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問西東:平行的交點

薛三川

<h3>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与场所。</h3><h3><br /></h3><h3>物质文化遗产是东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只是东西。无古不成今,她们都是先辈为之倾注智慧、情感和心血的创造。至于两者的交互关联,有段话很经典: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物质性,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结合在一起。物质性就是文象,非物质性就是文脉。人之文明,无文象不生,无文脉不传,无文象无体,无文脉无魂。</h3><h3><br /></h3><h3>为什么保护文化遗产,有太多答案。知乎上有人这样说:文化遗产存在的意义,是激发人的感觉。我们需要文化遗产,不因别的,只因它能带给人们其他物品无法传递出的"感觉"。因为这种"感觉",有些人可以获得更加深刻复杂的对时空的敬畏之情,并由此维系有别于原始情感的内敛化的"情感"。具有了一定数量拥有这种"情感"的群体,能够得以延续、继续繁衍生息。人类才能始终站在进化的最前沿。</h3><h3><br /></h3><h3>这种"感觉",大概就是自身的存在感、获得感,以及对时空的尊崇感。这种"感觉"即来自文化空间,我们安身立命的一方水土。文化遗产之有形与无形的分类,有多方面的原因。作为创造者、传承者来说,本意上无分西东。但是,文化遗产的展示,可能会因为举办机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各自为政)的不同,在内容组织和呈现风格上,会有所偏颇与侧重。</h3><h3><br /></h3><h3>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何况还是同根同源、水乳交融的两种事物。文物虽然定格在一个历史时期,相关联的工艺传承至今。传承于当下的工艺,源流可以追溯到千百年前甚至更为久远的年代。今天的传统就是昨天的创新,今天的创新就是明天的传统。她们一脉相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融一体。文化遗产的展览展示展陈在策划和内容的组织上,应作如是观,上下延伸,左右关联,则有更精彩的呈现。</h3><h3><br /></h3><h3>21世纪10年代以来,基于长久以来调查、申报和文保单位的公布,以及耗资颇巨的文物建筑维修工作的开展,开发利用成为文物保护事业的新形态,专题博物馆开始批量出现。比如温州市本级,短短几年时间,先后建成南戏博物馆、数学名人馆、谢灵运纪念馆、夏鼐纪念馆、东瓯国历史陈列馆等,为当地文保事业的发展开启了新篇章。</h3><h3><br /></h3><h3>(写这篇文字时,值腊月廿一,闻饶宗颐先生千古。忆起当年恭请先生为夏鼐故居、谢灵运纪念馆题写馆名的往事。已有文章《专题博物馆 背后故事多》记其事,此不赘述。)</h3><h3><br /></h3><h3>几处专题馆开放后,我们讨论怎么增加人气的问题。并以为,应该以每个馆本身的"风水",也就是有利的氛围为基础,举办更多的活动来提升。比如谢灵运纪念馆,原来是一处私家园林,楼阁水榭,风雅所在。夏鼐纪念馆即夏鼐故居,先生是我国考古巨擘,馆舍具有浓厚的学术氛围。温州是南戏故乡,南戏博物馆应作为梨园雅集。把内在的关联不断向社会延伸,整合多方面的资源和需求,将有形与无形的文化资源进行转化与融合,提升专题馆的活力和魅力。</h3><h3><br /></h3><h3>我们还根据每个馆的主题鼓励文创机构开发一些衍生品。与教育、旅游等部门进行了沟通与互动。我们还想,把温州城的一些文化景点串联起来设计几条文旅路线,或者汇编一本逛温州老城文化遗产资讯书。所有这些,都是想把专题馆以及文化遗产更好地推荐给大众。</h3><h3><br /></h3><h3>不可否认,因为内容属性的不同,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机构建立的专题馆,本身有明显区别。同时,由于惯性思维和内容整合的局限等原因,还存在许多不足,在交互用事上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而这种交互作用,要更多的体现在先期,即策划设计阶段。</h3><h3><br /></h3><h3>文化遗产场馆建设的重要指向是"类文化生态空间",既是生态,就应该有良好的循环体系和运行规则,具有生生不息的再生(造血)能力,应该作为一以贯之的核心因素加以结合与把握。而非遗类场馆更应视为圭臬。杭州拱墅中国扇博物馆就是很好的例子,有相关产业项目进驻,文化与消费结合,展示与体验结合,经营与运营结合,还成为全国扇类产品的集散地,文化生活与消费形成了高度融合发展,将有限空间里的内容,通过运作,将其作用和功效蔓延放大。</h3><h3><br /></h3><h3>有些非遗馆本身就是传统建筑、园林,或者处在历史街区或传统村落中,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与非遗展示可谓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构成了多维度的历史文化空间,由历史建筑、展览展示和文化背景共同构成"三维教育工具"。(William J Murtagh.时光永驻—美国遗产保护的历史和原理.谢靖.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否则,在现代建筑的场馆或临时展览中,也应适当营造与运用传统文化空间。而博物馆或物质文化遗产专题馆,同样应该结合、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借鉴参考非遗馆活态与体验的独到之处,使展馆内容更加丰富,更加考虑客观需求与互动平台建设。我们看到,不少地方的工艺展,由非遗机构与博物馆一起举办,就是很好的合作,相得益彰,大有裨益。</h3><h3><br /></h3><h3>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自然有一种适用于彼此的展示语言表达体系。正如文化学者杨红女士所述:这种所谓"后博物馆"范式,它主张营造文化共同空间,尊重多样性文化,革新展陈叙事风格,肯定参观者的角色变化等,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质及旨在维系生命力的展示需求可达成某种程度的契合,为非遗展示提供了多元的可能性,也许可以弥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展示之间的原有隔膜。</h3><h3><br /></h3><h3>并没有一种永远不变的模式,也没有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普适性套路。除了时间,所有的事物都是被造的。一切创造来自智慧,也基于人们对生命的热爱与追求。文化创造,是一种梦想与抉择,也是一种精神的萌发与承续。</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