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年味

尤六六

<h3>年近了,可以听见她匆匆的脚步声了!</h3><div>她走过春的妩媚,走过夏的炽烈;她走过秋的金黄,走过冬的寂冷……</div><div>她正踏着零星的鞭炮声,一路走来。</div><div>我站在腊八那虚弱的阳光下,就已经看见了她婀娜多姿的身影。</div><div>于是,在积雪的原野上,朦朦胧胧的暖意稀释了清冽入骨的寒风。</div><div>年,来了!</div> <h3>年,应该是故乡那热热的炕头!</h3><div>年,应该是故乡那飘过的炊烟!</div><div>年,应该是故乡那红红的对联!</div><div>年,应该是故乡那旋转的灯笼……</div><div>…………</div><div>年呵,在故乡村头水井的甘甜里;在故乡院落古榆的枝杈上,在故乡滚动繁忙的碾房里;在故乡极目眺望的小路上……</div><div>年呵,是母亲缝制的新衣;是母亲忙碌的锅台。年呵,是父亲斟满的酒怀;是父亲点着的烟斗……</div><div>年,是故乡带给远方最温馨的回忆。是窗花,饺子,还有压岁钱的钢蹦……</div><div>年,终于又来了,我却只能在这里瞭望着故乡的方向。故乡的年味哟,已是不可触及的味道!</div> <h3><br></h3><div>小时候的过年,是掰着指头算了又算的日子。所有对于过年的记忆都充蕴着欢乐,竟然没有一丝的不快和遺憾藏储进那年幼的内存。</div><div>记得那时一过腊月初八,全家人就都忙碌起来。杀猪宰羊,推米碾面,按照父亲的计划预备加工好一个正月的粮食。接着就是和邻居家一起做年馍馍。那时白面稀缺,母亲就在有限的白面里掺上黄米面,用这种面做出的油馍馍香软而甜糯。那是我一生都不会忘记的味道。</div><div>可惜再也不会有那么香甜的味道,继续在故乡的老屋里荡漾着年的氛围,等着我去觅回儿时的欢乐了。</div><div>这是因为母亲那慈祥的身影,已经消失在年的轮回里。没有母亲操心忙碌的年味,不会再有蠢蠢欲动从心里所盼望的温暖的色彩了。</div> <h3><br></h3><div>热炕头上的豆芽菜一搾长的时候,盼望已久的年三十就到了。四哥一大早就爬在桌子上工工整整地写起了对联。在外地工作的二哥和五哥前几天就己经回来了,这会正和大哥一起说说笑笑的收拾着院子,把冬月里的积雪和鸡圈羊圈里的垃圾都用小推车推到了大门的外面。三哥将一个冬天打下的野味尽数都拿了出来,在木头墩子上用锋快的刀剁成了小块,装进大瓷盆里用冰冷的清水泡上,端进灶房里,让准备年饭的嫂子们一会儿给精心地炖炒了。</div><div>父亲清洗着闲放了一年的酒壶和酒杯,他洗的很细心也很干净,连一丁点污垢都不会让留下。一年一次好不容易的团圆饭,在父亲的心里被看的很重。手艺灵巧的姐姐把剪好的窗花贴在每一格应该贴的窗户纸上,每一幅窗花都精致得栩栩如生:有羊有马,有水有鱼;有辞岁的喜庆,有迎春的祝福……春天渐显渐近的笑脸,正是在这一幅幅如诗一般的图画里调皮地浮現着娇羞的模样。</div><div>我和弟弟早就急不可耐地拿了鞭炮在外面放着听响。“噼里啪啦”的小鞭,还有二踢脚那“砰——啪”好像能响彻天际的动静,让跟在我们身后的侄儿在每一声鞭炮响后,都欢快地雀跃着欢呼。那顶顽皮的小红棉帽子,也不知在欢快地跳跃中掉在了地上几回。</div><div>兴奋,洋溢在每一个角落里的兴奋,尽情地展现了庄户人家孩子在过年时候的无忧无虑。</div> <h3>灶房里香味四溢,案板上叮叮咚咚的声音告诉我们丰盛的过年大宴己经快上桌了。在母亲走出灶房笑着让放一长掛鞭炮的时候,嫂子们已经端着盛满美味的盘子,穿梭在灶房和堂屋之间。侄儿已经雀跃到堂屋的八仙桌边上,吵嚷要先尝一口菜了。</h3><div>那个时候有点羡慕,侄儿在大人面前总是那么的理直气壮。</div><div><br></div><div>一串鞭炮炸响了喜庆的声音。在这美妙的声音里,我和弟弟全年唯一一次可以坐在八仙桌旁边,规规矩矩地和父亲还有哥哥们在一起吃饭。</div><div>母亲和嫂子们还有姐姐围坐在炕上的矮桌边,那本来也是我平常吃饭的地方。父亲在家里陪客的时候,我们小孩子是绝不敢前去打搅的,自觉听了母亲的安排,在炕上和家里的女人们一起吃。一来二去,感觉和嫂子姐姐们在一起比较自由,没人嫌你吃饭时说话,也没人指点你在菜盘里不能乱翻。可能是小孩子不愿受约束的因素吧,有了嫂子和姐姐们的宽容,我也就不上大饭桌上了。</div><div>只有年三十的这一顿饭例外。因为也是个男人的缘故,所以我必须在这八仙桌边拘僅地落座。恭敬地看着父亲在祖先的牌位前焚香揖拜。祭拜完了,父亲回来坐在上首,哥哥们便开始给父亲敬酒。这一天父亲的态度很和藹,没有了往日那严肃的表情。父亲笑呵呵地一杯一杯的喝过,那种满足自信的神态,明明就是在暢饮着生活带给他的舒畅和惬意。</div><div>我匆匆给父亲敬过酒,乘着哥哥们相互碰杯说话的时候,就悄悄地溜下凳子跑到炕上了,挤坐在嫂子和姐姐们的中间。</div><div>嗨,这才是个自由自在的所在呀。</div> <h3>二嫂一边端饭一边悄悄地笑我:“你今天应该在那边吃,这儿是女人席,你不能坐这儿。”</h3><div>“谁说?”我翻翻白眼,笑嘻嘻的端起一碗饭,旁若无人地吃喝起来……</div><div>年,在安祥和睦的气氛里喜庆的过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其乐融融。</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