青岛市市南区福山支路5号。部分改造。立体保存完好。</p><p> 该建筑占地面积4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124平方米,建筑主体为三层木结构楼房,是青岛最早的德式建筑之一。建筑风格类似于当时北戴河海滨浴场的夏季别墅。屋顶铺中国瓦。四周以敞廊。巨大的瓦星面的斜坡位置,垂直角度伸出一处山墙式的阁楼层,似空中楼阁,又被誉为“楼外楼”。阁楼正前方外凸一片实墙面,顶部处理成阳台,下部开拱门,作为建筑的主入口。地上一层的南面成凹廊的形式,可以用来观赏自然景观,山墙西侧,在一层的上端将阁楼部分内收,凸显部分加上坡屋面,增加了变化。厨房和附属房间设在加建于住宅后侧的四合院里。该建筑原为德国海军上尉弗莱海尔·利利恩可龙的住宅。1923,康有为购买入住其中,称此处为“天游园”。 康有为在此居住期间,会见文化名人,潜力心研究书艺,因此故居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康有为虽然没有定居青岛,但1917年、1922年、1927年三度到青岛,一次比一次住得长,每年都来此住一个时期,直至1927年病逝。</p><p> 1986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出资维修,康有为弟子时已86岁高龄的刘海粟来青,为康有为故居题词。2001年,正式建立康有为故居纪念馆并对外开放。现故罟中起居室、会客室、书房等家具,均为康有为来青时恭亲王溥伟所赠。康有为故居纪念馆重新修复开放后,增加了“康有为生平图片展”和“康有为藏品珍品展”。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康有为纪念馆”。</p> <p>编号094</p><p>刘氏旧宅:</p><p> 青岛市优秀历史建筑,位于青岛市市南区福山路8号。其它资料待查。</p> <p>编号095</p><p>凌道扬旧居:</p><p> 青岛市优秀历史建筑。凌道扬故居,位于青岛市市南区福山支路8号。</p><p> 中国近代林业科学先驱、著名林学家、农学家、教育家、水土保持专家、林业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国林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凌道扬故居。1920年后,他历任北洋政府山东省省长公署顾问,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凌道扬出任接收林务主任委员。接收后, "胶澳督办公署"胶澳督办公署正式任命凌道扬为 "林务局"林务局局长。1923年3月,"林务局与农事试验场合并为农林事务所"林务局与农事试验场合并为农林事务所,凌道扬遂成为该所首任所长,1925年7月卸任。凌道扬担任青岛"农林事务所"农林事务所所长时间虽不长,却把青岛做为实现其林学思想的第一块试验田。他上任后,制定了《造林奖励规则》、《水源涵养林规则》、《森林警察规则》、《森林保护规则》等农林规则,编练林警40名,负责巡查保护森林。为扩大造林面积,恢复李村苗圃,栽种苗木,每年植树节前无偿分给乡民种植。1923年春发放松树、柏树、洋槐、杉树等树苗137866株。为证实国人的建设能力,对第一公园(今中山公园)进行整理扩建,并扩大路边行道树种植。</p><p> 1980年,凌道扬移居美国。1993年:病逝于美国,享年105岁。</p> <p>编号096</p><p>萧军、萧红、舒群故居:</p><p> 青岛市优秀历史建筑。萧军、萧红、舒群故居,位于市南区观象一路1号。</p><p> 一座花岗岩石砌成的二层小楼。1934年6月,作家萧军、萧红夫妇从伪满洲国哈尔滨来到青岛避难,与作家舒群一家比邻而居。在这座小楼里,萧军完成了长篇《八月的乡村》;萧红完成了《生死劫》,均由鲁迅做序推荐出版;舒群被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创作了中篇小说《没有祖国的孩子》。</p><p> 1934年11月,萧军、萧红从青岛辗转来到上海。