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陕自驾游记》之陕西延安(1)

编撰:杨 木 土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开幕之际,我们由靖边县来到延安,游览了枣园、杨家岭、王家坪等革命旧址;延安这个儿时就久仰的中国革命圣地,昔日只能从书本、报刊、影视等媒介了解其光辉历史,而今我们终于身临其境,见物思伟人,简陋的旧居,艰苦奋斗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这一切使我们对延安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受益匪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日由绥德,经靖边"波浪谷"至延安的行程320公里,晚宿延安"巴顿酒店"。</span></p> <h1></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延安位于陕西北部,地处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人类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革命圣地这"三黄一圣"享誉中外。</h1><h1> 延安又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从1935年到1948年,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是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是新民主主义的模范试验区,是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h1>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在延安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提出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个战胜敌人的法宝,形成了"理论联系实践,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培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h1> <h1>  枣园又名"延园",位于延安城西北八公里处,这里原是一地主庄园,其内花草树木种类繁多,环境清幽,景色秀丽;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是个园林式的革命旧址。</h1>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4~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枣园,现有中央各机关旧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等领导同志旧居,这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纪念意义。 </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枣园"毛泽东旧居",1943年10月毛泽东由杨家岭迁到这里;在此继续领导了延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主持召开了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和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年12月移住王家坪。</h1>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在这座幽静小院昏暗窑洞里的煤油灯下,毛主席为了指导中国革命,于简陋的桌上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创作,写出了《学习和时局》、《论联合政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等许多具有历史性的著作,其中被选入《毛泽东选集》的就有28篇之多。</h1>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毛主席的会客厅,是枣园中最大的会客厅,摆放着最好的家具。</span></p> <h1>  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和平和民主,避免内战,毛主席由此亲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为实现又一次历史转折争得了主动权。</h1> <h1>  枣园"朱德旧居",1945年8月,朱德由王家坪迁到这里;1947年3月12日由此撤离延安,枣林沟会议后任中央工委副书记,前往华北地区。</h1> <h1>  在抗日斗争向国内解放战争转变的历史关头,朱德肩负中央军委副主席、解放军总司令的重任,在这里协助毛泽东处理机大事,签发了《命令冈村宁次投降》等指示、命令,1947年元旦发表《一九四七年十大任务》的广播词。</h1> <h1>  在院中有石刻棋盘,朱德工作之余常与工作人员对弈,年届六旬不觉老,被人们誉为"青年领袖"。</h1> <h1>  枣园"周恩来旧居",1944年12月,周恩来由杨家岭迁到这里;1947年3月13日移住王家坪,18日同毛泽东一起撤离延安,转战陕北。</h1> <h1>  为商谈废除一党专政,成立联合政府等问题,周恩来由此曾九次奔波于延安和国统区之间;抗日战争胜利后,与王若飞陪同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经43天的艰苦斗争,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h1> <h1>  1946年11月,由于国民党召开伪国大,一手关闭了谈判的大门,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由南京撤回延安。</h1> <h1>  枣园"刘少奇旧居",1943年1月,刘少奇由杨家岭迁到这里至1947年3月12日撒离延安;枣林沟会议后,任中央工作委员会书记,前往华北地区。