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哈佛路》 ———心之所向,决定你的未来

芳菲

<h3>  如果有一部电影,可以让我流泪,绝不是因为悲伤,而是因为感动。<br></h3><div> 《风雨哈佛路》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她给了我深深的感动,也让我思考,你的童年际遇,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你今后的道路?</div><div> </div> <h3>  《风雨哈佛路》讲的是一个美国少女丽兹的故事。</h3><h3> 丽兹的父母都是瘾君子,没有工作,整天游荡,用孩子们的福利金买毒品。而小小的丽兹和姐姐常常挨饿,为了充饥,两个人竟然吃掉了一支牙膏。</h3><h3> 在这样的环境下,8岁时丽兹就开始乞讨,15岁时她的母亲死于艾滋病,17岁时丽兹决定回到学校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两年后,丽兹成功考入了哈佛大学。</h3><h3> 如此不堪的童年,如此开挂的人生,是只有电影中才有的情节吗?</h3><h3> 现实往往比电影更残忍,也更励志,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h3> <h3>  现在,我们一起回到影片,寻找让丽兹从生活的泥潭中爬出来,创造奇迹的答案。</h3><h3> </h3><h3> </h3> <h3>  丽兹很小的时候,妈妈和爸爸就染上了毒瘾。一次,毒瘾发作的妈妈,不堪折磨,哀求丽兹把家里仅有的钱给她,让她去吸毒。</h3><div> 丽兹的姐姐极力反对,因为失去那笔钱,她们又要挨饿。可是丽兹还是把钱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她一个微笑。丽兹说,我太需要那个笑容了,为此,我还可以付出更多。</div> <h3> 丽兹偶尔去上学,由于逃课太久,期末时,老师不让她参加考试。</h3><div> 但丽兹却很坚持,说,我可以的。没想到,她竟然考了满分。</div><div> 老师很高兴,也很疑惑,问她为什么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div><div> 丽兹说,我只是幸运罢了,邻居从垃圾桶里捡了一本《大百科全书》,但有一部分内容没有了,如果考那部分,我可什么也不会。</div><div> 老师嘱咐丽兹,以后每天都要来上学,如果她不来,就要投诉到社会福利机构,强制她按时上学。</div><div> </div> <h3>  丽兹还是常常逃课,于是丽兹被带到了福利院。</h3><h3> 但丽兹想念妈妈,也不习惯福利院的生活,她跑了出来。</h3><h3> 可是当她回来时,由于无力支付房租,房子被收回了。爸爸进了收容机构,妈妈被强制戒毒,姐姐去了外公家。</h3><h3> 丽兹开始和小伙伴们一起游荡,睡在公园,街头,或朋友家里。偶尔去乞讨,偷东西,有时会顺便偷些书。</h3><h3> 那时她只有8岁。</h3><h3> 丽兹的妈妈回来了,但她依然无法摆脱毒品的控制,身上布满了针孔,常常呕吐,酗酒,狼狈不堪。</h3><h3> 丽兹向妈妈问起《大百科全书》,但书被锁在了房子里。丽兹试图拿回那本,但再也拿不回来了。</h3><h3><br></h3><h3> </h3><h3> </h3> <h3>  丽兹有时会去外公家或酒吧里看望妈妈。她经常对妈妈说,"妈妈我爱你。"</h3><div> 有一天,丽兹去酒吧找妈妈,却被告知,妈妈已经死了,死于艾滋病。</div><div> 丽兹来到慈善墓地,妈妈的棺木放在一个挖好的大坑里。亲友们都走后,丽兹依然舍不得离开。她跳到坑里,蜷缩在棺木上,说"妈妈,我爱你",回忆起童年不多的快乐时光,恍如隔世。</div> <h3>  经历妈妈的死亡,丽兹突然醒悟了,她要改变,争取另一种生活。</h3><div> 丽兹四处奔波寻找学校,但很多学校拒绝了她,直到一所新成立的公立高中,愿意给她一个面试的机会。</div><div> 丽兹对老师说了她的经历,也谈到了妈妈的离去。</div><div> 丽兹说"我爱我的妈妈,我一直在等待,有一天她会变好,重新来照顾我。