第二年,萧红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8年3月,萧军、萧红在经历了6年的情感跋涉后最终分手, 1942年1月22日,萧红在香港病逝,时年31岁,1988年6月22日,萧军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p> <p>编号097</p><p>青岛观象台办公楼旧址:</p><p>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建筑——青岛德国建筑群之一),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910~1912年。位于青岛市市南区观象二路21号,又名测候所、气象台。</p><p> 该建筑由德国建筑师保尔·弗里德里希·里希特设计,有德式楼房两幢、中式平房14栋、圆顶天文观测室两座以及地下室。主楼建于观象山顶,共七层,高21.6米。整幢大楼依山而建,花岗岩剁斧石砌外墙,牛舌瓦大坡屋面,花岗岩砌塔楼,上部设计为叠错的平顶形式,女儿墙上出雉堞,是一座具有石砌欧洲古城堡式样的建筑,给人雄壮挺拔、浑厚刚劲的感觉。室内一层为紫红色釉面砖地,石条阶梯通往二层。楼内厅壁上镶有一块汉白玉碑,上面有一首德文诗(部分内容为:……建成这座宏伟建筑,旨在向汪洋上的船只通报,“风云何时变幻,风暴何时平息”……),现保存完好。整个建筑造型严谨,比例尺度适宜,特色鲜明,是德占时期的重要功能性建筑之一。</p><p> 1905年,德国人将气象天测所迁至山上,始称“观象山”,又称“测候山”。是年,建成中国第一座地磁观测房,成为中国20世纪初的地磁力观测研究基地。地磁房由德国设计师迈耶曼博士设计建造,是中国第一座地磁观测室,主要负责测量青岛及山东沿海地区地磁力。建筑为一平房,建筑面积为43.8平方米,使用面积29.5平方米,总占地面积为576平方米。地磁房为灰、石结构,所用原材料完全按照建地磁房的标准,由经过严格化验检查的石灰石、石灰、木材、铜活页和铜钉等不含铁的材料筑成,且建筑物周围亦绝对禁止含铁物质的存在,以确保工作的准确性。观象山地磁房1949年重修,2000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p> 1912年在观象山顶建成“皇家青岛观象台”。1914年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改名为青岛测候所。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后,任命著名天文学家蒋丙然为观象台台长。1926年,青岛观象台作为中国惟一的代表,参加第一届万国经度测量。同年,在该山上确立青岛天文基准原点。1931年10月,在主楼西侧山巅建成中国自己设计的第一座大型天文观测室。1954年建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作为中国的海拔起点。1987年8月,在天文观测室北侧落成“万国经度测量纪念碑”,为中国天文学界第一座大型纪念碑。</p> <p>编号098</p><p>观象二路基督教堂:</p><p> 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938~1940年,又称圣保罗教堂。位于青岛市市南区观象二路l号。</p><p> 该建筑由俄国建筑师尤力甫设计,鲁东信义会兴建,原为德国基督教捐助会所建的德国俱乐部。占地面积2225.34平方米,建筑面积1259.77平方米(其中地下室80.22平方米),砖木结构.地上二层,地下一层。主入口设在东面,平面呈不规则曲尺形自由式布局。建筑由教堂、塔楼和教会楼三部分组成,东、西、北端各有一半圆形外墙体,红砖堆砌,清水墙面,用白色水泥勾勒砖缝,给人以质朴亲切的感觉。四层方形塔楼高24米是整个建筑设计的构图中心,线条流畅,庄重大方。在顶部约占整个塔楼高度的三分之一处进行了檐口式划分,上部设计成两层观赏式露台,高约5米,分层设檐口,四面小陶立克石柱围成景窗,窗口砖砌拱券。券窗连拱以及墙面上砖砌装饰受“仿罗马风”的影响。教堂大厅高10米,面积200余平方米。除塔楼外,教堂和教会均为红砖外墙,红瓦坡屋面。花岗岩石砌成的墙基,增加了建筑的凝重感,整个建筑给人以欧美乡村建筑的清新感觉。</p><p>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该教堂被日军查封,后几经交涉才得以恢复礼拜。青岛解放后,于1958年恢复为青岛市基督教联合聚会点。</p> <p>编号099</p><p>王统照故居:</p><p> 位于观海二路49号,是我国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著名作家王统照的旧居。