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以色列~行走耶路撒冷(一)

袁媛99928

<h1>  大家都知道前段时间的一个国际新闻:2017年12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从而引起国际舆论一片哗然,更在阿拉伯国家引起强烈反谈。<br /> 耶路撒冷这一弹丸之地,为什么会一直处于国际关注的焦点位置,它在历史上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而这些事件又与我们当下有什么样的关联?这些都引起我强烈的兴趣和好奇。也正是带着这个好奇心,2018年年初我们来到了以色列开始对耶路撒冷来一场文明探索之旅。</h1> <h1>  漫步橄榄山,天空稀稀拉拉地下着小雨,鸟瞰整座耶路撒冷感觉有些悲怆。</h1> <h1>  橄榄山位于耶路撒冷老城东面,是现赏老城全景的至高点。山顶上国旗飞扬。</h1> <h1>  橄榄山上,密密麻麻漫山遍野的犹太人坟墓。犹太人都希望死后安葬此地,至今大约有15万人长眠于此。有资格埋葬于此的都是对以色列有特殊贡献的人才。</h1> <h1>  犹太人将坟墓铺满了橄榄山,这来自犹太人的弥赛亚信仰。犹太人认为当末世来临,救世主(弥赛亚)将会降落在橄榄山,拯救亡灵,并引领所有人们通过金门进入耶路撒冷,重建第三圣殿,进行末日审判。</h1><h1> &nbsp;石柩上放着祭奠的石子,源于鲜花易朽,只有顽石永恒…… </h1> <h1>  远眺对面的圣殿山,乌云弥漫在天空和远处,看上去和这个城市一样沉重阴郁。</h1> <h1>  橄榄山对面是圣殿山,是亚伯拉罕领受天意祭献儿子的地方,是耶稣受难、埋葬、复活的地方, 同时又是穆罕默德踏石登霄之地。</h1> <h1>  按照规定,耶路撒冷所有建筑都是必须用浅色的耶路撒冷石建造,唯有圆顶清真寺熠熠闪光。</h1> <h1>  远处金黄色圆顶建筑是萨赫莱清真寺。</h1><h1> 公元613年伊斯兰教占领耶城,在穆罕默德踏石登霄之处建立萨赫莱清真寺,"萨赫莱"意为岩石。</h1><h1> 1951年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在清真寺的入口处被暗杀,其孙子侯赛因被子弹击中胸章逃过劫难。1994年侯赛因出资650万美元为圆顶覆盖上了24公斤纯金箔,金灿灿的圆顶使它成为耶路撒冷最耀眼最显著的标志。</h1> <h1>  在沙特阿拉伯、约旦、伊拉克等中东一些国家的钱币上曾多次出现过萨赫莱清真寺。</h1><h3><br /></h3> <h1>  灰色圆顶的是阿克萨清真寺,&quot;阿克萨&quot;意为极远,是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寺。</h1> <h1>  圣殿山东南角是耶路撒冷的东城墙,东墙正中的金门原来是耶路撒冷的正门。</h1> <h1>  耶路撒冷老城共有8个城门,金门是唯一被封死的城门。近500年间,从未有人敢轻易打开它,这和世界末日的神秘预言有关。<br /> 金门被人们看成是世界末日时救世主将要经过的地方。</h1><h1> 细看可以看到金门不仅被封死,在它的前面密密麻麻的也都是墓地。</h1><h1> 这是因为在1541年伊斯兰苏莱曼大帝听说了末日审判的预言,于是下令用砖石砌死了金门,并在金门下安放了大量穆斯林的墓地以阻挡弥赛亚的进入,因此城墙脚下是大片阿拉伯人的坟墓。这种格局一直延续到了今天。</h1> <h1>  沿途的砖石柱都有上百年至千年的历史……</h1> <h1>  主哭耶京堂位于橄榄山,建于1953年的天主教堂。教堂形状似一颗泪珠象征耶稣的眼泪,四角的瓶子象征装眼泪的瓶子。</h1> <h1>  根据《路加福音》第19章,耶稣走向耶路撒冷的时候,震惊于第二圣殿的美丽,并预测其将来的毁灭和犹太人的离散,当众哀哭。</h1> <h1>  客西马尼园据说是耶稣基督经常祷告与默想之处。</h1><h1> 现在园中最粗壮的八棵橄榄树相传在耶稣时期就已经存在了。</h1> <h1>  耶稣做三次祷告的石头,上面的雕刻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情景。