</h1> <h1>  刘少奇在此协助毛泽东领导整风运动,参加了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为主席团成员;在"七大"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了系统的阐述。</h1> <h1>  在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刘少奇主持中央工作,根据时局变化,提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发挥了重大作用。</h1> <h1>  枣园"任弼时旧居",1937年3月16日任弼时到达延安后在此居住;至1947年3月12日,任弼时由这里撤离延安,转战陕北,担任中央直属纵队司令。</h1> <h1>  任弼时在洛川会议后任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出师华北;1938年3月由延安赴共产国际工作,1940年3月回国后参加书记处工作,兼任中央秘书长,筹备"七大",负责陕甘宁边区与晋西北的工作。</h1> <h1>  1943年3月政治局会议后,任弼时进入中共核心领导集体,为中央机关的正规化建设和边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h1> <h1>  枣园"张闻天旧居",党中央进驻延安后,张闻天曾先后住在凤凰山麓、兰家坪、杨家岭,最后再来这里居住;1945年10月20日,由此去东北工作。</h1> <h1>  张闻天曾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干部教育部部长、马列学院院长等职;延安整风运动中,他带领调查团赴陕北绥米地区和晋西北农村进行社会调查,写了一批很有价值的调查报告;在此居住期间,主要从事理论与政策研究工作,著有《中国革命纪事》等书。</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枣园"王家祥旧居"(1944年春至1945年春)。</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枣园"彭德怀旧居"(1943年10月至1947年3月)。</h1> <h1>  中共中央书记处礼堂亦称职工俱乐部,建于1941年;春节期间,中央领导同志经常在这里接待来拜年的群众秧歌队;大生产运动中,在此举行过纺线比赛;抗战胜利时,我军受降和配合苏军作战的七道命令在这里签发;1945年8月25日,中央政治局在此彻夜开会,研究通过了毛泽东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的决定。</h1> <h1>  中共中央机要局位于小礼堂对面,中央的许多重要电报收发都在这里,同时也负有管理谍报人员的职能;里面有的房间开辟为展室,用照片和实物展示了我党机要工作的发展历程。</h1> <h1>  杨家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两公里处,是中共中央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的所在地;这是通往杨家岭革命旧址的杨家岭隧道。</h1> <h1>  在这里,党中央、毛主席领导根据地军民击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三次反共高潮,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党的"七大"等许多重要会议;在这里,党中央、毛主席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为夺取全国解战争的胜利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h1> <h1>  1953年杨家岭革命旧址开始维修,1959年正式对外开放;现在这里供参观的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陈云旧居和中央天礼堂、中央书记处办公厅楼、中共中央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旧址。</h1> <h1>  杨家岭"毛泽东旧居", 1938年11月,毛泽东由凤凰山麓移住这里;至1943年10月,由此移住枣园。</h1> <h1>  毛泽东在此期间领导了延安大生运动和整风运动,制定了渡过抗日难关的十大政策;写了《青年运动的方向》、《纪念白求恩》、《新民主主义论》、《整党的作风》等著作。</h1> <h1>  在这里接见中央党校学员时,指出延安窑洞里有马克思主义,强调了学习革命理论的重要性。</h1> <h1>  这里是毛泽东与江清的女儿李纳居住的窑洞。</h1> <h1>  为了克服物质国难,毛泽东以身作则,开荒种地,倡导自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h1> <h1>  杨家岭"刘少奇旧居",1942年12月刘少奇由华中回到延安后住在这里,至1943年10月由此移住枣园。</h1> <h1>  1943年3月中共中央机构调整后,刘少奇任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组织委员会书记、兼中央研究局局长,并分工负责华中工作。</h1> <h1>  为了克服党内长期存在的错误倾向,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刘少奇曾在马列学院作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报告,写了《论党内斗争》、《清算党内的盟什维主义思想》等著作。</h1> <h1>  杨家岭"朱德旧居",1940年5月,朱德由太行抗日前线返回延安后居住在这里;至1941年3月,由此移住王家坪。</h1> <h1>  朱德在此期间协助毛泽东领导抗战,着重抓了边区经济建设;他视察工厂,踏勘荒沟,提出了经济发展规划,写了《论发展边区的济建没》等文章,指挥359旅开赴南泥湾执行"屯田政策",使其成为"发展经济的前锋"。