王统照1926年来青岛,在此定居近30年,1950年离开青岛赴济南。诗歌《这时代》、短篇小说《声》、《银龙集》、散文集《片云集 》、《青纱帐》、著名长篇小说《山雨》即在这里问世。</p><p> 如今故居已经破败得不像样子了,房屋置换政策等了20多年的院内三户居民却迟迟没有开动,没有置换方案,他们不同意搬出故居。陈旧的铁门、墙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外墙上的两块“王统照故居”的标志牌却格外崭新,从上面的时间来看,分别是2003年和2005年挂上去的,一块写着王统照生平的一小段简介,一块写着“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要不是看到这两块牌子,我们不会相信,眼前这座破旧的宅子,会是重点保护的王统照故居。 </p><p> 这大大小小近十间房屋的损坏情况相当严重。泛黄的墙壁破烂不堪,不少地方露出里面的红砖和石头。走到石梯最顶上是一片空地,地上长满了齐膝杂草,水泥路面已经看不出来了。这里的五间房子全部已经废弃,木头门和窗户上满是碎玻璃,房顶上爬满了爬山虎,但是门窗大开,进到里面一看,已经没人住很长一段时间了。而最右边的两间房,干脆直接成了狗窝,里面养了两条狗。 </p> <p>编号100</p><p>观象山地磁房旧址:</p><p> 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观象山地磁房旧址,位于市南区观象山北麓,建于1905年,建筑面积438平方米。</p><p> 观象山地磁房旧址地处观象山公园内观象台主楼西侧的一处平房建筑,高约4米,建筑面积438平方米,设计者为德国建筑师迈耶曼。</p><p> 该建筑为中国最早的地磁观测室,最初属德国在青岛设立的气象天测所,与气象台主楼同为天测所1905年迁址观象山后所建,主要用于青岛及山东沿海地区的地磁观测和开展相关研究,具体观测项目包括磁偏、磁倾、平磁力及垂磁力等。为保证观测的准确性,建筑全部采用不含铁的材料砌筑(如石灰石、木材、铜活页、铜钉等),周围亦确保无含铁物质存在。其正规地磁观测始于1910年,至1957年3月,青岛观象台将地磁和地震以及天文部分移交中国科学院。地磁地震业务从此在观象山终止,天文部改称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岛观象台。</p><p> 解放后有了新的地磁观测地点,这个“地磁房”就弃用了,之后逐渐荒废,成了拾荒人员的集居地。1989年,青岛市勘查现存有价值的老建筑时,在房前立碑,将地磁房列为青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政府部门出资,将其按原貌维修。</p><p> </p><p> </p> <p>编号101</p><p>望火楼:</p><p> 青岛市优秀历史建筑。望火楼,始建于1905年,系德式建筑,位于观象一路坡顶,高18米,是青岛的地标性建筑,设计者是德国人库尔特.罗克格,当时是作为消防望塔使用,24小时安排人员守侯观望,一旦发现火情,由楼内的值班员拉响楼顶悬挂的铜制警铃,先鸣乱钟30下,然后通过鸣钟的下数来通知消防队火场的位置,即市南区鸣一下,市北区鸣二下,依次类推。</p><p> 1930年前后,青岛开通拨号自动电话后,望火楼的功能逐渐被电话报警取代。到上世纪40年代初,完成了历史使命的望火楼便被封闭。站在楼顶望台上,青岛西部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尽收眼底。</p><p> 2006年,望火楼旧址在青岛市规划局列出的《青岛历史优秀建筑名单》通知中,被列为市级历史优秀建筑。位列第101名。</p><p> 但现在的望火楼,并非以前的望火楼原貌,2009年,某个部门私拆私改,受到规划部门的处罚,受到市民的鄙视,改成现在这种不伦不类的样子。</p> <p> 编号102</p><p>青岛山炮台遗址:</p><p>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建筑——青岛德国建筑群之一),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899~1905年。位于青岛山北巅,系侵华德军在青岛建造的各炮台、堡垒和三大德军兵营的地下军事指挥中心。