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课程实施经验 推进课题顺利实施

晋中一幼

<h3>  2月6日下午,晋中一幼围绕社会体验主题活动课程开展了“分享课程实施经验 推进课题顺利实施”第八届主题论坛活动。副园长王锦绣担任此次活动的主持人,有七位教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进行了交流分享。</h3> <h3>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一日活动皆课程”。那么,对于初入园的孩子们来说,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周围的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一场全新的体验!在这体验中如何使孩子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环境,变恐惧不安为欣然向往,化焦虑体验为快乐体验。李红红老师《幼儿园里上大便》主题生成案例,通过细心观察、专业分析、有效支持带给了我们最深刻的思考与感悟。</h3> <h3>  生成课程是在师幼互动过程中,通过教育者对儿童的需要和兴趣进行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活动,以促进儿童更加有效学习的课程发展过程。李晨雅老师一篇《天黑了,天亮了》的生成案例,为我们解析了她是如何满足孩子对大自然未知事物探索兴趣的。她的感悟是:生成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对幼儿潜心的观察、倾听、思考、探索及兴趣的支持。</h3> <h3>  在园本课程背景下生成性课程实施策略的研究过程中,她边学习边探索,边探索边改进,对“生成”的内涵从起初的雾里看花,逐步到现在的基本清晰。她的案例“马路上的标志”告诉我们只有做到 “眼中有孩子,心中有目标”才能生成有价值的课程,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h3> <h3>  幼儿是否对生成的活动感兴趣,生成活动是否有效推进幼儿的成长,源于幼儿的行为表现,他们的行为映射出主题生成活动对其自身的变化和影响。幼儿的行为推动着生成活动的开展和改进,进而促进教师更科学系统地改进和组织生成活动。<br>  张荣老师的经验论文“从幼儿的行为反思教师的课程生成”,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尤其要彰显“做人比做事重要、成长比成功重要,习惯比能力重要。”</h3> <h3>  如果说眼里有孩子,心里有目标是生成课程的核心、关键,那么作为教师,善于接住幼儿抛来的球并积极分析反馈,有效回应,才能在真正意义上生成课程,才能真正支持幼儿。胡丽艳老师《孩子出招,您接住了吗》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给我们分享了她是如何接住孩子抛来的球,如何回应幼儿、支持幼儿的。</h3> <h3>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再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梁文娟老师从《听,大海的声音》案例谈起,分享了自己在实施课题过程中的感悟:当发现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时,教师要做的就是驻足观望,分析判断,采用多种形式提供支持,帮助幼儿积累经验,丰富认知。</h3> <h3>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身体受到伤害的天使,心理上可能会留下巨大的阴影,这种阴影会永远伴随孩子的成长,这种伤害的威力是隐形的,是巨大的,更是不可逆的。张娟老师生成案例《天黑,请闭眼》不仅打动了所有教师,同时告诉我们,作为幼儿教师,我们都想竭尽全力保护孩子们不受伤害,但是相比全方位保护,我们更需要教会孩子如何自我保护,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保护的观念,养成良好的隐私习惯,树立正确的性别角色意识,以及遇事如何处理。<br></h3> <h3>  本次论坛活动,通过梳理与交流本学期在实施生成性课程过程中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进一步深入理解生成课程内涵。在交流与分享中,大家相互切磋、相互学习,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对课题的实施起到助推的作用。<br></h3>

生成

幼儿

课程

孩子

活动

教师

分享

实施

感悟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