<br /> 圣经新约上有一段记载:耶稣用完了最后的晚餐,他预感到自己受难的时刻临近了,便来到客西马尼园祈祷。他极其悲痛汗如血珠滴在地上,在对上帝做了三次祷告后,逐渐恢复了勇气和自信,决心坦然地接受未来的苦难。</h1> <h1>  万国教堂是耶稣在被捕前夜祷告的地方。</h1> <h1>  这座拜占庭风格的教堂建于1919年到1924年,因得到许多不同国家的资助而得名万国教堂。&nbsp;</h1><h1> 教堂外表大气稳重而又华丽精美!</h1><h1> 正面顶部的壁画显示主耶稣正向父神祷告,愿意奉献出自己,为全人类背负罪债的苦难。教堂门外以三道拱型门做装饰,代表了耶稣三次悲痛逾恒的祷告。构成三道拱型门的四根柱子上方安放有四个人物雕像,分别代表福音书的作者。</h1><h1> </h1> <h1>  1.圣马可,他曾是圣彼得的助手。后来在亚历山大传教时被杀。他根据彼得的叙述撰写"马可福音" 。</h1><h1> 2.圣马太,生于犹太的加利勒亚,跟随耶稣三年,传教于巴勒斯坦一带。公元42年写福音,后人称之为"马太福音",该福音记述了耶稣的一生。公元91年马太被刺致死殉教,是耶稣的十二使徒之一。<br /> 3.圣路加,生于叙利亚,公元63年写了福音,即传教过程的回忆录。路加曾在该撒利亚陪伴圣保罗有两年之久,在那一段时间里,路加对耶稣基督的生平事迹进行了"详细考查",掌握到了真凭实据的第一手资料,以后就按着次序把它写出来,这就是"路加福音"。他曾在意大利,法国,及巴尔干一带传教,在马其顿殉教,享年八十四岁。<br /> 4.使徒约翰,他是耶稣十二门徒之一。传统上认为,约翰是"约翰福音"、&quot;三封书信&quot;和"启示录"的执笔者,被认为是耶稣所爱的门徒。在耶稣被钉上十字架受死之时,受委托奉养耶稣的母亲。就在那天,他把玛利亚接到自己家里去。<br /><br /></h1> <h1>  万国教堂是一座具有多个圆顶的拜占庭风格建筑,由16个起伏的拱形圆顶组成,每个拱顶代表一个捐资建造的国家。</h1> <h1>  祭坛前摆有一块被合金锤成的荆棘冠冕所围起来的古旧石头,据说那就是主耶稣趴伏着祷告的石头。<br /> 据说以前这块石头很高的,由于缺乏管理,经常有教徒来膜拜以后凿一块回去,弄得现在和地一样平了。</h1> <h1>  教堂内有很多美丽的镶嵌画,表现了"犹大之吻"、"耶稣的逮捕"等主题。</h1><h1> 犹大是《圣经》中耶稣基督的亲信子弟12门徒之一。耶稣传布新道虽然受到百姓的拥护,却引起了罗马执政官的仇恨。他们用30个银币收买了犹大,要他帮助辨认出耶稣。犹大带着祭祀长等人前来捉拿耶稣,犹大按照约定的暗号:与谁亲吻,谁就是耶稣。他走到耶稣跟前叫了一声"老师",并上前亲吻耶稣。耶稣随后被捕……</h1> <h1>  哭墙又被称为西墙,位于耶路撒冷老城内、圣殿山的西侧,是犹太教信仰中最神圣的地方之一。</h1><h1> 公元70年罗马将军提图斯火烧第二圣殿,为向后世彰显罗马兵力的强大,他保留了圣殿的部分台基。据说,所罗门圣殿被焚烧时,犹太人面对坍塌的大殿和残垣断壁,聚集在西墙下失声恸哭。期间,有人看见有六位天使也坐在一面残墙上哀声哭泣。天使的泪水渗入石缝,从而使圣殿废墟的残壁永远不倒,也见证着这段苦难与悲剧。</h1><h3> </h3><h3> </h3> <h1>  公元135年,罗马平定犹太人的第二次暴动,犹太人被迫远走他乡,分散于万国之中。<span style="font-size: 16px;"><br /></span></h1><h1> 到了拜占庭时代,犹太人被容许每年一次在圣殿被毁周年的那天到西墙来,为国度复兴哭泣祷告,"哭墙"之名因此不胫而走。</h1><h1> 七世纪时,穆斯林占据圣地,犹太人只能容许在圣殿入口附近祷告,位置在威尔逊拱以北,西墙隧道内。<br /> 十三世纪开始,犹太人才迁到现在的位置祷告,这样一直维持到本世纪。<br /> 1948年至1967年间,第一次中东战争以后耶路撒冷落入约旦手中,他们不容许犹太人到哭墙祷告。1967年六日战争中,犹太人自约旦手中收回耶路撒冷。犹太人涌到哭墙喜极而泣。<br /> 哭墙是以色列国魂的象征,如今每到犹太教安息日,都会有很多人到哭墙去表示哀悼,进行祈祷。千百万流落到异国他乡的犹太人,由于屡遭不同形式的"排犹"之苦,特别是二次大战期间,被德国法西斯杀害的600多万的犹太人。这些惨痛的历史遭遇,深深地印在犹太人的心灵之中。