目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惟一遗址。</p><p> 德军侵占青岛后,在青岛山南、北坡分别安装了两门210毫米和4门280毫米的克虏伯大炮,名“俾斯麦炮台”。使用劈山、浇注、回凄填式施工方法建造了一座永久性的地下要塞,俗称“德国地下军事指挥所”。该指挥所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大部分呈三层立体结构,局部五层。建筑布局分为作战指挥、生活卫生、后勤保障三个功能区域。最上一层为军事观测区,二层为作战指挥区,三层为后勤区,有50余个厅室,通道及房间为砖砌水泥抹面。顶部钢筋混凝土浇注,并装有铸铁旋转嘹望塔。指挥部内设两个蓄水池,可保障2000余名官兵3个月的作战、生活用水。这些分区功能不同,上下相连,左右均有通道和出口。建有发电机房、锅炉房、水泵房、会议室、兵器室、机要室、餐厅、卫生室、洗澡间、警卫兵室、勤务兵室、秘密逃生孔道等。三道大铁门,具有防弹、防毒、防水的功能。这座地下要塞的设计别出心裁:在各个指挥室内,设有互相传递作战命令的“信窗”、进行巷战的狙击掩体、存放弹药的壁橱和摆设灯台的地方,还有审讯俘虏的密室。德国建筑师将正门入口设计为三层大铁门,门框的高度为1.7米,这种高度使进入要塞内部的人,必须慢步进入通道。</p><p> 在山头外部,为保卫地下要塞,德军设立了防御性碉堡和暗堡,在山上种植了黑松、刺槐、青朴、黄连木和短柄袍等。</p><p> 青岛山炮台最具特色的设施是一座可360度旋转的铸铁“瞭望塔”。铁塔重20吨,铁甲为暗堡形,有旋转盔。人在塔内扳动方向盘,通过嘹望口可以自由地观察到前海、后海、山上、山下的情况。铁塔在德国本土铸造,用船运到青岛,在山顶进行拼装。塔上直径近10厘米的螺丝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塔内的工字钢和铆钉,均采用了当时德国最先进的制造工艺和技术,至今仍不生锈。</p><p> 1914年日德青岛战争中,德军战败投降前自行炸毁南、北炮台,地下指挥部遗址尚存。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改为万年炮台。青岛解放后,该炮台为海军某部战备指挥所。1992年交给青岛市人民政府。1997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对其进行全面修复,建成青岛山炮台遗址展览馆。展厅1000余平方米,馆内汇集了反映同时期历史的300余幅照片和上百件实物,并有一尊210毫米口径克虏伯加农炮,再现了炮台旧时景象,成为青岛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编号103</p><p> 横滨正金银行青岛分行旧址:</p><p> 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919年。位于青岛市市北区馆陶路1号。</p><p> 该建筑由日本建筑设计师长野宇平治设计,华胜建筑公司施工,属日本近代银行专用建筑,仿欧式公共建筑风格。占地面积4780.02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布局,砖石木结构,地上二层,地下一层,有阁楼。屋面为红牛舌瓦坡顶。花岗石砌基,水刷灰墙面,折坡屋面上有气窗。正门西向,主立面有8根花岗岩方形至壁柱达二层窗顶部,中央大三角山墙突出层线饰条,门上方有铁花栅栏露天凉台。楼内大厅高5.5米,天花板为方块凹形饰花藻井,厅内有藏金库房。</p><p> 1913年横滨正金银行在青岛开设分行。1945年日本投降后,该行被南京国民政府中国银行青岛分行接收。青岛解放后,该建筑曾为青岛市房产管理局办公地。现为青岛市商业银行营业场所。</p> <p>编号104</p><p> 三菱洋行青岛支店旧址:</p><p> 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918年。位于青岛市市北区馆陶路3号。</p><p> 该建筑占地面积4825.3平方米,建筑面积2236平方米。砖石结构,地上三层,花岗石砌基,楼的四角由方形花岗石筑成,墙体结构以l6根贴面石柱闾置木制落地窗组成,墙面设计有棋状图案,具有日本符号的意味。正门西向,8根仿罗马圆形石柱,自基座直达二层顶部,高约11米,撑起三层屋檐,屋檐为线饰压条石。