但是实际上,是我在照顾她,她是我的孩子,但她现在不在了。我想有新的生活,我想知道,如果我付出全部的努力,会得到什么。"</div><div> </div> <h3> 老师被丽兹打动了,同意她入学。</h3><h3> 丽兹再次见到了爸爸。聊天时,爸爸说到丽兹乞讨的事儿,问道,那时候你多大?</h3><div> 丽兹说,我8岁。</div><div> 爸爸不禁沉默。</div><div> 丽兹却说"爸爸,我爱你,当周围的人,每天面对死亡,能挨一天是一天的时候,你让我知道了还有另一种可能。"</div><div> </div><div><br></div> <h3>  丽兹一边打工,一边上学,决心用两年的时间,完成四年的高中课程,而且每门功课都要是A。</h3><h3> 一次作业,老师给了她 A—的成绩,那已经是同学中最好的成绩了。但丽兹却不甘心,她找到老师,问怎样才能得到A?</h3><h3> 老师问她为什么要这么努力?</h3><h3> 她却问老师,如果我付出十二分的努力,它会改变我的人生吗?</h3><h3> </h3> <h3> 高中毕业前,老师带丽兹和另外9名优秀的学生来到哈佛大学。</h3><h3> 站在哈佛校园,看着来来往往的学生,丽兹感到,这些人身上有种不一样的东西,她被深深地震撼了。</h3><h3> 那是超出预料的,梦想可能成真的惊奇。<br></h3><div>  丽兹又一次问自己“这些人和我有什么区别吗?为什么他们能够在这里学习?是命运还是因为出身?人的出身真的有很大区别吗?如果不是出身,那又是什么?</div> <h3>  丽兹决心考入哈佛大学。她说尽一切努力来学习,这是我对自己的承诺,我必须要完成。</h3><h3> 但是丽兹没有足够的学费。这时学校为她提供了一个信息,《纽约时报》正在征集论文,获奖者可以得到一笔1.2万美元的奖学金。</h3><h3> 丽兹的论文获得了认可,进入到面试名单。为了给面试官好点的印象,丽兹找到了姐姐,向她借一件外套。</h3><h3> 姐姐的生活没有什么改变,她脱下了唯一的外套,对丽兹说,那时候我想上学,可是妈妈卖了我的衣服,让我没有办法去学校。记着,你不是无家可归,你还有我。</h3> <h3>  丽兹向《纽约时报》的评审讲述了她的经历和梦想。</h3><h3> 丽兹说,我爱我的妈妈,自始至终,尽管她吸毒,尽管她没有照顾我,而一直是我在照顾她,好像她变成了我的孩子。就算她是世界上最差劲的妈妈,就算在世人的眼里是人见人怕的瘾君子,但,我依然那么地爱她。如果可能,我愿意放弃我所有的一切,来换取家庭的完整。</h3><div>  评委被感染了,打动了。丽兹获得了奖学金。</div><div> </div> <h3>  丽兹一直坚信父母是爱她的,不能给予她,不是不想,而是没有能力。</h3><h3> 虽然他们没能够挣脱人生的蛛网,但是却一直在告诉丽兹,还有另外一种生活,还有另外一种可能,还有希望。<br></h3> <h3>  这让我想起林清玄先生的一次演讲。</h3><div> 林清玄小时候家里非常困难,他父亲抚养18个孩子,每个孩子吃饭的时候,先要往饭里吐一口,以免被哥哥姐姐吃掉。</div><div> 在这样的环境里,林清玄说长大要当作家,被父亲一巴掌打过去;说长大了要去埃及,又被父亲一巴掌打过去。</div><div> 14岁他一个人离开家,做过很多工作,慢慢实现梦想。</div><div> 他说:我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你所处的环境并不能决定你的未来,你的成长过程也不能决定你的未来,而你的心之所向,才决定了你的未来。</div> <p class="ql-block">  你的心之所向,才能决定你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原生家庭是我们生命的出处,无论父母有多么不堪,我们都无法改变他们,我们所能做的只有接受。</p><p class="ql-block"> 对他们你也许失望,像丽兹的姐姐一样,也许感恩像丽兹一样。</p><p class="ql-block"> 但不要在失望里怨恨。怨恨只能让我们沉沦。</p><p class="ql-block"> </p> <h3>  如果,你一直生活在幽暗的谷底,要努力,让自己看到高悬的太阳。</h3><div><br></div>