</h1><br /><h1><br /></h1> <h1>  <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千百年来,流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犹太人回到圣城耶路撒冷时,便会来到这面石墙前低声祷告,哭诉这些年他们被赶走、被遗忘、被讥笑、被排挤、被逼迫、被取代流亡之苦,但是他们终究回来了。&nbsp;</span></h1><h1> 哭墙左边为男性祈祷区,右侧为女性祈祷区。</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哭墙的男性祈祷区,会有一些犹太人和平时的打扮不同。他们额头上有个奇特又显眼的黑盒子,黑盒子叫护经匣,它里面都有写着经文的羊卷。 </span></h1> <h1>  手臂上绑着相同的黑盒子和皮绳。护经匣和绑带子的传统出于希伯来文圣经摩西的教导,这是犹太人一个很重要的祷告,叫做Shema(听) ,非常有仪式感。</h1><h1> 虔诚之态令人动容。这就是宗教的力量。信仰就是你坚信的一件事情,而它最终一定会实现。这种笃定和虔诚就是力量。</h1><h3><br /></h3> <h1>  穿着犹太传统服饰的男士:他们身着黑色长外套,戴黑色宽檐礼帽,络腮胡,两颊各有蜷曲小辫垂下。</h1> <h1>  站在哭墙前,凝望着千年遗留下来的圣殿遗址,仿佛看到了圣殿倒塌犹太人流离失所时悲伤的眼泪,又仿佛看到1967年六日战争以后重回哭墙的犹太人再一次哭泣的画面。</h1> <h1>  历史,不光光是在地下,此刻,也在眼前。</h1> <h1>  当我站在女性祈祷区,手触摸到那粗糙坚硬的石墙时,心就油生出莫名的哀伤和感动……这是对一个苦难民族的同情,也是被一种悠久宗教的感化,更是为一种坚韧文明的崇拜。</h1><h1> 犹太人用这种独有的方式来告诉世人,信仰的力量和自己的坚持。</h1><h1> 虽然我们没有他们那样刻骨铭心的经历和心路历程,但我能感受到他们内心深处的虔诚!</h1> <h1>  哭墙岩石的缝隙里,塞满了教徒写给上帝的小纸条。犹太人认为上帝就在哭墙的上方。这里距离上帝最近,所以不管你有任何愿望,只要写下来,塞进墙里,上帝都会让你如愿以偿。</h1><h1> 我们也将写好的小纸条塞进岩缝里,希望上帝能够听到。 祈祷世界和平是我们永远的心愿。</h1><h1><br /></h1> <h1>  从哭墙出来,天空放晴了!紧纠着的心也稍释放松……</h1><h1> 在哭墙外我们偶遇一群犹太人为一个男孩庆祝成年礼。</h1><h1> </h1> <h1>  人们又唱又跳,放气球发放糖果,现场气氛热闹欢愉!</h1> <h1>  犹太男孩到了13岁,女孩到了12岁就要进行成人礼。犹太人用这种宗教仪式,正式让孩子们从此接受犹太教戒律的约束。他们认为男孩和女孩到了这个年龄,已经不再完全凭冲动行事,而要开始有意识地做事情。<br /> "成人礼"意味着有义务履行犹太律例,孩子也从此被赋予能力和责任!</h1> <h1>  看着他们欢快的舞步和脸上灿烂的笑容,感受犹太人的"成人礼",预示着犹太民族生命的延续……</h1><h1> &nbsp;据犹太宗教经典规定,学习和钻研本身就是信仰的组成部分,是犹太人一种神圣的使命。在世界上除此之外还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将学习作为信仰。</h1><h1> 很多人把犹太人称为"智慧的民族"或者"书的民族",就是因为他们比其他民族更重视从知识中得到智慧,更重视教育。<br /></h1><h1> 犹太名人如马克思、爱因斯坦、毕加索、卓别林、斯皮尔伯格……美国统计100名诺贝尔奖得主,犹太人占一半!</h1><h1> &nbsp;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很难找到一个民族像犹太民族那样,在5000多年的历史中,竟有2000多年流离失所,行走天涯,屡遭屠戮。他们在世界各地流浪,最终凭借自己神奇的智慧拥有巨大的财富!</h1><h1> 一个民族的兴盛、一个国家的复兴有许多方式,而以教育为本来延续民族、繁荣的国家,值得我们深思。</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