登9级台阶达引廓再至入口处,一层大厅高6米,面积约400平方米,水磨石地面,钢筋混凝土天花板有凹面雕花藻井。初建时为日本三菱商事株式会社青岛支店营业大楼,后为三菱洋行青岛支店。</p><p> 1918年,三菱洋行在青岛设立支店,主要经营进出口业务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南京国民政府接收。该建筑现由青岛市纺织总公司使用。</p> <p>编号105</p><p> 英国汇丰银行青岛分行旧址:</p><p> 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917年。位于青岛市市北区馆陶路5号。</p><p> 该建筑占地面积6180.03平方米,建筑面积3149.48平方米。砖石木结构。平面呈“L”形,地上二层,地下一层,有阁楼。大体分为西、南两部分,西部为主体,墙面上开矩形窗,一层为大窗,二层对应3个窄窗,以求立面的变化。花岗岩蘑菇石砌基,水刷灰黄墙面,叠状蒙莎屋顶,上有老虎窗。西南转角为弧形。二层窗凉有6根圆石间隔。正门西向,轴线对称,入口处两边有小石柱,上有凸形山花石条嵌套,屋檐上有弧形压条山花。此建筑以曲线与转角道路相结合,造型轻快,商业气息浓厚,与大多数严谨凝重风格的银行建筑极为不同。</p><p> 英国汇丰银行青岛分行于1912年1月开业。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该建筑被日本接管。停止营业。1946年8月复业。青岛解放舌,因业务清淡停业。后该建筑曾作为部队用房,现为汇丰苑大酒店。</p> <p>编号106</p><p> 朝鲜银行青岛支行旧址:</p><p> 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930年。位于青岛市市北区馆陶路12号。</p><p> 该建筑由日本人三井幸次郎设计,大仓土木负责施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为1653.34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平面呈“L”形,由东、南两部分组成,东部为主体,地上二层。南部有地下室,东、南两面临街。外墙勒脚为花岗岩,立面为深赭色面砖墙面,黄色条形釉片贴墙面。平顶屋面,挑檐下有雕花牙条石,淡色浮雕,通体朴素大方。一层开有与大门同宽的窗洞,上圆下方,边缘用花岗石条石精致装饰。入口的雨棚及门柱上繁密的纹饰使入口更加突出。正门东向,青灰花岗岩质网状刻花石柱作券门套和两边券窗套。一层营业大厅面积650平方米,8根高7米的雕花石柱分布厅内,天花板顶部均用图案花饰,过厅地面采用彩色石面,利用侧窗及顶部采光,宽敞明亮,工艺精美。二层并排开有小窗洞,无任何装饰,与一层形成明显对比。</p><p> 1917年日本朝鲜银行在青岛设立支行,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南京国民政府中央银行青岛分行接收。</p><p> 青岛解放后,该建筑为中国工商银行青岛市分行营业场所。</p> <p>编号107</p><p>齐燕会馆旧址:</p><p> 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20世纪20年代,位于青岛市市北区馆陶路13号。</p><p> 该建筑建筑面积800余平方米,砖石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二层,地下一层。有阁楼。正门西向,门外有四根石柱撑起的钢筋混凝土棚厦,上有露天凉台。二层看台面积约100平方米,中间部分前突,对称设有四根仿罗马爱奥尼式附柱。屋面为红瓦斜坡,中部搞起略曲线状的四面坡尖顶。花岗岩蘑菇石砌基,水刷灰墙上有气窗。一层有长方形大厅,高12米,面积约为400平方米,原有木质舞台已拆除。该建筑坐落在离人行道地面高3米的坡面院内,经20级台阶至门前院内。整体建筑庄重典雅,比例尺度和谐。</p><p> 齐燕会馆是山东、河北省籍在青人士组织同乡会,初名山东会馆,成立于1902年。1925年3月青岛追悼孙中山逝世大会、1930年5月“五三国耻”纪念大会,均在此会馆举行。1938年,齐燕会馆被日本军队占领,改为兴亚俱乐部。1945年日本投降后,收归国有。青岛解放后,该建筑一直由部队使用。