</h1> <h1>  1946年8月6日,毛泽东在这里会见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同她就国际国内形势作了重要谈话,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和解放日报社社长余光生任翻译;毛泽东在谈话中,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他说:"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这个谈话编入《毛泽东选集》时,题为《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h1> <h1>  杨家岭"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旧址",1934年4月,中央统一战线部在延安成立,办公地址设在这排窑洞;延安时期,中央统一战线部曾与中央城市工作部合并,1947年3月撤离延安,1948年9月迁至河北省平山县李家庄,更名为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1949年3月进驻北平。</h1> <h1>  延安时期的中央统一战线部,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建立、发展,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做出了重大贡献;曾担(兼)任过中央统一战线部和中央城工部部长的有:陈绍禹(王明)、彭真、刘少奇、周恩来、李维汉等。</h1> <h1>  王家坪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方向,隔延河与城相望,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是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会和八路军总部(1947年2月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1937年8月至1947年3月所在地。</h1> <h1>  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在这里指挥部署了敌后根据地军民的八年抗战,抗日战争胜利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发动的"全面进攻",并为挫败其"重点进攻"作了充分准备;1947年3月18日黄昏,毛泽东、周思来等由这里撤离延安,踏上转战陕北的征途。</h1> <h1>  王家坪革命旧址以沟为界分成两个大院,左为总参谋部院,右为总政治部院,1957年王家坪革命旧址开始修复,1959年正式对外开放;现在供参观的有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旧居和中央军委礼堂、中央军委会议室、总政治部会议室、总政治部组织部旧址等。</h1> <h1>  中央军委礼堂是由三五九旅木工伍积禅设计,建于1943年,军委总部的大型会议、晚会等集体活动都在这里举行。</h1> <h1>  1943年12月为了交流大生产运动的经验,八路军总部在这里举行了欢迎劳动英雄大会,朱德代表总部向劳动英雄致欢迎词。</h1> <h1>  1945年8月15日,部队在这里举行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大会。</h1> <h1>  王家坪"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旧址",1937年10月10日,为统一和加强对军队政治思想工作的领导,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在延安重新成立军委总政治部(对外使用八路军总政治部名义),驻地由风凰山麓迁王家坪;主任先后为任弼时、毛泽东(代)、王稼祥、刘少奇,副主任先后为邓小平、谭政、傅钟、程子华。</h1> <h1>  1947年3月军委总政治部离开王家坪,随党中央转战陕北,1949年进驻北京;其旧址现存会议室一间,其它办公室十余间,2007年由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重新修缮。</h1> <h1>  王家坪"毛泽东旧居",1946月1月毛泽东由枣园迁到这里,在此为准备自卫战争,写了《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著作,为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制定了一系列战略战术方针;1947年3月18日,由此撒离转战陕北。</h1> <h1>  1946年春,毛主席在门前的石桌旁教导毛岸英去上"劳动大学",拜劳动英难吴满有为师;1947年3月14日,在会客室接见新四旅的负责同志,说明撤离延安的原因,指出要用延安换一个全中国。</h1> <h1>  王家坪"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旧址",1938年3月中共中央军委总政组织部成立并在此办公,部长先后为方强、胡耀邦;主要负责部队干部的考察、任免和调动,包括重要根据地、游击区干部的派遣;其旧址现有瓦房两间,1947年3月总政组织部,随党中央撤离延安转战陕北,1949年进驻北京。</h1> <h1>  王家坪"防空洞",抗战时期日本飞机多次轰延安,因此中央军委组织工作人员与绥德、米脂县的石匠,共同开凿了长50米,宽1.2米的防空洞,并在洞顶设瞭望哨,以观察敌机轰炸情况;洞内还开凿了十几平米的空间,作为中央军委领导防空期间的办公室;1941年剑英总参谋长由重庆返回延安,曾在此居住了一个多月;1947年胡宗南部进攻延安时,毛泽东也曾在此洞防空和办公。</h1> <h1>  王家坪"延安华侨教国联合会旧址",延安华侨救国联合会于1940年9月成立,会址初设文化沟(今大砭沟)内,1942年夏移住这里;此前这里曾是中央军委机关合作社和军人俱乐部,也是延安侨联俱乐部的所在地,延安侨联经常在这里举行报告会、联欢会和文化娱乐活动;1947年3月,延安侨联由此撤离延安,迁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附近的李家庄。</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家坪"警卫班旧址"。</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家坪"总参通信班旧址"。</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欢迎光临,谢谢观赏!</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