</p> <p>编号108</p><p>青岛取引所旧址:</p><p> 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920~1925年。位于青岛市市北区馆陶路22号。</p><p> 该建筑为西方古典建筑风格,由日本人三井幸次郎设计。占地面积6965.16平方米,建筑面积18276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呈“田”字形,地上三层,地下一层,西侧紧邻胶济铁路。墙基及墙身四角为花岗岩砌筑,平顶屋面。正门东向,中轴线对称,西侧两墙角上各有一尖顶堡楼。入口处6根花岗石罗马“混合式”廊柱直达三层,以强调建筑的宏大气势。主立面采取三段式分割法,中部与两侧略突出山墙。两翼下部二层室内墙处理为方形柱体,三层设双柱。在中央三角山墙上部两端有对称式的方形塔楼,中间偏后呈穹顶,增加建筑的竖向层次和立面丰富感。外墙装饰中将建筑转角处理成规整的方形,给人以粗厚且生硬的感觉。二、三层窗采用统一线条装饰,处理为整体形式,下方上圆。室内采用单廊形式作为内部交通和联系空间。由门厅、中央大厅和经纪人办公室围成“田”字形平面,形成4个交易大厅,天花为4个天井,上覆以采光天然窗屋顶。大厅约600平方米,水磨石地面,厅内设有陶立克式立柱,顶部拱形天窗和上檐处理为整体。建筑的部分细部与胶澳总督府大楼近似。</p><p> 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时期,于1920年2月再次成立官办青岛取引所(日文“证券交易昕”)。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主权后,改称株式会社青岛取引所,是全国建筑规模最大的证券交易所。</p><p> 青岛解放后,该建筑为部队俱乐部,证券交易厅被改造成一座有600个座位的剧场;期货厅改建为可讲行排球、 篮球比赛的体育馆。</p><p> </p> <p>编号109</p><p>青岛日本商工会议所旧址:</p><p> 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940年。位于青岛市市北区馆陶路24号。</p><p> 该建筑占地面积2570平方米,建筑面积3440平方米,钢筋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呈“L”形,分南北两部分。南部为主建筑,地上二层,地下一层;北部地上三三.地下一层。底部花岗岩蘑菇石砌基,外墙面贴黄釉瓷片,木质门窗,平顶屋面。走廊为水磨石铺就,室内铺木质地板,有护墙板。正门设在南北角交接处,叠层式钢筋混凝土挑台高2米、长6米、宽3.5米,走廊由两根4高的石柱支撑。</p><p> 该建筑初为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时期日本商工会议所办公楼。青岛解放后,一直由部队使用。</p><p> </p> <p>编号110</p><p>丹麦领事馆旧址:</p><p> 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馆陶路28号,建于1923年,建筑立面朴实,屋顶的变化丰富,大坡度屋顶和折式屋顶共存,坡顶上开有曲线形的老虎窗,这是德式建筑中常见的处理手法,房屋转角处做拱形窗,二层窗边有立柱装饰。</p><p> 丹麦东亚公司是近代在华最著名的丹麦企业,在中国俗称宝隆洋行。其创始人为安德森,1897年东亚公司在哥本哈根成立。青岛宝隆洋行设立于1922年,行址初位于馆陶路汇丰银行内,1925年迁往馆陶路28号丹麦领事馆。一战后,宝隆洋行占据了青岛重要的进出口市场,出口产品以胶东半岛和山东内陆的农副产品为主,进口商品主要有钢铁器材、大米、面粉、木材、棉花、麻袋、橡胶、胡椒以及旧报纸等。1929年, 丹麦王子乘宝隆洋行新建的客货轮菲欧尼亚号赴远东旅行,在青岛逗留期间,曾到宝隆洋行视察。青岛宝隆洋行的经理是丹麦人赵亨生,他还长期兼任丹麦王国驻青岛的领事。现在是一家青年旅馆,之前是一个派出所。</p> <p>编号111</p><p>日商大连汽船株式会社青岛支店旧址:</p><p> 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物。建于l927年。位于青岛市市北区馆陶路37号。</p><p> 该建筑物占地面积1084平方米,建筑面积1350平方米。原三层,后加盖一层。建筑平面为“V”字形,底部为花岗岩蘑菇石砌基,外墙为凸形贴面柱,中间夹凹形水 磨石墙面。上部为狭长形木床,窗边镶嵌条石。雕花压条石挑檐,平顶屋面。正门入口位于西南拐角处,两根高11米的爱奥尼式罗马圆柱直达二层外墙券式挑廊,上为4根圆石柱支撑敞口凉台,预檐部隆起曲尺形山花墙。该建筑属仿欧洲19世纪商业古典式建筑风格。</p><p> 该建筑初为日商大连汽船株式会社青岛支店的航运业务办公楼。现由中国外轮代理公司青岛分公司(中远物流有限公司)使用。</p> <p>编号112</p><p>三井物产株式会社:</p><p> 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三井物产株式会社青岛支店位于堂邑路11号,始建于1920年,占地面积约1466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980平方米。楼高二层,立面引人注目的部分是贯通上下两层的爱奥尼克壁柱。另外,顶部孟莎式屋顶和曲线形蜿蜒排列在屋顶上的老虎窗又吸收了德式风格的一些特制。</p><p> 三井物产株式会社是日本的跨国公司,总店在日本东京,在世界上有伦敦、汉堡、纽约、孟买等一百多家支店。同时经营各种保险业务。在很大的意义上可以说,日本三井物产对于从上世纪10年代到40年代的青岛物流商业是处于垄断地位。长达40年的时间里,三井物产株式会社的青岛物品经营机构几乎涉及了这个城市的军事、工业、营造和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所有门类的物资和商品,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和贸易机器。三井物产在青岛的发迹史,实质上就是一部在特定时期通过特殊权力完成的殖民商业开拓史和资本传奇史。</p><p> 抗战胜利后,因为当时青岛是中央直辖市,这里作为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鲁青分署的办公地点。建国后,这里作为青岛五金矿业公司。现为青建集团的办公大楼。</p> <p>编号113</p><p>胶澳海关旧址:</p><p>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建筑——青岛德国建筑群之一),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913 ~1914年。位于青岛市市北区新疆路16号。</p><p> 该建筑是德国侵占青岛时期最后完成的一批公共建筑之一。设计师为德国人卡尔·施特拉赛尔,建筑总监为汉斯·费特考尔,德国汉堡阿尔托纳区F.H.施密特公司施工。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24平方米,四层,砖木结构。该建筑采用“一”字形布局,中部突出。星顶高耸、大角度倾斜,横向两处山墙为德国青年风格派样式。主入口开在纵侧面,由造型简单的壁柱承重,条石窗台板,米黄色粉墙,红色牛舌瓦屋面,侧山墙局部外悬,主立面增加了纵向为主的凸线条。整个建筑没有过多的装饰,建筑风格简洁大方。</p><p> 1898年,德国宣布整个胶州湾地区为自由港。1899年7月,胶海关成立并正式对外办公,德国人阿里文为首任税务司。1912年12月,阿里文呈请总税务司批准,建海关大楼。1913年12月,大楼竣工,1914年4月举行了落成和迁址典礼。青岛解放后,该建筑一直由青岛海关使用。</p> <p>编号114</p><p>礼贤书院旧址:</p><p> 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903年。位于青岛市市北区上海路7号。</p><p> 礼贤书院系德国牧师尉礼贤在青岛创办的一所综合性寄宿制学校。该建筑为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西方建筑风格相结合的混合式,是一座带有阁楼的二层建筑,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为砖木结构,正面朝南,双层木质阳台,用石砌修饰四周转角处,坡屋顶,整栋建筑造型简洁。校院入口采用中国古典处理手法.两坡筒瓦、楣川、雀替、额枋,飞檐上设飞禽走兽。</p><p> 礼贤书院建筑风格独特:整幢建筑几乎没有地基,只是一很厚的的夯土,楼内一层的地板和木梁紧压在夯土之上;二楼的地板下面,铺设分层的细沙和三合土,这是一般同时代砖木结构的楼房所不多见的。地基的夯土和二层中间的三合土,既满足了房屋减震的需要,还具有隔音和防潮的功能;整幢建筑从二楼至阁楼均为“双进”。两架雕花木楼梯保存完好,简洁而漂亮。窗户样式也多种多样。</p><p> 1900年,尉礼贤在胶州街(今胶州路)寓所内开办学校,命名为礼贤书院。1903年又在大鲍岛东山(今上海路)建新校舍。1911年,学校兴建教学大楼一幢,作为第一、第三教室和物理、化学实验室。1914年,在东院建藏书楼,藏书3万余册;创立尊孔文社,学生增至200人。1919年,礼贤中学由青岛巨商周辑三和总商会捐助年经费,改为礼贤甲种商业学校;1923年,该校复改为礼贤中学,是青岛私立学校中规模最大、教育水平最高的一所中学。</p><p> 1952年,该校由青岛市人民政府接管,改名为“山东省青岛第九中学”至今。</p> <p>编号115</p><p>日本青岛邮局大和町所旧址:</p><p> 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922年。位于青岛市市北区德平路1号。</p><p> 该建筑占地面积1284平方米,建筑面积482.12平方米,砖石结构。二层楼房,一层营业,二层办公,有阁楼。花岗石砌基,水刷石灰墙面,红色牛舌瓦覆顶,折坡屋面。平面呈不规则形,两面墙体为半圆形,女儿墙上刻有花岗石花饰,东南角隆起三角形山墙。正门南向,登5级石阶至一层,两边为花岗石砌门套,内有营业厅,面积100余平方米,高4米。外墙窄形木窗上有压条石,层间有方块形通气口。建筑转角处为弧形,设有矩形双窗,底层窗台选用条石,与勒脚呼应。门前立有石墩,属曰本“和洋风”建筑风格。这座造型独特的建筑独立于街道三角地,构成当时小鲍岛(现辽宁路)一带的主要街景。</p><p> 青岛解放后,该建筑一直为青岛市邮政局辽宁路支局营业场所。</p> <p>编号116</p><p>大港火车站:</p><p> 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899年。位于青岛市市北区商河路2号。</p><p> 该建筑由山东铁路公司施工,建筑面积978平方米,砖石木结构。地上二层,有阁楼和地下室。花岗岩蘑菇石砌基,沾灰墙面,折坡屋面。中轴线对称,左右二层有石孔敞廊凉台。正门东向,为双孔石券门。石券门被设计得如同城门,成为建筑中最为突出的部分。两门之上,为阶形山花,上开竖窗,花岗岩蘑菇石砌门套。二层长方形木窗下有石条,由石条向上隆起大三角形山墙。一层候车厅近200平方米,露木天花板,花岗石水磨地面,西向为半圆形门,通往站台。楼内有木制旋转楼梯,红漆地板,门窗为拱形。楼的北面屋檐下,设有德制铸花式双面候车钟表。楼内设有站长室、行车室、售票房、候车室、行包房等。整栋建筑的墙体底部为蘑菇石墙裙,给人以厚重安全感。</p><p> 大港火车站是青岛最早的火车站,是德国铺设胶济铁路时,青岛地区火车最先开通的起始点。青岛解放后,一直为青岛大港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请链接以下:</p><p class="ql-block">第一、二、三、五集分享,谢谢!</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9.cn/12kb8tfn?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青岛历史优秀建筑集锦》第一集</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9.cn/12kthsrm?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青岛历史优秀建筑集锦》第二集</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9.cn/12vxqh8a?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青岛历史优秀建筑集锦》第三集</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9.cn/131rlqes?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青岛历史优秀建筑集锦》第五集</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